河口湿地景观类型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例

河口湿地景观类型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例

论文摘要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内暖温带地区保存最年轻、最完整、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其脆弱性、原始性、当作珍稀濒危鸟类重要栖息地在国内外受到大量学者关注。为了解其景观类型演变规律及原因,本文主要利用黄河三角洲1976、1986、1996、2006、2016年五期Landsat卫星数据包含MSS、TM、OLI传感器,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在eCognition中综合地物空间特征﹑光谱特征和植被指数(NDVI)﹑水体指数(NDWI)、亮度(Brightness)等特征指数进行分类,然后通过景观转移矩阵﹑景观指数、预测模拟模型等方法来分析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类型时空动态变化、未来演变趋势、驱动力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从1976到2016年,在研究区范围内湿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由1976年的2594.76km~2到2016年的2491.79km~2,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呈下降趋势,减少954.03km~2,人工湿地面积呈上升趋势,增加851.06km~2;(2)在湿地动态演变过程中,自然湿地转移较大,其中碱蓬有31.34%转移成库塘。部分人工湿地转移为非湿地,库塘有1.55%转移成建筑用地。随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加大,研究区内景观类型不断增加。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破碎化加剧,导致了景观形状指数(LSI)、周长一面积分维数(PAFRAC)的上升和聚合度指数(AI)、蔓延度指数(CONTAG)的下降。从2026年黄河三角洲湿地模拟的结果可以看出,自然、非湿地的面积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大量的增加并不断向浅海区域扩张。总体而言,黄河三角洲湿地向退化发展,自然湿地面积减少,湿地斑块间整体趋向破碎化、复杂化、连通性降低。(3)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主要受自然和人为双重影响,其中人为影响因素是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类型剧烈变化的主导因素。40 a人类活动影响比率由前10 a的16.77%到后10 a达到了52.94%。1976~2006年农田开垦是影响景观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2006~2016年间由各种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自然湿地面积变化转移分布较为均衡,向库塘转移比例较大占34%。1976~2016年整体上以农田开垦为主。本研究结果可为了解黄河三角洲湿地动态变化的特征规律及原因提供参考,有助于管理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和修复,实现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可持续利用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湿地相关定义
  •     1.2.1 湿地定义
  •     1.2.2 河口湿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湿地信息提取现状
  •     1.3.2 湿地景观变化及驱动机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和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条件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数据介绍及预处理
  • 3 湿地分类体系建立与信息提取
  •   3.1 湿地分类体系构建
  •     3.1.1 湿地公约中湿地类型
  •     3.1.2 湿地分类国家标准
  •     3.1.3 本研究中湿地类型
  •   3.2 黄河三角洲湿地信息提取
  •     3.2.1 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     3.2.2 影像分割
  •     3.2.4 特征选取
  •     3.2.5 面向对象分类
  •     3.2.6 精度验证
  • 4 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分析
  •   4.1 湿地面积变化分析
  •   4.2 湿地类型的动态转移
  •   4.3 湿地景观指数变化分析
  • 5 湿地动态扩散模拟
  •   5.1 CAMarkov模型
  •   5.2 LCM模型
  •   5.3 LCM模型与CAMarkov模型叠加
  •   5.4 模拟比较分析
  •   5.5 小结
  • 6 驱动力量化分析
  •   6.1 自然因素
  •   6.2 人为因素
  •     6.2.1 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6.2.2 空间变化趋势分析
  •     6.2.3 影响湿地变化的多种人类活动
  •   6.3 修复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陈柯欣

    导师: 徐惠民,丛丕福

    关键词: 景观格局,黄河三角洲,湿地,卫星数据,面向对象分类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

    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河口湿地景观演变规律及关键驱动机制,(项目编号:2Q17YFC0505901)

    分类号: P901

    总页数: 64

    文件大小: 10257K

    下载量: 379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旅游美学看“八景”中桥的景观类型与特点[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岗巴、康马、亚东三县地表景观信息提取与分析[J]. 城市地理 2017(06)
    • [3].景观类型水平景观指数的空间粒度效应研究[J]. 广西林业科学 2011(01)
    • [4].单一景观类型时空变化分析方法——以酒泉盆地绿洲化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12)
    • [5].旱溪景观的类型与施工技术分析——以翔安洪钟大道沿街景观提升项目为例[J]. 花卉 2018(12)
    • [6].森林景观类型间耦合机理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8)
    • [7].云南丽江花海景观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现代园艺 2018(01)
    • [8].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森林景观类型环境耦合度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8(02)
    • [9].规划和建筑以及景观的融合设计[J]. 山西建筑 2018(29)
    • [10].监督分类法在城郊景观类型判定中的应用[J].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0(05)
    • [11].森林声景观类型的划分与评价初探[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06)
    • [12].从《哥伦比亚省景观标准》解析景观分级的意义与作用[J]. 工程技术研究 2019(19)
    • [13].荒漠地区公路景观类型区划研究及应用效果评价[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2(12)
    • [14].建筑物立体绿化景观总体布局优化设计仿真[J]. 计算机仿真 2019(05)
    • [15].浅析康复景观的修复[J]. 居舍 2018(10)
    • [16].人类干扰对森林景观类型相关性的影响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05)
    • [17].论园林景观中的“因地制宜”[J]. 现代园艺 2019(04)
    • [18].景观性格评价方法在乡村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贵州石阡楼上村为例[J].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07)
    • [19].遗址景观的保护与利用[J]. 度假旅游 2018(11)
    • [20].基于村民记忆的乡村农耕景观变迁研究[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01)
    • [21].文山州砚平高速公路造林景观提升策略研究[J]. 中国城市林业 2019(04)
    • [22].语言景观视角下泰国华语使用及其变异[J]. 中国语言战略 2018(02)
    • [23].近30年秦岭东西两县区森林景观类型的时空变化[J]. 环境科学学报 2010(05)
    • [24].森林景观类型环境耦合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8(04)
    • [25].长江中游地区多尺度耕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7)
    • [26].“源—汇”景观理论的研究综述[J]. 贵州科学 2019(03)
    • [27].关于园林景观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J]. 花卉 2019(14)
    • [28].低山丘陵区景观类型与地形因子耦合关系研究——以伏牛山余脉区为例[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9(01)
    • [29].乡村旅游中的手工性景观表达[J]. 华中建筑 2019(06)
    • [30].在水体中/截获水分:在中国山西省的采矿景观中创造雨[J]. 景观设计学 2019(04)

    标签:;  ;  ;  ;  ;  

    河口湿地景观类型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