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意识论文_赵汶

导读:本文包含了市民意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市民,意识,垃圾,公民,国民,鲁迅,素质。

市民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赵汶[1](2019)在《推进垃圾分类 海口“软”“硬”兼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塑料袋、干电池、饮料瓶、厨余垃圾……这些生活垃圾如何处理,正成为人们衡量一座城市生态和文明的一把标尺。近日,记者走访调查多个小区了解到,虽然海口通过出台政策、建设配套设施等方式,要求市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市民自觉做到每天把生活垃圾分类处(本文来源于《海口日报》期刊2019-01-16)

本报评论员[2](2018)在《创文重在提高市民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立足新常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增强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事关渭南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自创文工作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上下团结一心,(本文来源于《渭南日报》期刊2018-11-06)

刘景华[3](2018)在《从市民意识到国民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中世纪晚期至近代早期欧洲史时,以往学者说到市民阶层,习惯用"市民阶级",这还可以理解,更甚者是把市民阶级上升为"资产阶级",以显示其与封建阶级的对立。其实资产阶级(bourgeois)这个西文词的本意,应该是"市民阶层"或"市民阶级"。在欧洲,从市民到市民阶级或资产阶级,这一转变有一个长过程。与之相适应,那就是观念意识的转变,即市民自我的主体认同意识("我是谁")的转变。这个转变应该是与近代早期民族国家的兴起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中世纪过来(本文来源于《经济社会史评论》期刊2018年01期)

寇东亮[4](2017)在《市民意识及其超越:现代人精神世界的一种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市民意识是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产物,它超越了根基于自然经济和皇权政治的小农意识,呈现了现代人的一种特定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特性。市民意识具有两面性,既表现为独立、自利、权利、竞争、效率、创新等意识,又蕴含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物质主义、工具主义等倾向。从现代人精神世界和文明意识的发展来说,当代中国城镇化进程,既要加快"人的市民化",催生人的"市民意识",更要推进"人的公民化",提升人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与自由、民主、法治、公共、自治、参与、公德等现代性精神元素相关联,集中表现为主体意识、公共意识和参与意识,其中,主体意识是根本,公共意识是核心,参与意识是归宿。(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陈小玉,陈绍军[5](2017)在《政策文本与实践差距:西部地区城郊失地农民现代市民意识研究——基于桂北漓水乡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是对人类社会产生最大影响的社会过程之一,城市化不仅包括城市空间物理意义上的扩大,也是进入城市空间的行动者市民化过程。失地农民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市民化的紧迫性,市民意识是市民化的重要内容。基于G市漓水乡的调查,政府征地政策存在见"物"不见"人"问题,政策上"化人"的缺失与本身的"先天不足"使失地农民难以顺利融入城市社会,社会多方力量的引导与合作是失地农民完成市民化的有力路径。(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17年09期)

马双博[6](2017)在《以《柳毅传书》为例简论元杂剧中的市民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杂剧中的很多作品都改编自唐代传奇小说。然而本质上,已经和"稗官野史"类的唐传奇有了很大的不同。例如元杂剧作家尚仲贤,就将唐代李朝威所作的传奇小说《柳毅传》改编成了元杂剧《柳毅传书》。在剧本里加入了唐传奇小说所无法做到的表演形式,让思想更接近于市民们的意识层面。之前小说中的故事传奇性已经开始减弱,而更偏近于对人现实处境的刻画。故事中体现更多的,是普遍的市民意识而不是直接对社会黑暗的揭露。(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7年08期)

张廉洁[7](2017)在《社区警务中的市民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当前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矛盾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日益突出,社区警务战略是应对当前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的重要举措,是一种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但是当前的社区警务工作成效不容乐观,市民作为社区参与的最主要群体并没有形成积极公民资格从而参与到社区安全防范当中来,市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依靠的意识并没有得到有效培育。从市民意识培育角度旨在提高社区警务中的市民参与程度,以形成共同治理社会治安秩序的良好局面。首先,第一部分分别对市民意识和社区警务中的市民意识进行了概念界定,分析其内涵及外延以确保概念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界定社区警务背景中的市民意识包含积极公民意识、安全防范意识、警民合作意识、公共理性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等五个内容,并对其所具有的能动性、可塑性和波动性特点进行论述。通过社区警务中的市民意识特点分析了其在情境预防、违法犯罪应对、社区资源整合和治安思想形成等方面的意义和作用。第二部分对当前社区警务中的市民意识状况进行分析,提到了当前市民意识中五个方面意识缺失的具体情况。第叁部分介绍了社区警务中的市民意识建设的困境,并进行原因探析。第四部分讲述了社区警务中的市民意识的建设思路,不仅包含市民社会理论、社群主义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对于市民意识建设所提供的理论支撑,还包括参与群体、地域条件、治安文化叁者对市民意识建设的实际作用。第五部分提出了社区警务中的市民意识培育的现实举措,包括积极公民资格构筑、警务共同体构建、治安防范组织的扶持和发展、社区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优化等等。(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期刊2017-06-25)

张娟[8](2017)在《“川流不息”的日常生活到“中国人的生命圈”——从鲁迅文本的空间构建探究其市民意识的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身处20世纪初期,正是中国早期市民社会发育的黄金时期。鲁迅自绍兴始,长居于都市,作品有绝大部分以市民为写作和批判对象,个人生活体验与职业选择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鲁迅的思想,亦与早期市民意识之建构相关。鲁迅研究在国民性、民族性和乡土性上有深厚积累,但极少被认为是市民作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新时期鲁迅(本文来源于《鲁迅研究月刊》期刊2017年03期)

顾聆森[9](2017)在《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城镇化趋势与昆曲传奇中的市民意识的厚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开辟了昆曲的市民话题。市民观众是昆曲发展成为全国性大剧种的决定因素。早在昆曲发祥时期,苏州城市经济依靠丝绸手工业的兴起而得以起飞,周边乡村随之加速了城镇化,从而使市民阶层迅速崛起并成熟,并倒逼着昆曲从士大夫厅堂流向市井草台。市民成为昆曲最重要的观众。明末以降,尤其清初"苏州派"的传奇作品,市民人物充塞了表演舞台,且常常占据舞台中心。市民的道德观、利义观和新兴市民的社稷观念被昆曲传奇不断厚化,并被传奇家珍藏于他们的传奇作品之中。(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7年01期)

马璇[10](2017)在《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现代市民意识培育路径研究——以淄博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常态化和制度化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步伐,不仅要实现城市物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更要大力加强现代市民意识的培育。应当从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创新培育形式,充实培育内容,强化制度保障,加强载体建设等方面加强现代市民意识培育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7年01期)

市民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立足新常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增强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事关渭南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自创文工作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上下团结一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市民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1].赵汶.推进垃圾分类海口“软”“硬”兼施[N].海口日报.2019

[2].本报评论员.创文重在提高市民意识[N].渭南日报.2018

[3].刘景华.从市民意识到国民意识[J].经济社会史评论.2018

[4].寇东亮.市民意识及其超越:现代人精神世界的一种建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5].陈小玉,陈绍军.政策文本与实践差距:西部地区城郊失地农民现代市民意识研究——基于桂北漓水乡的调查[J].社会科学家.2017

[6].马双博.以《柳毅传书》为例简论元杂剧中的市民意识[J].中国民族博览.2017

[7].张廉洁.社区警务中的市民意识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7

[8].张娟.“川流不息”的日常生活到“中国人的生命圈”——从鲁迅文本的空间构建探究其市民意识的生成[J].鲁迅研究月刊.2017

[9].顾聆森.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城镇化趋势与昆曲传奇中的市民意识的厚化[J].艺术百家.2017

[10].马璇.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现代市民意识培育路径研究——以淄博市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7

论文知识图

上海通商后出现的大公园资料来源:《...北京颐和园(1930年)德国柏林国会大厦改建项目西方某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以上四图...培育市民大旅游意识,增强城市文化魅力...天津市民水资源保护意识水平空间分布

标签:;  ;  ;  ;  ;  ;  ;  

市民意识论文_赵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