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及系统论文和设计-韩德梁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及系统,涉及生态系统修复技术领域。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包括种植床和轨道机构,所述轨道机构沿岩壁的坡度方向设置,所述种植床用于种植植物,所述种植床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机构上,并随水位变化在所述轨道机构上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当在汛期时,种植床沿着轨道机构上移,种植床上的植物大部分位于最高水位线的上方;当在枯水期时,种植床沿着轨道机构下移,种植床上的植物全部位于最低水位线的上方,因此无论在汛期还是枯水期,植物的生长受到水流的冲刷作用小,不容易被水流冲走,能大大提升岩质消落带的景观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床和轨道机构,所述轨道机构沿岩壁的坡度方向设置,所述种植床用于种植植物,所述种植床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机构上,并随水位变化在所述轨道机构上移动。

设计方案

1.一种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床和轨道机构,所述轨道机构沿岩壁的坡度方向设置,所述种植床用于种植植物,所述种植床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机构上,并随水位变化在所述轨道机构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床包括由上到下设置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设置有上开口,所述第一空腔内填充有基质,所述第二空腔为密闭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床靠近最低水位线的一端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为密闭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的材质为塑料或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床靠近最低水位线一端的基质种植两栖植物,所述种植床靠近最高水位线一端的基质种植陆生植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床靠近最低水位线一端的1\/5-1\/4的基质种植两栖植物,所述种植床靠近最高水位线一端3\/4-4\/5的基质种植陆生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机构包括轨道和滑轮,所述轨道的两端分别通过锚桩固定于岩壁上,所述滑轮设置于轨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床通过锁链与滑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床与所述岩壁平行设置,所述种植床的底部与所述岩壁之间的距离为10-20cm。

10.一种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报警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上,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报警器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系统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消落带是指水位季节性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出露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是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交替控制的过渡地带,其类型多样,其中很大一部分由于长期受水蚀和浪淘影响,不仅自然植被被剥离殆尽,而且土壤被淘空,岩石裸露,成为岩质消落带。岩质消落带立地条件特别差,寸草难生,生态条件十分恶劣,年复一年地遭受水淹和烈日两个极端环境的制压,退化成陆域与水域之间的隔离带,严重影响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流,还严重影响亲水界面的视觉环境,在低水位时尤其突出,感觉凄凉。

人们已关注消落带植被的修复与重建,采用植树种草等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绿化,但对于岩质消落带由于缺乏土壤却束手无策。现有技术中采用在岩质消落带上铺设植生袋,然后在植生袋上种植两栖植物和\/或湿生植物,植生袋非常容易破损造成环境污染,植生袋被破损后,基质和植物因为没有植生袋的固定作用极易被水冲走。汛期时,河水上涨十米以上,两栖植物被淹没十米左右,很难成活。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植物很容易被水流冲走,景观效果差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包括种植床和轨道机构,所述轨道机构沿岩壁的坡度方向设置,所述种植床用于种植植物,所述种植床滑动连接于所述轨道机构上,并随水位变化在所述轨道机构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床包括由上到下设置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设置有上开口,所述第一空腔内填充有基质,所述第二空腔为密闭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床靠近最低水位线的一端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为密闭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的材质为塑料或合金。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床靠近最低水位线一端的基质种植两栖植物,所述种植床靠近最高水位线一端的基质种植陆生植物。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床靠近最低水位线一端的1\/5-1\/4的基质种植两栖植物,所述种植床靠近最高水位线一端3\/4-4\/5的基质种植陆生植物。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机构包括轨道和滑轮,所述轨道的两端分别通过锚桩固定于岩壁上,所述滑轮设置于轨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床通过锁链与滑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床与所述岩壁平行设置,所述种植床的底部与所述岩壁之间的距离为10-20cm。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系统,该系统便于安装和使用,占地面积小,无论在汛期还是枯水期,植物的生长受到水流的冲刷作用小,不容易被水流冲走,能大大提升岩质消落带的景观效果,适宜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报警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上,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报警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种植床滑动连接于轨道机构上,并随水位变化在轨道机构上移动,当在汛期时,种植床沿着轨道机构上移,种植床上的植物大部分位于最高水位线的上方;当在枯水期时,种植床沿着轨道机构下移,种植床上的植物全部位于最低水位线的上方,因此无论在汛期还是枯水期,植物的生长受到水流的冲刷作用小,不容易被水流冲走,能大大提升岩质消落带的景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流式人工湿地系统,该系统便于安装和使用,占地面积小,无论在汛期还是枯水期,植物的生长受到水流的冲刷作用小,不容易被水流冲走,能大大提升岩质消落带的景观效果,适宜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枯水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汛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种植床与锁链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种植床;101-第一空腔;102-第二空腔;103-第三空腔;104-基质;105-防护网;106-固定孔;2-轨道机构;201-轨道;202-滑轮;203-锚桩;204-锁链;204a-钩体;3-岩壁;4-植物;401-两栖植物;402-陆生植物;5-最高水位线;6-最低水位线;7-报警器;8-水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第三”、“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枯水期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在汛期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种植床与锁链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种植床1和轨道机构2,轨道机构2沿岩壁3的坡度方向设置,种植床1用于种植植物4,种植床1滑动连接于轨道机构2上,并随水位变化在轨道机构2上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种植床1滑动连接于轨道机构2上,并随水位变化在轨道机构2上移动,当在汛期时,种植床1沿着轨道机构2上移,种植床1上的植物4大部分位于最高水位线5的上方;当在枯水期时,种植床1沿着轨道机构2下移,种植床1上的植物4全部位于最低水位线6的上方,因此无论在汛期还是枯水期,植物4的生长受到水流的冲刷作用小,不容易被水流冲走,能大大提升岩质消落带的景观效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种植床1包括由上到下设置的第一空腔101和第二空腔102,第一空腔101设置有上开口,第一空腔101内填充有基质104,第二空腔102为密闭空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空腔101设置上开口,方便在填充基质104,并且方便在基质104上种植植物4,第二空腔102为密闭空腔,可以增加种植床1的浮力,有利于在水位升高时种植床1漂浮在水面上,减少植物4被水流的冲刷作用。另外,种植床1利用水位的变化以及在水中的浮力作用,可以实现种植床1在轨道机构2上移动,不需要借助外界动力,节能环保,更适于大规模使用。

可选的,如图5所示,在基质104上铺设有防护网105。

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网105可以对基质104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减少植物4被水流的冲刷作用。

可选的,基质104为生态土。

在本实施例中,生态土能够提供植物4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利于植物4正常生长,提升岩质消落带的景观效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种植床1靠近最低水位线6的一端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三空腔103,第三空腔103为密闭空腔。

在本实施例中,在种植床1靠近最低水位线6的一端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三空腔103,第三空腔103为密闭空腔,能够进一步增加种植床1的浮力,当在汛期时,第三空腔103没入水中,防止第一空腔101没入水中,避免第一空腔101内的基质104被水流冲刷,植物4受到破坏。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空腔101、第二空腔102和第三空腔103的材质为塑料或合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空腔101、第二空腔102和第三空腔103的材质为塑料或合金,均为密度较小,耐腐蚀,耐风化的材料,可以增加种植床1的浮力,有利于在水位升高时种植床1漂浮在水面上,减少植物4被水流冲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空腔101、第二空腔102和第三空腔103的材质不限于上述材质,凡是能够满足种植床1浮力要求的密度较小,耐腐蚀,耐风化的材料均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种植床1靠近最低水位线6一端的基质104种植两栖植物401,种植床1靠近最高水位线5一端的基质104种植陆生植物402。

在本实施例中,在种植床1靠近最低水位线6一端的基质104种植两栖植物401,种植床1靠近最高水位线5一端的基质104种植陆生植物402,即便是在汛期,种植床1有一部分位于最高水位线5的下方,一部分位于最高水位线5的上方,即陆生植物402位于最高水位线5的上方,两栖植物401位于最高水位线5的下方,陆生植物402和两栖植物401仍然能够正常生长;当在枯水期时,两栖植物401和陆生植物402均位于值低水位线的上方,仍然能够正常生长,进一步提升岩质消落带的景观效果。

可选的,两栖植物401为芦苇、荻、莎草、两栖蓼、水蓼、蕹菜、池杉、野稻、水芹、茭白、美人蕉、再力花、泽泻、水禾、聚草或旱伞草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陆生植物402为女贞、冬青、丁香、连翘、木槿、卫矛鸢尾或黄栌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种植床1靠近最低水位线6一端的1\/5-1\/4的基质104种植两栖植物401,种植床1靠近最高水位线5一端3\/4-4\/5的基质104种植陆生植物402。

在本实施例中,将种植床1靠近最低水位线6一端的1\/5-1\/4的基质104种植两栖植物401,种植床1靠近最高水位线5一端3\/4-4\/5的基质104种植陆生植物402,能够保证在汛期时陆生植物402位于最高水位线5的上方,两栖植物401位于最高水位线5的下方,两栖植物401没入水中的深度约为0-3m,不会因为没入水中太深而影响两栖植物401的生长甚至死亡,进一步提升岩质消落带的景观效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轨道机构2包括轨道201和滑轮202,轨道201的两端分别通过锚桩203固定于岩壁3上,滑轮202设置于轨道201上。

在本实施例中,轨道机构2包括轨道201和滑轮202,轨道201的两端分别通过锚桩203固定于岩壁3上,可防止轨道201在水流的冲刷下移动,滑轮202对种植床1起到固定作用,并且可使种植床1随水位变化在轨道201上移动,防止种植床1被水流冲走,可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锚桩203固定时,应打入岩壁3 80-100cm,地上部分露出40-70cm,可使轨道201固定牢固,并且保证种植床1具有合适的高度。

可选的,轨道201的长度为14-22m。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汛期时最高水位线5的位置以及枯水期最低水位线6的位置,设定轨道201的长度为14-22m,既能满足种植床1在汛期和枯水期的移动距离,达到提升岩质消落带景观效果的作用,又能节约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轨道201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长度为14m、15m、16m、17m、18m、19m、20m、21m或22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5所示,种植床1通过锁链204与滑轮20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种植床1通过锁链204与滑轮202连接,锁链204既能保证种植床1漂浮在水面上,又可使种植床1随水位变化在轨道201上移动,防止种植床1被水流冲走,可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如图6所示,种植床1设置有固定孔106,锁链204设置有钩体204a,锁链204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孔106连接,钩体204a与滑轮20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种植床1设置有固定孔106,锁链204设置有钩体204a,锁链204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孔106连接,钩体204a与滑轮202连接,结构简单,固定牢固,易于操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种植床1与岩壁3平行设置,种植床1的底部与岩壁3之间的距离为10-20cm。

在本实施例中,种植床1与岩壁3平行设置,种植床1的底部与岩壁3之间的距离为10-20cm,既降低了施工难度,又能保证种植床1漂浮在水面上,随水位变化在轨道201上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种植床1的底部与岩壁3之间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距离为10cm、11cm、12cm、13cm、14cm、15cm、16cm、17cm、18cm、19cm或20c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种植床1的长度为8-12m,宽度为2-6m,高度为0.3-0.5m。

在本实施例中,种植床1的长度为8-12m,宽度为2-6m,高度为0.3-0.5m,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保证种植床1提升对岩质消落带的景观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种植床1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长度为8cm、9cm、10cm、11cm或12cm;种植床1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宽度为2cm、3cm、4cm、5cm或6cm;种植床1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高度为0.3cm、0.4cm或0.5cm。

实施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7描述实施例二。相同的零部件使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参照对实施例一的描述。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系统,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报警器7和水位传感器8,水位传感器8设置于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上,水位传感器8与报警器7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水位传感器8用于监测水位的变化,当水位过高时水位传感器8将信号传递给报警器7,报警器7发出报警信号,工作人员根据情况作出应急预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系统,该系统便于安装和使用,占地面积小,无论在汛期还是枯水期,植物4的生长受到水流的冲刷作用小,不容易被水流冲走,能大大提升岩质消落带的景观效果,适宜大规模推广应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设计图

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及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1373.4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768408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A01G9/28

专利分类号:A01G9/28;A01G9/08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学城南区岭上东路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研发楼五层516

发明人:韩德梁;赵立敏;周兆媛;王鹤立;李云飞;赵欣胜

第一发明人:韩德梁

当前权利人: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代理人:孙海杰

代理机构:113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岩质消落带景观提升装置及系统论文和设计-韩德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