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力组合论文_王兆南,张元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力组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合,内力,腹板,开洞,荷载,框架结构,波形。

内力组合论文文献综述

王兆南,张元海[1](2019)在《单箱双室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横向内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框架分析法,考虑波形钢腹板特性、箱形截面畸变、是否虚设横向水平约束等影响,建立单箱双室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横向内力解析计算公式,分析虚设横向水平约束对双室组合箱梁横向内力的影响,研究波形钢腹板厚度、波折角、波长及箱梁宽高比等参数变化对双室组合箱梁横向内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本文解析解与有限元数值解吻合良好;虚设横向水平约束对组合箱梁横向内力的最终计算结果影响较小,结果偏差不超过2.5%;随着波形钢腹板厚度的增加,箱梁各角点横向弯矩增大;波折角的变化对底板与边腹板角点处横向弯矩的影响较大;随着宽高比的增加,箱梁各角点横向弯矩也增大,当宽高比较大时,横向弯矩的增大更加明显。(本文来源于《铁道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曾怀武,古海东,罗春红[2](2019)在《考虑土拱效应的疏排桩-土钉墙组合支护基坑桩身内力和变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中型岩土离心机进行了8组疏排桩-土钉墙组合支护基坑的离心机模型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研究了土拱效应的存在条件,探讨了采用规范方法计算疏排桩-土钉墙组合支护基坑桩身内力与变形的适宜性,并提出了考虑土拱效应的桩身内力与变形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有土拱效应存在时,采用规范法计算得到的桩身内力及变形,与离心机模型试验临界破坏时的试验结果比较接近;桩间不能形成土拱效应时,规范法计算结果与离心机模型试验结果偏大;与规范方法相比,采用研究的计算方法计算疏排桩支护基坑桩身内力与变形更为合理。(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张建春,张大山,董毓利,王卫华[3](2019)在《火灾下钢-混凝土组合梁内力变化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际工程中,钢-混凝土组合梁大多具有轴向约束,从而使得组合梁在大变形时产生悬链线效应来继续承担外部荷载。为研究火灾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悬链线效应产生机制,开展了2块足尺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火灾试验,测试组合梁截面内力随受火时间的变化过程。介绍了试件设计、加载方案和测量内容,描述了相关试验现象及破坏特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升温时,组合梁截面温度梯度分布变化较大且易产生附加弯矩,对组合梁极限承载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火灾下组合梁的破坏模式主要表现为梁端负弯矩处形成明显的塑性铰,同时板底钢梁的受拉下翼缘出现整体侧向失稳,这与常见单个钢梁的受压翼缘屈曲而整体失稳的现象相悖;荷载比是影响组合梁抗火性能重要的参数之一;通过实测得到火灾发生时组合梁内力的变化过程,分析出在同等条件下的相同时间内,荷载值越大组合梁悬链线效应越明显。(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兆昌,范旭红,杨帆,孟秋为[4](2019)在《内翻U形高强外包钢-高强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截面设计及内力重分布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内翻U形高强外包钢-高强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并采用了一体式开孔板剪力连接件。为研究梁的内力重分布规律,对3根足尺两跨连续组合梁进行跨中对称单调加载。结果表明,梁中间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塑性变形均充分发展,具有较好的转动能力和延性,能够保证塑性铰充分形成。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弯矩调幅系数β和力比R关系公式及限值,给出了极限承载力设计时弯矩的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06期)

冯金萌,刘洋洋[5](2019)在《某多层框架结构梁柱的内力组合计算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研究,根据其面积确定柱网尺寸,通过计算选取合适的梁柱截面,明确构件之间荷载的传递途径及传递方式,查相关荷载规范进行荷载计算,分析其受力,计算出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轴力及剪力,然后进行内力组合,内力组合包括没有地震作用组合的和有地震作用组合的,选择最不利的内力组合,进行截面承载力计算。(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1-06)

陈自凯,张犇[6](2019)在《框架结构内力组合计算思路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框架结构内力组合进行分析。通过从组合形式、框架梁、柱截面最不利内力组合等方面简单分析了计算思路。(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1-06)

卢岚,高列[7](2019)在《北京市某小学办公楼上部结构在考虑地震作用下内力组合分析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设计是北京市某小学办公楼设计,建筑面积为2714.4㎡,共五层,建筑高度为16.8m,整体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内容包括上部结构设计和基础设计。结构设计是在建筑物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确定结构方案,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进行柱网布臵,并初步估算并确定结构构件尺寸,然后进行结构计算。首先选取整体结构的一榀框架为计算分析对象,然后对结构进行荷载计算,之后利用结构求解器计算出结构体系的内力。框架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确定后,找出各构件的控制截面及其最不利内力组合,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配筋计算。在梁的配筋计算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为了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我们必须对梁、柱内力进行调整,也即是增大梁"强剪弱弯"的程度。同样为了满足和提高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程度,必须提高柱端弯矩设计值。后面办公楼的楼梯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现浇版式楼梯。在基础设计中,基础采用了独立基础和联合基础两种形式。整个方案基本符合设计和结构要求,具有一定得创造性和合理性。总之,安全、经济、适用是本设计的原则,空间合理分布,连接紧凑,主次分明,使本办公在生活中楼更能发挥它的作用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1-06)

唐家睿[8](2018)在《波形钢腹板连续组合箱梁内力重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托叁跨波形钢腹板组合模型梁,对其弹性状态下及极限承载状态下的受力特点进行了测试分析。利用有限元方法,考虑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普通钢筋配筋率、预应力筋配筋率、剪切刚度、腹板厚度等因素,计算和分析了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内力重分布过程,分析了各因素对弯矩调幅系数的影响规律。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弹性阶段的对称加载试验及偏心加载试验表明:忽略腹板正应力的情况下,混凝土顶底板的应变值基本符合拟平截面假定,腹板剪应力基本呈现均匀分布,可以认为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组合箱梁由顶底板承受拉压轴力而腹板仅承受剪力。在偏心加载中,加载侧位移值要大于对侧,但是混凝土顶板应变值由于翘曲应力的影响呈现相反规律。(2)在极限加载试验过程中,随着荷载的增长,中间跨跨中率先开裂,中支座截面随后开裂。随着配筋率的提高,开裂荷载基本不变,钢筋屈服荷载有所提高,截面的延性及塑性转动能力得到增强,极限承载能力有所增强,内力重分布发展程度更加充分。在裂缝统计过程中发现,裂缝发展程度与截面配筋率密切相关,配筋率的提高抑制了裂缝宽度的发展,改善了梁体结构的抗裂性。(3)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高,承载能力有所提高,弯矩调幅系数有所降低;提高钢筋强度对梁体承载能力的提高有所贡献,弯矩调幅程度也有提高;梁体顶底板配筋率的提高均可提高承载能力及弯矩调幅系数,但是顶板配筋率的影响更为明显;剪切滑移刚度对结构的承载能力有着较大影响,但是对内力重分布过程没有影响;腹板厚度较大时,对结构的承载能力与内力重分布过程均无影响。预应力束的增加可大大提高梁体的承载能力,但是其弯矩调幅系数则表现为先提高后降低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李龙起,周东华,廖文远,姚凯程[9](2015)在《腹板开洞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塑性铰及内力重分布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腹板开洞连续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对5根腹板开洞连续组合梁和1根腹板无洞连续组合梁进行了试验对比研究。研究的重点为腹板开洞连续组合梁的塑性铰特性及内力重分布现象。试验结果表明:腹板开洞降低了连续组合梁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洞口区域不再符合平截面假定。5根腹板开洞连续组合梁的破坏过程均为在洞口处形成剪力铰并最终形成破坏机构从而丧失承载能力。与腹板无洞连续组合梁相比,腹板开洞连续组合梁在按弹性计算时就已经存在"调幅"现象。另外,试验表明连续组合梁开洞后不仅存在弯矩重分布而且在带洞跨还存在混凝土板和钢梁之间的剪力重分布现象。(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5年11期)

李龙起,周东华,廖文远,陈旭[10](2015)在《腹板开洞连续组合梁内力重分布影响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腹板开洞连续组合梁的内力重分布性能,对6根组合梁试件进行试验研究,研究参数为混凝土板厚和配筋率;对7根组合梁进行有限元计算,研究参数为洞口尺寸和洞口位置。结果表明:开洞组合梁不仅在塑性状态下会发生弯矩重分布,而且还存在洞口引起的"弯矩重分布"。混凝土板厚度增加可以减少组合梁弯矩调幅,配筋率增加能提高组合梁的弯矩调幅。随着洞口宽度和高度的增加,组合梁的弯矩调幅增大。另外发现,洞口位置对组合梁承载力和内力重分布有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5年11期)

内力组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中型岩土离心机进行了8组疏排桩-土钉墙组合支护基坑的离心机模型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研究了土拱效应的存在条件,探讨了采用规范方法计算疏排桩-土钉墙组合支护基坑桩身内力与变形的适宜性,并提出了考虑土拱效应的桩身内力与变形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有土拱效应存在时,采用规范法计算得到的桩身内力及变形,与离心机模型试验临界破坏时的试验结果比较接近;桩间不能形成土拱效应时,规范法计算结果与离心机模型试验结果偏大;与规范方法相比,采用研究的计算方法计算疏排桩支护基坑桩身内力与变形更为合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力组合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兆南,张元海.单箱双室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横向内力研究[J].铁道学报.2019

[2].曾怀武,古海东,罗春红.考虑土拱效应的疏排桩-土钉墙组合支护基坑桩身内力和变形分析[J].路基工程.2019

[3].张建春,张大山,董毓利,王卫华.火灾下钢-混凝土组合梁内力变化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9

[4].张兆昌,范旭红,杨帆,孟秋为.内翻U形高强外包钢-高强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截面设计及内力重分布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9

[5].冯金萌,刘洋洋.某多层框架结构梁柱的内力组合计算案例[C].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9

[6].陈自凯,张犇.框架结构内力组合计算思路浅析[C].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9

[7].卢岚,高列.北京市某小学办公楼上部结构在考虑地震作用下内力组合分析对比[C].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9

[8].唐家睿.波形钢腹板连续组合箱梁内力重分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9].李龙起,周东华,廖文远,姚凯程.腹板开洞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塑性铰及内力重分布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5

[10].李龙起,周东华,廖文远,陈旭.腹板开洞连续组合梁内力重分布影响参数分析[J].工业建筑.2015

论文知识图

一3斜拉索内力图(持久状况内力组合单层弹性和刚弹性建筑物的纵墙承载力验算-...一9不同内力组合管片环向接头M一...一37不同内力组合管片环向接头M一...墙柱内力基础内力组合提取程序...(弹性方案)-MⅠ-Ⅰ,k=-2.494×2.25=-5.61...

标签:;  ;  ;  ;  ;  ;  ;  

内力组合论文_王兆南,张元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