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机械论文_陈嘉晨,王忠维,乔利杰,岩雨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化学机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化学,机械,碳化硅,超声,表面,性质,负极。

电化学机械论文文献综述

陈嘉晨,王忠维,乔利杰,岩雨[1](2019)在《机械摩擦磨损与电化学腐蚀在特殊环境中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磨蚀是机械摩擦磨损与电化学腐蚀在生物环境中的耦合作用。由于材料或部件的服役环境中存在着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组织,因此生物磨蚀比一般的磨蚀机理更加复杂。生物磨蚀影响最明显的两个应用是人工关节植入体和人工牙种植体。本文综述了目前关于磨蚀的研究进展,并着重总结了生物磨蚀机理的研究和生物磨蚀对材料界面和表面的影响。对于磨蚀来说,摩擦磨损与腐蚀的交互作用是研究的核心,这两个分量不能孤立的进行研究。并且对于生物磨蚀、蛋白质的吸附、磨蚀对蛋白质的影响以及摩擦膜的生成机理等,都有待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对生物磨蚀总结的基础上,提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魏者聪,高阳,王长红,张鹤[2](2019)在《化工机械设备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工机械设备中最为常见的、严重的腐蚀是电化学腐蚀,所以对电化学腐蚀进行研究可以降低化工机械设备的腐蚀程度。文章首先对化工机械设备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研究化工机械设备的改性无溶剂防腐蚀涂料。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对该涂层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A16和有机硅环氧树脂加入到无溶剂防腐蚀涂料中,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止电化学腐蚀发生。(本文来源于《粘接》期刊2019年10期)

考政晓,张保国,于璇,杨盛华,王万堂[3](2019)在《单晶SiC电化学腐蚀及化学机械抛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4英寸(1英寸=2.54 cm)n型单晶SiC(4H-SiC)进行电化学腐蚀特性研究,采用36GPAW-TD单面抛光机对其Si面和C面进行了化学机械抛光(CMP)。结果表明,采用H_2O_2和NaClO作为氧化剂,均可促进SiC的电化学腐蚀并提高其抛光去除速率,其促进作用与氧化剂浓度和抛光液的pH值密切相关。选择含体积分数5%的H_2O_2、pH值为12的SiO_2抛光液对SiC进行CMP,得到的Si面抛光速率可以达到285.7 nm/h。在含H_2O_2抛光液中引入适量的NaNO_3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iC表现出较高的腐蚀电位绝对值和去除速率。在H_2O_2和NaClO抛光液体系中,SiC的去除速率与其腐蚀电位的绝对值正相关,该结果对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半导体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杨皖皖,孙硕,王健,张敬远,钱斌[4](2019)在《机械球磨法制备Sn_4P_3/RGO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红磷、锡粉和还原氧化石墨烯作为主要反应物,利用机械球磨法成功合成磷化锡/还原氧化石墨烯(Sn_4P_3/RGO)复合材料,并用作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蓝电测试系统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所获得的样品粉末进行物相、微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表征.与纯相Sn_4P_3相比, Sn_4P_3/RGO复合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示出较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文来源于《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翟文杰,翟权[5](2019)在《碳化硅超声-电化学机械抛光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超硬脆碳化硅(Si C)材料的高效研抛方法,分别应用铸铁抛光盘、聚氨酯抛光盘、半固结磨粒抛光盘在自来水、KOH溶液、芬顿反应液3种研抛液中通过控制变量法对Si C进行了超声-电化学机械研抛试验,得到以试件材料去除率和表面质量为评价指标的优化抛光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铸铁抛光盘时材料去除率高,但表面质量差;使用半固结磨粒抛光盘时表面质量最好,但材料去除率低;芬顿反应液对提高试件的材料去除率效果最好;在试件与抛光盘之间的电压为+10 V时,试件的材料去除率最高,比无电压时提高了55.1%;当试件保持环施加超声振动后,比无超声时材料去除率提高了91.7%,可见超声振动对Si C试件抛光起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小玲,杨龙飞,夏晓红,付广艳[6](2018)在《机械合金化Mg-2Mn-xZn合金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能球磨和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Mg-2Mn-0.5Zn、Mg-2Mn-1Zn和Mg-2Mn-2Zn镁合金,分析合金锭的致密度和显微组织。通过动电位极化和浸泡腐蚀实验,研究Mg-2Mn-xZn镁合金中Zn含量对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镁合金Mg-2Mn-0.5Zn、Mg-2Mn-1Zn和Mg-2Mn-2Zn的显微组织均由α-Mg基体、β-Mn和Mg Zn2相组成。叁种成分镁合金动电位极化后,均未产生明显的钝化现象,极化和浸泡腐蚀实验均表明Mg-2Mn-1Zn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相对较好。(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8年07期)

魏泽飞,李蕾,佘东生,徐文骥[7](2018)在《电化学机械加工对轴承滚子表面质量及凸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提高轴承滚子表面质量的基础上获得具有一定凸度的表面轮廓。方法将自主搭建的电化学机械加工(electrochemical mechanical machining,ECMM)平台用于轴承滚子的表面加工,采用中性NaNO_3水溶液作为电解液,设计了L_9(3~4)的正交实验,使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对实验前后轴承滚子的表面粗糙度Ra、轮廓最大高度Rz和轮廓凸度进行测量和分析,并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影响表面粗糙度和凸度的各因素和水平。结果经过ECMM加工后,轴承滚子表面粗糙度Ra值由加工前的0.0874μm降低至0.0247μm,轮廓最大高度Rz值由加工前的0.772μm降低至0.238μm,轮廓凸度由原来的平直表面增加到最大值43.3μm。对于表面粗糙度,电流密度的影响最显着,各因素最佳水平为:电流密度5 A/cm~2,机械作用压力0.20 MPa,运动速度0.24 m/s,磨具号数1000#。对轮廓凸度,电流密度的影响最显着,各因素最佳水平为:电流密度5 A/cm~2,运动速度0.21 m/s,磨具号数2000#,机械作用压力0.20 MPa。结论 ECMM加工方法适用于轴承滚子的加工,可在一次加工中同时提高滚子的表面质量并获得一定凸度的表面轮廓。加工参数对表面质量和凸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加工电流密度,优先选择较大加工电流密度的同时要合理选择其他加工参数。(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8年07期)

翟权[8](2018)在《单晶碳化硅超声—电化学机械抛光仿真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化硅材料具有许多优异性能,如高强度、高硬度、高密度以及良好的高温性能和耐磨性、热膨胀系数小、抗冲击好等,使得在航空、航天、通信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SiC材料极强的化学惰性和超高的硬度使得现行的加工方法难以实现高材料去除率的同时获得原子级的平整表面。本文致力于SiC材料的超精密加工,将电化学辅助、超声振动和半固定磨粒抛光叁者结合进行理论与实验研究,来提高SiC材料的表面质量与加工效率。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试件与抛光盘之间的抛光液区域进行了流场建模与仿真分析,探究了不同的超声频率、振幅、抛光垫对流场的压力、流速的影响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流体的速度和压力都会随着超声频率或振幅的增加而增加。使用多孔抛光垫时,试件下方的流体速度变得更小、更平稳,而压力增大了近百倍,空化也变得更加强烈,更有利于化学反应自由基的生成。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碳化硅试件研抛过程中的温度场、电场及质量传递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试件与抛光盘接触面的温度先急剧升高,然后逐渐降低,最后趋于平缓,随着超声频率、振幅等的增加,试件表面的温升也随之增加。当使用抛光垫后,试件底面的电压显着升高,在抛光垫液孔处的电流密度要明显高于周围溶液。当试件与芬顿液中的羟基离子接触时,两侧边缘的腐蚀速度要明显高于底部的腐蚀速度。分别应用铸铁抛光盘、聚氨酯抛光盘、半固定磨粒抛光盘叁种抛光盘在自来水、KOH溶液、芬顿反应液叁种研抛液中对SiC进行了超声-电化学机械研抛试验,并利用称重法计算出材料去除率。结果表明,使用铸铁抛光盘时材料去除率高,但表面质量差,使用半固定磨粒抛光盘时表面质量最好,但材料去除率低。芬顿反应液对提高试件的材料去除率效果最好。在试件与抛光盘之间的电压为+10V时,试件的材料去除率最高。超声振动对碳化硅试件研抛的影响要大于电场,可见超声振动对碳化硅试件抛光起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侯晓颖[9](2018)在《焦磷酸盐正极材料的表面结构、机械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采用第一原理对焦磷酸盐正极材料,Li_2MnP_2O_7(α-和β-型)和Li_2Fe P_2O_7表面结构、机械稳定性和电化学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从微观角度揭示材料的微观结构特性,预测晶体形貌的可能性,为实验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本论文共包括以下两部分工作:(1)利用第一原理的计算方法,比较了锰基正极材料α-和β-Li_2MnP_2O_7的结构特性,机械稳定性,电子和电化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尽管它们都属于单斜空间群结构,但是结构中Mn的局部结构是完全不同的。α-和β-相Li_2MnP_2O_7材料的第一电压平台是4.68V和4.16 V,这与实验上报道的结果4.45 V和4.00 V是吻合的。在脱锂过程中,整个体系中的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Mn和O上,随Li~+逐渐脱出,Mn由最初的+2价,变为+3价,最后变为+4价。且在脱锂的过程中,去锂的结构的带隙逐渐变小,由最初的绝缘体变为导体,电子导电性得到很大改善。通过弹性计算可知,α-和β-Li_2MnP_2O_7的Pugh ratio(B/G)分别为3.28和2.86,这就说明了这两种材料的具有很高的机械稳定性。但是,与未脱锂状态的Li_2MnP_2O_7材料相比,去锂的结构中B/G值就要小很多。另外,我们同样在弹性计算部分计算了杨氏模量(E)和泊松比(ν),进而讨论了材料的硬度和价键性质。(2)采用第一原理的广义梯度近似方法(GGA),研究了Li_2FeP_2O_7的表面结构,电化学性质,以及热力学平衡形貌,进而提出了改善材料离子传输性能的理论方案。根据相关实验结果和XRD谱图,建立了7个低指数面和一个高指数面(210)平面结构。计算结果表明,Li_2FeP_2O_7的(011),(110),(111)和(210)面有较低的表面能,且均体现在Wulff construction形貌图上。这就说明了这四个面的热力学性质是稳定的。嵌锂电压的计算结果表明这四个面的电压值均低于体相电压值(3.47 V),离子的传输性能良好,有利于提高材料锂离子的导电性能。此外,为了探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嵌脱情况对表面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半脱锂的LiFeP_2O_7的体相结构,并在最稳定结构基础上进行了表面性质计算。结果表明,Li FeP_2O_7的(011),(110),(111)面有较低的表面能,因此,锂离子的脱嵌对晶体的表面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最后,采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了不含锂的焦磷酸盐Fe基正极材料的表面性质。(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郑乾坤[10](2018)在《小型机械构件电化学去毛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毛刺是机械加工过程中局部存留的缺陷,在加工小型机械构件时,局部存留的毛刺非常微小,常常肉眼不可见或不易观察。但在很多的生产装配过程中,不允许局部存在小毛刺。因此对一些小型机械构件而言,去小毛刺过程尤为重要。但这些小毛刺的去除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目前许多企业对这些肉眼不易见的小毛刺在显微镜下使用手工刮除法,存在去除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等缺点。而电化学加工是一种非接触式加工,阴极可以做成很小,十分适用于小型机械构件的去毛刺加工,本文主要针对医疗导筒内孔以及3C摄像头后盖上孔洞内的毛刺进行了电化学处理方面的研究。本文以电解加工的理论为基础,首先介绍了电化学去毛刺的原理;然后根据电化学去毛刺的特点,通过模拟电化学加工中毛刺溶解的规律,利用分析软件ANSYS对加工过程中电流密度的分布情况进行了仿真。随后建立了相应的二维电化学去毛刺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电化学去毛刺所需时间随毛刺的初始高度和初始加工间隙等加工参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紧接着,根据医疗导筒内孔以及3C摄像头后盖孔洞中毛刺分布的特点设计了两套不同结构的电化学去毛刺装置。并以此装置为基础,分别对医疗导筒以及3C摄像头后盖进行了充足的电化学去毛刺加工,通过对比不同加工参数下的实验结果,分别得出两种零件的最优的去毛刺参数。最后通过对实验后的试样进行检验后证明,采用电化学的方法去除医疗导筒内孔以及3C摄像头后盖上孔洞中的毛刺质量高、效果好,基本不会破坏试样的尺寸和表面形貌。(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8-03-20)

电化学机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化工机械设备中最为常见的、严重的腐蚀是电化学腐蚀,所以对电化学腐蚀进行研究可以降低化工机械设备的腐蚀程度。文章首先对化工机械设备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研究化工机械设备的改性无溶剂防腐蚀涂料。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对该涂层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A16和有机硅环氧树脂加入到无溶剂防腐蚀涂料中,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止电化学腐蚀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化学机械论文参考文献

[1].陈嘉晨,王忠维,乔利杰,岩雨.机械摩擦磨损与电化学腐蚀在特殊环境中的作用机制[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19

[2].魏者聪,高阳,王长红,张鹤.化工机械设备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方法研究[J].粘接.2019

[3].考政晓,张保国,于璇,杨盛华,王万堂.单晶SiC电化学腐蚀及化学机械抛光[J].半导体技术.2019

[4].杨皖皖,孙硕,王健,张敬远,钱斌.机械球磨法制备Sn_4P_3/RGO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9

[5].翟文杰,翟权.碳化硅超声-电化学机械抛光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

[6].张小玲,杨龙飞,夏晓红,付广艳.机械合金化Mg-2Mn-xZn合金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J].辽宁化工.2018

[7].魏泽飞,李蕾,佘东生,徐文骥.电化学机械加工对轴承滚子表面质量及凸度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8

[8].翟权.单晶碳化硅超声—电化学机械抛光仿真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9].侯晓颖.焦磷酸盐正极材料的表面结构、机械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10].郑乾坤.小型机械构件电化学去毛刺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磨损导致断裂的链环Fig.4.23wearres...凸轮表面电化学机械光整加工前...电化学机械光整加工手持式工具实...一8电化学机械符合光整加工设各凸轮表面电化学机械光整加工前...脉冲电化学机械齿轮光整加工原理...

标签:;  ;  ;  ;  ;  ;  ;  

电化学机械论文_陈嘉晨,王忠维,乔利杰,岩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