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探讨

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探讨

一、论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鸿,许涵,姜清彬[1](2020)在《灰木莲——华南地区具优良防火特性的多用途树种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是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而我国华南地区目前防火树种的应用较为单一,导致防火林带的生物群落结构和稳定性差,生态功能效益不高。文章通过文献综述,以灰木莲Manglietia conifera为例,梳理了近20年来该新型生物防火林带树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灰木莲树种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和树体的碳含率高,已成为华南地区常见的迹地造林、碳汇造林、生态公益林改造和国家战略储备林大径材培育等的重要树种之一。(2)灰木莲树体优美,花淡黄且优美,是城乡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3)灰木莲具有较好的杀菌、抗霉和滞尘能力,林分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精气含量可达到保健浓度水平,因而成为森林康养林营建的重要树种。(4)灰木莲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其耐火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与传统的木荷Schima superba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等树种相当,不仅其树体含水量高,而且灰木莲林分的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蓄水能力强。因此,灰木莲是一个具有优良防火特性的多用途树种,值得在华南地区大力推广应用。

陆皓月[2](2017)在《屏南县天星山森林公园仙山松海景区生物防火林带规划设计》文中提出以平南县天星山森林公园仙山松海景区生物防火试验点为例,从试验区概况、规划设计目的、设计原则及方法、设计结果及实施方案等方面,分析了以营造防火林带和林相改造为重点的生物防火林带规划设计,旨在推动屏南县生物防火的有效实施。

韩艺奇[3](2014)在《闽南地区生物防火林带造林树种选择及造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详细的探讨了闽南地区生物防火林带树种的选择条件、方法及种类,并对其造林技术作了相应分析,为今后闽南林区生物防火林带选择合适的防火树种及有效可行的造林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陈建设[4](2014)在《坂头林场三个树种生物防火林带的生长调查》文中提出指出了生物防火林带是森林防火工作的一项基础设施,选择了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进行防火林带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的造林成活率都较高,均达到90%以上,造林保存率也达到75%以上,海南蒲桃生长从幼苗开始就一直表现很好,生长迅速。火力楠树干圆满通直,树冠宽大,侧根发达;木荷在干旱、贫瘠的环境下表现仍然很好,适应性强,能较快形成隔离带。说明在防火林带建设中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均有应用前景。

郑书辉,林军,李其成[5](2012)在《论苍南县防火林带造林树种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对分布于浙江苍南本地阔叶树种特性进行初步研究,提出8个适宜营造防火林带建设的主要树种和相关技术,为今后苍南县防火林带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唐伟[6](2012)在《北京西山林场生物防火隔离带规划与布局》文中研究指明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发生面广、破坏性大、处置救助十分困难的自然灾害,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世界八大自然灾害之一,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生态安全、社会政治稳定具有重大影响。中国是森林火灾较为严重国家之一,在过去的50年间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元。目前,在各项森林防火措施中,生物防火林带变被动防火为主动防火,变消费型防火为生产效益型防火,具有高效、多效、长效等优势,受到普遍重视和研究应用。本研究通过分析计算西山林场潜在火行为特征,对防火林带有效宽度和防火林带管理等提出相应技术标准。分析测定西山林场地理和自然条件,为生物防火林带的开设提供量化指标。综合考虑西山林场可燃物、森林潜在火行为、地理和自然条件、防火树种与造林技术等因素,通过在GIS平台上对生物防火林带的空间格局进行优化布置,研究确定营建山脊生物防火隔离林带7038.2m、林缘生物防火隔离林带13448.3m,结合防火公路防火林带,将该区域分割成17个大小不等的独立单元,可有效降低该地区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的危险性。

刘国卿[7](2011)在《延平区生物防火林带营建及其效益评估》文中认为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预防森林火灾发生,控制森林火灾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长期努力,延平区的生物防火林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发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估,最后提出了营建生物防火林带长效机制的措施。

冯林国[8](2011)在《慈溪市林场生态公益林林种结构调整及效益研究》文中提出慈溪市林场地处中亚热带。2009年,该场将6261亩(417.4hm2)用材林和竹林界定为“生态公益林”。由于其森林存在着“人工林多,天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生产经营多,生态建设少;采伐量大,生长量小”等问题,生态效益发挥较小,因此,进行生态林改造,全面提高生态林质量已迫在眉睫。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国内外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政策措施和林种结构调整等成就后认为,混交造林是生态林建设最实用和有效的方法。由此阐述了混交林各种类型的研究现状,对生态公益林效益进行了评价。根据慈溪市林场林种结构的历史与现状,本文给出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方法与目标。建设内容包括:①松林局部改造:选择杨梅进行块状混交(上坡),木荷×枫香进行带状混交(中坡),樟树×马褂木进行带状混交(下坡)。②低效经济林和开荒迹地改造:在上坡改造成杨梅生态林,在中坡改造成“木荷×枫香”生态林。③杉木林的调整:在中幼龄杉木林内,嵌植少量耐阴性较强的阔叶树。④竹林经营方式的调整:毛竹林减少化肥的施用量,雷竹林覆盖经营时改用环保型覆盖材料,或者实行露地栽培,以减弱对水库水质的负面影响。本项目共计建设高效生态公益林5101亩(340.1hm2)。改造前,市林场森林可发挥水源涵养效益、保持水土效益、增加养分效益、净化大气效益、净化水质效益和森林景观效益合计330.0万元/年。生态改造后,每年可发挥上述生态效益351.9万元/年。实际增加21.9万元/年。同时,因项目实施而新增的杨梅园可增加收入64.0万元/年。合计货币化效益增加85.9万元/年。本文还对该场生态公益林改造的社会效益作了简述。将纯针叶林通过混交方式改造成针阔混交林最切合市林场实际。马尾松与木荷、枫香、樟树或马褂木等阔叶树进行一对一针阔混交作业,前人有大量研究与实践。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发挥综合效益,本研究提出了将马尾松与两种阔叶树(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各占一种)同时混交的的新方法,对各地建设生态公益林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

杨启远[9](2010)在《厦门市坂头国有林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调查分析》文中提出通过对坂头林场1996年以来营造的生物防火林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坂头林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主要是在2005年进行的山脊主林带的拓宽改造,在市、区、镇、村各行政界都建设了防火林带;2008年开展以道路两侧为主的防火林带建设,造林密度为2505株/hm2,造林树种以木荷、火力楠为主,还有油茶、杨梅、榕树、香樟等。共建设防火林带37条130.76km,面积为249.3hm2,网络密度达5.2%,造林质量全部达标,生物防火林带网络已初具规模。

王国华[10](2009)在《森林地面防火资源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保护森林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森林火灾不仅烧毁大量的森林资源,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而且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如何以科学的方法对森林防火资源进行调优规划配置,充分发挥防火资源的作用是林区可持续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森林火灾概况及森林防火资源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运用广州市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的各类资料。深入调查研究了广州市社会经济、自然地理与森林资源现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图论知识和数学方法,对广州市的森林地面防火资源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林火空间分布与道路、河流、居民点、树种、树龄、海拔、坡度坡向的关系,得出林火空间分布规律,并在其基础上建立森林火险指标模型,确定出火险区划的等级与规则,进行森林火险区划,绘制森林火险区划图,为其他防火资源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提出了望台网网点选址的方法和实现方案。研究影响了望台网网点选址的影响因子和权重,影响因子包括:可视域面积,交通条件,周围火险等级,水源条件,经济情况。运用GIS软件进行可视域分析及可视面积计算,结合模糊数学知识对各影响因子进行贴近度计算以确定了望台网的设置。对研究区的林道密度进行分析,得出现有林道网密度不能满足森林防火要求。研究出现有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水平低于国家林业局制定规划标准,在现有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基础上提供了进行规划设计的方案。提出一种对扑火资源进行调控的实现方法。主要对水源及扑火队站点进行调控,对林区水源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水源与林道的连通性,同时分析扑火队站点、水源与不同森林火险等级区域之间的关系,对于不同火险等级的区域,根据交通状况,地形条件等情况设定最佳扑火队站点位置,进行最短路径选择,计算从扑火队站点出发到达水源通过林道最终再到达每个火险区域的时间是否满足森林防火要求。

二、论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灰木莲——华南地区具优良防火特性的多用途树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灰木莲的分布、分类与生物生态学特征
2 灰木莲林分的生长特征
3 灰木莲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4 灰木莲的防火特性
5 结论与建议

(2)屏南县天星山森林公园仙山松海景区生物防火林带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区概况
    1.1 自然条件
    1.2 森林植被
2 规划设计目的
3 规划设计原则及方法
    3.1 原则
        3.1.1 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
        3.1.2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适地适树
        3.1.3 依托现有自然和工程阻隔带实行造改结合, 力求配套
        3.1.4 质量优先, 确保进度
    3.2 方法
4 规划设计现状及实施
    4.1 林火阻隔体系建设现状
        4.1.1 生物阻隔带现状
        4.1.2 工程阻隔带现状
        4.1.3 自然阻隔带现状
    4.2 试验区建设规模
    4.3 林带结构及技术要求
    4.4 规划实施
5 结论与讨论
    5.1 林带面积比及其密度
    5.2 树种选择
    5.3 病虫害防治
    5.4 防火

(3)闽南地区生物防火林带造林树种选择及造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防火林带树种选择
    1.1 防火树种的选择条件
    1.2 防火树种的选择方法
        1.2.1 火场调查目测法
        1.2.2 直接火烧法
        1.2.3 实验测定法
        1.2.4 实地营造试验
        1.2.5 综合评判法
    1.3 防火树种主要种类
2 生物防火林带构建的关键技术
3 造林抚育管理技术
    3.1 造林苗木的选择
    3.2 造林方式的选择
    3.3 抚育管理
    3.4 林带的保护
4 结语

(4)坂头林场三个树种生物防火林带的生长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试验地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试验设计
    3.2 林地准备及造林
    3.3 调查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树种当年的生长情况
    4.2 不同树种造林5年的生长情况
        4.2.1 不同树种造林5年的保存率和树高、胸径生长调查
        4.2.2 不同树种造林5年的树冠和蓄积生长调查
5 结语

(5)论苍南县防火林带造林树种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适宜营造防火林带树种选择
    1.1 防火林带建设树种选择条件
    1.2 防火林带建设要科技造林保质保量
    1.3 防火林带建设因地制宜选择树种
        1.3.1 四季柚
        1.3.2 荔枝
        1.3.3 台湾相思
        1.3.4 木荷
        1.3.5 杨梅
        1.3.6 枫香
        1.3.7 山杜英
        1.3.8 天竺桂
2 营造防火林带技术规格
    2.1 防火林带建设造林密度
    2.2 防火林带宽度
3 营造防火林带适用范围
4 小结

(6)北京西山林场生物防火隔离带规划与布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1.2.1 国外生物防火研究现状
        1.1.2.2 国内生物防火研究现状
        1.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2.4 研究趋势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1.2.1.1 关键的科学问题
        1.2.1.2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1.3.1 技术流程
        1.3.2 论文组织与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土壤
    2.5 植被
第三章 研究区域可燃物情况
    3.1 可燃物载量和热值
        3.1.1 可燃物载量
        3.1.1.1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3.1.1.2 可燃物载量
        3.1.2 热值
    3.2 可燃物空间格局
第四章 西山林场潜在火行为
    4.1 研究方法
        4.1.1 火历史分析
        4.1.2 火行为的计算公式
        4.1.2.1 蔓延速度计算
        4.1.2.2 火线强度计算
        4.1.2.3 火焰高度计算
        4.1.3 风速风向的模拟
        4.1.4 地理数据处理
    4.2 火蔓延速度
    4.3 火线强度
    4.4 火焰高度
第五章 地理和自然条件
    5.1 公路与林缘确定
    5.2 地形特征提取
        5.2.1 坡度的提取
        5.2.2 山脊线的提取
第六章 生物防火隔离带规划与布局
    6.1 网络密度和最小控制面积确定
    6.2 主风向的确定
    6.3 防火林带宽度
        6.3.1 防火林带宽度计算
        6.3.2 防火林带宽度空间分布特征
    6.4 防火林带有效宽度确定
    6.6 防火林带规划与布局
第七章 防火树种与造林技术
    7.1 主林带-山脊林带
    7.2 副林带-林缘林带
    7.3 防火公路
    7.4 各技术指标
    7.5 防火树种与造林技术
        7.5.1 火炬树(Rhus typhilla L.)
        7.5.1.1 形态特征
        7.5.1.2 生物学特征
        7.5.1.3 分布
        7.5.1.4 造林技术
        7.5.1.4.1 采种
        7.5.1.4.2 育苗
        7.5.1.4.3 造林
        7.5.1.5 经济用途
        7.5.2 香椿(Toona sinensis)
        7.5.2.1 形态特征
        7.5.2.2 生物学特性
        7.5.2.3 分布
        7.5.2.4 造林技术
        7.5.2.4.1 种子采集
        7.5.2.4.2 种子处理
        7.5.2.4.3 播种
        7.5.2.4.4 苗圃管理
        7.5.2.4.5 造林
        7.5.3 山杨(Populus davidiana)
        7.5.3.1 生态特征
        7.5.3.2 分布
        7.5.3.3 生物学特性
        7.5.3.4 造林技术
        7.5.3.4.1 育苗
        7.5.3.4.2 造林
        7.5.3.5 木材性质及用途
        7.5.4 小黑杨(Populus simonii)
        7.5.4.1 形态特征
        7.5.4.2 分布
        7.5.4.3 生物学特性
        7.5.4.4 造林技术
        7.5.4.4.1 育苗
        7.5.4.4.2 造林
        7.5.4.5 木材性质及用途
        7.5.5 元宝枫(Acer truncatum)
        7.5.5.1 形态特征
        7.5.5.2 分布
        7.5.5.3 生物学特性
        7.5.5.4 造林技术
        7.5.5.4.1 采种
        7.5.5.4.2 育苗
        7.5.5.4.3 造林
        7.5.5.5 经济价值
        7.5.6 山杏(Prunus armeniaca)
        7.5.6.1 形态特性
        7.5.6.2 分布
        7.5.6.3 生物学特性
        7.5.6.4 造林技术
        7.5.6.4.1 采种
        7.5.6.4.2 育苗
        7.5.6.4.3 造林
        7.5.6.4.4 抚育管理
        7.5.6.5 经济价值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详细中文摘要

(8)慈溪市林场生态公益林林种结构调整及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国内外林种结构调整概况
    1.1 生态公益林建设及对策措施
    1.2 林种结构调整
        1.2.1 省外林种结构调整
        1.2.2 浙江省内林种结构调整
        1.2.3 文献统计上的林种结构调整
    1.3 混交造林
        1.3.1 乔乔混交
        1.3.2 乔灌混交
    1.4 公益林效益评价
        1.4.1 公益林效益的类型和综合效应
        1.4.2 改善小气候和净化空气效益
        1.4.3 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效益
        1.4.4 公益林效益的货币化测算
    1.5 公益林补偿
2 慈溪市林场林种结构的历史与现状
    2.1 基本概况
    2.2 林种结构变化
    2.3 主要问题
        2.3.1 人工林多,天然林少
        2.3.2 纯林多,混交林少
        2.3.3 针叶林多,阔叶林少
        2.3.4 生产经营多,生态建设少
        2.3.5 采伐量大,生长量小
3 慈溪市林场林种结构调整规划
    3.1 林种结构改造紧迫性
    3.2 指导思想
    3.3 规划依据
    3.4 基本原则
        3.4.1 生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3.4.2 高标准原则
        3.4.3 突出重点原则
        3.4.4 因地制宜原则
    3.5 建设目标
4 规划实施结果
    4.1 实施结果
        4.1.1 改造类型和范围
        4.1.2 造林抚育技术
        4.1.3 作业面积
        4.1.4 投资金额
    4.2 林种结构调整的效益
        4.2.1 经济效益
        4.2.2 生态效益
        4.2.3 社会效益
5 结论
    5.1 结论
        5.1.1 生态公益林现状分析
        5.1.2 生态公益林改造的方法与模式
        5.1.3 生态公益林改造的效益
    5.2 存在问题
        5.2.1 资金不足
        5.2.2 建设劳力问题
        5.2.3 中幼龄林抚育和混交林建设工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5.2.4 低效经济林改造后见效慢
参考文献
致谢

(9)厦门市坂头国有林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地概况
2 调查依据和方法
    2.1 调查依据
    2.2 调查方法
        2.2.1 调查对象
        2.2.2 调查内容
        2.2.3 调查时间
        2.2.4 调查方法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坂头林场生物防火林带造林情况
    3.2 坂头林场生物防火林带类型
    3.3 坂头林场生物防火林带树种及分布
    3.4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格及保存率
    3.5 生物防火林带林木的生长状况
    3.6 生物防火林带造林地土壤情况
    3.7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成效
    3.8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存在问题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林相改造, 伐针栽阔
    4.2 加强抚育管理, 促进林木速生
    4.3 加强山田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4.4 加强道路生物防火林带营造和拓宽改造
    4.5 加强森林防火宣传, 严禁携带火源进山
    4.6 新植生物防火林带宜选择耐火和景观树种

(10)森林地面防火资源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森林火灾概述
        1.1.1 森林火灾的定义及种类
        1.1.2 国内外森林火灾概况
    1.2 现代科技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1.3 森林防火资源
        1.3.1 森林防火资源的概念
        1.3.2 森林防火资源的分类
        1.3.3 森林防火资源研究概况
    1.4 国内外森林防火资源调控概况
        1.4.1 国外森林防火资源调控调控概况
        1.4.2 国内森林防火资源调控概况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框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候特征和植被特征
        2.1.3 火灾与防火历史、防火现状与发展要求
        2.1.4 研究区森林火灾特点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技术路线
    2.4 ArcGIS Desktop软件研究平台介绍
3 森林火险区划研究
    3.1 林火空间分布规律
        3.1.1 林火分布与道路的关系
        3.1.2 林火分布与河流的关系
        3.1.3 林火分布与居民点的关系
        3.1.4 林火分布与树种的关系
        3.1.5 林火分布与龄组的关系
        3.1.6 林火分布与海拔的关系
        3.1.7 林火分布与坡度的关系
        3.1.8 林火分布与坡向的关系
        3.1.9 林火分布与生物量的关系
    3.2 森林火险区划
        3.2.1 数据处理
        3.2.2 森林火险指标模型
        3.2.3 森林火险区划图的编制
4 了望台调控研究
    4.1 可视域分析原理
    4.2 可视域分析及可视面积计算
    4.3 基于模糊数学的了望台网选址
5 林火阻隔带调控研究
    5.1 林火阻隔带的布局
    5.2 道路网分析
    5.3 生物阻隔带设计
        5.3.1 生物阻隔带现状分析
        5.3.2 生物阻隔带规划设计
6 救火资源调控研究
    6.1 水资源研究
        6.1.1 现状分析
        6.1.2 森林防火水资源调控研究
    6.2 扑火队站点的设置
        6.2.1 扑火队站点的设置条件分析
        6.2.2 最优林火扑救路线算法及实现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论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灰木莲——华南地区具优良防火特性的多用途树种研究进展[J]. 张志鸿,许涵,姜清彬.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06)
  • [2]屏南县天星山森林公园仙山松海景区生物防火林带规划设计[J]. 陆皓月. 宁夏农林科技, 2017(06)
  • [3]闽南地区生物防火林带造林树种选择及造林技术研究[J]. 韩艺奇. 吉林农业, 2014(16)
  • [4]坂头林场三个树种生物防火林带的生长调查[J]. 陈建设. 绿色科技, 2014(07)
  • [5]论苍南县防火林带造林树种的选择[J]. 郑书辉,林军,李其成. 防护林科技, 2012(06)
  • [6]北京西山林场生物防火隔离带规划与布局[D]. 唐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12)
  • [7]延平区生物防火林带营建及其效益评估[J]. 刘国卿. 林业勘察设计, 2011(01)
  • [8]慈溪市林场生态公益林林种结构调整及效益研究[D]. 冯林国. 浙江农林大学, 2011(05)
  • [9]厦门市坂头国有林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调查分析[J]. 杨启远.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15)
  • [10]森林地面防火资源调控技术研究[D]. 王国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02)

标签:;  ;  ;  ;  

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技术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