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酐共聚物论文_向阳,卓耀文,赵秋菊,吴建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来酸酐共聚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马来,酸酐,共聚物,苯乙烯,亚胺,苯基,甲基丙烯酸。

马来酸酐共聚物论文文献综述

向阳,卓耀文,赵秋菊,吴建军[1](2019)在《酯化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盐的制备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聚醚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酯化改性,再使用胺中和部分剩余羧酸得到苯乙烯马来酸酐酯化及中和产物(SMAE-N)。并对不同的催化剂种类及其用量、不同的溶剂种类以及不同的反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进行探究。考察了反应过程中酸值变化,对酯化产物使用核磁共振氢谱(H-NMR)与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进行结构表征。同时探索了不同种类的聚醚和胺对钛白粉、炭黑等颜料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剂使用乙酸丁酯、固体酸催化剂DP91,且用量为反应物质量分数的1%,苯乙烯马来酸与聚醚1007投料物质的量比为1∶4,115℃情况下反应5 h,酯化率可达到62.84%,再用叁乙胺中和剩余羧酸的70%。颜料分散应用结果表明,SMAE-N对钛白粉、炭黑等颜料具有显着的分散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涂料》期刊2019年09期)

鲍世轩,华乐,文轩,张宇,郭雅妮[2](2019)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静电纺丝膜的制备与油水分离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SMA)为原料,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不锈钢网上通过静电纺丝法将不同质量浓度的静电纺丝液制备成无纺布状的PSMA膜,再通过喷涂氟碳表面活性剂(FS-51)改变膜对水和油的亲和性得到PSMA/FS-51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静态接触角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所制备膜的微观形貌和表面润湿性。结果表明膜在喷涂氟碳表面活性剂后由超亲油性转变为超亲水性。当静电纺丝液质量浓度为0.45 g/mL时,获得的膜的纤维粗细最均匀,PSMA/FS-51膜的油水分离效率达到99%;当静电纺丝液质量浓度为0.50 g/mL时,制备的PSMA/FS-51膜的油水分离效率达到100%。此研究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高效的油水分离方法。(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余鹏,王雅玲,赵永禄,张亚刚,郝涛[3](2019)在《苯乙烯-马来酸酐悬浮溶胀接枝氯乙烯共聚物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悬浮溶胀接枝共聚法制备了含有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接枝氯乙烯共聚物(SMA-g-VC)的聚氯乙烯(PVC)树脂,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证实SMA-g-VC共聚物的存在,测定了共聚产物中SMA的接枝率,并研究了共聚产物的微观形貌、热性能、力学性能和耐热性。结果表明,随着SMA投料比增加,SMA接枝率增加幅度变缓,树脂颗粒也逐渐增大且表面附生较多的小颗粒。含有SMA-g-VC共聚物的PVC树脂出现3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且随着SMA投料比增加,SMA-g-VC组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随着SMA投料比增加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冲击强度随着SMA投料比的增加而降低,而维卡耐热温度随着SMA投料比增加而大幅度升高。(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9年04期)

吴美婷,张永贺,金立维[4](2019)在《十一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十一烯酸(UA)和马来酸酐(MAH)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沉淀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十一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UMA),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FT-IR、~(13)C NMR、DSC分析和酸酐质量分数的测定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FT-IR和~(13)C NMR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十一烯酸(UA)与马来酸酐(MAH)发生了共聚反应。当反应温度为75℃、AIBN用量为0.75%时,随着MAH用量的增加,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得率和酸酐质量分数呈现先增大后略有减小的趋势,当UA与MA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0∶60时共聚物的得率及酸酐质量分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1.78%和20.05%,与DSC曲线中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当n(UA)∶n(MAH)为40∶60,T_g达到最大值71.98℃。提高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有利于共聚反应的进行,但相对分子质量有所下降,因此可根据所需聚合物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本文来源于《生物质化学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曾涛,邱海龙,沈丽,朱泉[5](2019)在《利用丙烯酸废水制备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预处理后的丙烯酸(AA)废水为原料,与马来酸酐(MA)共聚制备得到共聚物DR;以螯合钙铁离子能力、浮色洗除能力和防沾色性能为考察指标,优化聚合工艺。制备得到的共聚物DR对多种不同结构的染料具有良好的防沾色能力和浮色洗除力,能够提升染色织物的摩擦色牢度,是一种良好的防沾皂洗剂。(本文来源于《纺织科技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钱涛,钟毅,毛志平,徐红,张琳萍[6](2019)在《梳状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靛红酸酐(IA)与聚乙二醇单甲醚550(MPEG550)合成带有伯氨基的活性支链(IP550),并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酰胺化改性,制备出梳状改性SMA(SMA-IP550)。考察了产物的合成条件,并采用FTIR和~1HNMR对SMA-IP550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9%,MPEG550和IA的物质的量比为1∶1,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30 min,活性支链IP550产率达79.3%;SMA改性温度为140℃,IP550与SMA中马来酸酐(MA)的物质的量比为0.5∶1,反应体系的固含量30%,反应时间2h,得到接枝率为42.5%的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IP550)。通过对比不同长度活性支链改性SMA的分散、降黏、乳化和润湿性能,结果表明该类助剂结构可调,其分散作用以及乳化作用与结构紧密相关。(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石雪龙,吴剑铭,张振山,谭璞,宗成中[7](2019)在《绿色溶剂中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绿色溶剂碳酸二甲酯(DMC)代替传统溶剂丙酮,在120℃、苯乙烯与马来酸酐配比为9:1及氮气环境下,以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R-SMA),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化学滴定等表征方法确证产物为R-SMA,并研究了两种溶剂及其用量对R-SMA组成、结构、分子量、转化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DMC作溶剂时,R-SMA以苯乙烯作为分子主链,其中SSM、MSS、MSM叁种结构在分子链中随机分布,呈无规排列;随着DMC用量的增加,R-SMA的分子量降低,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马来酸酐含量变化不大;与丙酮作溶剂相比,DMC作溶剂时,产物的分子量及马来酸酐含量均较低,耐热性更好。(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赵潜,刘玉飞,何敏,张丽,周进[8](2018)在《反应温度对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马来酸酐(MAH)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在80~120℃合成了新型耐热改性剂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NMA)。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NMA进行了结构表征,证明在80~120℃之间均能制备NMA二元共聚物;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碱液滴定法、热重分析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NMA二元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马来酸酐含量及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合成温度为110℃时,NMA的相对分子质量最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最均一,热稳定性最佳;且NMA的玻璃化转化温度(Tg)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故当合成温度为110℃时,有助于N-PMI均聚结构转换为与MAH共聚结构,得到NMA二元共聚物。(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11期)

吴英,江雨,刘廷国,王守玲,王丽丽[9](2018)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聚合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乳化剂进行乳液聚合研究。通过改变乳化剂的用量、引发剂的用量、功能单体的用量等条件来研究分析乳液聚合的最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反应温度为80℃,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用量为0.5 g(2.5%单体总质量),过硫酸铵(AA)的用量为0.1 g(0.5%单体总质量),丙烯酸(AA)的用量为1.4 m L(10%单体摩尔质量),乳液性能优良。(本文来源于《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印典[10](2018)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固定化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酶在纺织、发酵、食品、新能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由于酶易失活、难回收,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工业应用,对酶进行固定化能增强酶的稳定性,实现酶的回收和重复利用,降低成本。常见的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共价结合、包埋和交联,其中尤以共价结合的应用最为广泛,但目前共价固定化酶的方法普遍存在固定效率低、路线复杂、易导致酶失活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以高反应性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交联微球为载体高效固定酶的新方法。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利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实现了纤维素酶的固定化。通过自稳沉淀聚合法制备苯乙烯马来酸酐交联共聚纳米粒子(Styrene/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 nanoparticles,SMN)固定化纤维素酶。首先以苯乙烯和马来酸酐通过自稳定沉淀聚合法制备得到SMN,然后利用酸酐基团的高反应性,在室温且不加其他活化试剂的条件下将纤维素酶共价结合到SMN上,固定效率为78.5%,最适的负载量为167mg/g。纤维素酶固定后从30℃到80℃温度下活性变化几乎与游离纤维素酶一致,但其pH稳定性明显改善。在pH 8.0时保留最大活性的80%,远远高于游离酶(14%)。此外,固定化纤维素酶在催化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重复使用性,其中在催化羧甲基纤维素钠盐(CMC)的重复实验中,使用6批次后保持100%的活性,10批次后仅损失20%的活性。通过SMN粒子实现纤维素酶的固定化,可以提高纤维素酶的操作稳定性,有利于实际生产,为大规模生产生物乙醇解决能源危机提供了可能。2、利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微球实现了木瓜蛋白酶的固定化。对固定过程的反应时间,反应pH和木瓜蛋白酶的加入量进行了探究,确定了最适的反应时间为2小时,最适的反应pH为7.4,最适的酶加入量为8mg/mL,最佳的负载量为126.6mg/g,固定效率可以达到63%。固定后木瓜蛋白酶在催化酪蛋白的重复实验中,重复5批次以后仍能保持70%的活性。通过SMN实现了对木瓜蛋白酶的固定化,提高了木瓜蛋白酶的操作稳定性,降低了成本,有利于木瓜蛋白酶的工业应用。(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28)

马来酸酐共聚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SMA)为原料,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不锈钢网上通过静电纺丝法将不同质量浓度的静电纺丝液制备成无纺布状的PSMA膜,再通过喷涂氟碳表面活性剂(FS-51)改变膜对水和油的亲和性得到PSMA/FS-51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静态接触角等测试手段表征了所制备膜的微观形貌和表面润湿性。结果表明膜在喷涂氟碳表面活性剂后由超亲油性转变为超亲水性。当静电纺丝液质量浓度为0.45 g/mL时,获得的膜的纤维粗细最均匀,PSMA/FS-51膜的油水分离效率达到99%;当静电纺丝液质量浓度为0.50 g/mL时,制备的PSMA/FS-51膜的油水分离效率达到100%。此研究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高效的油水分离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来酸酐共聚物论文参考文献

[1].向阳,卓耀文,赵秋菊,吴建军.酯化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盐的制备与应用[J].中国涂料.2019

[2].鲍世轩,华乐,文轩,张宇,郭雅妮.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静电纺丝膜的制备与油水分离性能[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9

[3].余鹏,王雅玲,赵永禄,张亚刚,郝涛.苯乙烯-马来酸酐悬浮溶胀接枝氯乙烯共聚物制备及性能[J].塑料工业.2019

[4].吴美婷,张永贺,金立维.十一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9

[5].曾涛,邱海龙,沈丽,朱泉.利用丙烯酸废水制备丙烯酸——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应用[J].纺织科技进展.2019

[6].钱涛,钟毅,毛志平,徐红,张琳萍.梳状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制备与性能[J].精细化工.2019

[7].石雪龙,吴剑铭,张振山,谭璞,宗成中.绿色溶剂中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J].塑料科技.2019

[8].赵潜,刘玉飞,何敏,张丽,周进.反应温度对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二元共聚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

[9].吴英,江雨,刘廷国,王守玲,王丽丽.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聚合中的应用[J].池州学院学报.2018

[10].王印典.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固定化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不同乳化方式制得的O/W乳液静置4小时...不同连续相温度制备的PSMA微球SEM照...马来酸酐共聚物-马来酸酐共聚物生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红外光谱...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转化...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粒径...

标签:;  ;  ;  ;  ;  ;  ;  

马来酸酐共聚物论文_向阳,卓耀文,赵秋菊,吴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