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论文和设计-林华木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灯,其包括导热管、LED灯条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弯折形成有定位所述导热管的通道,所述导热管伸入所述通道内,且所述导热管的外侧边缘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LED灯条嵌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侧面上,所述导热管与所述LED灯条相对布置,且所述LED灯条贴设固定于所述导热管上;所述LED灯条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该LED灯的的整体结构厚度较低,故而照明效果和导热效果都更好,结构简单,散热更快,且生产成本低。

主设计要求

1.一种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管、LED灯条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弯折形成有定位所述导热管的通道,所述导热管伸入所述通道内,且所述导热管的外侧边缘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LED灯条嵌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侧面上,所述导热管与所述LED灯条相对布置,且所述LED灯条贴设固定于所述导热管上;所述LED灯条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LED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管、LED灯条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弯折形成有定位所述导热管的通道,所述导热管伸入所述通道内,且所述导热管的外侧边缘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连接;

所述LED灯条嵌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侧面上,所述导热管与所述LED灯条相对布置,且所述LED灯条贴设固定于所述导热管上;

所述LED灯条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两块相对布置的主板和两块分别围设于所述主板上彼此相对的两侧的支板,所述两块支板与所述两块主板之间形成所述通道,所述支板的第一端部从所述主板的第一端部伸出,所述LED灯条嵌设于所述两块主板的其中一块上,所述支板的内表面与所述导热管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的内表面为与所述导热管的外侧边缘相配合的凹面,所述LED灯条包括控制电路板和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灯珠,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灯珠贴合固定于所述导热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条与所述导热管相互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的第二端部与所述主板的第二端部相平齐,所述LED灯条位于所述主板的中心处,所述导热管的第一端部从所述支板的第一端部插入所述通道内并与所述支板的第二端部相平齐,所述导热管的第二端部固定安装有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散热壳体和第二散热壳体,所述第一散热壳体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相互扣合连接,且所述第一散热壳体和所述第二散热壳体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的外侧套设有卡扣件,所述柔性电路板位于所述卡扣件内,所述第一散热壳体和所述第二散热壳体分别与所述卡扣件相互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壳体和所述第二散热壳体上分别设置有透光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内设有与所述风扇相配合的安装位,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安装位内,所述固定底座卡接于所述第一散热壳体和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的底部,且所述固定底座压紧所述风扇并将所述第一散热壳体和所述第二散热壳体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厚度为0.1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灯。

背景技术

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它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最后安装外壳,所以LED灯的抗震性能好。LED灯的运用领域涉及到手机、台灯、家电等日常家电和机械生产两个方面。目前,考虑到LED灯的散热和照明亮度问题,为了提高这两方面的性能,通常会对LED灯进行改进,传统改进方案是在导热管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先贴合电路板,再在电路板上连接固定LED灯条(包含灯珠和控制电路的基板),由此,灯珠和导热管之间相隔了两层结构,会导致散热效果较差,而且整体结构的厚度较大,厚度大的情况下,两侧面的 LED灯珠照明交叠的地方会因为有部分遮挡而出现照明盲区,至少光照亮度会降低,且会使得照明焦距不够,整体结构的导热效果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该LED 灯的的整体结构厚度较低,故而照明效果和导热效果都更好,结构简单,散热更快,且生产成本低。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ED灯,其包括导热管、LED灯条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弯折形成有定位所述导热管的通道,所述导热管伸入所述通道内,且所述导热管的外侧边缘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连接;

所述LED灯条嵌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侧面上,所述导热管与所述LED灯条相对布置,且所述LED灯条贴设固定于所述导热管上;

所述LED灯条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两块相对布置的主板和两块分别围设于所述主板上彼此相对的两侧的支板,所述两块支板与所述两块主板之间形成所述通道,所述支板的第一端部从所述主板的第一端部伸出,所述LED灯条嵌设于所述两块主板的其中一块上,所述支板的内表面与所述导热管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板的内表面为与所述导热管的外侧边缘相配合的凹面,所述LED灯条包括控制电路板和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的灯珠,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灯珠贴合固定于所述导热管上。

可选的,所述LED灯条与所述导热管相互焊接。

可选的,所述支板的第二端部与所述主板的第二端部相平齐,所述LED灯条位于所述主板的中心处,所述导热管的第一端部从所述支板的第一端部插入所述通道内并与所述支板的第二端部相平齐,所述导热管的第二端部固定安装有风扇。

可选的,所述LED灯还包括第一散热壳体和第二散热壳体,所述第一散热壳体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相互扣合连接,且所述第一散热壳体和所述第二散热壳体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空腔内。

可选的,所述导热管的外侧套设有卡扣件,所述柔性电路板位于所述卡扣件内,所述第一散热壳体和所述第二散热壳体分别与所述卡扣件相互卡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壳体和所述第二散热壳体上分别设置有透光槽。

可选的,所述LED灯还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内设有与所述风扇相配合的安装位,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安装位内,所述固定底座卡接于所述第一散热壳体和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的底部,且所述固定底座压紧所述风扇并将所述第一散热壳体和所述第二散热壳体固定。

可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厚度为0.1mm。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包括导热管、LED灯条和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弯折形成有定位所述导热管的通道,所述导热管伸入所述通道内,且所述导热管的外侧边缘与所述柔性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LED灯条嵌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侧面上,所述导热管与所述LED灯条相对布置,且所述LED灯条贴设固定于所述导热管上,所述LED灯条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由此,在对该LED灯进行使用时,LED灯条直接完全的与导热管贴合,而LED灯条也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从而有效的实现该LED灯的热电分离,保证该LED灯能够通过柔性电路板供电,并通过导热管导热,将柔性电路板连接在导热管的外侧边缘上,能够进一步的降低LED灯条与导热管之间的厚度,提高导热的效果,且能够避免降低LED灯的光照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热管,2、LED灯条,3、柔性电路板,31、主板,32、支板,321、支板的第一端部,322、支板的第二端部,4、通道,5、风扇,6、第一散热壳体,7、第二散热壳体,8、空腔,9、卡扣件,10、透光槽,11、固定底座,111、安装位,12、转接板,13、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见图1,本优选实施例所述的LED灯其包括导热管1、LED灯条2和柔性电路板3,所述柔性电路板3弯折形成有定位所述导热管的通道4,所述导热管1伸入所述通道4内,且所述导热管1的外侧边缘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固定连接;所述LED灯条2嵌设于所述柔性电路板3的侧面上,所述导热管1与所述LED灯条2相对布置,且所述LED灯条2贴设固定于所述导热管1上;所述 LED灯条2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电连接。

基于以上结构,在对该LED灯进行使用时,弯折柔性电路板3形成通道4 以能够对导热管1进行包裹,通道4包括有彼此相对的两个侧面,将导热管1 伸入两个侧面之间,而LED灯条2则嵌设于任意一个侧面上,与导热管1相对布置,,且将LED灯条2与柔性电路板3电连接,以保证对LED灯条2的供电,使得LED灯条2能够正常工作,再将柔性电路板3与导热管1到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且将LED灯条2与导热管1完全贴合固定连接,由此能够实现LED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的电热分离,由导热管1进行有效的导热,而柔性电路板3 主要用于供电,柔性电路板3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和绝佳可挠性的印刷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3的形状和厚度比较方便控制,采用柔性电路板3有效的改善导热管1与LED灯条2之间的连接关系,避免通过采用电路板过渡的方式将LED灯条2与导热管1相互连接,提高整个 LED灯结构的散热效果,LED灯条2与导热管1直接连接,二者之间的厚度较小,避免传统的位于导热管1两侧的LED灯条2照面相互交叠产生照明盲区,从而有效的提高该LED灯的光照亮度,并提高其导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3的厚度取为0.1mm,厚度非常小,结构轻,生产加工的成本低,且相应的导热、散热效果可靠。

其中,柔性电路板3包括两块相对布置的主板31和两块分别围设于主板31 上彼此相对的两侧的支板32,两块支板32与两块主板31之间形成通道4,支板的第一端部321从主板31的第一端部伸出,主要作为柔性电路板3的外框, LED灯条2嵌设于两块主板31的其中一块上,支板32的内表面与导热管1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该LED灯的电连接均从两块支板31上实现,由此实现侧边走线,使从而能够完全让出中间位置,将灯珠与柔性电路板3之间的电连接与导热管1的导热工作进行分离,保证可靠的电热分离工作。支板32的内表面为与导热管1的外侧边缘相配合的凹面,能够实现的连接的稳固性;LED灯条 2包括控制电路板22和电连接于控制电路板22上的灯珠21,控制电路板22与柔性电路板3电连接,灯珠21贴合固定在导热管1的侧面上,该LED灯的灯珠21通控制电路板22与柔性电路板3实现电连接,从而获得供电,而其热量的疏散则通过其自身直接与导热管1的完全贴合来向导热管1传递,在本实施例中,LED灯条2与主板31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嵌设在主板31上,且可以是直接固定连接于主板31的内表面,只要能够保证灯珠21能够与导热管1 的完全贴合即可,这两种结构均能够有效的降低灯珠21与导热管1之间相隔的厚度,避免采用传统的灯珠21安装在控制电路板22上,控制电路板22再通过相应的电路板与导热管1连接,防止灯珠21与导热管1之间相隔两层,降低导热管1与灯珠21之间的厚度以提高导热效果,柔性电路板3的两块主板31与两块支板32为一体加工成型,有效的简化整体的结构,方便生产和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LED灯条2与导热管1为相互焊接,即控制电路板22与导热管1为相互焊接,或者LED灯珠21与导热管1为相互焊接,从而能够可靠的保证LED灯条2与导热管1之间的连接,提高产品的质量,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LED灯条2与导热管1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当可按照实际的需要进行合适的选择。

进一步的,支板的第二端部322与主板31的第二端部相平齐,保证外形的美观性,LED灯条2位于主板31的中心处,以方便实实现对LED灯条2的定位,并方便保证LED灯条2的电连接和导热连接,导热管1的第一端部从支板的第一端部321插入通道内并与支板的第二端部322相平齐,导热管1的第二端部固定安装有风扇5。,由此,两块主板31和两块支板32能够将导热管1 进行包裹,并为LED灯条2与导热管1之间的连接在结构上提供便利,保证LED灯珠21在柔性电路板3围设形成的通道4内的的稳定性,而导热管1的第二端部设置的风扇5则能够进一步的起到散热的效果,提高整个装置的散热效率。

另外,该LED灯还包括第一散热壳体6和第二散热壳体7,第一散热壳体 6与第二散热壳体7相互扣合连接,且第一散热壳体6和第二散热壳体7之间形成有空腔8,导热管1、LED灯条2和两块柔性电路板3分别设置于空腔8内,第一散热壳体6和第二散热壳体7能够相互配合,共同为导热管1、柔性电路板 3和LED灯条2结构提供可靠的保护,防止三者由于外界因素受到损伤,第一散热壳体6和第二散热壳体7均能够保证导热管1上的热量能够通过自身结构散开,提高散热的可靠性;第一散热壳体6和第二散热壳体7通过圆头螺丝进行锁紧,使得第一散热壳体6和第二散热壳体7金铁住导热管1,确保导热、散热工作的配合。导热管1的外侧套设有卡扣件9,柔性电路板3固定贴合于导热管1的外壁上,且柔性电路板3位于卡扣件9内,第一散热壳体6和第二散热壳体7分别与卡扣件9相互卡接,该卡扣件9能够同时卡扣并紧紧地箍住第一散热壳体6和第二散热壳体7,保证第一散热壳体6和第二散热壳体7能够紧贴着导热管1,从而方便进行热量的疏散。卡扣件9在导热管1的外壁上,通过沉头螺丝进行有效的固定,以保证卡扣件9在导热管1上的位置固定。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散热壳体6和第二散热壳体7上分别设置有透光槽 10,避免出现LED灯条2设置在导热管1的两侧时所出现的相互影响的现象,该LED灯的LED灯珠21通过控制电路板22与两块柔性电路板3分别电连接,一个LED灯条2位于导热管1的端部位置处,当安装好第一散热壳体6和第二散热壳体7后,LED灯条2的灯珠21能够通过透光槽10将光亮传递,保证提高光照亮度和焦距。该LED灯还包括固定底座11,固定底座11内设有与风扇5 相配合的安装位111,风扇5设置于安装位111内,固定底座11卡接于第一散热壳体6和第二散热壳体7的底部,且固定底座11压紧风扇5并将第一散热壳体6和第二散热壳体7固定,位于导热管1的底部,且设置于第一散热壳体6 和第二散热壳体7内部的风扇5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对导热管1的散热效率;且固定底座11将第一散热壳体6和第二散热壳体7可靠的连接,实现三者结构的稳定性,以保证内部的导热管1、风扇5、柔性电路和LED灯条2之间的结构布置更加紧凑,方便提高整个LED灯工作的可靠性。固定底座11和第一散热壳体6、第二散热壳体7分别通过圆头十字螺丝进行固定连接,提高三者连接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转接板12,该转接板12套设在导热管1的第二端部上,并位于导热管1的第二端部和风扇5之间,在对柔性电路板3进行固定时,能够将柔性电路板3的焊点转接到转接板12上,方便焊线出线,同时起到定位的作用。该LED灯通过电线13将风扇5和转接板12的两部分结构与驱动器进行连接,以方便该LED灯的有效工作,方便进行控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中,第一散热壳体6、第二散热壳体7、固定底座11和卡扣件9均采用的是铝制材料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该LED灯的质量,且使得LED灯能够具备良好的导电和导热的性能,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壳体6、第二散热壳体7、固定底座11和卡扣件9的材料并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当可按照实际的需要进行合适的选择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包括导热管1、LED灯条2和两块相对平行布置的柔性电路板3,所述两块柔性电路板3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导热管1插入的通道4,所述LED 灯条2、所述导热管1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通道4内,所述LED灯条2与所述柔性电路板3电连接,所述两块柔性电路板3与所述导热管1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所述LED灯条2与所述导热管1固定连接。由此,在对该LED灯进行使用时,LED灯条2直接与导热管1贴合,而LED灯条2也与柔性电路板3电连接,从而有效的实现该LED灯的热电分离,保证该LED灯能够通过柔性电路板 3供电,并通过导热管1导热,将柔性电路板3连接在导热管1的外侧边缘上,能够进一步的降低LED灯条2与导热管1之间的厚度,提高导热的效果,且能够避免降低LED灯的光照亮度。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LED灯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8781.9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213542U

授权时间:20190806

主分类号:F21S 4/22

专利分类号:F21S4/22;F21V29/503;F21V29/83;F21V29/67;F21Y115/10

范畴分类:35A;

申请人:广州纽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纽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龙口工业大道4号1栋1-4层

发明人:林华木

第一发明人:林华木

当前权利人:广州纽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颜希文;黄华莲

代理机构:44202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LED灯论文和设计-林华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