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规范化的期待——评颜学通等《国际关系研究的实用方法》

对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规范化的期待——评颜学通等《国际关系研究的实用方法》

一、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规范化的期待——评阎学通等着《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彩霞[1](2021)在《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文中提出如何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实现不同需求层次的内外协调?本研究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在当前时代条件下,这项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就发展战略而言,成为现代化强国是中国预计于2050年实现的目标。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增强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国实现该目标的信心,然而,中国当前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有鉴于此,明确现代化的引领性地位是中国今后坚定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基础与方向,这也为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理论研究提供框架与目标。为此,本文化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搭建国家需求层次分析框架,分析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国际发展合作历程,探讨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可行性路径。在分析框架创建方面,本文以人为标准,衡量国家建构,分别结合历史、时代与文化三种情境,推演出国家具备权力、利益与道德三类人格。由这一多元人格属性可见,国家是包含主权象征、利益集成与人本关切的复合体。因此,国家行为受多重因素制约,具有一定可观察性,可外化国家基本需求。考虑到,人的需求与国家需求具有通约性,故此,可借助人的需求类比国家需求,这构成跨学科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前提。据此,国家需求分为主权需求、发展需求、国际责任需求、国际地位需求与现代化需求,不同需求层次的内涵因时因事因国别因形势而异。在需求正向转化上,后一需求以前一需求的实现为前提;在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由较高层次需求向较低层次需求的逆转。在国际社会化情境中,国家对自身需求的调节以及国家间需求的调和,同属国家间互动与需求协调的研究议题,这构成本文的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具体至案例选择,本文以中国自建国至今的国际发展合作进程与转型为研究重点。改革开放是分析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演化的时间分界线,受时代认知、路径抉择与规范扩散影响,自改革开放后,国家优先需求发生调整,由主权需求优先调整为发展需求优先。当前,在中美大国竞争升级、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发展格局亟需重塑等背景下,中国进入不同层次需求均需兼顾的新时期。由此,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亟待转型。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多重压力。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公共危机,百年变局变数增多,全球化逆潮与民粹主义叠加。受此冲击,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难度加大。面对这一外部环境变化,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处境相同,既遭受外界对于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质疑,也承受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除环境不确定性、身份被质疑以及竞争多元化的外部挑战外,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外界过度关注特定经济发展指标,这会干扰国家对现代化目标的理性认识;历史已存的发展失衡程度与时剧增,这不仅阻碍国家发展模式调整,也会制约国际发展合作水平提升;国内与海外利益人为划界,这会固化国家对长远利益的统筹布局。总之,诸多因素导致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其次,国家自身需求认知失调。受主客观因素所限,国内与国际需求的分化大于整合;受国内外舆论影响,国际责任与国际地位需求所获关注不均;因目标宽泛,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关联不足。再次,国际社会对国家需求的认可不足。外界在关注中国发展的同时,对多边发展倡议存疑;制度性话语不足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外交在由双边互动向多边参与拓展的进程中,缺乏社会基础。最后,国家多元需求实现存在制度建设欠缺,长期延续的优惠型国际发展合作原则、实践与主流国际发展话语体系存在张力,尚无应对全策;在管理上,专业机构尚待加强能力建设;多边合作的路径选择受到既有经验的制约。为推进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稳慎转型,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应对举措。其一,为明确发展需求,基于科学了解的实际,创新发展质量评估;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不同区域人力资源积累;基于海内外利益关联性,增拓中国利益;基于对内生性需求的关注,培养随时而动的定力。其二,为整合需求层次,将国际责任需求及时适度纳入可持续发展范畴;将维护主权完整与坚定发展需求作为追求大国地位的前提;将国民理性培育与大国崛起难度,用于协调内外对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认知。其三,为提升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以切实的合作成效,破除外界疑虑;以运用话语扩散规律为前提,提升多边参与话语效能;以实际互动,消除各方假想,通过国际组织积累正向互动资源;以应对气候变化与疫情为契机,开展国际公共外交。其四,为完善国家需求实现机制,结合自身实际,针对性采纳国际发展规范;结合已有条件,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全面评估;结合能力与时机,推进三方合作制度化;结合内外机制现状,提高国际竞争抗风险能力。综上,这些路径有助于中国通过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向现代化目标稳健迈进。

闫东磊[2](2021)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中国国家利益分析》文中认为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重大战略判断。百年大变局下,世界发生诸多重大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在动态调整,表现为“非西方化与多极化并行”;世界经济重心从北大西洋到太平洋地区转移;全球治理正在由西方国家主导向西方与非西方国家共治转变;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社会撕裂现象严重;科技迅猛发展给世界带来众多风险性与不确定性。国家利益是现代民族国家推行外交政策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各国不断调整对外政策的准绳。每一个国家制定外交政策及开展对外活动都是为了实现本国国家利益,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如此。在世界大变局下,各国利益在变化,中国利益也在变化。因此,在百年大变局下研究中国国家利益十分重要。全文包括绪论共五部分,在绪论中阐述了论文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并对该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第一章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家利益的内涵进行分析。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百年”时间进行界定,对利益、国家利益及国家利益判定进行相应阐释。第二章从安全、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国家利益的具体内容。指出了国家安全利益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营造和平周边环境、维护国家安全及保障公民权益。中国政治利益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维护中国国际地位及建立公正的世界秩序。中国经济利益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创造公平贸易环境、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和提供经济增长新动力。中国文化利益是增强中华优秀文化生命力、提升民族认同感及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第三章分析了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指出了机遇是西方国家影响力呈下降态势、西方模式唯一性和话语权被打破、非西方在高新技术领域有望实现“弯道超车”、新产业科技革命为中国发展提供新动能。挑战是外部势力横加干涉中国内政的情况时有发生,中国周边国家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西方国家对中国打压逐渐升级,但从长远看,我国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第四章提出了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实践路径。从发展硬实力、提升软实力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硬实力上,着力发展军事、经济及科技;软实力上,肩负更大的国际责任,对国际传播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进行提升;加强与大国、第三世界国家、周边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积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王胜男[3](2020)在《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治理”一词在近现代国际政治语境中未曾见到。最早发明这一概念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距今也不到30年。目前有关“全球治理”的内涵解释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但是共同的解释都聚焦于“全球化”与“全球困境”两个语境。换言之,“全球治理”是伴随新时期的“全球化”到来,引发了以往未曾见到或者是未曾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全球困境”产生而产生的。很显然,“全球治理”属于国际政治现象,涉及“体系、行为体、价值与目标”,应当说,国际政治的基本要素应有尽有,那么,与传统的国际政治相比,是不是能够完全独立于传统的国际政治理论,构成新的国际政治理论诠释?回顾国际关系领域的几大流派可以发现:国家间关系取决于国际体系、国家行为体与人性之间的互动,权力与利益成为国际政治的追逐目标,战争与和平、冲突与合作成为密不可分话语叙述。从发展历史来看,现实主义相对历史悠久,两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由主义理论在研究国家之间的预防战争与追求和平方面,延伸并扩大了有关国际体系与其他行为体的“角色”作用,个人、公民团体、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等“行为体角色”纳入讨论范围。自冷战结束以来,建构主义的出现,扩大了国际关系本体论研究视角,对权力、身份、观念与秩序进行了更广度的讨论,进一步将身份角色、观念角色等国际社会领域的概念纳入到国际关系中来,其中“安全共同体”的理念打破了传统国际关系话语权的垄断,但国家行为体作为传统国际政治的主导角色,国家安全作为“高级政治(high politics)”的叙事基本没有颠覆性的变化。进入21世纪,随着新全球化的到来,“全球主义”路径日渐浮现出来,但这一新视角并不意味着国家主导角色的丧失,其方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的图景,在新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治理理论从全球视角出发,作为研究国家关系新的理论现象与内容,既继承了上述传统理论的精髓,又提供了一种重新理解国家关系的方法与视觉,拓宽了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同时,由于前所未有的“全球困境”的出现,以往被视为“低级政治”的非传统领域的东西变成了被优先考虑的“高级政治”的内容,如此次突发公共安全卫生事件,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导致全球各国紧密联动,全球治理、国际合作、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重要性也不断提升。简而言之,现有的全球化的全面深化,打破了国家封闭的“海洋孤岛”,全球体系形成了彼此联系,相互依赖的网络,这种相互依赖性全球性结构导致合作越成功共同收益就越多,反之,对抗越激烈损失就越大。任何国家只关注自己国家内部事务,而回避与其他国家相互关联与互动,完全不参与现有的国际事务纷争之中,试图维持本身的“角色孤立”已经不尽可能。近30年来,面对全球治理困境严峻现实,大国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引起学人的关注,并常常被放在全球治理的国际政治中心的位置。中美两国分别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角色认知、角色期望、角色需求,面对新一轮全球化的出现,中美在全球治理体系中表现出不同的“角色定位”。从全球治理动态发展来看,国家的“角色定位”具有多维度。每个参与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确定不同角色。而全球性大国在全球治理中“角色定位”的作用尤其突出。大国“角色定位”一旦形成,对全球治理的实践、体系结构的稳定影响巨大。可以说,中美两个大国在全球治理方面,如果减少“角色冲突”,全球治理体系就存在了一个持久性的基础,体现出来的一种稳定模式。反之,如果“角色冲突”加剧,全球治理体系也将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彼此联系、依赖与博弈关系的全球治理的系统中,经过反复多次的“角色冲突”,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合作性竞争”逐渐向“对抗性竞争”偏移。“对抗性竞争”危害在于将会全面延伸到其他领域,因此,中美之间如何相互认知适应、追求共同利益、规避对抗竞争、追求相对收益与共同收益就成为“合作优势”的基本动机。当然,相互依赖性结构没有根本改变竞争领导权的现实主义本质属性,但合作共赢的目标极大修正了对抗性竞争“零和博弈”的走向,因此,构建中美之间良性的“竞合关系”,就成为全球治理的当务之急。本论文研究,主要涉及了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认知、角色预期、角色定位、角色冲突、受众效应、角色嬗变与新时代“角色再构建”等多方面内容,按照国家主义、国际主义与全球主义三个路径方向,融汇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三大理论,借用全球治理宏观理论,将角色中层理论与竞合关系的微观理论有机结合,集中在全球治理、区域治理与大国双边角色互动三个层面,同时,在全球经济治理、全球发展治理、全球环境治理、全球安全治理、全球公域治理和全球区域治理等六个主要领域展开多维度的研究。在新全球化时代到来的今天,国际政治不仅步入“百年未曾有的大变局”时代,人类也面临迄今未曾见到的全球治理困境。因此,如何构建中美两国在全球治理实践中的“合作性角色”,如何推动中美两国的良性的“竞合关系”,对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对国际社会的稳定,对全球治理困境的解决、全球治理机制的构建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杨天宇[4](2020)在《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赫德利·布尔的《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中的秩序研究》在1977年出版以来,全球秩序理论研究就成为了国际关系学界的新关注点。它可以理解为是关于国际体系如何运行与管理的一种整体性安排。全球秩序的沿革反映了国际体系的运行方式、价值规范和治理路径的新变化与新趋势。当代全球秩序的基本框架由美国和其他西方大国在二战之后塑造和建立。它历经七十余年的国际政治时代变革不断演进,一度被西方学界视为一种“完美”的全球秩序版本。然而在冷战结束近30年后的今天,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却相继涌现出严重的领导权威危机、合法性认同危机和全球治理失灵等问题。对此,在大国权力政治复兴的背景下,西方学界开始认真反思全球秩序出现的问题和如何有效应对新现实和新变化。因而,本文研究一个核心问题是西方新全球秩序观对于全球秩序现状、挑战与前景的新观点与新看法。它关注的是西方主导的自由主义全球秩序范式在全球大变局的背景下能否与如何进行自我修正和调适以及研判中国与全球秩序的关系互动。对此,不同理论学派也展开了丰富的争鸣。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兴起源于两方面。一方面,中国等新兴大国的集体性崛起标志着新一轮权力转移趋势在不断加快。继而,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出现了新的竞争者,自由主义价值规范认同也受到他者崛起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念的竞争。另一方面,布什主义、特朗普主义、反全球化运动、全球化失衡与全球治理失灵等一系列政治问题严重削弱了西方全球秩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在内涵和要素指向上,西方新全球秩序观关注西方大国与新兴大国在全球秩序框架下将如何互动,自由主义价值与多元主义价值的割裂将如何弥补,全球治理与多边合作将如何迈向更高水平以及新的领导权威、价值规范和治理模式如何发挥作用。在扞卫自由主义价值基础上,西方新全球秩序观是对于全球秩序安排进行的一种功能性修正,以有效应对危机与挑战。在领导主体上,西方新全球秩序观强调全球秩序的领导权威要向新兴大国开放,它寻求跨越西方大国与新兴大国的价值和文化分界线建立的一种新的领导方式。在价值目标上,包容的自由主义是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新特征。在此基础上,它支持一种为不同的价值理念表达提供空间的地区主义新范式。在合法性问题上,西方新全球秩序观提出通过培育全球共性规范和增强国家自主性作为重塑合法性的新来源,以调适西方和非西方在全球秩序视域下的紧张关系。在有效性问题上,不同行为体承担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多元利益攸关方模式被西方新全球秩序观视为能够有效应对全球性问题和实现涵盖不同行为体的全球合作的新路径。在西方新全球秩序观关注的众多议题中,以国际体系权力转移向全球秩序施加的结构性压力的影响最为深远,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组变量是中美关系的互动与走向。自此,全球秩序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评介大国权力转移视域下全球秩序的前景,即它是和平稳定导向的还是冲突对抗导向的,它会是自由主义全球秩序范式的延续,还是中国等新兴大国会贡献新的全球秩序版本或价值观念。对于这一问题,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回应是尽管在短期内全球秩序的稳定将面临着来自大国政治复兴压力的严峻挑战,但总体而言,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等规范性因素能够帮助西方大国与新兴大国实现彼此紧张关系的调适和避免霸权战争的历史宿命。中美关系不必然是历史上崛起国与守成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翻版。双方若能构建出一种相互尊重与理解、共同管控与应对全球风险的良性关系,全球秩序的前景将是稳定与有序的。在未来展望上,西方新全球秩序观认识到尽管自由主义范式仍是全球秩序的重要支柱,但它不再是唯一的价值路径,非西方国家将成为重要领导者和参与者,全球秩序将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全球性和多元化的特征。在一个后西方化的世界里,全球秩序的最终面貌将是由西方主导转向为新兴大国和西方大国共同主导的新形式。围绕“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研究主题,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全球秩序及西方理论论争”,它对全球秩序的概念进行了探析以及梳理了不同理论学派关于全球秩序的论争。第二章为“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内涵”,通过比较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观和美国治下秩序观的异同,它分析了西方新全球秩序观在全球性与国家性、普遍性与差异性、自由性和保守性方面展现的新内涵和新特征。第三章为“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要素”,分别从领导主体、价值目标、合法性与有效性四个维度对于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具体内涵予以了论述。第四章为“西方新全球秩序观兴起的动因”,指出全球化进程对于全球秩序的重构、美国政治变迁的内在驱动和大国权力转移的结构性压力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催生了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兴起。第五章为“对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思考”,评介了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合理性因素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中美竞争新态势对于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冲击以及一些关于西方新全球秩序观与威斯特伐利亚主义、西方中心主义、民族主义、现实主义和后西方全球秩序观的辨析。

张燕[5](2020)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快速崛起为引领世界再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公共外交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超越公共外交”的价值理念并积极付诸实践,以实现让世界认识中国、认可中国、认同中国。中国公共外交研究必须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理念与价值创新做出理论回应,本研究提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正在孕育出新的理论体系、形态与范式,并将其作为再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公共外交发展的新趋势,进而超越传统公共外交与新公共外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研究主要关照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中国如何走出去,面对中国的崛起与民族的复兴,如何让世界理解与接受中国,中国需要走出一条新的外交理路,这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实践探索的总方向;二是中国与世界如何一起走,让中国走出去就必须与世界一起走,中国崛起与世界的发展无法割离,这是时代赋予崛起中国的历史使命。这两个方面决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所孕育出的理论体系与范式,其实践源于中国,又超越中国,实现了“三个目的”的统一——以中国为目的、以人类为目的与以生命为目的。本研究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是什么”“来自哪里”“应用在何处”“会遇到什么”“如何应对”的逻辑思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进行了整体剖析,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是在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倡导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与公众共同参与的,以国内外民众为对象的,以促进不同国家历史、制度与文化的交互式对话,实现共享发展,最终建构一个超越普世价值的、包容式全球治理体系的过程。在具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策略选择,分别是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制度运行体系的战略建构、文明对话体系的共识建构以及机制交流体系的实践建构。研究结果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是一场公共外交实践与研究的历史性革命,一方面它超越了公共外交将实现国家利益作为终极目标的价值导向,追求人类以及生命共同体的终极价值,跨越了国家、历史与文明;另一方面它超越了国际关系理论本身,这就意味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将促进公共外交学科的成熟与完善。

郑实[6](2019)在《国际法价值体系的重塑 ——以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既有的国际法价值体系在为人类社会有序发展提供价值指引的同时,也蕴含着诸多危机。而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许多对人类生存造成严重威胁的全球性风险都迫使既有的国际法价值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从国际法与国际社会的交互关系出发,重塑一种合理的国际法价值体系,不仅有助于化解其内部潜在的危机,也能更有效地应对全球性风险所带来的挑战。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既有国际法价值体系在国际法实践中潜藏着深刻的危机。在具体内容上,该危机一方面表现为整体架构上的结构失衡:正义与秩序的价值紧张,以及自由、平等与安全之间的价值冲突。而另一方面,该危机则表现为具体目标上的要素缺失:秩序价值存在着时代内涵的缺失,平等价值存在着形式化的价值局限,人权价值存在着人权保障功能的扭曲。透过危机的表象深入其里可知,导致国际法价值体系危机的原因有二:一则归因于自由主义价值观内部所存在的困境以及美国所主导的自由霸权秩序的衰落,二则归因于国际社会现代性转向与国际法滞后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国际法的价值是国际法价值体系的理论根基,它是指国际法对于实现价值主体的主体性所具有的意义。它的基本内涵由主体性要素、自然法本性以及主权与人权二元价值结构所构成。它的主要外延包括正义与秩序、自由、平等与安全以及人权。它还具有主体客观性、多元性和历时性的根本特征。国际法价值体系的基本构造表现为:正义价值可以通过整合自由与平等价值来构筑关于正义的原则体系,秩序价值的本质在于安全价值的制度性外化,人权价值的达成则在民主制度与法治实践中具体化为对于自由、平等与安全价值的实现,而正义与秩序价值最后将统一于和谐价值之中。由此,各项价值按照这种逻辑关系构成了静态意义上的国际法价值体系。国际法价值体系的历史演变则表现为:通过国际法各项价值目标之间主次序位的变更和替换,来完成国际法价值体系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国际法社会基础。风险社会理论是检视国际法价值体系的新视角,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风险社会中的风险是在自然与传统终结之后的现代性风险,它是人类理性支配下制度化组织化的人为决策产物。从风险与法律之间的内在关联看来,国际法是通过宏观的法律理念和法律原则来对风险进行管控的。另一方面,风险社会具有现实与建构的两种维度,它在内容上主要是指贝克与吉登斯所代表的制度主义风险社会理论。从法学视野看来,法学界对于风险社会的理解是把风险社会当作了一种工业社会的社会转型理论,该理论对法律价值和制度都具有重塑作用。基于此,风险社会也将对国际法的价值体系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全球风险社会与国际法社会基础变迁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关联。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与风险全球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全球风险社会的形成。另一方面,国际法的社会基础是由国家间交往作用形成的国际关系和整个国际社会存在共同构成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国际法社会基础变迁的新趋势应当是朝向全球风险社会的阶段迈进。全球风险社会治理与国际法价值体系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全球治理本质上是一种综合了治理要素与权力要素的权威运作过程。它旨在解决全球性问题,而全球性问题实际上渗透着全球性风险。全球治理正逐步转变为全球风险社会治理。与此同时,有效的全球风险社会治理以达成全球风险社会治理的价值共识为前提。而国际法价值体系则为全球风险社会治理的价值观提供了基本框架,构成了全球风险社会治理的价值之维。国际法价值体系重塑面临着一定的理论困难,即自由、平等与安全之间的价值博弈形成了一种国际法价值体系的“三元悖论”:国际法最多只能同时满足其中任意两项价值,而放弃另外一项价值。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张的自由主导的国际法价值体系,在实现自由价值的同时损害了平等与安全的价值。发展中国家所主张的平等主导的国际法价值体系,在实现平等价值的同时对自由构成了限制并引发了价值失灵。风险社会视角下国际法价值体系的重塑,则是以应对全球性风险为目标,朝向以安全为主导的国际法价值体系进行转变的过程。而在以安全作为主导价值的国际法价值体系重塑过程中,风险分配的逻辑取代了财富分配的逻辑。因此,秩序价值的内涵由安全保障演变为了风险预防,平等价值的内涵由形式平等演变为了实质平等,而人权价值也由霸权政治的滥用演变为了协商民主之下带有程序性限制的人权保障。国际法价值体系的重塑在其实践路径上有主体条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就国际法价值体系重塑的主体条件而言,遵循行为规范原则的大国是其核心主体,通过遵循行为规范原则的大国政治的运作才能有效遏制霸权政治价值观的输出。其二,就国际法价值体系重塑的主观条件而言,应当重塑从实践理性到交往理性过渡的国际社会公共性,并且在国家间交往模式的观念上也应当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以避免主体性原则的绝对化。其三,就国际法价值体系重塑的客观条件而言,既有的国际法实践只有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始终保持能动与克制的平衡,才能使国际法价值体系的重塑得以可行。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为国际法价值体系的重塑提供了方案,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中国的和平崛起将使中国基于身份自觉而逐步完成世界权力的转移,而和谐价值观必将为国际法的价值体系奠定中国底蕴。其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确立了国际法价值观的中国立场,同时也有助于构建和谐共生的国际关系。其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推动国际法价值体系重塑的中国理念,从实质上体现出了国际法价值的主体间性,其新安全观也使得构建以安全为主导的国际法价值体系成为可能。其四,“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步实践,不仅促成了经济融合,也增进了政治互信,在该倡议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国际合作也必将创制新的国际法规范,进一步夯实国际法价值体系重塑的现实基础。

夏正华[7](2019)在《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旨在分析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作者认为,这条路径分别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铺陈开来,法国通过推进多位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对内巩固实力,对外展现并优化国家形象,维护其国际地位。作者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系统阐述现代法国从强化民族凝聚力、到对外输出价值观与制度(法律)建设意识、到巩固政经影响力并参与(乃至主导)全球新型格局建构的大国发展轨迹,研究该国以兑现大国目标为导向的国家战略实践的成效与得失。在当前呼唤国际治理的全球化环境中,法国在博弈的同时,倡导国家个体融入合作机制与多边法规,为构建新型规范的国际秩序和增强国际法实施效率贡献了智慧---这些在国际法语境中提供让全球不同国家受益的理念、制度与体系的创举,的确是扞卫本国话语权、刷出一流大国“存在感”的有效举措,个中经验(亦包括教训)值得分析。本论文围绕国别案例展开分析。作者认为:法国基于一套文化自醒与自信的思维脉络,前瞻性地把法律、文化优势纳入国家战略实践的核心资源之中,在国际社会发挥精神与道义引领力,这有利于在处理与他国交往的问题时施加自身意愿,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调整与他国的关系(即减轻对外交往的阻力),同时又有助于引领国际规范与机制的创设进程,提升国际社会对本国政治主张、利益诉求、文化传播的认可度与支持度。当然,有着“文化终极归宿”之美誉的法国,确实把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本理念传递至国际社会各个角落,在倡导“国际社会网络构建及各国在该网络中互动需要规则”这一共识的达成上兑现了一个“大国”的承诺与责任,在推动国际法规则构建与实施中提供了方案与智慧,其中不乏独辟蹊径的创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法国范式。法国如何把强国战略放在国际多边合作舞台上去推进,特别是她如何在参与国际组织---一种特殊的国际法主体---的制度建设与运作中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话语平台、为本国谋求发展机遇、增强博弈能力,这是本论文论证的核心。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尝试将文化、国家战略、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多个领域衔接起来,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法国从强化政治影响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如何强化自身地位、依托外交展现国家政治影响力。第二章:法国从实现法律感召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数部有传世影响的法律文献,论述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以及法国通过影响国际社会制度构建来巩固自身利益与价值观的强国路径。第三章:法国从巩固文化吸引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巩固语言优势、展示文教活力、输出价值观,论述法国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强国战略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第四章:法国从扞卫经济竞争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对于建设有序、公平的国际经贸环境的贡献,以及搭建能够切实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平台的意识与努力。第五章:将法国营造优势地位与优良形象、把自身话语(观点与立场)通过制度外化的方式影响他者的经验,纳入到对我国新时代大国发展的思考中,总结有助于中国制定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启示,促进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地位的上升。

郝乐[8](2019)在《双边政治关系对中俄贸易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的政治互动日益频繁,贸易合作也日趋紧密。国家之间政治关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领域学者的关注。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也是我国最大的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国。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俄罗斯重新建立友好关系,双方逐渐把对方当做自己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目前中俄关系已经发展到历史的最佳时期。与此同时,中俄双边贸易合作也有所发展,从2001年到2017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从106.7亿美元增加到840.7亿美元,且中俄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但与双边政治关系相比,中俄贸易的发展仍然滞后,中俄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双边政治关系在中俄贸易中扮演着何种角色?对中俄之间的政治关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关于双边政治关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做过大量的研究,其一般结论是:双边政治关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是正向的,即国家之间的贸易量随政治关系的友好而增加,随政治关系的恶化而减少。但有时会因地区和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个国家与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是不同的;两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也是不同的。本文以俄罗斯独立以来双边政治关系对中俄贸易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选取1992-2017年中国与俄罗斯的年度数据,运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政治关系对中俄贸易的影响程度及影响途径。定量分析的方法在本文的研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改进了一些老方法,又给出了一些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中俄双边政治关系对双边贸易影响的分析之中。提出了衡量两国贸易水平的贸易差异性指数、双边贸易依存度、双边贸易亲疏度、双边贸易耦合度、贸易均衡发展指数等概念及计算方法,分析了中俄贸易的相关指数;改进了距离综合评价法,测量了中俄综合贸易水平;提出了速率关联分析法,分析了中俄双边政治关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在各个时期,中俄之间政治关系与双边贸易都是正相关的,而且具有以下特点:当政治关系变化较大时,贸易明显随之同向变化,但各时期中俄政治关系对贸易的影响程度不同;当政治关系变化平缓时,贸易可能有些波动,但振幅不明显;当政治关系处于比较友好的状态时,政治关系的负向变化对贸易的影响比正向变化对贸易的影响更明显;当政治关系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时,政治关系的正向变化对贸易的影响比负向变化对贸易的影响更明显。目前,中俄双边贸易合作水平远远跟不上政治合作水平,对俄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份额不大,中俄综合贸易水平在中美等十国中仅排名第八,这正是学界所谓中俄贸易滞后于政治的一个解释。虽然2017年中俄贸易额回升,已经达到840.7亿美元,但按照这个进度发展,到2020年实现两国领导人设定的2000亿美元贸易额的目标并非轻而易举。

张晶萍[9](2017)在《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文中研究指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门以研究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新型学科——国际关系学在英美国家诞生,英国威尔士大学首先筹建了国际关系学系并设置了国际关系教席,随后一批有影响力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陆续成立,国际关系研究专着相继问世,欧美诸多大学也纷纷效仿威尔士大学,开设国际关系课程。这标志着国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从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随着1920年代国民外交的兴起,外交与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涌现,一批外交及国际问题研究期刊也应运而生,外交研究方兴未艾。这一时期,西方国际关系学着作开始传入中国,本土学人翻译引介了大量最新西方国际关系学成果。西方国际关系学在中国的传播也激励着本土学人自发进行外交学术研究,进而产生了一批较有代表性的外交学着作,这批着作在分析框架、概念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国际关系与外交等相关科目的教学在中国本土也相继展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诸多高校在政治学系内添设外交与国际关系课程,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和中央政治学校还先后分别成立了“国际事务系”、“外交领事科”和“外交学系”,开设课程既有深厚的政治学烙印,又重点突出外交、国际法、国际关系、国际组织等内容,这一点与西方国际关系学科的课程设置颇为相似。从学科意义上讲,1930年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便将政治系外交组独立出来,单设外交学系,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该系才解散,政校也成为国内设立外交学系之滥觞。若以西方国际关系学的诞生条件为参照,可以说,发轫于1920年代的民国外交学已在1930年代正式落地生根。尽管开设外交学专门学系的高校屈指可数,但外交学系已开始从政治学系分离出来却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主轴,首先,追溯政校外交学系创立与发展的基本历程;接着,还原政校外交学系在教师招聘、学生招生、课程设置、社团活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真实图景;继而,分析政校外交学系学生在实习与就业方面形成的悖论,并探讨政校外交学系与国民政府外交部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梳理抗战时期本土外交学人特别是政校外交学人在外交学术研究方面所关注的核心议题及取得的主要成就,以期重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外交学生成与发展的基本史实。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得以创建,主要是基于南京国民政府对新式外交人才的需求、该校独特的政治学术资源以及巴黎政治学校外交系的成功范例这三大因素。该校教务主任罗家伦在外交学系的建立和初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的学院式教育理念维系着外交学系沿着学科化的路径不断发展。抗战爆发后,学院式教育理念受到速成式教育主张的挑战和冲击,外交学系一度遭受重大挫折。抗战的持续进行主宰着外交学系的命运沉浮,外交学系在停招两年后再度回到公众视野。抗战胜利后,中央政治学校改制国立,外交学系的发展一波三折,并因国共内战的结局而注定寿终正寝。教师招聘与学生招生方面,政校外交学系坚持“选聘教员首以学识为重,绝不讲情面;选拔学生应以成绩为准,决不凭保荐”的原则;课程设置方面,外交学系奉行以实用与专精为导向的课程设计原则,通过广泛借鉴欧美高等学府的外交课程设置情况,制定出兼顾学术探究与中国外交实际需求的课程,并根据中国内政外交客观情势的发展适时予以调整;教学开展方面,注重“实际的需要”,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参照西式外交人才的培养标准,主动与国际接轨;社团活动方面,外交学系学生以外交研究会、英语演说辩论会等组织为载体,积极开展学术研讨、英语讲演、剪报、壁报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以作为正课的补充;国际交流方面,政校外交学系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等域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互动十分频繁,尤其在战时该会对政校外交学系的学术支持更显得弥足珍贵。政校外交学系与社会互动方面,本文主要通过政校实习制度的施行与外交学系学生的就业情况来考察外交学系与外交部之间的互动关系。政校实习制度的设计遵循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的原则,学生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习环节得以检验和运用,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乃是考核学生成绩的重要标尺。学生们在外交部进行一至四个月不等的实习后,需撰写实习报告,这是决定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必经环节。以实习报告为媒介,外交学系学生就改进国民政府外交部及驻外使领馆工作提出许多有益的批评和建议,较为集中的关注于外交机构、外交行政和外交人事等方面。就业方面,大体上说,外交学系学生的就业情形与该系设立的初衷并不十分相符,除了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因外交领事事务的拓展而需扩大中国外交阵容,因而吸纳大量外交学系毕业生外,在此之前入职外交部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由于受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派系纠葛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的就业去向与外交并无多大关联,遂造成严重的“用非所学”现象。外交学术研究方面,政校外交研究的开展多以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为平台,以期刊杂志为主阵地,在政校校内有研究部及其发行的《新政治》月刊和《政治季刊》,校外则有以政校外交学人为主体的外交问题研究会及其发行的《外交研究》。《外交研究》是抗战时期最为专业的外交研究期刊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外交研究》中学理性和现实性相对集中的领域,如国际法与国际条约、外交理论、外交实务等议题。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研究主要关切与我国抗战密切相关的国际法和国际条约问题,如国际法上的中日宣战问题、侵略问题、“不承认主义”等;民国外交学人深刻剖析了一战后流行的理想主义外交理论,对该理论的适用性提出质疑和批评,进而从国际关系史演进历程中提出现实主义外交学说,集体安全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民国外交学人最关心的莫过于战后世界和平重建问题,即如何规划国际机制以达到长期消弭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和秩序的目的;外交实务研究主要关注外交行政改革、机构调整、情报与宣传、人才培养等议题,在抗战救国大背景下,外交实务研究尤为迫切。总体而言,政校外交学系是中国现代外交学在民国时期产生、发展与变迁的一个特例、一个缩影。外交与政治关系殊为密切,民国外交学的开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纷繁复杂的政治因素及云谲波诡的国际形势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民国外交学术留下了较深的时代烙印,外交学学科化进程也受到制约。

支继超[10](2016)在《国际体系转型视阈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国际体系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中美两国作为国际体系大国的结构性矛盾变得日益突出。国际体系的平稳转型需要成熟理性的大国关系作为支撑,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也依赖于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体系环境。摒弃“冷战思维”,打破“国强必霸”逻辑,走出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原则基础上,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成为中美两国面临的时代课题。这不仅是符合中美两国共同利益的理性和现实选择,也是中美两国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的世界大国责任。本文运用国际体系理论与方法,探讨了历史上国际体系转型与体系大国互动关系模式,分析了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与中美关系面临的时代选择,论述了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现实条件、基本原则和建构路径。第一章,运用国际体系理论与方法,搭建了一个国际体系转型与大国关系互动的学理性分析框架。论文对国际体系、体系大国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了国际体系转型的动力要素和主要影响;分析了历史上国际体系转型时期大国角色和大国互动关系模式;通过分析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转型时期的大国互动,为研究当代国际体系转型背景下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与分析方法。第二章,重点分析了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与中美关系变革之间的逻辑关系。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主要呈现出三大基本态势,即世界权力的流散、系统效应的强化和体系混沌的出现。在此背景下,当代国际体系的深刻转型为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挑战方面,体系结构的转型客观导致了中美两国之间的权力竞争,体系规范的转型影响着中美两国之间的制度竞合,体系文化的转型则凸显了中美两国之间战略互信的缺失。在机遇方面,国际体系转型为中美两国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外部条件,国际秩序的重构需要中美两国重新调整双方的发展战略,国际体系的治理则要求中美共同担负国际责任,为大国的合法性提供新的来源。第三章,运用国际体系理论与方法从利益、制度、共识三个视角论述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现实基础。在利益基础方面,中美关系已经形成了密切相互依赖的利益格局,双方的共同利益呈现逐步拓展的趋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利益动因。在制度基础方面,中美两国已经建立了各种双边和多边对话与合作机制,其中包括中美两国政府间战略对话与合作机制,各种国际组织和国际对话机制。它们为中美两国开展对话和协商,消除分歧与争端,开展战略协调与合作,创造了广阔的制度平台。在战略共识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重新规范中美关系成为双方的共同选择,自新型大国关系提出后,两国元首和高级官员逐渐凝聚起了共同经营的战略共识,新型大国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强大的观念动因。第四章,深入论述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原则与模式。作为一个开放的国际关系议程,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需要中美两国关照对方的国家利益,维护双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对于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以及相互认同对方的大国地位。中美两国应当在新型国际关系框架的指导下,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不冲突、不对抗;深化合作共赢的利益格局,夯实两国和平发展的利益基础;构建新型军事关系,防止在安全问题上出现战略误判。中美两国应当秉持在国际体系中的“共生共荣”原则,通过维护中美关系的动态平衡为打造稳定优良的国际秩序做出积极的大国贡献。第五章,探讨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现实路径。首先,体系权力的全球性流散和系统效应的强化,要求摒弃传统的“国强必霸”理念,走出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其次,制度合作为新时期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搭设了对话与合作平台,使中美有条件实现大国协调与合作;第三,通过思维创新超越“冷战思维”,在全球治理和合作共赢等理念上形成广泛的战略共识;第四,通过发展协同促进中美两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共同进化”。在国际体系与体系大国互动关系日益密切的时代,推动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时代课题。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推动国际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中美两个世界大国的共同责任。它不仅有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也将造福于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

二、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规范化的期待——评阎学通等着《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规范化的期待——评阎学通等着《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国家需求层次的理论建构
    一、国家人格化:以人的视角建构国家
        (一)国家建构的多维逻辑
        (二)国家行为与动机的人格属性
    二、人与国家的需求通约性
        (一)人与国家的多元需求
        (二)人与国家需求相通约的依据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国家应用
        (一)“需求层次论”的理论内涵
        (二)“需求层次论”的应用考量
        (三)国家需求视角下的国际合作
        (四)国际发展合作中的国家需求
    四、国家需求层次的分析框架
        (一)国家需求的界定与层次
        (二)多层需求的平衡与均衡
第二章 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进展与方向
    一、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历程
        (一)主权需求优先的阶段(1949-1978年)
        (二)发展需求优先的阶段(1979-2018年)
        (三)多层需求兼顾的新时期(2019年至今)
    二、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动因
        (一)时代主题判断
        (二)改革开放实践
        (三)国际规范内化
    三、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方向
        (一)由选择自立走向逐步开放
        (二)由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倡导
        (三)由双边互动趋向多方参与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强
        (一)后疫情时代百年变局变数增多
        (二)逆全球化下疫情民粹主义兴起
        (三)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尚需时间
    二、发展中国家身份引发质疑
        (一)中国的身份定位存在分歧
        (二)外界混淆中国的需求层次
        (三)身份质疑导致行为的误判
    三、新发展格局面临多重国际竞争压力
        (一)权力转移下的大国竞争
        (二)新兴崛起国群体内竞争
        (三)区域强国间的机制竞争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
        (一)过度聚焦规模与速度
        (二)地域差距的不断扩大
        (三)跨国利益边界模糊化
    二、国家需求层次的认知失调
        (一)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相分隔
        (二)国际不同层次需求关注不均
        (三)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疏离
    三、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不足
        (一)战略设计引发外界疑惑
        (二)国际制度话语处于劣势
        (三)国际社会交往基础薄弱
    四、实现国家需求缺乏制度保障
        (一)国际发展体系规范压力
        (二)专业机构管理经验欠缺
        (三)多边合作路径选择受限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路径抉择
    一、明确发展需求优先方针
        (一)重视发展质量创新评估
        (二)均衡各区域可持续发展
        (三)全方位调和海内外利益
        (四)增强环境变化中的定力
    二、统合国内外需求层次
        (一)发展与国际责任适度关联
        (二)国际地位基于主权与发展
        (三)现代化需求贯穿于其他需求
        (四)坚定发展中国家身份立场
    三、增进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
        (一)提升发展战略释疑成效
        (二)提高多边外交话语效能
        (三)积累国际社会互动资源
        (四)长效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四、完善国家需求的实现机制
        (一)善用国际体系部分规范
        (二)健全机构建设全面评估
        (三)推进三方合作机制建设
        (四)夯实国际竞争的制度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2)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中国国家利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注释
第一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家利益的内涵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提出背景
        (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具体内涵
        (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表现
    二、国家利益的内涵
        (一)利益的内涵
        (二)国家利益的内涵
        (三)国家利益的判定
    注释
第二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中国国家利益的内容
    一、中国安全利益
        (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创造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
        (三)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
        (四)维护海内外中国公民各项权益
    二、中国政治利益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维护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
    三、中国经济利益
        (一)支持建立多边贸易体制,为中国经济创造公平的贸易环境
        (二)促进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拓展中国经济发展新空间
        (三)打造经济合作的新平台,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四)着力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四、中国文化利益
        (一)提高中华民族认同感
        (二)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
        (三)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
    注释
第三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机遇和挑战
    一、维护中国国家利益面临的机遇
        (一)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影响力呈下降态势
        (二)西方与非西方关系的不对称性正在逐步缩小
        (三)非西方话语体系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提升
        (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动能
    二、维护中国国家利益面临的挑战
        (一)西方国家民族主义抬头,阻碍经济全球化发展
        (二)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影响中国安全稳定
        (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升级施压
        (四)周边国家对中国发展快速的疑虑增加
    注释
第四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中国国家利益的实现路径
    一、发展中国硬实力,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
        (一)提升中国军事实力,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震慑力
        (二)提升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经济实力
        (三)提升中国科技研发能力,增强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二、提升中国软实力,塑造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三)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增强国际认同感
        (四)肩负更大的国际责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三、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一)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壮大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共同力量
        (二)提升中国战略能力,强化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引领作用
        (三)加强与主要大国交流,发展长期稳定的大国关系
        (四)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五)强化与周边国家关系,推动区域合作深入发展
        (六)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支持国际组织发挥更大作用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分类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第1章 全球治理体系与全球治理理论
    1.1 全球治理体系的历史演变
        1.1.1 全球化发展与新全球化的出现
        1.1.2 全球治理体系的三个历史阶段
        1.1.3 全球治理体系演变的基本原因
    1.2 全球治理的基本内容
        1.2.1 全球治理的概念界定
        1.2.2 全球治理的构成要素
        1.2.3 全球治理的实践范畴
    1.3 全球治理的理论基础
        1.3.1 全球治理理论的现实价值
        1.3.2 全球治理理论的主要范式
        1.3.3 全球治理角色理论的框架
第2章 中美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2.1 中美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角色认知”
        2.1.1 中国的“角色认知”
        2.1.2 美国的“角色认知”
    2.2 中美两国彼此之间的“角色预期”
        2.2.1 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角色预期”
        2.2.2 中国对美国霸权的“角色预期”
    2.3 冷战后中美全球治理的“角色定位”
        2.3.1 中国全球治理的“角色定位”
        2.3.2 美国全球治理的“角色定位”
第3章 中美在全球治理实践中的“角色冲突”
    3.1 中美在全球治理实践层面的“角色冲突”
        3.1.1 “多元合作”与“单极霸权”的治理冲突
        3.1.2 “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模式之争
    3.2 中美在区域治理实践层面的“角色冲突”
        3.2.1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虹吸效应
        3.2.2 美国“印太战略”的对华遏制围堵
    3.3 中美在大国关系互动层面的“角色冲突”
        3.3.1 中美贸易战的冲突持续升高
        3.3.2 中美科技战的零和性博弈凸显
        3.3.3 中美核心利益的碰撞全面升级
    3.4 中美两国“角色冲突”的受众效应
        3.4.1 “角色冲突”带来不同的“受众效应”
        3.4.2 “角色冲突”引发的中美“角色困境”
第4章 中美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嬗变”
    4.1 中国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嬗变”
        4.1.1 “中国发展”推动了国际格局的演变
        4.1.2 “中国方案”影响着国际规范的导向
        4.1.3 “中国角色”促进了国际制度的发展
    4.2 特朗普政府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嬗变”
        4.2.1 全球治理“举旗者”蜕变为“搅局者”
        4.2.2 霸权体系“保护者”蜕变为“讹诈者”
        4.2.3 自由秩序“灯塔国”蜕变为“破坏者”
    4.3 中美参与全球治理的“角色转换”
        4.3.1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角色转换
        4.3.2 美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角色转换
第5章 新时代中美在全球治理中“角色再构建”
    5.1 中美构建良性“竞合角色”的重要基础
        5.1.1 中美构建良性的“竞合角色”重要性
        5.1.2 中美构建良性“竞合角色”的新机遇
    5.2 中美在全球治理中“合作性角色”的实践积累
        5.2.1 全球经济治理合作
        5.2.2 全球安全治理合作
        5.2.3 全球公域治理合作
    5.3 中美在全球治理中“角色再构建”的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4)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全球秩序及西方理论论争
    第一节 全球秩序的概念
        一、国际秩序
        二、世界秩序
        三、全球秩序
    第二节 西方全球秩序观的理论论争
        一、自由主义学派的观点
        二、现实主义学派的观点
        三、建构主义学派的观点
        四、西方左翼和激进理论的观点
        五、比较与评价
    小结
第二章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内涵
    第一节 西方全球秩序观的演变
        一、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观
        二、美国治下秩序观
        三、西方新全球秩序观
    第二节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争鸣
        一、西方全球秩序持续论
        二、西方全球秩序终结论
    第三节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特质
        一、全球性与国家性的辨析
        二、普遍性与差异性的辨析
        三、自由性与保守性的辨析
    小结
第三章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要素
    第一节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领导主体
        一、西方大国与新兴大国的领导权再分配
        二、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
    第二节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价值目标
        一、包容的自由主义
        二、地区主义新范式
    第三节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合法性
        一、全球秩序的合法性
        二、全球共性与合法性
        三、国家自主性与合法性
    第四节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有效性
        一、新有效性路径:多元利益攸关方模式
        二、现实案例:巴黎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小结
第四章 西方新全球秩序观兴起的动因
    第一节 全球化进程对于全球秩序的重构
        一、全球秩序与全球化、全球治理
        二、全球性问题与全球治理失灵
        三、反全球化浪潮与民粹主义
    第二节 21世纪美国政治变迁的内在驱动
        一、布什主义与单边主义政策
        二、奥巴马主义与多边合作策略
        三、特朗普主义与反全球化政策
    第三节 大国权力转移的结构性压力
        一、新一轮国际体系权力转移
        二、中国崛起与西方策略选择
        三、新兴大国的全球秩序观表达
        四、西方学界的回应:走向地区主义新范式的多样化世界
    小结
第五章 对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思考
    第一节 对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评介
        一、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合理性因素
        二、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不足之处
    第二节 对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几点辨析
        一、西方新全球秩序观与威斯特伐利亚主义
        二、西方新全球秩序观与西方中心主义
        三、西方新全球秩序观与民族主义、现实主义
        四、西方新全球秩序观与后西方全球秩序观
    第三节 中美竞争新态势对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冲击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美关系的演变与实质
        二、中美竞争关系的走向
        三、对于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的冲击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传统公共外交研究
        (二)新公共外交研究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跨学科研究法
        (四)案例分析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方面
        (二)不足方面
第一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内涵拓展
    1.1 中国共产党公共外交的历史经验
        1.1.1 依靠人民力量,支持世界革命(1921年——1949年)
        1.1.2 凸显意识色彩,提升国际地位(1949年——1978年)
        1.1.3 超越意识形态,促进经济发展(1978年——1989年)
        1.1.4 缓解冷战余波,塑造国家形象(1989年——2001年)
        1.1.5 提升战略高度,增强国家软实力(2001年——2012年)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理论
        1.2.1 公共外交的动因与制约因素
        1.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概念与内涵拓展
        1.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概念辨析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背景
        1.3.1 中国崛起的复兴之势
        1.3.2 再全球化的世界之势
        1.3.3 公共外交的再造之势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维度
        1.4.1 超越理论的维度
        1.4.2 超越实践的维度
        1.4.3 超越价值的维度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结构体系
        1.5.1 主体多元化
        1.5.2 对象双重化
        1.5.3 方式对等化
        1.5.4 目标共享化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形态
        1.6.1 时空形态
        1.6.2 理论形态
        1.6.3 制度形态
        1.6.4 价值形态
    1.7 小结
第二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来源
    2.1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
        2.1.1 交往的理论性
        2.1.2 交往的物质性
        2.1.3 交往的发展性
    2.2 中国传统公共外交思想
        2.2.1 中国传统公共外交思想的核心
        2.2.2 中国传统公共外交思想的超越
    2.3 治理理论
        2.3.1 追求全球公共利益
        2.3.2 追求全球民主治理
        2.3.3 追求全球公共责任
    2.4 软实力理论
        2.4.1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
        2.4.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与软实力
    2.5 国家形象理论
        2.5.1 国家形象理论的研究路径
        2.5.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
    2.6 小结
第三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具体实践
    3.1 中国梦与世界梦
        3.1.1 中国梦实现中国公共外交的再造
        3.1.2 中国梦凝聚中国复兴的国内共识
        3.1.3 中国梦凝聚中国复兴的世界共识
    3.2 新型国际关系
        3.2.1 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3.2.2 亲、诚、惠、容的周边国家关系
        3.2.3 以正确义利观引领发展中国家关系
    3.3 人类命运共同体
        3.3.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体系
        3.3.2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
        3.3.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超越
    3.4 “一带一路”战略
        3.4.1 “一带一路”战略的中国意义
        3.4.2 “一带一路”战略的世界意义
    3.5 生命共同体
        3.5.1 生命共同体的中国超越
        3.5.2 生命共同体的世界超越
        3.5.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自我超越
    3.6 小结
第四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1 全球治理的“内卷化”
        4.1.1 传统霸权与帝国思维
        4.1.2 二战后冷战思维的延续
        4.1.3 传统西方中心论的单线历史思维
    4.2 新战略机遇期与结构性压力
        4.2.1 自主发展的中国新战略机遇期
        4.2.2 机遇背后的结构性压力
    4.3 中国公共外交实践的“叠加效应”
        4.3.1 公共外交理念对外传播的体系不健全
        4.3.2 公共外交理念指导实践的能力不足
        4.3.3 公共外交理念发展的服务保障不到位
    4.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的“方法论”与身份悖论
        4.4.1 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强国的身份悖论
        4.4.2 “中国之中国”与“世界之中国”的身份悖论
        4.4.3 世俗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身份悖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国际经验与公共外交的中国策略
    5.1 公共外交实践的国际经验
        5.1.1 美国公共外交实践与经验
        5.1.2 日本公共外交实践与经验
        5.1.3 欧洲国家公共外交实践与经验
    5.2 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的策略选择
        5.2.1 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
        5.2.2 制度运行体系的战略建构
        5.2.3 文明对话体系的共识建构
        5.2.4 机制交流体系的实践建构
    5.3 小结
结语
    一、作为一种理论范式的中国公共外交
    二、公共外交的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国际法价值体系的重塑 ——以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际法价值体系的危机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国际法价值体系危机的具体表现
        一、国际法价值体系的结构失衡
        二、国际法价值体系的要素缺失
    第二节 国际法价值体系危机的根本原因
        一、自由主义的困境与自由霸权秩序的衰落
        二、国际社会的现代性转向与国际法的滞后性
第二章 国际法价值体系的理论根基与逻辑结构
    第一节 国际法价值体系的理论根基
        一、国际法价值的基本内涵
        二、国际法价值的主要外延
        三、国际法价值的根本特征
    第二节 国际法价值体系的逻辑结构
        一、国际法价值体系的基本构造
        二、国际法价值体系的历史演变
第三章 国际法价值体系的新视角:风险社会理论
    第一节 风险与风险社会
        一、风险的概念辨析
        二、风险社会的理论内涵
    第二节 全球风险社会与变动中的国际法社会基础
        一、风险的全球化与全球风险社会的形塑
        二、变动中的国际法社会基础:面向全球风险的国际社会
第四章 国际法价值体系的逻辑重塑:全球风险社会的价值回应
    第一节 全球风险社会治理与国际法的价值体系
        一、全球治理与全球风险社会治理
        二、国际法的价值体系:全球风险社会治理的理念之维
    第二节 国际法价值体系的“三元悖论”:自由、平等与安全的价值博弈
        一、自由主导下国际法的价值失衡:以两种自由概念为框架
        二、平等主导下国际法的价值矫正:以国家主权原则为中心
        三、国际法价值体系的“三元悖论”及其化解:安全价值主导下的均衡与变革
    第三节 全球风险社会中国际法价值体系的新发展:秩序、平等与人权的价值重构
        一、从安全保障到风险预防:秩序价值的内涵演变
        二、从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平等价值的实质转向
        三、从霸权政治到协商民主:人权价值的程序限制
第五章 国际法价值体系重塑的实践路径:全球风险的共同应对
    第一节 霸权政治价值观输出的遏制:价值重塑的主体条件
        一、国家主权的权力属性与霸权政治价值观输出的运作逻辑
        二、大国政治的行为规范原则与霸权政治价值观输出的遏制
    第二节 国家间交往理性观念的形塑:价值重塑的主观条件
        一、国际社会公共性的重新塑造:从实践理性到交往理性
        二、国家间交往模式的观念重构: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第三节 国际法实践中能动主义与克制主义的衡平:价值重塑的客观条件
        一、国际法实践中的价值实现:以国际司法为中心
        二、国际司法中能动主义的价值功能错位
        三、国际司法中能动主义与克制主义的调和
第六章 国际法价值体系重塑的中国方案
    第一节 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国际法价值体系的中国底蕴
        一、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世界权力的转移
        二、和谐价值观:国际法价值体系的中国底蕴
    第二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国际法价值观的基本定位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国际法价值的中国立场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相互性:国际法价值的中国解读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法价值体系重塑的中国理念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价值诠释
        二、“新安全观”与国际法价值体系重塑的内在逻辑
    第四节 “一带一路”倡议:国际法价值体系重塑的中国实践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理念:从经济融合到政治互信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国际法价值体系重塑的实践基础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论文框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法国从政治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第一节 联合国---法国重建大国实力的最佳阵地
        一 法国对于联合国组建以及《联合国宪章》制订的贡献
        二 法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
        三 法国在国际外交中的特色与影响力
    第二节 欧洲联盟---法国的“权力放大器”
        一 法国整合与影响欧洲的历史沿革
        二 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法国意志:从强大的欧洲到强大的法国
        三 法兰西文化中的“欧洲认同”与“欧洲观念”
    第三节 法语国家组织---法语传播力的核心阵地
        一 法国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主导性地位
        二 法语国家组织之于法国的特殊意义
        三 法语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作用
        四 法国与法语国家组织共迎挑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法国从法律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第一节 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
        一 罗马法对于法国法律制度的深刻影响
        二 大陆法系代表国家--法国
    第二节 《论法的精神》对世界法治文明的启蒙影响
        一 孟德斯鸠..西方法学理论与国家学说奠基者
        二 《论法的精神》---为世界立法者立法
        三 “三权分立”学说对于各国政体架构的原则性指导
    第三节 《拿破仑法典》---欧洲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一 拿破仑与他的治国创举
        二 罗马法之集大成者
        三 《拿破仑法典》---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第四节 法国人权观念的世界性普及
        一 法国人权观念及实践的创新性与普世性
        二 法国《人权宣言》对于国际人权公约及宣言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法国从文化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文化软实力全方位展现的舞台
        一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软实力构建
        三 法语文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的传播
    第二节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法国复兴人文主义理念的竞技场
        一 推动现代奥林匹克复兴的法国社会人文环境
        二 “奥运之父”顾拜旦的“法式”人文情结
        三 法国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法国在文化全球化环境中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一 文化全球化下的法语推广
        二 法语国家大学联盟的文化传播力
        三 法国高等教育国家战略融入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进程
        四 法国影视听传播网络的攻坚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法国从经济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第一节 法国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特点
        一 道德正义和实际利益的平衡
        二 法国“经济爱国主义”的执着与妥协
        三 在传统中寻求振兴经贸的创新点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法式价值观在经济领域的普及
        一 《法英商约》--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雏形
        二 当代国际自由贸易框架下的“多样性”本色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法国影响世界金融政策走向的阵地
        一 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 法式思维在影响IMF决策能力上的体现
        三 法国推动“欧洲联合文化”,建构欧盟在IMF的影响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对中国强国战略实施的
    第一节 法国国家人文吸引力战略对中国树立文化自信的启示
    第二节 法国国际政治生态观对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建构的启示
    本章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双边政治关系对中俄贸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家双边政治关系及其对贸易的影响
        1.2.2 中俄双边政治关系及其对贸易的影响
        1.2.3 对现有研究的综合评述
    1.3 论文的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基本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及其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2.1 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基本理论
        2.1.1 国家间政治关系的概念
        2.1.2 国家间政治关系的本质
        2.1.3 国家间政治关系的种类
    2.2 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定量化
        2.2.1 国家间政治关系定量化的意义
        2.2.2 国家间政治关系定量化的分值标准
        2.2.3 国家间政治关系定量化的方法
    2.3 国家间政治关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机制及渠道
        2.3.1 宏观层面
        2.3.2 微观层面
第3章 中俄政治关系的历史演进及其发展
    3.1 中俄政治关系的历史演进
        3.1.1 叶利钦时期
        3.1.2 普京时期
        3.1.3 梅德韦杰夫时期
        3.1.4 普京重掌帅印时期
    3.2 中俄之间重大事件对双边政治关系的影响
        3.2.1 中俄领土划分协定的签署
        3.2.2 睦邻友好联合声明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
        3.2.3 联合军事演习
    3.3 中俄关系的现状
        3.3.1 政治互信日益提升
        3.3.2 军事合作日趋紧密
        3.3.3 人文交流日见成效
        3.3.4 地区合作不断加强
    3.4 中俄关系的定量化
        3.4.1 中俄(苏)关系的定量表示
        3.4.2 中俄关系与中外关系的比较
        3.4.3 苏联解体以来的中俄关系
第4章 中俄贸易关系的发展
    4.1 中俄贸易关系的发展概况
    4.2 中俄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4.2.1 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4.2.2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4.2.3 中俄对外贸易规模
    4.3 中俄双边贸易发展历程
        4.3.1 叶利钦时期(1992-1999)
        4.3.2 普京、梅德韦杰夫时期(2000-今)
    4.4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
    4.5 中俄贸易的主要合作领域
        4.5.1 能源领域
        4.5.2 科技领域
    4.6 中俄关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机制与途径
        4.6.1 中俄外交战略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4.6.2 中俄合作机制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4.6.3 中俄友好城市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第5章 中俄贸易水平分析
    5.1 贸易差异度
    5.2 贸易强度
    5.3 贸易依存度
    5.4 贸易亲疏度
    5.5 贸易耦合度
    5.6 贸易水平的综合评价
        5.6.1 距离综合测量法及其改进
        5.6.2 中俄贸易水平的综合评价
        5.6.3 中国与俄罗斯等十国贸易水平的综合评价
第6章 中俄双边贸易的政治因素实证分析
    6.1 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贸易的政治因素回归分析
    6.2 中俄贸易的政治因素回归分析
        6.2.1 中俄双边贸易的政治因素回归分析
        6.2.2 中俄单边贸易的政治因素回归分析
    6.3 中俄双边贸易的政治因素速率关联分析
    6.4 中俄双边贸易的政治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6.5 中俄贸易均衡发展的政治因素分析
        6.5.1 中俄政治关系与中俄贸易均衡发展指数的关联分析
        6.5.2 中俄政治关系与中俄贸易亲疏度的关联分析
        6.5.3 中俄政治关系与中俄贸易指数之间的耦合度关联分析
第7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关键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资料
五、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近代外交学学科的建制化
第一节 外交专门化:中国近代外交分科思想的萌发
第二节 传播与移植:西方国际关系学与近代中国
    一、西方国际关系学的建立与早期理论嬗变
    二、西方国际关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移植
第三节 学科初创:外交学在中国现代学院中的兴起 第二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与沿革
第一节 以英法为榜样: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
    一、从中央党务学校到中央政治学校
    二、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的创立
第二节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功能定位与学制改革
    一、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功能定位
    二、“芷江风潮”与学制改革
    三、改制国立与“拒蒋风潮” 第三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教学活动的开展
第一节 教师选聘与学生招收
    一、教师选聘:“以学识为重”
    二、学生招收:“以成绩为准”
第二节 课程设置与教学开展
    一、课程设置:“倡导实用与专精”
    二、教学开展:注重“实际的需要”
第三节 社团活动:“补正课之不足”
    一、外交研究会
    二、外语演说辩论会 第四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与国民政府外交部之互动
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就业指导与实习
    一、就业指导训练
    二、外交部实习
第二节 批判与建议:实习报告之审视
    一、实习报告:内容与形式
    二、批评与建议:外交工作之改进
第三节 准入与排拒:就业去向之考察
    一、用非所学:外交部排拒外交学系毕业生
    二、“入部难”动因之分析 第五章 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学术研究的开展
第一节 政校研究部与外交问题研究会
    一、政校研究部与外交研究
    二、外交问题研究会与外交研究
第二节 《外交研究》主要研究议题与成就
    一、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研究
    二、外交学说与理论研究
    三、外交实务研究 结语 学科化进程中的民国外交学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国际体系转型视阈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四、基本思路与结构安排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国际体系转型中的大国关系
    一、国际体系转型的逻辑元论
        (一)国际体系的概念分析
        (二)国际体系转型的动力
        (三)国际体系转型的影响
    二、国际体系转型中的体系大国
        (一)转型理论中的大国意涵
        (二)转型实践中的大国角色
        (三)转型历史中的大国互动
    三、国际体系转型中的大国关系模式
        (一)维也纳体系为代表的权势均衡模式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代表的集团对抗模式
        (三)雅尔塔体系为代表的两极争霸模式
第二章 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与中美关系变革
    一、当代国际体系转型的基本态势
        (一)世界权力的流散
        (二)系统效应的强化
        (三)体系混沌的凸显
    二、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与中美关系的现实挑战
        (一)体系结构转型中的中美权力矛盾
        (二)体系规范转型中的中美制度竞合
        (三)体系文化转型中的中美战略互疑
    三、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与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
        (一)国际格局调整与中美大国发展
        (二)国际秩序重构与中美大国战略
        (三)国际体系治理与中美大国责任
第三章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基础与条件
    一、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利益基础
        (一)中美相互依赖的深化
        (二)中美共同利益的拓展
    二、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制度条件
        (一)中美制度合作的现状
        (二)中美制度合作的前景
    三、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战略共识
        (一)中美战略观念的互动
        (二)中美战略共识的凝聚
第四章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原则与模式
    一、相互尊重国家利益
        (一)主权原则与领土完整
        (二)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
        (三)大国地位的彼此认同
    二、推动建设新型大国关系
        (一)坚持和平共处外交原则
        (二)深化合作共赢利益格局
        (三)建设中美新型军事关系
    三、实现国际体系中的共生共荣
        (一)共生系统与系统共生
        (二)中美关系的动态平衡
        (三)稳定优良的世界秩序
第五章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一、权力分享:跳出“修昔底德陷阱”
        (一)国际体系大国之间的权力分享
        (二)中国实力上升与中美实力差距
        (三)中美在彼此尊重前提下分享权力
    二、制度合作:新时代的“大国协调”
        (一)国际体系大国之间的制度合作
        (二)中国融入国际体系与美国制度霸权
        (三)中美在相互依存背景下开展制度合作
    三、思维创新:超越“冷战思维”
        (一)国际体系大国之间的思维创新
        (二)超越历史局限与中美全方位交流
        (三)中美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创新互动观念
    四、发展协同:中美两国的“共同进化”
        (一)国际体系大国之间的共同进化
        (二)化解旧有矛盾与规避新型冲突
        (三)中美在国际体系进化趋势中协同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规范化的期待——评阎学通等着《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D]. 王彩霞. 吉林大学, 2021(01)
  • [2]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中国国家利益分析[D]. 闫东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美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研究[D]. 王胜男. 吉林大学, 2020(08)
  • [4]西方新全球秩序观研究[D]. 杨天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5]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研究[D]. 张燕. 兰州大学, 2020(01)
  • [6]国际法价值体系的重塑 ——以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D]. 郑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7]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D]. 夏正华. 武汉大学, 2019(06)
  • [8]双边政治关系对中俄贸易的影响[D]. 郝乐. 辽宁大学, 2019(05)
  • [9]民国外交学研究 ——以中央政治学校外交学系为中心(1930-1949)[D]. 张晶萍.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10]国际体系转型视阈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研究[D]. 支继超. 吉林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对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规范化的期待——评颜学通等《国际关系研究的实用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