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李芳四川省黑水县教育局623500

语文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也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语文课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通过语文教学过程来实现,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学、能力培养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那么,我们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认识学科特点,使教育具有计划性

在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语文课本身固有的特点,而不是外加的。这主要在于:语文课的主要内容是几百篇课文,每篇课文都是文(语文形式)和道(思想内容)的统一体。即语文课本身就具备了进行思想教育的丰富材料,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也要考虑和道的统一。

1.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语文课所选文章内容涉及到古今中外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内容是最丰富的,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也包括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美育教育,还有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我们可以通过《长江三日》、《雨中登泰山》等语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我们也可以通过《春》等课文的教学,启发学生探求文中所蕴含的意趣、情趣,让学生体会到文中展现出来的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这样,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起到了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目的。

2.运用作文进行道德品行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作文与做人相统一。

“一切知识的根本就是道德,若不在道德上扎根,纵有知识,并无是处。”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近者,可以推动学生奋发学习;远者,可以促使学生日后一丝不苟、勤恳工作,为社会进步做贡献。的确,各种良好作文能力都需要良好品质的伴随才能真正形成,可谓人品出文品,要写好作文,必须先做好人,在良好作文能力的形成中注重良好品质的培养。

(2)作文与爱国主义教育。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多种形式,而运用作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确是其中的一种好形式,因为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知识训练。学生在写作文时就要把所学的知识用文字表达出来,就要去了解掌握有关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就要去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状,就要读或听爱用人物故事,就要组织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他们接受了爱国主义。他们再把这些化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写下来,这样,爱国主义的种子就默默地播种在他们的心底,而且印象非常深刻,并时时闪光,永不磨灭。

二、既要“好雨知时节”,又要“润物细无声”

在语文教学中应当用什么方法进行思想教育呢?从长期的实践教学中可以看出,只宜于多渗透,不宜多灌输。也就是说要把握教学时机,既“好雨知时节”,又要讲究教育方式,应“润物细无声”,收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效果。

1.寓思想教育于各个教学环节,都应有明确的渗透意识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结束新课,或者是在分析阶段,教师应抓住苗头,把握时机,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例如:在讲每一篇新课文时,先让一组学生集体朗读,就有可能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教师就应注意观察了解情况,对朗读得好的进行鼓励,教育学生团结协作,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又如,在作业时,有的学生会认真做好每一道题,而有的学生可能会去抄袭。那么老师就应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寓思想教育于各个环节之中,才能做到德育智育相互促进。

2.“润物细无声”

思想品德教育绝不是空洞的说教,要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要进行“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紧密结合语文训练来实施。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主旨、意蕴,体味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感情共鸣,即所谓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比如,教师在讲析舒婷《致橡树》这首诗时,通过仔细分析,审视诗人所歌咏礼赞的爱情理想,体会诗中多姿多彩的审美意象,品味其丰富深远的情思、意蕴,让学生在读此诗后,认识到铁骨铮铮、清辉熠熠、锋利明快、刚毅冷岭方是现代男性的阳刚之美,端庄秀美、丰富细腻、喜感善悟、柔情纤浓、深深含蓄而又热勇才是现代女性的自我完美,从而对学生在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品格、道德、追求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要注意教育效果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师的长期任务。学生对广泛的教育因素是有选择的,不管学生的实际觉悟如何,外界的要求反映到他们的主观世界以后所引起的各种各样需要,总在同他们原来的思想状态发生矛盾:知与不知、是与非、前进与倒退等等。这些矛盾往往错综复杂,在斗争中相互转化,学生通过这样的内化过程,形成了个人的理想、信念,并产生动机,加上意志,就可以付诸行动。它以认识为开端,以形成习惯为终点,因此,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应端正教育思想,树立育人的崇高目标,把思想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教学中,要不断影响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之以态,导之以行,使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学生的心灵之中,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建设者。

标签:;  ;  ;  

浅谈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