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式防护服论文和设计-胡金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式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和供气装置。防护服本体包括层叠的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第二结构层位于防护服本体内侧,第二结构层上设有若干槽孔。供气装置连接防护服本体并往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之间充入气流。这种通风式防护服,通过供气装置向两个结构层之间充入气流,充入的气流可以改善防护服内部的透气情况,及时传递热量,有效避免传统防护服结构的不透风和散热难,在保证防护服防护作用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防护服的舒适程度,改善作业环境,保证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此实用新型用于防护服饰领域。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通风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本体和供气装置(4),所述防护服本体包括层叠的第一结构层(11)和第二结构层(12),所述第二结构层(12)位于防护服本体内侧,所述第二结构层(12)上设有若干槽孔(2),所述供气装置(4)连通到第一结构层(11)和第二结构层(12)之间。

设计方案

1.一种通风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本体和供气装置(4),所述防护服本体包括层叠的第一结构层(11)和第二结构层(12),所述第二结构层(12)位于防护服本体内侧,所述第二结构层(12)上设有若干槽孔(2),所述供气装置(4)连通到第一结构层(11)和第二结构层(1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层(11)和第二结构层(12)之间设有气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由阻条(3)围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条(3)为热熔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上设有通气接口,所述供气装置(4)通过通气管(5)连接通气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层(11)和第二结构层(12)之间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供气装置(4)上设置有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均连接到控制装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4)为微型气泵,所述制冷装置为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炉丝。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层(12)的材质为化学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风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层(11)为防辐射面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还包括第三结构层(13),所述第三结构层(13)位于第二结构层(12)的一侧,所述第三结构层(13)为防辐射面料。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服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风式防护服。

背景技术

防护服多用于极端或有害环境下对人体的防护,主要应用于消防、军工、船舶、石油、化工、喷漆、清洗消毒、实验室等行业与部门。按照防护功能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健康型防护服、安全型防护服和清洁型防护服等。大多数防护服的布料都时不透风的,譬如防辐射防护服、化学防护服等,用来保证防护服对人体的全方位的防护。并且在设计制作时也会尽量减少缝隙或细孔,以减少可能的泄漏伤害。但是这种布料和密封结构会导致防护服不透风和散热难,人体穿着防护服进行比较持久的工作作业会感觉到闷热和不舒适。而且很多时候人体需要穿着防护服在温度比较极端的环境下作业,这时候由于不能及时添减衣服,容易造成不适和活动机能下降,存在较大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实用的通风式防护服。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风式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和供气装置,防护服本体包括层叠的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第二结构层位于防护服本体内侧,第二结构层上设有若干槽孔,供气装置连通到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之间设有气流通道。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气流通道由阻条围成。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阻条为热熔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防护服本体上设有通气接口,供气装置通过通气管连接通气接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之间设有温度传感器,供气装置上设置有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均连接到控制装置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供气装置为微型气泵,制冷装置为半导体制冷片,加热装置为电炉丝。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二结构层的材质为化学纤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结构层为防辐射面料。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防护服本体还包括第三结构层,第三结构层位于第二结构层的一侧,第三结构层为防辐射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这种通风式防护服,设置有两个结构层,并通过供气装置向两个结构层之间充入气流,充入的气流可以改善防护服内部的透气情况,及时传递热量,有效避免传统防护服结构的不透风和散热难,在保证防护服防护作用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防护服的舒适程度,改善作业环境,保证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该防护服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种防护服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3是第二种防护服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通风式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和供气装置4。防护服本体一般是可以是上衣或者下衣,也可以是上下衣整体的结构。防护服本体的布料至少包含两层结构,分别是第一结构层11和第二结构层12。一般第一结构层11是防护布料,位于防护服的外侧,第二结构层12位于防护服本体内侧。而第二结构层12上设有若干槽孔2,槽孔2可以是圆形、方形或者其他形状的。利用供气装置4连接防护服本体,并往第一结构层11和第二结构层12之间充入气流。充入防护服本体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二结构层12来到人体表面,进而与人体进行温度交换。该通风式防护服一般是防辐射防护服,一般在防护服本体上会留有间隙开口,气流可以通过防护服本体上的间隙开口流出,但需要注意整体的防辐射能力,避免辐射进入其中。当防护服为一些密闭形式的防护服,譬如化学防护服等,会适当设置单向的排气出口供气流流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结构层11和第二结构层12之间气流通道。一般可以适当缝合、粘合或者设置阻条3形成气流通道,对气流进行引导。缝合或粘合第一结构层11和第二结构层12之间的部分,达到引导气流流动形成气流通道的效果。阻条3一般是热熔胶等固体黏合材料,而且多设置成不相交的多个阻条3,也可以直接设置阻条3之间相互平行形成气流通道。一般而言,第一结构层11和第二结构层12之间需要相互连接,为了方便加工,一般利用热熔胶进行粘合,热熔胶凝结后形成阻条3。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结构层11和第二结构层12之间设有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人体体表的温度。供气装置4上一般设置有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并且温度传感器、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均连接到控制装置上。一般控制装置是一些PLC控制层或者处理芯片等,可以根据传感器接收到的温度信号控制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动作,进而调节到合适的温度。防护服本体上设有通气接口,供气装置4通过通气管5连接通气接口。供气装置4可以设置成便携式固定在防护服本体上,也可以设置成立体式,通过较长的通气管5道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供气装置4为微型气泵,能够便携地设置在防护服本体上。微型气泵上设置的制冷装置为半导体制冷片,加热装置为电炉丝。半导体制冷片和电炉丝均比较小巧,并且相对比较稳定,适合设置于微型气泵的吸风口处。并且还应该设置有电池,可以给微型气泵、半导体制冷片和电炉丝供给电流。

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该防护服本体为双层结构,外面一层的第一结构层11为防辐射面料,里面一层的第二结构层12的材质为化学纤维。防辐射面料可以有效反射辐射,保护人体不受辐射伤害。而化学纤维相对与人体皮肤的亲和力好,廉价实惠且能较好地与热熔胶相黏接。第一结构层11和第二结构层12之间设置有热熔胶,热熔胶将第一结构层11和第二结构层12的部分相互连接起来,并且热熔胶形成阻条3。在第一结构层11和第二结构层12之间的阻条3相互平行,并且相互直接不相交,形成蜿蜒的气流通道。微型气泵将气体通入第一结构层11和第二结构层12之间,气体流动形成气流,气流受到阻条3阻隔,沿着阻条3形成的气流通道流通,进行热量交换。同时,气流可以从第二结构层12的槽孔2中窜出到人体皮肤然后再经过第二结构层12的槽孔2窜回,进而提高热量交换效率。并且完成热量交换的气流能及时从防护服的间隙开口中流出,不会造成防护服鼓胀。

一般连接微型气泵、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制冷片和电炉丝供给电流的控制装置上有温度设置系统,可以将微型气泵、温度传感器、导体制冷片和电炉丝连接并设置成闭环系统。通过人为设置的温度,位于微型气泵吸风口处的半导体制冷片或电炉丝开始启动,伴随着微型气泵的作用,将冷风或者热风送入防护服本体中。而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测量和反馈,进而能够精确地保证防护服内部的温度。当防护服本体内部温度偏高时,启动半导体制冷片,微型气泵抽取到冷风并送入防护服本体中进行冷却,带走人体表面的热量。当防护服本体内部温度偏低时,启动电炉丝,微型气泵抽取到热风并送入防护服本体中进行加热,提供热量给人体表面。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控制电流强度来控制微型气泵的气流流速,调节舒适的气流流速。

在第二种实施例中,如图3,防护服本体还包括第三结构层13,第三结构层13也是防辐射面料。第二结构层12在防护服本体中成夹层结构,并且一般热熔胶直接透过第二结构层12连接第一结构层11和第三结构层13。由于有第一结构层11和第三结构层13两个结构层的防辐射面料结构,可以更进一步保证辐射的防护性能。一般将第一结构层11设置在防护服本体的最外层,第三结构层13设置在防护层本体的最内层,通入第一结构层11和第二结构层12之间的气流可以通过槽孔2流入到第二结构层12和第三结构层13之间。由于有了第三结构层13的阻隔,气流不直接作用到人体皮肤上,可以进一步保证舒适和缓和的程度。

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通风式防护服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4310.X

申请日:2019-01-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788558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A41D13/005

专利分类号:A41D13/005;A41D31/04

范畴分类:申请人:广州市伟迈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市伟迈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天泰一路2号自编五栋402

发明人:胡金原

第一发明人:胡金原

当前权利人:广州市伟迈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胡辉

代理机构:44205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通风式防护服论文和设计-胡金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