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断面切眼掘进与支护技术实践

超大断面切眼掘进与支护技术实践

中国神华国能(神东电力)集团三道沟煤矿陕西榆林719407

摘要:以三道沟煤矿85206切眼工作面切眼掘进工艺与支护技术为例,证实了超大断面切眼的支护设计方案以及施工方法选择的正确性。

关键词:切眼掘进;支护;超大断面

前言:三道沟煤矿85206综采工作面切眼及调车硐室主要用于85206综采工作面设备的安装。85206工作面切眼设计长307.5m、宽10m;15m调车硐5个,计75m;6m端头支架窝2个,计12m,机窝1个,计25m。本次施工长度共计404.5m。

1超大断面切眼掘进

一次掘进宽度5.7m,顶部使用6根¢20mm*2000mm螺纹钢锚杆+¢6.5mm*5300mm钢筋网片+¢14mm*5300m钢筋托梁支护,锚杆间排距0.85*1000mm,最左边一根锚杆预留;顶部支护右起2根锚索配以4.4m长W钢带,锚索间排距2000*2000mm,左侧锚索预留。一次掘进巷道的右帮出现裂隙、片帮、离层等情况时必须进行临时支护,临时支护选用¢20mm*2000mm玻璃钢锚杆+350*200*50mm木托盘支护,临时支护位置:夹矸以上500mm支护1根和夹矸以上1500mm支护1根,临时支护必须跟紧迎头。

二次掘进宽度4.3m,顶部使用5根¢20mm*2000mm螺纹钢锚杆+¢6.5mm*4600mm钢筋网片+¢14mm*4500m钢筋托梁支护和3根锚索+W钢带。支护时顶部左右两部分网片和托梁搭接可靠,压茬长度100mm。补充支护上次预留锚杆和锚索,压茬处网片、托梁(4.4m长W钢带)必须全部压在该锚杆(锚索)托盘上,保证支护质量。

2切眼掘进帮部支护要求

2.1一次支护要求

切眼副帮支护上部2根锚杆,配以钢筋网、钢筋托梁联合支护。切眼正帮支护上部2根塑料锚杆塑料网联合支护,底部塑料网必须卷起并用铁线适当绑扎,防止设备碰撞、挤压。最大空帮距离不得超过40m。调车硐支护上部2根锚杆和网片。每次调车硐开设后,必须先将两侧抹角支护完毕后再行支护调车硐帮部。巷道帮部出现离层、活矸、等片帮隐患时应及时加密支护,保证帮部支护强度,同时帮部支护紧跟至工作面迎头。

2.2帮部永久支护要求

拉底完毕后切眼正帮帮支护底部剩余两根锚杆,支护时必须将塑料网片拉展伸直,不允许出现网兜;切眼副帮负帮挂设网片支护底部剩余两根锚杆;调车硐挂设网片支护底部剩余两根锚杆;帮部永久支护距一次掘进巷道迎头距离不大于30m;如遇片帮危险区域,帮部永久支护距工作面迎头距离不大于15m。

2.3巷道顶部锚索施工要求

5.7m宽巷道顶部锚索距迎头不超过40m。切眼全断面成型后,顶部锚索必须及时支护完毕,距10m全断面迎头不超过25m。掘进时如遇顶板破碎地段,及时联系生产办进行支护调整。调车硐口5×5m抹角顶部支护标准:锚杆支护形式为1、2、3、4、5,2,共6排使用锚杆17套,锚杆间排距950*950mm,锚索3套,锚索间排距2000*1500mm,网片大小根据抹角规格进行修剪,不允许使用不规整网片多片搭接支护。

2.4其他要求

巷道帮部未支护的情况下,如因设备问题需在空帮下作业时必须先打好临时支护,否则严禁在空帮区域进行检修和其他作业。工作面生产或调机过程中,司机必须在驾驶室内操作设备;需要人员在空帮区域拉拽电缆时,拉拽电缆人员必须站在距巷道帮部距离不小于2m的位置进行作业。严禁任何人员在距空帮处2m范围内进行作业。工作面迎头所有空帮区域必须及时挂设警示杆,警示杆吊挂位置距巷帮不大于0.3m,吊挂间距3m,杜绝人员靠近空帮区域。距机窝两端头1.5m处各施工起吊锚索2套,外露长度500mm,机窝处锚索为散锚索,不加W钢带。

3支护要求

3.1安装锚杆要求

布置方式:巷道顶帮锚杆均与岩面垂直布置;锚固方式:端头锚固,每根锚杆螺纹钢锚杆使用CK2360树脂药卷一卷;每根玻璃钢锚杆使用K2360树脂药卷两卷;锚杆间排距误差不大于±100mm;锚固力:不低于5T;

3.2铺联网要求

顶网必须垂直巷道铺设,相邻网搭接100mm,钢筋梁压紧网片搭接处;帮部网片搭接100mm,顶帮网片搭接100mm;帮部网片必须与顶部搭接严实,搭接处用双股14#铁丝拧紧,绑扎间距200mm;

3.3锚索支护要求

打锚索使用液压锚杆钻机,打眼前先送水后开钻,严禁无水开钻,推力要适当,严禁猛升造成钻杆折断;锚固方式:每套锚索需配3卷树脂药卷,从里向外分别为Z2360、CK2360、K2360;¢22m锚索锚索锚固力不低于312KN,¢17.8mm锚索锚固力不低于220KN;锚索应尽量与岩层岩面或巷道轮廓线垂直布置,外露长度150~250mm;顶锚索长8000mm,严禁随意截短钢绞线;5.7m宽巷道顶部锚索距迎头不超过40m。切眼全断面成型后,顶部锚索必须及时支护完毕,距10m全断面迎头不超过25m。如遇顶板破碎应及时跟进顶部锚索,顶部锚索距工作面迎头距离不超过5m。

4支护工艺及要求

4.1临时支护

4.1.1临时支护形式

临时支护采用四臂锚杆机前端的临时支撑。锚杆机自带四个液压支撑油缸,油缸位置在锚杆机操作台前方1.2m处,两个朝上抵住顶板,两个朝下抵住底板,以有效控制空顶区顶板,保证支护人员安全。

4.1.2临时支护工艺、工序及要求

连采机掘进完一循环后,锚杆机开至迎头由外向里开始支护;锚杆机开到预定地点后,支护人员要站在T型掩护梁下操作支撑油缸控制手柄,先向下伸出两个油缸保证其牢牢顶住底板,其后向上升起另外两个支撑油缸,保证其与顶板接合严实。临时支护完毕后,方可允许支护。顶部锚杆支护前必须先进行临时支护,支护过程中人员必须站在掩护梁下作业,严禁人员进入空顶区域。

4.2顶部锚杆支护工艺及要求

打眼前依据激光中心线,将锚杆机调至巷道的正中位置,用锚杆机T型梁临时支护好顶板,在钻箱上装好专用钻杆,操作阀杆使钻杆钻头刚好顶在打眼的位置,然后轻轻动作给进阀杆,使钻头能顶到顶板并顶个小窝,接着操作快速给进阀,待钻眼深度达到实际要求2150mm时,退出钻杆(打眼时给进速度不能过快,以防钻杆折断伤人);安装锚杆,先把搅拌杆安在钻箱上,再给打好的眼内装入一节树脂药卷,用锚杆将药卷顶入锚杆眼内,将锚杆尾部套在搅拌杆上,慢慢升钻臂将锚杆及药卷送入眼底,托盘应与巷道顶板留5~10mm的间隙,并捅破树脂搅拌,搅拌时间为10~15秒,搅拌到时间后,停止推进与旋转,等待45—50秒后,只给旋转力不给推进直至螺母紧固位,达到设计扭矩值。

锚杆机打锚杆作业顺序可概括为:定位、钻眼、装药固锚、紧螺母。锚杆安装完成后要符合下列要求:

1)锚杆间排距误差为±100mm。

2)锚杆孔轴向偏差要控制在设计规定的15°以内。

3)锚杆孔深不得小于杆体有效长度,且不得大于杆体有效长度50mm。

4)锚杆端部必须推至孔底,锚杆外端露出螺母的长度为10~40mm。

5)锚杆的孔位、孔深、角度、锚固力符合设计要求。

6)托盘必须紧贴帮面,螺母拧紧。

4.3锚索支护工艺及要求

4.3.1施工工艺

打锚索眼→送树脂药卷→搅拌药卷→安装托盘→紧固锚索

4.3.2锚索安装要求

打锚索眼:按设计要求定准眼位,按要求打够眼深。送树脂药卷:穿过孔眼向锚索孔装入两卷树脂药卷,用锚索将药卷推入孔底。搅拌药卷:连接锚索与钻机,打开、马达控制扳机(开关控制在最大速度的50%),始终保持推力,当锚索到达眼底时,将扳机开到最大,以确保树脂完全混合,直至感觉到有负载时,停止锚索旋转。安装托盘:待树脂完全凝固时(60s)穿上托盘,按上锚索头。紧固锚索:用手动液压式张紧机具涨紧锚索。现场使用手动液压式锚索预应力涨拉机具时,必须执行下列规定:

①涨拉机具应有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使用人员要参阅说明书,空载操作熟练后再进行现场使用。

②不得用高压管作为绳索、受力器械搬运涨拉机具等其他物体。

③涨拉操作程序:千斤顶穿入钢绞线→卸载阀卸载→开启气阀启动油泵→换向供油(顺时针转动手柄千斤顶出缸)→卸载阀升压(顺时针转动)→自动锚紧→涨拉→换向供油(逆时针转动手柄千斤顶回缸)→自动退锚→卸载阀退压(逆时针转动)→退出千斤顶。

④使用油泵前需注入约8L(油面在油箱的四分之三处)160目滤油器过滤的Y号抗磨液压油,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需要换用10号航空液压油;液压系统用油不得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⑤涨拉人员由二人组成,一人操作油泵,一人操作涨拉千斤顶。千斤顶套上绞线就位后,操作涨拉千斤顶人员应持住千斤顶,待加压千斤顶卡住绞线后方可脱手离开。加压期间千斤顶下方所涉及到的范围内不得站人,以免发生意外。卸压、收缸前要人工扶住千斤顶,待卸压、收缸、松卡完毕取下千斤顶;加压涨拉过程中,要有人注视压力表读数变化、千斤顶动作及挤压孔壁等情况,发现异常应先停止加压、查找原则并处理。在压力读数未达到设计预应力值期间,若出现千斤顶只出缸而压力读数不升现象,一则是刚开始压实孔口部位情况,是正常现象。若不是孔口压实情况,出缸量持续超出100mm则说明该锚索锚固质量不好,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按不合格论,重新补打。涨拉完毕油缸回位时关闭油泵,以免行程到底后继续供油,使回油压力瞬时增大。

⑥顶压器和涨拉缸为全螺纹连接,每次工作前应检查其螺纹是否拧紧。班前应对涨拉机具进行气路和液压系统等全面检查,如有异常情况不得使用。使用中有非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经维修人员排除故障后方能使用。

⑦涨拉时,千斤顶应与钢绞线保持同一轴线。一次涨拉缸体行程不得超过150mm,超过时应多次涨拉。

⑧手动油泵操作人员应缓慢升压,严禁高压换向。

⑨每次现场工作完毕要进行机具表面清擦,装箱收好并定期对顶压器等拆卸清擦,保持其完好状态。

⑩特殊情况(如锚索过长等)需切断锚索时,在切割前必须采用绳索捆绑固定,以防在剪切过程中切断的锚索受力飞起伤人。

结束语:

三道沟煤矿85206切眼工作面切眼支护参数选择合理,使工作面设备安装顺利进行,为85206切眼尽快投产赢的了时间。以锚、网为主体,配合锚索和单体支柱的联合支护技术在三道沟煤矿85206切眼工作面切眼的成功应用,为今后设计大切眼采用锚杆支护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何满朝.孙晓明.中国煤矿软岩巷道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指南[M].科学出版社,2014

[2]何满超.袁和生.中国煤矿锚杆支护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15

[3]康红普.王金华.煤巷锚杆支护理论与成套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3

标签:;  ;  ;  

超大断面切眼掘进与支护技术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