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啉衍生物论文_李艳杰,王恩思,邵晓玮,张兴民,牛生秀

导读:本文包含了喹啉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喹啉,咪唑,衍生物,活性,吡啶,多相,微波。

喹啉衍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杰,王恩思,邵晓玮,张兴民,牛生秀[1](2019)在《咪唑酮并[4,5-c]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合成含有咪唑并喹啉结构骨架的高效PI3K/mTOR抑制剂,以4-氯喹啉与苯胺的芳香亲核取代(SNAr)反应、芳香二胺与叁光气Traube缩合反应以及双芳基的Suzuki交叉偶联反应等为关键步骤,合成了15个结构新颖的咪唑酮并[4,5-c]喹啉衍生物(8Aa~8Ae,8Ba~8Be和8Ca~8Ce).经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分析确证了关键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采用ADP-Glo激酶试剂盒和TR-FRET m TOR试剂盒法检测了目标化合物对PI3K/mTOR的体外抑制活性,发现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较强的活性.(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李光文,苏慧敏,卢秀梅,骆兵,林晨[2](2019)在《水相中微波辅助镍催化合成四氮唑异喹啉衍生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了取代5-(2-卤代苯基)-1H四唑与炔烃为原料在镍(II)盐催化串联反应生成四氮唑[5,1-α]异喹啉衍生物的微波辅助合成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反应时间,在镍催化微波辅助条件下,生成四氮唑[5,1-α]异喹啉衍生物的效率较常规加热条件下增强。一系列四氮唑[5,1-α]异喹啉衍生物被高效地合成出来,最高产率达到88%。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MS得到确证。该方法具有产率高、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9年10期)

李瑶瑶,吴淘[3](2019)在《新型熊果酸喹啉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料为五环叁萜类天然产物熊果酸,合成新型熊果酸喹啉衍生物。使用元素分析法、ESIMS、13C NMR等,分析1,3,4-恶二唑衍生物4a-4f,以及熊果酸喹啉酰肼衍生物3a-3f。采用MTT法,对4a-4f、3a-3f进行测试,分析对叁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显示,对叁种肿瘤细胞株,包括SMMC-77213、HeL、MDA-MB-231,3a-3c都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比对照依托泊苷更强,对SMMC-77213、HeL、MDA-MB-231的IC50值,分别是17.49~19.43μmol/L、0.84~1.19μμmol/L、1.17~1.85μμmol/L。根据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喹啉基引入熊果酸分子中,羧基修饰为1,3,4-恶二唑基、酰肼基,抗肿瘤活性能够明显增强,酰肼的衍生物为侧链,相比恶二唑的衍生物活性更佳。因此,能够进一步优化熊果酸结构,提升抗肿瘤活性。(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吴璐璐,姜松,安万凯,曹占奇,潘振良[4](2019)在《水相中微波辅助合成硫吡喃并喹啉衍生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硫吡喃并喹啉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杂环骨架,具有多种显着的生物活性。报道了在微波辅助条件下,以水为溶剂,2-巯基喹啉-3-甲醛和α,β-不饱和醛为原料,经串联sulfa-Michael/aldol反应合成了15种不同取代的目标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确证。克服了传统方法中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具有操作简单、收率高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9年09期)

马莲凤,李惠静,吴彦超[5](2019)在《碱促进的喹啉酰胺类衍生物的绿色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经济性和环保性考虑,本文以喹啉甲醛和芳香胺为原料,室温下利用廉价易处理的碱作为促进剂成功合成一系列喹啉酰胺衍生物,对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溶剂、碱和底物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反应条件,并在文末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该反应具有条件温和、处理简单、收率较好、绿色环保等特点。(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9年06期)

于祥,陈娅芳,严静,覃焱[6](2019)在《喹啉腙类及酰腙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松材线虫活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开发新型的具有喹啉骨架的杀松材线虫农药。[方法]根据亚结构活性拼接原理在喹啉结构中引入-NHN=CH-结构,合成24个喹啉腙类和酰腙类衍生物,然后采用浸渍法分别测定了喹啉腙类衍生物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活性。[结果]目标化合物都经过熔点、IR、1H NMR、13C NMR和HRMS确定。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喹啉腙类及酰腙类衍生物具有了较好的杀松材线虫活性,LC_(50)值最低能达到4.30 mg/L。构效关系表明腙类衍生物的杀松材线虫活性比酰腙类衍生物的活性好。[结论]喹啉腙类及酰腙类衍生物对松材线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为喹啉类衍生物在松材线虫病害防治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9年06期)

赵鑫雨[7](2019)在《2-(1H)-喹啉酮羧酸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恶性肿瘤是肿瘤细胞无法控制的增长,同时细胞还会转移到身体的不同部位。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强、治疗效果明显、正常组织损伤少等优点,因此是实现精准治疗肿瘤的新手段,从靶向治疗出发,简单的介绍了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分类,并且分别概括了以咪唑并[1,2-a]吡啶和2-(1H)-喹啉酮为母核的上市药物,以及它们在抗肿瘤靶点抑制剂中的研究进展。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方法中的拼接原理,设计了一系列以2-(1H)-喹啉酮和咪唑并[1,2-a]吡啶为母核的潜在抗肿瘤活性化合物。本论文主要探索了叁类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测定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最后通过虚拟筛选预测目标化合物的作用靶点。(1)2-(1H)-喹啉酮-4-甲酸类衍生物的合成:以靛红,丙二酸和无水乙酸钠为原料,在冰乙酸中完成开环,增碳,合环后合成出了九种2-(1H)-喹啉酮-4-甲酸类衍生物。(2)取代咪唑并[1,2-a]吡啶-8-甲醇类化合物的合成:首先由原料2-氨基烟酸出发,先生成2-氨基烟酸甲酯,随即在LiAlH_4的催化下,还原成2-氨基-3-吡啶甲醇,与合成的α-溴代苯乙酮衍生物进行合环反应,合成出六种取代咪唑并[1,2-a]吡啶-8-甲醇类衍生物。(3)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3-胺衍生物的合成:2-氨基吡啶、苯甲醛和硝基甲烷作原料,溴化亚铜为催化剂一锅法合成3-硝基-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将合成出的3-硝基-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衍生物硝基使用水合肼还原出2-苯基咪唑并[1,2-a]吡啶-3-胺衍生物。(4)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使用DCC和DMAP作为脱水剂和催化剂,在DMF中2-(1H)-喹啉酮-4-甲酸和咪唑并[1,2-a]吡啶-8-甲醇之间发生酯化反应,最终得到4个未见报道过的目标化合物。(5)活性测定及虚拟筛选研究:测定了4个目标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 G2的抑制活性,并通过虚拟筛选研究预测目标化合物的作用靶点。(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2)

陈晓超[8](2019)在《喹啉类衍生物的多组分合成及其在铁离子识别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铁离子荧光探针在离子识别领域以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一直是人们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铁离子的高自旋态,具有较高的轨道能级,使得大多数的铁离子荧光探针多为荧光淬灭型。因此,克服铁的淬灭效应,获得荧光增强型探针一直是该领域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采用多组分反应的合成方法,以苯胺,醛类、炔烃类化合物为原料,简便、绿色的合成了2-芳基取代的喹啉类化合物,其研究内容包括总结如下:1、合成并表征了2,4-取代的喹啉类化合物;2、通过核磁及相关实验证明了反应机理,并根据机理合理地解释了不同醛对产率降低的原因;3、以2-吡啶基-4-苯基喹啉作为探针,将溶液中铁离子组成及含量进行检测,荧光数据显示,二价铁离子与探针接触后发生荧光猝灭,而叁价铁离子与探针则发生荧光增强;4、根据探针与不同比例的混合铁离子荧光强度的变化关系,实现了溶液中混合铁离子组成及含量的测定;5、使用电化学工作站与荧光光谱仪,完成了在不通电压下对铁离子配合物所发荧光的调控,实现了电致分子光“开”“关”传感器的相关设计与研究。本文合成并表征了一种新型的分子荧光探针,对铁离子进行了有效的识别和区分,并通过电化学数据以及其他实验数据确定了铁离子络合后的电荷迁移机制以及荧光传感机制,最终实现了化学发光的“开”与“关”。这类配合物可能在铁离子的生物化学传感器以及可擦除的电子信息记录设备等具有潜在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余飞,黄荣璐,徐绘,张泽[9](2019)在《邻氨基二苯乙烯与1,3-环己二酮的串联环化反应合成1,4-二氢喹啉衍生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先以廉价易得的取代苯胺和苯乙炔为底物合成邻氨基二苯乙烯,再与1,3-环己二酮在甲苯中碘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通过缩合-加成串联环化反应高效合成了8个新型的1,4-二氢喹啉类衍生物,分离产率高达85%~94%,并通过熔点、核磁~1H NMR及~(13)C NMR分析手段对所有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该方法原料及催化剂便宜易得,操作简便,合成效率高。(本文来源于《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陈晓玲,陈静雯,鲍宗必,杨启炜,杨亦文[10](2019)在《MIL-101(Cr)-SO_3H催化2-取代喹啉衍生物转移氢化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取代-1,2,3,4-四氢喹啉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具有抗疟、抗氧化等生物活性.报道了MIL-101(Cr)-SO3H催化以汉奇酯为氢供体的2-取代喹啉衍生物的转移氢化反应.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适用于2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喹啉衍生物,催化剂易于回收和循环利用,为2-取代-1,2,3,4-四氢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6期)

喹啉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开展了取代5-(2-卤代苯基)-1H四唑与炔烃为原料在镍(II)盐催化串联反应生成四氮唑[5,1-α]异喹啉衍生物的微波辅助合成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反应时间,在镍催化微波辅助条件下,生成四氮唑[5,1-α]异喹啉衍生物的效率较常规加热条件下增强。一系列四氮唑[5,1-α]异喹啉衍生物被高效地合成出来,最高产率达到88%。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MS得到确证。该方法具有产率高、操作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喹啉衍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李艳杰,王恩思,邵晓玮,张兴民,牛生秀.咪唑酮并[4,5-c]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生物活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2].李光文,苏慧敏,卢秀梅,骆兵,林晨.水相中微波辅助镍催化合成四氮唑异喹啉衍生物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9

[3].李瑶瑶,吴淘.新型熊果酸喹啉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研究[J].云南化工.2019

[4].吴璐璐,姜松,安万凯,曹占奇,潘振良.水相中微波辅助合成硫吡喃并喹啉衍生物[J].化学试剂.2019

[5].马莲凤,李惠静,吴彦超.碱促进的喹啉酰胺类衍生物的绿色合成[J].化学通报.2019

[6].于祥,陈娅芳,严静,覃焱.喹啉腙类及酰腙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松材线虫活性评价[J].农药.2019

[7].赵鑫雨.2-(1H)-喹啉酮羧酸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测定[D].青岛科技大学.2019

[8].陈晓超.喹啉类衍生物的多组分合成及其在铁离子识别中的应用[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9

[9].余飞,黄荣璐,徐绘,张泽.邻氨基二苯乙烯与1,3-环己二酮的串联环化反应合成1,4-二氢喹啉衍生物[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陈晓玲,陈静雯,鲍宗必,杨启炜,杨亦文.MIL-101(Cr)-SO_3H催化2-取代喹啉衍生物转移氢化反应的研究[J].有机化学.2019

论文知识图

上市和临床喹唑啉衍生物除了上面上市...叁种喹啉衍生物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利用喹啉衍生物检测细胞内锌离...SbCl3催化下喹啉衍生物的合成上...喹啉衍生物液相试片XRDFig.3....四氢喹啉衍生物基本结构

标签:;  ;  ;  ;  ;  ;  ;  

喹啉衍生物论文_李艳杰,王恩思,邵晓玮,张兴民,牛生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