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论文_曾金花

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历史,史学,敦煌,唯物史观,西夏,南泥湾,丝绸之路。

历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曾金花[1](2019)在《马克斯·韦伯论历史研究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科学方法论文集》是马克斯·韦伯方法论文章的汇编,集合了韦伯对历史研究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阐述。韦伯认为历史研究虽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和价值理解等方面具有主观性,但承认历史研究的主观性并非否认历史研究的客观性或科学性。历史因果解释的"客观可能性"范畴与自然科学研究程序具有相似性,只是历史研究的客观性检验标准与自然科学不同,应该厘清科学的历史研究应该或可以具有哪些存在模式,以及假设、抽象、概念、规则等手段在历史研究中存在的合理性。这些不仅为其理解、理想类型和比较等社会学方法提供了思想基础,对于历史学科中"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践行也不无启发。(本文来源于《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陈勐,周琦[2](2019)在《南京中央商场建筑历史研究(1934—1949)》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央商场是近代南京城内首栋新建的、远近闻名的大型商场,与永安商场、太平商场并称为"民国首都南京的叁大商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基于历史档案研究,梳理了近代时期南京中央商场的发展脉络,探讨了商场的现代化组织、经营与管理模式,通过数字化模型复原并分析了中央商场的建筑空间形式特征,包括复合型的空间格局、街市化的卖场空间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框架结构体系等方面。(本文来源于《建筑史》期刊2019年02期)

韩志远[3](2019)在《社会历史研究法视域下的歌曲《南泥湾》音乐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历史研究法是文艺美学方法论中客体论方法的一种,注重研究艺术与社会历史的关系。音乐艺术的发展并不是静态地固守传统,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迁,并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色。本文以歌曲《南泥湾》在大生产运动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新世纪时期中的叁个不同版本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历史角度对其各版本的音乐形态进行全面的阐释,着重反映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对艺术作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23期)

徐秀丽[4](2019)在《知古鉴今 资政育人 不断推动中国历史研究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史学鼻祖司马迁所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成为世代史学家的座右铭。历史研究对国家、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历史研究院贺信中强调:“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期刊2019-11-29)

[5](2019)在《深入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 开创甘肃历史研究和文物保护新局面》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19—22日,习近平总书记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先后来到敦煌、嘉峪关、张掖、武威、兰州等地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陇原大地社科界引起强烈反响。11月1-3日,由甘肃省社科联、甘肃省历史学和敦煌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共同(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27)

李尚英[6](2019)在《清前期历史研究与《清朝前史》的编纂》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朝前史研究向来是清史界研究领域的一个薄弱环节,从辛亥革命以后至上世纪末所出版的中国通史、清朝断代史中有关清前史部分,从严格意义上说均不能成为清前史,而本世纪初出版的《清朝前史》,在前辈与同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终于成为人们所期待的一部完整的清朝前期历史。文章对《清朝前史》的编纂方法、编纂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张楠[7](2019)在《大数据技术在丝绸之路历史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史学界开始逐步理解和应用历史数据库和大数据技术来拓展和创新丝绸之路研究。通过建立专题数据库、利用词频分析法、GIS技术以及可视化量化分析等共享史料,开展跨领域和跨学科的交流研究。可以说,大数据技术在丝绸之路历史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数字化技术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丝绸之路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以及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电大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佐藤贵保,王玫[8](2019)在《西田龙雄博士的西夏语研究成果以及对历史研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9月26日,京都大学名誉教授西田龙雄博士去世,享年83岁。西田博士是日本着名的西夏文专家,汉藏语言学家。他一生笔耕不辍,论着众多。本文对西田博士西夏语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简单的回顾,并简述其成果对西夏史研究所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夏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刘书林[9](2019)在《新中国70年历史研究与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更好地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今日民族复兴大业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对中华文明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任务。文章运用唯物历史观梳理、概括和总结中华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回答了中华文明为什么在近代遭遇到"亡国灭种"空前危机和中华文明焕发面向世界的新的生机活力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新时代中华文明要为世界人民做出较大贡献的论断,具有极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宋戈,罗玉成,邓佳璐[10](2019)在《装配式建筑发展历史研究——深化阶段》一文中研究指出出于对可持续性发展、优化资源消耗、减少现场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等的考虑,装配式建筑在世界范围内重新流行起来,建筑信息模型和精益建造的完善与发展也推动了装配式和工业化建筑系统的复兴。装配式建筑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依托于不同的生产条件和社会条件,产生了多样化的类型。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必要对装配式建筑的历史发展进行追溯,进而更好地认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条件、体系特征、设计要点等。基于此,文章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深化阶段历史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11期)

历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央商场是近代南京城内首栋新建的、远近闻名的大型商场,与永安商场、太平商场并称为"民国首都南京的叁大商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基于历史档案研究,梳理了近代时期南京中央商场的发展脉络,探讨了商场的现代化组织、经营与管理模式,通过数字化模型复原并分析了中央商场的建筑空间形式特征,包括复合型的空间格局、街市化的卖场空间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框架结构体系等方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曾金花.马克斯·韦伯论历史研究的主观性与客观性[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陈勐,周琦.南京中央商场建筑历史研究(1934—1949)[J].建筑史.2019

[3].韩志远.社会历史研究法视域下的歌曲《南泥湾》音乐形态分析[J].明日风尚.2019

[4].徐秀丽.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不断推动中国历史研究发展[N].中国文物报.2019

[5]..深入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开创甘肃历史研究和文物保护新局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6].李尚英.清前期历史研究与《清朝前史》的编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7].张楠.大数据技术在丝绸之路历史研究中的应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9

[8].佐藤贵保,王玫.西田龙雄博士的西夏语研究成果以及对历史研究的影响[J].西夏研究.2019

[9].刘书林.新中国70年历史研究与中华文明发展规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宋戈,罗玉成,邓佳璐.装配式建筑发展历史研究——深化阶段[J].建筑与文化.2019

论文知识图

文献[17]中的双锥天线文献[20]中的VolcanoSmoke天线所画的网络结构图中国主要地质构造板块图广汉石亭江铁路大桥垮塌现场四川某桥水位下降后的基桩裸露情形

标签:;  ;  ;  ;  ;  ;  ;  

历史研究论文_曾金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