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车运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术中低血压发生率的护理研究

踏车运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术中低血压发生率的护理研究

郭敏李小卿江聂

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科543000

【摘要】目的探讨踏车运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术中低血压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0例行6分钟步行试验为3级以上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10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干预法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观察者在常规干预法的基础上,加血液透析术中进行踏车运动来干预血液透析术中低血压的发生。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常规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为18%;观察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为0.04%。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在血液透析中正确使用迷你单车进行踏车运动,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性相关低血压的发生。

【关键词】踏车运动;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263-01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指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症状性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达50-70%〔1〕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导致患者提早结束血液透析,影响治疗效果,还可导致低血压性休克的发生。因此,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干预,提高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法及应用迷你单车进行踏车运动的方法,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200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100例,观察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20岁至80岁,平均年龄57.6岁,原发病有尿毒症30例,慢性肾炎28例,高血压病17例,糖尿病25例。常规组男55例,女45例,19岁至83岁,平均年龄58.0岁,原发病有尿毒症35例,慢性肾炎30例,高血压病17例,糖尿病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病例纳入标准:(1)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持续时间>2次/周血液透析的患者;(2)神志清醒,无关节活动障碍,思维正常,能进行语言沟通;(3)愿意合作、在知情同意原则下自愿参加;(4)6分钟步行试验达3级以上。

1.1.2病例排除标准:(1)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就、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各种严重心脑疾病患者;(2)精神有问题,拒绝合作的患者。

1.2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判定: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以上,伴或不伴有头晕、焦虑、胸闷、出冷汗、恶心、呕吐、心率加快等低血压症状〔2〕。

1.3方法两组均采用德国费森尤斯公司生产的4008S型号的透析机,使用日本尼普洛透析器,透析液温度37.0℃,钠浓度140mmol/L,透析时间4小时,血流量200ml/s。透析前由医生给患者行6分钟步行试验,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均全程采用迈瑞多参数心电监护仪进行血压的监测。

1.3.1常规组执行常规干预方法降低血液透析性血压的发生:(1)透析前有计划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简明说明血液透析的目的、重要性、操作方法、配合方法,消除患者对血液透析的恐惧感,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依从性。(2)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控制水分的摄入,控制体重的增长,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干体重的5%,每天体重增长<11Kg。(3)进食优质蛋白,增强营养,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4)合理应用降压药,长期服降压药者,透析前减量或停服。(5)透析过程,特别是中午进餐时,加强巡视,透析后期进食易引起低血压,避免透析之前或透析中进食。

1.3.2观察组除采取对照组的常规干预法外,还指导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使用迷你单车进行踏车运动。方法是将迷你单车固定在床尾,患者上机治疗后10分钟开始,双脚蹬车,速度根据患者自身身体情况,量力而行,以不感觉劳累、无心悸及气喘为宜。间歇性脚蹬迷你单车,直至透析治疗结束。

1.4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P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低血压的发生率用%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当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血液透析过程中,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而透析中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是导致血液透析性低血压的主要原因〔3〕。循环血容量不足,肾脏血流通过减少,超滤发生困难,导致透析不充分,影响透析效果,使肾脏功能进一步下降,还可诱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迷你单车体积小而轻,重量约5kg,使用方便,放于病床尾部即可使用。患者在透析中脚蹬迷你单车时,骨骼肌运动,肌肉和关节中感受器受到刺激,通过传入和传出冲动,引起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增快,从而增加器官的灌流量;同时运动增强了心血管系统的应激性、适应性和耐受性,从而使头晕、胸闷、恶心等症状减少或减轻〔4〕。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透析病人进行脚踏迷你单车运动,确实是一个实用、可行的预防低血压发生的方法。但在蹬车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运动过程中及时询问病人的感受,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运动后及时做好记录,以评估和调整运动量。本研究观察组的4例在进行迷你单车的踏车运动中,依从性差,不能按要求进行踏车运动,发生了低血压的现象,提前结束血液透析。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改变患者的思想观念,自觉参与运动锻炼,并持之以恒很重要。因此,在预防血液透析性低血压时,采用常规干预法:如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增强营养、合理应用降压药、避免透析之前或透析中进食,加上血液透析术中指导患者使用迷你单车进行踏车运动,能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益颖.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探讨及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7):249-250.

[2]陈香美.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59.

[3]程琼.主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卫生.2014.52(3):88-89.93.

[4]马璐璐,邱雪慧,薛玲霞,张晓微.运动改善血液透析病人症状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07,21(1):121-122.

标签:;  ;  ;  

踏车运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术中低血压发生率的护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