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感知的人格——读《歌德的对话》

被感知的人格——读《歌德的对话》

一、感知人格——读《歌德谈话录》(论文文献综述)

赵钦钦[1](2021)在《《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研究》文中提出《文心雕龙》中的创作论研究历来备受学界关注,成果也极其丰硕。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文心雕龙》创作思想的探索大都是将重点放在了创作论的理论价值上,忽视了其在写作实践方面的指导性、规范性、标准性作用。实质上,《文心雕龙》中的创作观不仅仅是一种文论观念,在深层意义上更是一套作文准则,是刘勰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为文章写作确立的纲领,凝聚着刘勰全部的创作才情和为文理想,引导并规范着创作实践,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是在魏晋六朝儒学衰落、玄学兴盛、形式主义文风泛滥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面对“讹滥”的形式主义文风,刘勰的救治之策,就是以“标准”规范文学创作。刘勰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学创作“标准”的原则性问题,即:文学有本、创作归正、文质彬彬;在基本原则制约下,做到:行文有术,通变有方。由于《文心雕龙》涉及文学本体论、文体论、创作论和批评论等方方面面,并非单纯论述创作标准,因而其理想“标准”蕴含在理论系统中,创作标准既隐而不显、表述分散,又自成系统、严谨清晰。《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作家人格标准、思维建构标准、文本呈现标准和审美价值标准。作家人格标准要求作家不仅要有才、气、学、习等个体情性,而且要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家国理想,达到艺术人格与社会人格的高度合一;思维建构标准就是创作时保持自然、虚静的精神状态,并利用思维意志将客观事物、主观情思、语言文辞(物、意、言)融为一体;文本呈现标准就是布局谋篇要遵守“情理设位,杂而不越”的原则,语言表现要学会“善术驭文,巧用修辞”的方法,令文章圆融通畅、情采兼备;审美价值标准在于思想内容里“风清骨峻,辞采华茂”的艺术风貌,即有“风骨”,也在于字里行间中“深文隐蔚,馀味曲包”的文外之旨,即能“隐秀”。《文心雕龙》既有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是一部优秀的骈文作品,其文本呈现本身就是刘勰对其创作标准的完美践行。文学创作标准的理论价值表现在文学特性和文体论的深入探索中,创作标准无论对于当下的应用写作还是文学写作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行文思路如下:第一章,探讨《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提出缘由,分析这一标准的总原则及其和具体“标准”的关系。第二章,梳理《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具体内容,分别阐明它们的理论来源、具体内涵和重要影响。第三章,探究《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理论价值,指出《文心雕龙》作为文学作品的实践品格和理论贡献,并阐明对文章写作的指导意义。

常波[2](2021)在《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格奥尔格·毕希纳是德国19世纪初期的重要作家,因英年早逝,只留下了《丹东之死》《雷昂采和蕾娜》《沃伊采克》和《伦茨》这四部文学作品,且直到20世纪初期才引起充分关注。毕希纳的作品部部经典,不但在形式上别具一格,还蕴含着明显背离德国美学传统的开创性思想。以他命名的毕希纳文学奖也彰显了其对德国文学的重要意义。毕希纳身份的复杂和矛盾性给研究带来了困难,寻找其中的统一性是个难题。他是医学研究者、投身农民运动的革命者、将革命矛头对准贵族的早期共产主义者,还是在文学作品中流露出宿命论和虚无主义倾向的作家。他的社会革命实践和文学创作呈现出相互对立的姿态,且是同时发生,让人难以解释二者为何能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但如果将毕希纳的革命活动和文学作品从思想史的角度进行阐释,就能够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革命精神和人道主义之爱。一方面,它呈现为现实中的社会革命,要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现行制度,为最广大的底层民众争取基本生存条件。另一方面,它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对“人性”的质疑、甚至绝望。但这并非是单纯的虚无主义,而是旨在思想界发动一场形而上学革命,目的是要打破德国文化高峰时期,即“艺术时代”的文学传统,将文学引领至对“人”的现实主义关注。毕希纳的美学革命是通过反对理想主义和自律美学而展开的。他以席勒为靶子,对理想主义美学脱离现实、远离政治等时代弊病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在更深层面上实则指向的是德国传统的理想主义“人性论”,打破了德国“向内”的精神传统。具有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毕希纳暗示:应放弃虚无缥缈的思辨“人性论”传统和对精神自由的片面追逐,跳出当时市民性的狭隘,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活,寻求社会制度改革,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启蒙以来追求的自由、平等和博爱。他是一位具有革命精神的人道主义作家。

陈燕翎,庄佩芬,彭建平[3](2021)在《吸收能力视角下贸易开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全面提升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中央"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利用SBM模型的ML指数法测算各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基于吸收能力的视角,结合面板门槛模型对贸易开放如何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国际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贸易开放的绿色技术溢出存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农业研发投入水平四种吸收能力因素的双重门槛效应。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三门槛下,贸易开放的绿色溢出效应的动态吸收能力正向调节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绿色生产率效应。但在农业研发投入水平门槛下,农产品国际贸易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据此,提出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推进产业对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高农业研发投入效率等建议。

山丹[4](2020)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文中提出童年书写是儿童文学艺术的核心内容,表现童年的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是儿童文学对童年精神的审美创造与诗意追求。童年书写不只是一种文学的表达策略和创作形式,更是以文学形式构建人类对于自身、他者、社会及历史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本论文以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为研究对象,并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划分为写实型童年书写、经验型童年书写和理想型童年书写,通过梳理三种童年书写范式在主题表现、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事结构、语言类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文学图景,归纳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由此带给中国儿童文学的启示。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具体章节内容概括如下:绪论主要对童年理论、童年观和童年书写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第一章“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对现实题材儿童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勾勒,通过探讨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阐释童年书写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意蕴。现实题材儿童小说演变轨迹,聚焦于1917至1999年间的儿童小说历史发展脉络,本论文将其归纳为:新生期、生长期、探索期及繁荣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儿童小说的创作特征加以分析。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语境的革新和“解放儿童”儿童文学观的确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形成了新的创作格局。通过对儿童小说中童年书写转向的内外成因分析,阐释童年书写的叙事特征和艺术形式。第二章“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探讨写实型童年书写对当下童年个体生命的书写维度。本章从个体童年的身份认同、成长书写、性别书写、青春书写和边缘生命书写的不同维度,梳理了童年书写中的写实型童年书写的创作特征。展现成人作家在将现实儿童作为表现对象时,对童年的生活现状、情感真实和生命尊严的理解与尊重。对写实型童年书写创作范式的探究,能够丰富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童年生命书写的内涵和形式,并为儿童文学深入童年精神提供重要的参考。第三章“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对童年书写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了阐释。经验型童年书写,分为成人作家对自我童年生活书写的白描,及以文学书写方式再现自我童年的心理投射。在对儿童小说中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解读时,主要从童年回忆的诗意书写,童年乡土的多元书写,童年创伤的投射书写和童年缺失的补偿书写等不同维度加以讨论。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中,成人作家试图通过追寻自我童年生命的书写价值,来呈现儿童小说中的童年经验的艺术形态和审美表征。第四章“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探讨了儿童小说中的理想型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本特征和审美意蕴。理想型童年书写作为成人作家对于童年精神的追求与寄托,为当下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指引,并为人类童年提供了直达心底的精神滋养。本章从历史语境、战争语境、人类乡土语境和理想童年精神四个维度,建构了理想型童年的创作范式。理想型童年书写为成人作家提供走出个人化童年私语,面向集体童年精神的途径,其体现的是儿童文学创作对于人类童年精神的向往。第五章“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主要讨论了童年书写所呈现的审美意旨,与其在创作中所面临的书写困境。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既体现为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在文本层面,以诗性内核把握童年精神品质和以童心力量坚守文学创作之魂,又体现为童年书写对儿童读者在审美体验中的心灵净化与情感共鸣。在探究新世纪儿童小说的童年书写所面临的困顿境遇时,本论文分别从童年书写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童年书写中成长体验的错位和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意识的缺失等方面,指出了当下儿童小说的创作困境。并重审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系列化”写作模式,桥梁书阅读模式,及“低龄化”写作现象,为童年文化变革中的童年书写提供突破和发展的新方向。结语部分对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通过肯定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指出了随着“童年”元素作为儿童小说书写的日趋繁盛,追求童年审美的文学样式将丰富儿童小说的创作空间。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商业化的童年书写样式对儿童小说发展的阻碍。因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既要对抗符号文化的侵蚀性,又要保有文学审美的生命力。特别是,童年书写需要从儿童生活的真实感出发,表达儿童生命的深广度,展现童年精神的力量性和童年文化的审美力,为儿童文学阅读构建一个更为美好的审美空间。童年本身能够带给人类的精神力量,引导着儿童小说在立体而饱满的童年书写中,塑造中国童年的独特审美艺术。新世纪儿童小说正是通过不同维度的童年书写诠释着童年精神的生命、历史和文明之歌。

黄英[5](2020)在《小学古诗词审美鉴赏教学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随时间的流逝不断地发展、延续和复兴。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到汉代乐府诗再到唐宋元明清诗歌,时而婉约,时而豪放,或高远空旷,或清雅恬淡,细细品味,浅吟低唱,无不令人沉醉,令人神往。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诗词的魅力。古典诗词是中华文明的宝藏,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彰显着中国文化的绚烂、奇特和雄伟。古诗词能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使人读之口齿噙香,品之心内震荡,而后骨格清奇,气质不凡。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探索、发现、欣赏和感受美。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热爱生活,最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然而,由于古诗词本身、社会价值取向以及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在审美鉴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感受和体验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课堂缺乏一定的美感。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几所小学的部分师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小学古诗词审美鉴赏现状进行调查,继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析原因,然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对小学古诗词的审美鉴赏教学有所帮助。本研究以语文课程理论和核心素养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问题,探讨小学阶段古诗词审美鉴赏的意义和价值,并试图结合具体课例给出可行性教学策略,希望此研究能对身居教学一线的老师有所启发,也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自己提供一些参考。

黄晟鹏[6](2019)在《“天才”概念的实在与建构》文中指出“天才”是现代天才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概念,一般指标准智力测试得分多140的个体。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在人才成为第一资源的历史大背景下,天才和作为交叉科学领域的天才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均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近来年,在其学术共同体内部却开始出现了关于“天才”概念的争议,并已经深度影响到天才研究的未来发展和社会价值。厘清天才概念争议的产生原因,对天才的本质存在加以界定,不仅对于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解决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与之类似的概念争议提供了可参考的研究路径。本研究以“天才”的符号实在性为理论原点,指出了符号是承载观念的技术人工物,而术语则是符号在科学知识生产和传播中的应用形态。由此,得以确定本研究主体部分的论述框架,即从“天才”符号的意义和“天才”作为术语实在的定义两条线入手,先解决日常语境下“天才”的观念承载,也即意义结构问题,再就其在西方哲学和近现代天才科学研究中的术语化定义进行考察,进而对文化约束下的“天才”加以论证。最后在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回答本研究的两个核心研究问题:(1)什么是导致天才研究中实在论与建构论相对立的根本原因?(2)什么是“天才”作为符号和符号对象的本质存在?通过将意义特征分析、历史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语义网络分析等多种实证方法应用于大量与“天才”符号相关的经验事实,本研究揭示了“天才”符号的历史和含义,及其在实践中的象征意义;考察了“天才”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不同阶段的解读,特别是浪漫主义思想对现代天才研究的影响;回顾了近现代“天才”的科学定义的诞生,并对科学哲学视角下的科学和“天才”之间的二重关系进行了探讨;比较了同时期中西方天才观念的异同,对天才概念在稳定社会文化环境约束下的整体统一性和变化连续性进行了验证,正面证明了与“天才”有关的观念承载的确有受到社会文化的建构;最后,基于不同历史文化时期“天才”符号存在的恒定性以及“天才”所涉及的不同观念和术语化定义之间的共性特征,建立了关于“天才”符号及其对象的同一化理论表达。本研究提出并论证的“天才”的符号实在性,既肯定了天才作为客观事实的存在,又解释了不同文化环境下“天才”定义的差异化存在,为“天才”的实在性与建构性争议找到了以符号实在性为基础的解决路径,也为人才研究及教育实践的未来发展拓宽了视野。作为符号和符号对象的“天才”,其社会价值不仅在于天才个体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借由符号的象征功能指示当今社会应该受到重视和关注的能力领域和成就类型,从而促进各类人才的培养。

侯君伟[7](2019)在《新解与重构:《凤凰涅盘》中的精神现象学》文中提出本文以郭沫若的诗歌《凤凰涅盘》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为参照,将两个文本的直接关联和潜在关系进行互文性比对研究,以郭沫若诗歌所表现的动态精神为文学的出发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哲学思路为基本框架,尝试重构《凤凰涅盘》的诗歌批评视野。并说明该诗与精神现象学的内在联系,依据其理论对诗歌进行重新评估。其一,探索出离固有文学原理解读诗歌的可能性,以及阅读中国新诗的方法、途径。其二,探求以《精神现象学》为理论先导的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与诗歌研究融合的可能性。本文共五部分。引言介绍郭沫若作为球形天才的特质,兼有自然和人文社会的双重科学视域和为我所用的思维方式。依据文学文本的分析,指出我国诗歌批评在郭沫若诗歌及关于《凤凰涅盘》研究的成果和缺陷。尝试对《凤凰涅盘》整体研究状况、进度做历时性的全景扫描,整理各家特点,辨别其间误区,吸取前人教训,规避潜在错误,把握目前研究动向。第一章,详细交待《凤凰涅盘》创作前后的因果条件及影响因素。区别大陆哲学泛神论与郭沫若泛神思维,归纳两者在文本中处于同一状态展现的艺术效果。注意作者对诗歌多次修改体现出的主客观动力。由席勒美学思想的三原则推及郭沫若诗歌创作的脉络与必然遭遇的瓶颈,判断对文本批评的合理性及错误倾向。第二章,拟用生命、文化、精神、诗歌四个更生主题阐释《凤凰涅盘》的多元化艺术成就。从自然世界生命演化、凤凰与菲尼克斯的同一与差异生成的独特美学效果、凤凰歌与群鸟歌的辩证关系和出场顺序问题的讨论、“涅盘”词义辨析、个人精神觉醒与群体精神崛起、诗歌内在的创作原理、发掘《凤凰涅盘》独有的审美特质和审美规范等方面,陈述其文学色彩、哲理内容。第三章,理清《凤凰涅盘》与《精神现象学》的文化背景、写作结构、思想原理、哲学内涵的关系,运用精神现象学的认知方法解读《凤凰涅盘》潜在的互文效应,进而提升至凤凰之火的火元素的渊源和含义的探讨,关联《凤凰涅盘》《精神现象学》内部精神的永恒性与完满性问题。通过柏拉图《理想国》第九、十章提及的“回忆说”回顾两个文本的循环结构和动态精神。结语,总结全文。以整合《凤凰涅盘》与《精神现象学》的角度重申作品与理论互为阐释互为生成的事实,从而调解诗歌与哲学之间的矛盾,努力给出纯哲学方法解读现代诗歌的有效途径。

杨敏[8](2019)在《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诗性比较》文中指出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普里什文(1873-1954)是19—20世纪之交俄罗斯伟大的新现实主义((?))作家之一,而屠格涅夫是其钟爱一生的作家。可以说,两位作家都是大自然的歌者,对自然有着温婉诗意的抒发。笔者在阅读两位作家的小说后发现,自然虽是他们诗性小说((?))的主要呈现,但两位作家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均充盈着诗性,同时,作品中诗意与抒情同样因哲理的内涵而获得几分凝重与饱满。关于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诗性的比较问题,国内外学者研究得还不很充分,二者的比较分析远没有展开,更谈不上系统深入,所以这种“诗性”在他们笔下是如何呈现的,在其思想内涵与艺术手法中又是怎样体现和阐发的,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等等,这些疑惑都引发了笔者学习和研究的兴趣,故以“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诗性比较”为题来撰写自己的博士论文。在写作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大量的中俄文资料,并从整体出发把握两位作家小说创作中的诗性特征,通过对“诗性”的理解分析并运用文学比较法、历史分析法和文本细读法等来分析普里什文和屠格涅夫的小说创作。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4章)、结语和参考文献四部分构成。绪论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综述国内外学者对两位作家研究的现状,阐明选题理由,并指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小说诗性的定义及内涵、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体裁风格的异同及二者小说诗性内涵的总体特征,由此得出自然描写、人物塑造以及作品的哲学与美学思想构成了两位作家小说诗性的主要内容特征。第二章中,笔者从两位作家整体的自然观、景物描写的功用及景物描写的象征意蕴来分析两位作家笔下大自然的异同。第三章对比分析两位作家笔下农民、女性及儿童形象的诗性塑造,探明普里什文对屠格涅夫人物形象刻画的继承与革新。第四章侧重研究两位作家小说中关于“普世之爱”和象征精神探索之“道路”的母题,并对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在这些主题中所折射出的哲学与美学思想观点上的异同予以分析。结语总结全文,对本论文所得结论予以呈现,确定屠格涅夫与普里什文可持续研究的空间,指出本论文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诗性比较中不尽完善之处和明确继续努力的方向。

宋戈[9](2019)在《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是着作权侵权判定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规则,产生于美国判例法实践,也被我国借鉴并广泛适用于着作权侵权判定之中。该判定规则涉及对间接证据的综合判定,也需要裁判者高度盖然性的价值判断,故难以上升为一项成文的法律规范。因此,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司法适用需要高度依赖着作权侵权的判定经验、价值原则等。然而,在不同着作权侵权语境下,我国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适用也显现出法律移植与本土化适用的矛盾,对于相关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归纳方面存在不足:在经验总结层面,我国不存在美国合理使用四要素中“使用数量与实质性”对于作品“实质性相似”判定标准的法律解释渠道;实践中的作品实质性相似被用以实现不正当竞争的目的,因而常常属“高度一致”性。在我国立法与侵权的现实背景下,经验主义的适用模式容易将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简单化”,对规则所遵循的判定逻辑认识不足,缺乏判定作品实质性相似的方法、标准,难以平衡诉讼程序中举证责任与判定责任之间的平衡。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在我国司法适用呈现出经验总结不足的问题,不仅涉及着作权侵权诉讼程序的差异化安排,也涉及诉讼当事人举证、抗辩等正当权利的行使。在理论归纳层面,我国缺乏对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理论反思:对于“狭义”与“广义”的着作权侵权概念内涵缺乏必要的认识,未能对规则的基本概念内涵(着作权侵害行为判定规则)作出严谨的定位;过度依赖思想表达二分法,未能对具体作品不同抽象层次结构作出区分,忽视作品内在表达与外在表达在实质性相似判定中的关系与区别;缺乏一种贯穿侵权举证与侵害判定的作品相似性分析方法,将“法定着作权实施行为”的判定孤立于判定规则之外。理论归纳的缺乏导致作品实质性相似判定中对作品着作权保护范围界定的不足,无法将作品独创性、思想表达二分法等理论工具中的价值理念渗透于着作权侵权判定实践之中。为了克服上述判定规则的本土化适用问题,本文尝试对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概念、理论、经验作批判式的分析:首先,分析广义与狭义“着作权侵权”概念内涵的差异,将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定义为“着作权侵害行为”(狭义的着作权侵权行为)判定规则,确保司法实践对作品实质性相似、主观过错之间的关系以及广义着作权侵权判定等作出应有的体系化解读,克服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适用的语境差异;其次,重新归纳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适用理论,尝试以符号学理论工具批判传统理论对于作品着作权保护范围界定的局限性,解释作品“先抽象观察后整体观察”方法的原理;最后,以事实举证、价值判定的不同阶段为划分标准,重新分析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在不同阶段的基本内涵,归纳作品接触与初步性相似的基本举证规则,梳理作品实质性相似判定中的程序差异,主观、客观判定标准。在对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概念定位、理论归纳、经验总结的批判分析基础上,分析规则在我国适用的基本现状、法律语境差异,指出规则移植过程中呈现出的适用路径缺失,举证与判定责任失衡,判定标准不明的问题。最终,立足于我国客观现实对规则移植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予以回应,包括建立判定逻辑与法定权能之间的逻辑联系、平衡举证与判定的责任、合理划分侵权抗辩事由、完善作品实质性判定中的步骤与标准等。

王俊佳[10](2020)在《高中语文“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实施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第18个学习任务群,也是最后一个任务群,该任务群同课标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和“科学与文化论着研习”有紧密联系,同时,这一任务群要求高中生学习写作“学术性小论文”,这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事物”。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如何将这一任务群具体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且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研究旨在对“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作出解读,并探索其实施策略和具体的教学方法,以期为一线教学实践提供参考。第一章对“学术论着专题研讨”进行解读。第一节对其中三个重要的概念“学术论着”﹑“学术专题”﹑“学术性小论文”做解释;第二节运用对比的方法,将“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同2000年的“研究性学习”﹑2003年提出的“文化论着研读”以及“科学与文化论着研习”进行比较,以期给其一个准确定位提供参照;第三节是在前两节基础之上对“学术论着专题研讨”的价值分析。第二章是调查研究。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内几所有代表性的高中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展开调查,了解到在现有条件下,教师存在学术论着阅读量较少、对新课标理解不够深入、研究意识不足等问题;学生存在学术论着阅读量极少、阅读学术论着有困难、对学术专题以及小论文缺乏了解等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对教师提升学术素养及教师引导学生方面提出了教师要研究新课标、多读书、多向外部借力等建议。第三章是实施策略的探究。我们结合大量实际教学案例,对“学术论着专题研讨”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究,并针对各个环节提出一系列可行方法,针对“学术论着选读”,我们整合出一些可读书目并总结读书方法;在“学术专题研讨”中提出精心准备专题、充分占有材料、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在“学术性小论文写作”中提出要有勇气和信心,要养成学术规范意识,并在撰写题目、拟定提纲、修改论文、准备答辩的过程给出了一定建议。最后,统整以上环节,结合《乡土中国》的教学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二、感知人格——读《歌德谈话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感知人格——读《歌德谈话录》(论文提纲范文)

(1)《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性
第一章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提出及原则
    第一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提出
        一、关于文学创作标准的界定
        二、文学创作标准提出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总原则
        一、文章本源——因文明道
        二、思想标准——执正驭奇
        三、文质标准——衔华佩实
    第三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基本原则
        一、文术标准——心总要术,遵体循规
        二、文变标准——凭情会通,负气适变
第二章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作家人格标准
        一、社会人格——树德建言,奉时骋绩
        二、艺术人格——才由天资,学慎始习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思维建构标准
        一、创作准备——虚以待物,静以养气
        二、思维状态——情貌无遗,神与物游
    第三节 文学创作的文本呈现标准
        一、谋篇布局要求——情理设位,杂而不越
        二、语言表现手段——执术驭篇,巧用修辞
    第四节 文学创作的审美理想标准
        一、审美价值诉求——风清骨峻,辞采华茂
        二、艺术形象特征——深文隐蔚,馀味曲包
第三章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实践品格
        一、 “谋篇布局”与《文心雕龙》之结构体系
        二、 “文质标准”与《文心雕龙》之文质并重
    第二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理论价值
        一、创作标准下“文学特性”的深入探索
        二、创作标准下“文体之论”的渐趋成熟
    第三节 《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的写作指导意义
        一、创作标准对应用类文章写作的指导
        二、创作标准对文学类文章写作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二、作家生平简介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论文的主旨与构思
第一章 毕希纳美学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思想史背景:艺术时代的人性论
        (一)艺术时代的定义和特征
        (二)艺术时代的人性论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学革命:理想主义语境下的现实主义美学
    一、毕希纳美学概述
        (一)《丹东之死》中的艺术对话
        (二)书信中的艺术谈话
        (三)伦茨和考夫曼的艺术对话
        (四)三个艺术对话小结
    二、继承与背离:毕希纳与理想主义文学传统
        (一)与魏玛古典文学的关联
        (二)与德国浪漫派的关联
        (三)与“狂飙突进”运动的关联
        (四)与青年德意志文学的关联
    三、对理想主义艺术的批判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而上学革命:自律美学的幻灭
    一、古典——浪漫派的自律美学
        (一)作为传统的自律美学
        (二)自律美学方案:古典文学与浪漫派
    二、反对自律美学
        (一)拒绝自律美学
        (二)反思人的自律能力
        (三)以感性为基础的美学观
    三、隐晦的无神论者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道主义政治美学:必须“爱”人
    一、反抗异化的存在状态
    二、反对理性主义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一)理性主义破坏人的完整
        (二)非理性主义的决定作用
    三、作为早期共产主义者
        (一)对财产问题的思考
        (二)对暴力革命的思考
        (三)对社会制度的反思
    四、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童年书写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概述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四、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转向
    第一节 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历史变迁(1917—1999)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生期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发展期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探索期
        四、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繁荣期
    第二节 新世纪文化语境下的儿童小说童年书写
        一、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语境
        二、分化期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格局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创作范式
    第三节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表现形式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学表达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内涵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艺术呈现
第二章 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
    第一节 学校与儿童:写实型童年的身份认同
        一、童年的校园:作为学生的儿童身份塑造
        二、认同的焦虑:儿童身体的压抑与桎梏
        三、认同的内省:校园童年的觉醒与抗争
    第二节 主体的真实:写实型童年的成长镜像
        一、自我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审视
        二、他者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迷思
        三、家庭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再认
    第三节 自觉与超越:写实型童年的性别意识
        一、性别书写:“永远的”男孩和女孩
        二、少女小说: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自觉
        三、超越定式: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重构
    第四节 接纳与指引:写实型童年的青春书写
        一、找寻信念:童年青春书写的姿态与方向
        二、触碰情丝:童年青春书写的勇气与限度
        三、走进现实:童年青春书写的理性与节制
    第五节 观照与隔阂:另类童年的书写边界
        一、无声的呐喊:书写特殊童年的私语
        二、他者的边界:从《我是白痴》到《我是天才》
        三、遥远的银河:“另一种”童年书写
第三章 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
    第一节 记忆碎片:童年回忆书写的追思与重组
        一、真挚与坦诚:童年回忆书写的诗意表达
        二、治愈与省思:童年回忆书写的双重指向
        三、遮蔽与取舍:童年回忆书写的经验治理
    第二节 个人乡土:童年乡土书写的热切与哀伤
        一、记忆重启:个人乡土童年的书写特征
        二、大地之子:个人乡土童年回忆的成长之歌
        三、重拾美好:新乡土童年书写的碰撞与坚守
    第三节 投射机制:创伤性童年书写的精神博弈
        一、悲悯的投射:童年创伤经验的文本再现
        二、受创的儿童:身体的规训与精神的桎梏
        三、童心的抚慰:灾难中的群体性创伤
    第四节 情感补偿:缺失性童年书写的孤独内核
        一、教育的轮回:缺失性童年书写的亲情之思
        二、孤独的延续:缺失性童年书写的生存观照
        三、《金色的手指》:爱的缺失与成长的孤寂
第四章 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
    第一节 想象的儿童:历史与童年的双重建构
        一、历史童年书写:“唯我”的历史文化想象
        二、历史的童年:童年生活的想象与再现
        三、童年的历史:童年视角下的历史叙事
    第二节 战火中的儿童:战争与童年的书写平衡
        一、重返生活:战争题材儿童小说的叙事转向
        二、悲悯情怀:战争童年的书写力量
        三、非暴力书写:战争童年的人性底色
    第三节 人类的乡土:童年生命的精神原乡
        一、人性颂歌:人类童年乡土的诗性咏叹
        二、文化乡土:重返童年的生命之源
        三、《寻找鱼王》:童心与初心的“天人合一”
    第四节 理想的儿童:童年精神的文化确认
        一、童年精神书写的集体性想象
        二、童年精神书写的多重性建构
        三、童年精神书写的革新与超越
第五章 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
    第一节 向阳而生: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
        一、诗性哲思:童年书写的美学景象
        二、守护童心:童年书写的精神内涵
        三、救赎之力:童年书写的净化作用
        四、情感共鸣:童年书写的文本价值
    第二节 走出困顿:童年书写的创作反思
        一、从“现实”到“真实”的童年书写距离
        二、童年书写中成长性体验的割裂与缺失
        三、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对“儿童本位”的补充
        四、消费时代下童年书写的改写与重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小学古诗词审美鉴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
        1.1 古诗词的美学价值
        1.2 小学古诗词课堂中的审美功能被忽视
        1.3 个人兴趣和经历
    2. 研究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实践意义
    3. 文献综述
        3.1 国外研究现状
        3.2 国内研究现状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研究法
        4.2 案例分析法
        4.3 问卷调查法
        4.4 访谈法
    5. 核心概念辨析
        5.1 审美鉴赏
        5.2 古诗词
        5.3 教学
第一章 小学古诗词的审美意义和教学价值
    1. 语言凝练,韵律和谐
    2. 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3. 想象丰富,思维活跃
    4. 人文素养,文化传承
第二章 小学古诗词审美鉴赏的教学现状
    1. 调研情况
        1.1 教师方面
        1.2 学生方面
    2. 调查现状
        2.1 古诗词审美教学中教师“教”的现状
        2.2 古诗词审美教学中学生“学”的现状
第三章 小学古诗词审美鉴赏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1. 问题分析
        1.1 文学素养有待加强
        1.2 轻视诗词的文化性和审美感
        1.3 教学缺少灵活性
    2. 成因分析
        2.1 诗词年代久远和快餐文化蔓延
        2.2 教育体制弊端和功利主义倾向
        2.3 教师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学习兴趣减弱
第四章 小学古诗词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1. 感受与理解
        1.1 诵读吟唱,感知诗韵
        1.2 创设情境,体会诗境
        1.3 合作探究,领悟诗情
    2. 欣赏与创造
        2.1 巧用游戏,增加诗趣
        2.2 拓展延伸,提升诗力
        2.3 融于生活,培养诗心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6)“天才”概念的实在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天才”和西方现代天才研究的兴起
        1.1.2 国内的天才研究与实践
        1.1.3 天才研究的建制化发展及其困境
    1.2 “天才”概念之争
        1.2.1 实在的“天才”
        1.2.2 建构的“天才”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的天才概念相关研究
        1.3.2 国内的天才概念相关研究
        1.3.3 国内的社会建构论相关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小结
    1.4 研究设计
        1.4.1 理论原点与研究问题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4.4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符号是观念的载体
        2.1.1 定义“观念”
        2.1.2 从观念到概念
        2.1.3 符号是承载观念的技术人工物
    2.2 术语是术语化的符号
        2.2.1 符号在科学活动中的功能与价值
        2.2.2 符号的术语化
    2.3 符号实在性视角下的“天才”概念之争
        2.3.1 与“天才”符号表意的四个命题
        2.3.2 “天才”符号的无限衍义和分岔衍义
        2.3.3 “天才”概念的符号实在性分析框架
第三章 “天才”符号的历史与意义
    3.1 对“天才”符号的历史追溯
        3.1.1 古汉语中的“天才”原形
        3.1.2 近代“天才”概念的再引进
        3.1.3 民国时期“天才”符号的扩散
    3.2 基于实际语例的意义结构分析
        3.2.1 意义结构分析的KF模型及其实现路径
        3.2.2 “天才”在实际语例中的意义结构
        3.2.3 汉语“天才”与相关英语词汇的比较
    3.3 “天才”在实践中的象征意义——来自少年班社会形象分析的证据
        3.3.1 研究数据的采集
        3.3.2 语义网络分析与内容分析
        3.3.3 研究的主要结果
        3.3.4 少年班社会形象与“天才”
第四章 哲学语境下的“天才”实在
    4.1 天才是超自然的非理性状态
        4.1.1 诗神凭附的迷狂“天才”
        4.1.2 体液决定的忧郁“天才”
    4.2 天才是神圣的恩典和赐予
        4.2.1 天才与恶魔(Daimon)
        4.2.2 新柏拉图主义对“天才”概念的重塑
        4.2.3 从神性“天才”到人性“天才”
    4.3 天才是天然的美的创造力
        4.3.1 浪漫主义思潮与“天才”的美学化
        4.3.2 浪漫主义“天才”的存在、构成、来源和领域
        4.3.3 浪漫主义“天才”对现代天才研究的影响
第五章 科学语境下的“天才”实在
    5.1 天才是可遗传的个体成就
        5.1.1 “天才”符号与科学关系的二重性
        5.1.2 优生学与现代天才研究的诞生
    5.2 天才是可测量的生理属性
        5.2.1 现代天才研究心理测量学范式的建立
        5.2.2 分子遗传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意义上的天才测量
    5.3 科学与哲学在“天才”概念上的交锋
        5.3.1 重审康德对科学天才的否定
        5.3.2 科学哲学领域的科学天才之争
        5.3.3 科学天才与科学文化的传播
第六章 社会文化对“天才”的建构
    6.1 “天才”社会建构的理论梳理与实证路径
        6.1.1 社会建构与文化约束
        6.1.2 基于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证明思路
    6.2 十九世纪中国的儒家天才观——对《养蒙金鉴》的考察
        6.2.1 林之望与《养蒙金鉴》
        6.2.2 案例编码与统计分析
        6.2.3 “德”与“智”并重的儒家天才观
    6.3 天才观念的纵向演化——基于古代史书中天才事例的统计分析
        6.3.1 史料选择与编码结果
        6.3.2 不同历史时期的天才观念建构
        6.3.3 中国古代天才观念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第七章 “天才”的符号本质及其价值
    7.1 “天才”概念争议的成因梳理
        7.1.1 西方精英主义思想与当代价值观之间的矛盾
        7.1.2 哲学的理论痕迹和科学研究范式之间的矛盾
        7.1.3 复杂意义结构与术语单义性要求之间的矛盾
    7.2 “天才”作为符号的本质存在
        7.2.1 “天才”在不同语境的表意同一性
        7.2.2 “天才”符号本质的形式化推导
    7.3 “天才”社会价值的重新认识
        7.3.1 天才的社会建构不等于解构天才
        7.3.2 天才教育的意义不止于造就天才
    7.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新解与重构:《凤凰涅盘》中的精神现象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论文目的与意义
    二、《凤凰涅盘》研究四十年
        (一)四十年来《凤凰涅盘》研究概况
        (二)回顾与凝视:近四十年研究遭遇的瓶颈
        (三)研究传统的坚守与瞻望下的趋向
第一章 作为创作、接受、批评的文本《凤凰涅盘》
    第一节 作者:静观与动能
    第二节 读者:直觉与感知
    第三节 批评者:想象与逻辑
第二章 意义的死亡与更生
    第一节 生命更生
    第二节 文化更生
    第三节 精神更生
    第四节 诗歌更生
第三章 精神的形状与动态
    第一节 《凤凰涅盘》与《精神现象学》的关系
    第二节 《凤凰涅盘》的互文效应
    第三节 火元素与回忆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诗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何谓小说诗性
    第一节 诗性的由来
        一、诗、诗人以及诗性的定义
        二、小说诗性内涵
    第二节 普里什文小说对屠格涅夫体裁的继承与发展
        一、对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的继承与发展
        二、对屠格涅夫“散文诗”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诗性的主要内容特征
        一、对自然诗性之美的继承
        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对命运的关注
        三、对理想人性与理想世界的渴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笔下自然的诗性之美
    第一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笔下自然观的异同
        一、整体自然观的呈现
        二、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三、关于大自然的死亡与个性存在问题
    第二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笔下景物描写特点分析
        一、景物描写的思想艺术功用
        二、景物描写是民族心理及精神风貌的写照
        三、景物描写伴随着对宇宙的认知
    第三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景物描写的象征意蕴
        一、对“太阳”的意象分析
        二、关于景物色彩的意象分析
        三、作家笔下庄园与花园的象征意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笔下人物形象的诗性塑造
    第一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笔下农民形象的诗性塑造
        一、与自然相依相融的农民形象
        二、农民的精神境界与道德追求
        三、农民的个性化与时代性特征
    第二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诗性塑造
        一、对理想女性的塑造
        二、对反抗女性的塑造
        三、对新女性的塑造
    第三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笔下儿童形象的诗性塑造
        一、儿童诗意的内心世界
        二、儿童的民族性特征
        三、儿童的“成长”主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哲学与美学思想探微
    第一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笔下“爱”的诠释
        一、爱的行为方式
        二、爱情与幸福的交织
        三、爱的普世与救赎
    第二节 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笔下“道路”母题的分析
        一、个体生命的斗争之路
        二、主人公的迷失与信仰之路
        三、知识分子的漫游之路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书目

(9)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一章 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概述
    第一节 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概念
        一、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定位
        二、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局限性
        三、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属性
    第二节 着作权侵权判定相关概念的比较
        一、作品接触与接触权
        二、作品相似性概念的比较
        三、作品复制概念的比较
    第三节 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演变
        一、着作权侵权判定路径的产生
        二、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发展
    第四节 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适用困境
        一、作品着作权保护范围的界定
        二、作品实质性相似判定逻辑的欠缺
        三、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法律移植问题
第二章 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理论基础
        一、“复制——不当挪用”的判定路径
        二、作品抽象层次结构理论
        三、作品着作权宽窄保护范围理论
    第二节 作品独创性的理论分析
        一、独创性的语源考究
        二、作品创造性内涵的演变
        三、作品独立创作内涵的边界区分属性
        四、独创性在着作权侵权诉讼中的转变
    第三节 思想表达二分法的理论分析
        一、思想表达二分法的多维度分析
        二、思想表达二分法的理论定位
        三、思想表达二分法的局限性
    第四节 作品着作权保护范围的理论界定
        一、作品着作权保护范围的理论困惑
        二、作品基本范畴的符号学分析
        三、作品着作权保护范围界定的规则
        四、作品着作权保护范围的符号学分析
    第五节 符号学理论对作品实质性相似判定的启示
        一、作品实质性相似判定的符号学原理
        二、作品抽象观察与初步性相似的判定
        三、作品整体观察与实质性相似的判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作品接触与初步性相似的判定
    第一节 作品接触举证与判定的程序法分析
        一、作品接触举证的程序法比较
        二、作品接触判定的程序法目的
    第二节 作品抽象观察法的适用
        一、作品抽象观察的目的
        二、作品抽象观察的类型化分析
        三、作品抽象观察与初步性相似判定的关系
    第三节 作品接触与初步性相似的举证与判定
        一、作品接触与初步性相似的举证责任
        二、作品初步性相似的判定
        三、作品接触的判定
    第四节 作品接触与初步性相似的特殊关系
        一、反比例原则的适用
        二、作品接触与显着性相似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作品实质性相似的判定
    第一节 作品实质性相似判定方法的总结
        一、普通观察者测试法
        二、抽象/过滤/比较法
        三、外部/内部测试法
        四、整体观感测试法
    第二节 作品实质性相似判定方法的程序性差异
        一、“实质性相似——接触”判定路径的衰落
        二、作品实质性相似判定主观标准的差异性
        三、作品实质性相似判定中过滤步骤的适用
        四、事实查明程序的差异性安排
    第三节 作品实质性相似判定的主观标准
        一、普通观察者标准
        二、特别观察者标准
        三、整体观感标准
        四、意向观众标准
    第四节 作品实质性相似判定的客观标准
        一、数量/实质性标准的产生
        二、数量/实质性标准的内涵
        三、数量/实质性标准的“逆向”适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适用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现状与不足
    第一节 我国适用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现状
        一、我国适用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概况
        二、我国着作权侵权盖然性判定的价值立场
    第二节 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语境化差异
        一、着作权侵权归责原则的语境化差异
        二、着作权侵权抗辩规则的语境化差异
        三、合理使用制度的语境化差异
    第三节 我国适用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不足
        一、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适用路径的缺失
        二、诉讼程序中举证与判定责任的失衡
        三、作品实质性相似的判定标准不明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完善
    第一节 明确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的逻辑基础
        一、着作权侵害行为判定规则的基本定位
        二、从“复制行为”到“侵害复制权行为”的判定路径
        三、对作品抽象层次结构的二元划分
    第二节 理顺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适用的程序性症结
        一、明确作品初步性相似的举证地位
        二、合理区分着作权侵权判定中的抗辩规则
        三、适度运用诉讼程序中的事实查明机制
    第三节 完善我国作品实质性相似的判定
        一、明确作品过滤步骤适用的条件
        二、适用数量/实质性的客观判定标准
        三、区分实质性相似判定的主观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高中语文“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解读
    第一节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研究概念界定
        一、学术论着
        二、学术专题
        三、小论文
    第二节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定位
        一、与课程方案中“研究性学习”的比较
        二、与实验版课标中“文化论着研读”的比较
        三、“学术论着专题研讨”与“科学与文化论着研习”的比较
        四、“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定位
    第三节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价值
        一、读书研讨及论文写作,切实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提高师生水平,以更高能力应对高考升学
        三、注重研究创新,为社会培养文科高端人才
第二章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教学现状调查
    第一节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教师教学状况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二节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学生学习状况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三节 对“学术论着专题研讨”施行的建议
        一、对教师提升学术研究能力的建议
        二、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术论着专题研讨”的建议
第三章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具体实施及案例
    第一节 选读感兴趣的学术论着
        一、学术论着读什么
        二、学术论着怎么读
    第二节 研讨学术专题
        一、专题设置:精心准备专题
        二、专题研究:充分占有材料
        三、专题研讨:运用逻辑思维
    第三节 学术论文写作
        一、“学习型写作”,要有写作勇气和信心
        二、参照写作规范,培养学术素养
        三、定题拟纲,写作论文
        四、修改论文,准备答辩
    第四节 “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案例分析
        一、《乡土中国》教学案例
        二、《乡土中国》教学案例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感知人格——读《歌德谈话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心雕龙》文学创作标准研究[D]. 赵钦钦.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背离与继承 ——思想史视域下的毕希纳美学研究[D]. 常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3]吸收能力视角下贸易开放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 陈燕翎,庄佩芬,彭建平. 东南学术, 2021(01)
  • [4]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D]. 山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小学古诗词审美鉴赏教学研究[D]. 黄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天才”概念的实在与建构[D]. 黄晟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7]新解与重构:《凤凰涅盘》中的精神现象学[D]. 侯君伟.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普里什文与屠格涅夫小说诗性比较[D]. 杨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1)
  • [9]作品“实质性相似+接触”规则研究[D]. 宋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10]高中语文“学术论着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实施策略研究[D]. 王俊佳.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被感知的人格——读《歌德的对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