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感应淬火装置论文和设计-曹秀峰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齿轮感应淬火装置。它包括中空结构且具有开口的环状管体,所述环状管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环状管体内部分成靠环状管体外壁的冷却液流道和靠环状管体内壁的淬火液流道,所述环状管体内壁上开有若干喷射孔;所述淬火液流道对应开口处两端均连接有供液管,所述冷却液流道对应开口处一端连接有进液管,另一端连接与出液管;所述隔板上固定设有多条肋板,多条所述肋板均设于靠淬火液流道一侧。本技术方案通过隔板上设置的肋板能够提高与淬火液之间的换热效果,使淬火液的温度得到有效降低,降低淬火液喷出温度与工艺要求温度的偏差。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齿轮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结构且具有开口的环状管体,所述环状管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环状管体内部分成靠环状管体外壁的冷却液流道和靠环状管体内壁的淬火液流道,所述环状管体内壁上开有若干喷射孔;所述淬火液流道对应开口处两端均连接有供液管,所述冷却液流道对应开口处一端连接有进液管,另一端连接与出液管;所述隔板上固定设有多条肋板,多条所述肋板均设于靠淬火液流道一侧。

设计方案

1.一种齿轮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结构且具有开口的环状管体,所述环状管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环状管体内部分成靠环状管体外壁的冷却液流道和靠环状管体内壁的淬火液流道,所述环状管体内壁上开有若干喷射孔;

所述淬火液流道对应开口处两端均连接有供液管,所述冷却液流道对应开口处一端连接有进液管,另一端连接与出液管;

所述隔板上固定设有多条肋板,多条所述肋板均设于靠淬火液流道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为中空结构,且与冷却液流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管体内壁两侧均设有弧形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管、进液管和出液管均向同侧延伸,且下端均向外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轮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供液管之间嵌有绝缘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齿轮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下端均设有底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齿轮感应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作为各种传动结构的动力传输关重部件,对其表面硬度具有较高要求,需要对齿轮表面进行淬火处理;目前,淬火通常采用电感应淬火的方式进行,感应线圈在工作时其本身会产生大量热量,而淬火液也是通过感应线圈喷出,造成淬火液喷出后具有较高的温度,于齿轮淬火工艺要求造成较大的偏差,不利于工艺把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足的齿轮感应淬火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齿轮感应淬火装置,包括中空结构且具有开口的环状管体,所述环状管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环状管体内部分成靠环状管体外壁的冷却液流道和靠环状管体内壁的淬火液流道,所述环状管体内壁上开有若干喷射孔;

所述淬火液流道对应开口处两端均连接有供液管,所述冷却液流道对应开口处一端连接有进液管,另一端连接与出液管;

所述隔板上固定设有多条肋板,多条所述肋板均设于靠淬火液流道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环状管体具有开口,开口两端分别为两极,接入变频电流之后产生变化磁场对齿轮进行感应加热,隔板将环状管体内分成冷却液流道和淬火液流道,且淬火液流道两端均连接供液管用于供入淬火液;冷却液流道两端分别连接进液管和出液管,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使冷却液持续流入环形管体内,对环形管体进行降温;隔板上靠淬火液流道一侧设置多条肋板,能够有效增加隔板与淬火液流道内的淬火液的接触面积,在隔板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时,将对隔板进行冷却,进而通过设置与隔板上的肋板增加对淬火液冷却效果,使淬火液的温度得到有效降低,降低淬火液喷出温度与工艺要求温度的偏差。

进一步限定,所述肋板为中空结构,且与冷却液流道连通,肋板为中空结构且与冷却液流道连通,冷却液将充满肋板内,进一步提高与淬火液的换热效果。

进一步限定,所述环状管体内壁两侧均设有弧形倒角,设置弧形倒角且弧形倒角上分布有喷射孔,位于弧形倒角上的喷射孔在喷射淬火液时,将形成向两边分散的气流,能够将齿轮于环状管体之间的蒸汽导出。

进一步限定,所述供液管、进液管和出液管均向同侧延伸,且下端均向外弯折,在底部形成支脚,便于安装固定和使用。

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供液管之间嵌有绝缘板,绝缘板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制成,防止供液管之间导通造成短路。

进一步限定,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下端均设有底座,底座上可设置螺栓安装孔等结构,进一步提高安装和使用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通过隔板上设置的肋板能够提高与淬火液之间的换热效果,使淬火液的温度得到有效降低,降低淬火液喷出温度与工艺要求温度的偏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齿轮感应淬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环状管体1、隔板2、冷却液流道3、淬火液流道4、供液管5、进液管6、出液管7、肋板8、喷射孔9、绝缘板10、底座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齿轮感应淬火装置,包括中空结构且具有开口的环状管体1,所述环状管体1内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环状管体1内部分成靠环状管体1外壁的冷却液流道3和靠环状管体1内壁的淬火液流道4,所述环状管体1内壁上开有若干喷射孔9;所述淬火液流道4对应开口处两端均连接有供液管5,所述冷却液流道3对应开口处一端连接有进液管6,另一端连接与出液管7;所述隔板2上固定设有多条肋板8,多条所述肋板8均设于靠淬火液流道4一侧。

本实施例中,环状管体1具有开口,开口两端分别为两极,接入变频电流之后产生变化磁场对齿轮进行感应加热,隔板2将环状管体1内分成冷却液流道3和淬火液流道4,且淬火液流道4两端均连接供液管5用于供入淬火液;冷却液流道3两端分别连接进液管6和出液管7,通过进液管6和出液管7使冷却液持续流入环形管体内,对环形管体进行降温;隔板2上靠淬火液流道4一侧设置多条肋板8,能够有效增加隔板2与淬火液流道4内的淬火液的接触面积,在隔板2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时,将对隔板2进行冷却,进而通过设置与隔板2上的肋板8增加对淬火液冷却效果,使淬火液的温度得到有效降低,降低淬火液喷出温度与工艺要求温度的偏差。

本实施例中,所述肋板8为中空结构,且与冷却液流道3连通,肋板8为中空结构且与冷却液流道3连通,冷却液将充满肋板8内,进一步提高与淬火液的换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状管体1内壁两侧均设有弧形倒角,设置弧形倒角且弧形倒角上分布有喷射孔9,位于弧形倒角上的喷射孔9在喷射淬火液时,将形成向两边分散的气流,能够将齿轮于环状管体1之间的蒸汽导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供液管5、进液管6和出液管7均向同侧延伸,且下端均向外弯折,在底部形成支脚,便于安装固定和使用。

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供液管5之间嵌有绝缘板10,绝缘板10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制成,防止供液管5之间导通造成短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6和出液管7下端均设有底座11,底座11上可设置螺栓安装孔等结构,进一步提高安装和使用的便捷性。

本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通过隔板2上设置的肋板8能够提高与淬火液之间的换热效果,使淬火液的温度得到有效降低,降低淬火液喷出温度与工艺要求温度的偏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齿轮感应淬火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齿轮感应淬火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4050.4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636276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C21D 1/10

专利分类号:C21D1/10;C21D1/667;C21D9/32

范畴分类:25B;

申请人:重庆市傲运热处理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重庆市傲运热处理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2284 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工业园区一区还五幢二号门面

发明人:曹秀峰

第一发明人:曹秀峰

当前权利人:重庆市傲运热处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帅帅

代理机构:1169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开林佰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齿轮感应淬火装置论文和设计-曹秀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