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峰: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分析论文

王林峰: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分析论文

摘 要:统计数据在单位发展建设中具有较强的基础作用,为信息储存、信息调查、信息咨询、信息监督等工作提供可靠度的理论依据,只有具备合理性、及时性与准确性的统计数据才能够为单位统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为此,本文将针对单位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进行分析,探讨如何使单位统计工作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统计工作 规范化 实施策略

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统计工作正逐步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工作内容日趋复杂,为保证统计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需要企业不断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管理与优化,使统计工作能够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1 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统计是一种具有基础性、普遍性的社会调查活动,所获取的各项数据信息均需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只有保证统计工作具有较强的规范性,才能够将统计工作的应用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

1.1 统计工作隶属于企业基础工作的范畴

企业所开展的统计工作是承接一系列具有基础性工作的重要纽带,能够对企业的运行状态与管理状况作出客观、真实、直观的反映,同时能够根据自身发展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制定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解决措施与办法。统计工作主要是按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各项要求对单位运行过程所涉及的各项资料进行统计与管理,是政府部门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其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宏观调控。为此,在开展统计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循真实性原则与可靠性原则,对整个企业的经济运行状态作出直观反映,通过具有真实性、可靠性的信息为国家宏观调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从企业统计工作的实践应用情况来看,统计工作所涉及的工作范围十分广泛,不同的单位所开展的统计内容有所不同。为此,各个单位开展统计工作时,还需要从本单位发展的实践情况出发,不断强化统计工作管理职能,保证统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切实保证数据信息的原始性与准确性,避免统计工作出现疏漏。

1.2 规范化管理是规范统计员工行为的重要途径

人力资源是开展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单位统计工作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职业素养、道德素养,才能够在思想上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严格要求,从法律层次对统计工作的存在价值进行理解与分析,充分认识到统计工作的法治性与道德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严格遵循单位统计工作的各项工作标准、工作原则与工作流程开展统计活动。为此,统计工作人员需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学习统计工作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与实践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拥有灵敏的洞察能力以及超强的学习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有效提升单位统计人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单位统计工作进行规划化管理,能够对统计人员的思想意识、行为意识进行规范与整合,使统计人员能够端正工作态度,正确履行个人职责,将统计工作全面落实到位,同时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1.3 满足统计工作规范性的各项要求

统计工作是一项具有较高综合性、系统性、全面性、特殊性的任务,整个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整理工作均十分的复杂、多样,通过对统计工作进行归还化管理,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时刻拥有一个清晰的头脑,对统计工作拥有正确的认识,有效突出统计工作的专业性与规范性。企业统计工作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在实践应用中会搜集到各个单位的运行报告、市场反馈信息等内容。在开展各项决策活动时,将统计部门所搜集的各项运行报告、市场反馈信息等内容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制定一系列与之相适宜的方针政策,为政府部门开展宏观调控工作奠定基础。统计工作在实施过程,需要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确保统计结果具有较高的合法性与可行性。各个企业的统计部门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时,需要严格遵循具有相关法律、政策、规章,确保数据分析工作与数据处理工作具有较高的规范性与可行性。由此可见,对统计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是统计工作开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统计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单位管理者能够对内部资源运行情况进行动态控制,使单位相关管理人员能够正确把握统计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下,一系列具有智能化、一体化、现代化的统计工具、统计方法被运用到企业的统计工作中,通过对统计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不仅能够实现对传统统计工作与传统统计方法的有效代替,还能够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数据集成与数据分析方面重要应用价值,实现对统计数据的远程控制、对单位资金情况作出全程记录与全面整理。

1.4 有利于决策者正确把握单位整体情况

吴浈对张译称:“你又不懂业务。这个复检没价值。”防疫站出身的张译坚称自己懂业务。吴浈竟然爆粗口称:“你懂个屁!”

2 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发展现状

肝肾综合征治疗:(a)可用特利加压素(1 mg/4~6 h)联合白蛋白(20~40 g/d),治疗 3 d血肌酐下降<25%,特利加压素可逐步增加至2 mg/4 h。若有效,疗程7~14 d;若无效,停用特利加压素。(b)去甲肾上腺素(0.5~3.0 mg/h)联合白蛋白(10~20 g/L)对1型或2型肝肾综合征有与特利加压素类似结果[44-47]。

此外,两文献虽在地位上对等,但实际内容和文体风格都存在较大的差别,按本文分析结果,可以大致分属政府文件和备稿演讲两个类别,并不能因其相似的地位而混为一谈。作为《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其语体风格应与原文看齐一致。政治翻译必须紧扣原文,不得任意增删。[6](P20)而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本身就具有政府文件至高无上的严肃性和正式性,而接近于备稿演讲的《美国国情咨文》则需要有一定的演讲特质,这也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政治文化。一味地强调通过翻译上的策略来拉近二者的语体风格,缩小差异,笔者认为这将使得译文脱离原文文本特征,从而丢失本应传达的严肃性和正式性,以及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色彩。

2.1 思想意识薄弱

单位工作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与发展性,在开展统计工作时,并没有严格遵循统计工作的规章流程开展相应的统计管理工作,导致统计工作存在较强的随意性,缺乏规范性。

2.2 统计制度缺失

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想要将统计工作全面落实到位,实现规范化管理,需要从统计工作的发展理念入手,通过对统计工作发展理念进行改革与创新,使统计工作能够与新时期发展的各种需求协调统一,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使统计工作与统计理念协调统一,二者之间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包容。为此,企业的统计工作人员应端正工作态度,不但将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运用统计管理工作中,使统计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规范化与合理性。

2.3 统计技术落后

针对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企业需要从统计工作的思想观念、人才队伍建设、统计工作实施办法、统计工作管理制度、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出发,将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到位。

从统计工作管理现状来看,规范化管理并没有全面的落实到位,单位统计工作中尚且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统计工作者思想意识薄弱、统计部门制度不健全、统计技术落后、统计流程不规范、信息化水平低等。

3 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策略与方法

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广泛运用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不少单位纷纷将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技术、设备引入到单位的工作建设活动中,但是受统计人员缺乏计算机操作能力、计算机软件与统计工作要求不符等客观原因的影响,导致统计技术依然处于落后状态,信息化水平低。

3.1 创新统计工作发展理念

单位作为国家管理的直属单位,在各项制度方面均相对比较健全。然而,在统计工作中之所以会出现制度缺失现象,是源于单位仅依照国家所下发的总体规章流程、法律法规,并没有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对国家政策进行细化与提升,导致企业所实施的统计制度具有较强的笼统性与片面性,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有所出入。

Shannon提出用信息熵来衡量单次反馈过程遭遇挫折或伤害的复杂程度[6-7],即,其中:表示第个状态(总共有个状态);表示第个状态出现的概率,事件未发生时,每个状态出现的概率相等.当已知特定事件已发生,被从整个研究系统中挑选出所需要的信息度量则表示成特定事件所含有或所提供的信息量[8],即.

3.2 强化统计人才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作为开展统计工作的基础,企业想要实现对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需要全面提高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不断强化统计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端正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尤其是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培养工作已经不再仅仅的拘泥在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对人才的综合素养给予高度的关注,需要人才不仅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还拥有高水平的职业素养、道德素养。单位人员在开展学习活动时,不仅需要做好综合知识的学习活动,正确掌握经济知识、文化知识、法律知识、政治知识、互联网知识,在后期实践与应用中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保证统计工作具有较高的规范性与合理化。

3.3 优化统计工作实施办法

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实施,首先需要立足于本单位统计工作的发展现状,根据环境变化,结合单位经济发展方向,对统计工作的开展方向作出科学调整,有效冲破单位统计工作发展的瓶颈期,为单位统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同将互联网与传统统计工作结合到一起,构建“互联网+传统统计”新兴实践模式,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手段开展统计工作,实现对传统统计问题的合理规避,为单位开展统计活动创造良好的实践氛围,使单位所获取的统计信息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有效性,充分发挥规范化管理的职能作用。

3.4 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

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背景下,统计工作日益深化,岗位分工、责任分配日益明确,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越来越多,对单位相关领导人员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想要将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到位,避免开展统计管理工作过程出现制度缺失现象,需要相关领导人员全面提高对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重视,创建规范化管理制度,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在新时期发展的背景下,单位管理人员制定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时,应从本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相关资料与经验,将遵循国家相关政策与法律为前提,制定与之相适宜的统计工作制度,对本单位统计工作的实施行为、实施内容进行管理与制约,使统计工作具有较高的规范性与合法性,进一步提升统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3.5 构建统计信息共享机制

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优化统计工作办法已经成为落实统计工作的基本实施途径,为协调好本地区企业之间的发展关系,为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的宏观调控与协调管理职能,需要企业将统计信息共享机制,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不同部门之间构建统计信息共享平台,使各个部门之间能够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分工合作、协调发展,有效提升统计信息共享效率,进一步提升统计工作的经济性与社会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能够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端正统计人员工作态度,积极迎合统计工作规范化要求,使决策者能够正确把握单位发展的整体情况。针对我国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创新统计工作发展理念,强化统计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统计工作实施办法,构建统计信息共享机制,使 统计管理工作能够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参考文献

[1] 杨洋.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与实施措施[J].管理观察,2018(28).

[2] 郑凤秋.试析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特点以及作用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7).

[3] 李丽芳.事业单位经济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J].纳税,2018(5).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4(a)-174-02

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9.07.174

标签:;  ;  ;  ;  ;  ;  ;  ;  ;  ;  

王林峰: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