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传送机论文和设计-郑丽勤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物品传送机,其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疏散分离装置和并行分离装置,疏散分离装置和并行分离装置共同形成总输送通道;其中,疏散分离装置包括多个第一传送机构,多个第一传送机构关于总输送通道的宽度中心线对称排布,且相邻的两个第一传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并行分离装置包括多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二传送机构;该物品传送机能够在输送物品时,将相邻的两个物品间距加大,以提高物品分拣的成功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物品传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疏散分离装置和并行分离装置,所述疏散分离装置和所述并行分离装置共同形成总输送通道;其中,所述疏散分离装置包括多个第一传送机构,多个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关于所述总输送通道的宽度中心线对称排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并行分离装置包括多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二传送机构。

设计方案

1.一种物品传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疏散分离装置和并行分离装置,所述疏散分离装置和所述并行分离装置共同形成总输送通道;其中,

所述疏散分离装置包括多个第一传送机构,多个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关于所述总输送通道的宽度中心线对称排布,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所述并行分离装置包括多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二传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传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包括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梁,每个所述支撑梁设置有多个沿所述输送方向分布的支撑座;沿所述输送方向,每个所述支撑座间隔设置有两个插槽,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插槽插接配合;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输送方向垂直,且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输送方向分布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传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两个传送带组件,沿所述预设方向,两个所述传送带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品传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两个电机,两个所述电机与两个所述传送带组件一一对应地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电机用于分别驱动两个所述传送带组件输送物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传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散分离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一侧壁,两个所述第一侧壁关于所述总输送通道的宽度中心线对称地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与多个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共同形成第一输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品传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散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组件,沿所述输送方向,所述第一检测组件邻近于所述第一侧壁的起始端设置,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进入所述第一输送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品传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分离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二侧壁,两个所述第二侧壁关于所述总输送通道的宽度中心线对称地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侧壁与多个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共同形成第二输送通道,所述第二输送通道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连通以形成所述总输送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品传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组件和第三检测组件,沿所述输送方向,所述第二检测组件邻近于所述第二侧壁的起始端设置,所述第三检测组件邻近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末端设置,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进入所述第二输送通道,所述第三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是否有所述物品输出所述第二输送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传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传送机还包括罩设于所述并行分离装置上方的第二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框架的多个相机,所述多个相机呈M行N列排布,且多个所述相机用于采集所述并行分离装置输送的物品的图像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品传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包括3D相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物品传送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物流行业发展迅速,为了提高物品的分拣效率,通常会采用分拣机来实现物品的分拣操作。其通过对不同物品进行分拣,并将分拣完成的物品输送至指定位置,使用分拣机分拣物品不仅实现了分拣效率的大幅提升,还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分拣机通常包括物品传送机和识别机构,识别机构采集物品传送机上传送的物品信息,根据物品上的信息将物品送至不同的目的地,然而,在传送机传送物品时,有时由于传送机上的两个物品相邻间距小甚至紧密放置导致识别机构无法识别是两个物品,因此造成分拣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品传送机,其能够在输送物品时,将相邻的两个物品间距加大,以提高物品分拣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物品传送机,其包括: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疏散分离装置和并行分离装置,疏散分离装置和并行分离装置共同形成总输送通道;其中,疏散分离装置包括多个第一传送机构,多个第一传送机构关于总输送通道的宽度中心线对称排布,且相邻的两个第一传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并行分离装置包括多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二传送机构。

优选地,并行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框架,第一框架包括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梁,每个支撑梁设置有多个沿输送方向分布的支撑座;沿输送方向,每个支撑座间隔设置有两个插槽,第二传送机构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插槽插接配合;预设方向与输送方向垂直,且预设方向与输送方向分布于同一平面。

优选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两个传送带组件,沿预设方向,两个传送带组件分别设置于支撑板的两侧。

优选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两个电机,两个电机与两个传送带组件一一对应地传动连接,两个电机用于分别驱动两个传动带组件输送物品。

优选地,疏散分离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一侧壁,两个第一侧壁关于总输送通道的宽度中心线对称地设置于多个第一传送机构的两侧,且两个第一侧壁与多个第一传送机构共同形成第一输送通道。

优选地,疏散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组件,沿输送方向,第一检测组件邻近于第一侧壁的起始端设置,第一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进入第一输送通道。

优选地,并行分离装置还包括两个第二侧壁,两个第二侧壁关于总输送通道的宽度中心线对称地设置于多个第二传送机构的两侧,两个第二侧壁与多个第二传送机构共同形成第二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与第一输送通道连通以形成总输送通道。

优选地,并行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组件和第三检测组件,沿输送方向,第二检测组件邻近于第二侧壁的起始端设置,第三检测组件邻近于第二侧壁的末端设置,第二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进入第二输送通道,第三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输出第二输送通道。

优选地,物品传送机还包括罩设于并行分离装置上方的第二框架以及设置于第二框架的多个相机,多个相机呈M行N列排布,且多个相机用于采集并行分离装置输送的物品的图像信息。

优选地,相机包括3D相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品传送机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品传送机具有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疏散分离装置和并行分离装置,被置于总输送通道中的待分拣物品能依次由疏散分离装置和并行分离装置输送,其中,疏散分离装置包括关于总输送通道的宽度中心线对称排布的多个第一传送机构,且相邻的两个第一传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这样一来,由疏散分离装置输送的相邻两个物品能够在具有不同输送方向的多个第一传送机构的作用下朝向不同的方向被输送,以使在沿垂直于输送方向的预设方向上相邻的物品逐渐被分离,即使由疏散分离装置输送的物品沿预设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间距,且并行分离装置的多个第二传送机构呈矩形阵列分布,以使被不同的第二传送机构输送的相邻两个物品沿输送方向逐渐被分离,即由并行分离装置输送的物品沿输送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间距,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品传送机输送的相邻两个物品在输送方向以及垂直于输送方向的预设方向上均具有一定的间距,从而提高物品分拣的准确性、成功率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物品传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疏散分离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局部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局部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行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传送机构与支撑座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疏散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疏散分离装置和并行分离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标:010-物品传送机;100-疏散分离装置;110-第一传送机构;111-带轮;112-输送带;120-驱动机构;121-第一轴;122-第二轴;123-联轴器;124-第一电机;125-主动轮;126-第一传动轮;127-第二传动轮;128-传动带;130-第一侧壁;131-第一检测组件;132-光电传感器;133-反光件;134-盖板;135-长槽;141-第一支撑架;142-第二支撑架;143-支板;200-并行分离装置;210-第二传送机构;211-支撑板;220-第一框架;221-支撑梁;222-支撑座;223-插槽;224-第一支撑件;225-第一横梁;230-传送带组件;240-第二电机;250-第二侧壁;251-第二检测组件;252-第三检测组件;300-总输送通道;301-第一输送通道;302-第二输送通道;310-第二框架;311-相机;313-第二支撑件;314-第二横梁;b-宽度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特别限定,术语“输送方向”是指图中a箭头所指方向,术语“预设方向”是指图中cd箭头所指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物品传送机0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物品传送机010,其包括沿输送方向a依次设置的疏散分离装置100和并行分离装置200,疏散分离装置100和并行分离装置200共同形成总输送通道300;其中,疏散分离装置100包括多个第一传送机构110,多个第一传送机构110关于上述总输送通道300的宽度中心线b对称排布,且相邻的两个第一传送机构110的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并行分离装置200包括多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二传送机构210;本实施例的物品传送机010能用于分拣物品,且被置于总输送通道300的物品能够依次经疏散分离装置100和并行分离装置200的输送,沿输送方向a,相邻的两个第一传送机构110的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当疏散分离装置100对物品进行输送时,多个第一传送机构110输送的物品逐渐朝向不同的方向移动,即相邻的物品被多个第一传送机构110沿垂直于输送方向a的预设方向逐渐分离,进而使得进入并行分离装置200输送的物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且并行分离装置200的多个第二传送机构210呈矩形阵列分布,以使并行分离装置200输送的物品沿输送方向a被分离,从而提高物品分拣的准确性、成功率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物品可以是指快件等。

这样一来,沿预设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物品能够在具有不同输送方向的多个第一传送机构110的作用下朝向不同的方向被输送,以使沿预设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物品逐渐被分离,即使由疏散分离装置100输送的物品沿预设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间距,且并行分离装置200的多个第二传送机构210呈矩形阵列分布,以使被不同的第二传送机构210输送的相邻的两个物品沿输送方向a逐渐被分离,即由并行分离装置200输送的相邻的两个物品沿输送方向a上具有一定的间距,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品传送机010输送的相邻两个物品在输送方向a以及垂直于输送方向a的预设方向上均具有一定的间距,从而提高物品分拣的准确性、成功率等。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疏散分离装置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的疏散分离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机构120,驱动机构120用于同时驱动相邻的至少两个第一传送机构110输送物品;详细地,本实施例中的疏散分离装置100包括一个驱动机构120,该驱动机构120与疏散分离装置100中全部的第一传送机构110传动连接,即本实施例中疏散分离装置100的全部第一传送机构110均由同一个驱动机构120驱动运行,这样一来,有助于降低物品传送机010整体的成本。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20局部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20局部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图4,上述驱动机构120包括第一轴121、第二轴122、联轴器123和电机(下文称第一电机124),第一轴121和第二轴122呈夹角设置,联轴器123连接在第一轴121和第二轴122之间,上述第一电机124的输出轴与第一轴121传动连接,即第一电机124用于驱动第一轴121转动,其中,上述第一轴121能与相邻的两个第一传送机构110中的一个传动连接,第二轴122与相邻的两个第一传送机构110中的另一个传动连接。

再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和图4,上述第一轴121上固定套设有主动轮125和第一传动轮126,第二轴122上固定套设有第二传动轮127,上述主动轮125与第一电机12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126与相邻的两个第一传送机构110中的一个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127与相邻的两个第一传送机构110中的另一个传动连接。

优选地,请参照图2,上述第一传动轮126和第二传动轮127均通过传动带128与第一传送机构110传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20中轴的数量与第一传送机构110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一传送机构110与一个轴传动连接,且相邻的两个轴之间由一个联轴器12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送机构110为带输送组件,带输送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带轮111以及套设于两个带轮111的输送带112,输送带112具有支撑并输送物品的输送面,且上述两个带轮111沿输送方向a间隔设置,其中一个带轮111与驱动机构120传动连接,在驱动机构120的驱动下带动输送带112运动,从而带动输送面上的物品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传送机构110还可以为辊轮输送组件,辊轮输送组件包括多个传动连接的输送辊,多个输送辊沿输送方向a依次排布,形成支撑并输送物品的输送面,其中一个输送辊与驱动机构120传动连接,在驱动机构120的驱动下,多个输送辊绕自身轴线滚动,从而驱动输送面上的物品移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联轴器123可以包括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123或齿形联轴器123等。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上述驱动机构120还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架141和两个第二支撑架142,两个第一支撑架141相对平行间隔设置,两个第一支撑架141用于支撑上述第一轴121,两个第二支撑架142相对间隔设置,两个第二支撑架142用于支撑第二轴122,上述第一支撑架141与第二支撑架142呈夹角设置,夹角的角度为5°、4°等。再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支撑架141和第二支撑架142均设置于支板143。

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疏散分离装置100包括多个驱动机构120,多个驱动机构120与多个第一传送机构110一一对应地传动连接,即每个第一传送机构110由一个驱动机构120驱动运行;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每两个第一传送机构110由一个驱动机构120控制,或者每三个第一传送机构110由一个驱动机构120控制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行分离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传送机构210与支撑座222的结构分解示意图;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的并行分离装置200包括第一框架220,第一框架220包括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梁221,每个支撑梁221沿输送方向a设置有多个支撑座222;沿输送方向a,每个支撑座222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插槽223,请参照图6,第二传送机构210包括支撑板211,支撑板21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支撑座222上的两个插槽223插接配合;上述预设方向与输送方向a垂直,且预设方向与输送方向a分布于同一平面。利用支撑板211与插槽223插接配合将第二传送机构210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撑座222,使得并行分离装置200的第二传送机构210的安装、维护更加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框架220间隔设置有N个支撑梁221,每个支撑梁221设置有M个支撑座222,每个支撑座222均设置有一个第二传送机构210,以使并行分离装置200包括呈矩形排布的M行N列第二传送机构210,例如:呈矩形排布的4行3列第二传送机构210、呈矩形排布的4行6列第二传送机构210、呈矩形排布的5行8列第二传送机构210等。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上述第一框架220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件224以及与第一支撑件224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横梁225,第一横梁225的长度沿预设方向延伸,至少两个第一横梁225沿输送方向a间隔设置,上述支撑梁221与至少两个第一横梁225连接。

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第二传送机构210包括两个传送带组件230,沿预设方向,两个传送带组件230分别设置于支撑板211的两侧,详细地,每个传送带组件230均具有物品的输送面,同一第二传送机构210的两个传送带组件230的输送面平齐设置,且同一第二传送机构210的两个传送带组件230的输送面拼接成矩形支撑面,以便于第二传送机构210对物品进行流畅的输送。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的每个第二传送机构210包括两个电机(下称第二电机240),两个第二电机240与两个传送带组件230一一对应地传动连接,两个第二电机240用于分别驱动两个传送带组件230输送物品,从而能够使该第二传送机构210的两个传送带组件230分别以不同的速度输送物品,以实现相邻两个物品沿输送方向a上形成一定的间距。

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同一第二传送机构210中的两个传送带组件230还可以是由同一个电机驱动。

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传送机构210中的传送带组件230的数量还可以是一组。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疏散分离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疏散分离装置100和并行分离装置200的结构俯视图;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疏散分离装置100还包括两个第一侧壁130,两个第一侧壁130关于总输送通道300的宽度中心线b对称地设置于多个第一传送机构110的两侧,且两个第一侧壁130与多个第一传送机构110共同形成第一输送通道301(如图8所示)。两个第一侧壁130的设置可以防止疏散分离装置100输送的物品从第一输送通道301的两侧滑落,以提高物品输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7,上述疏散分离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检测组件131,沿输送方向a,第一检测组件131邻近于第一侧壁130的起始端设置,第一检测组件131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进入第一输送通道301;详细地,本实施例的第一检测组件131包括光电传感器132和反光件133,光电传感器132和反光件133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侧壁130,且光电传感器132与反光件133相对设置,光电传感器132与反光件133相互配合以检测是否有物品进入第一输送通道301,当有物品进入第一输送通道301时,物品会遮挡于光电传感器132与反光件133之间,光电传感器132输出第一检测信号,当没有物品进入第一输送通道301时,光电传感器132和反光件133之间没有遮挡,光电传感器132输出第二检测信号。

再进一步地,疏散分离装置100还包括盖板134,盖板134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第一侧壁130,且盖板134上开设有多个长槽135,长槽135与上述第一传送机构110一一对应设置,长槽135的长度沿第一传送机构110对物品的传送方向延伸;优选地,每个第一传送机构110的输送面均高出盖板134的表面,以使第一传送机构110的输送面能够与物品充分的接触,从而对物品稳定的输送。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并行分离装置200包括两个第二侧壁250,两个第二侧壁250关于总输送通道300的宽度中心线b对称地设置在多个第二传送机构210的两侧,两个第二侧壁250与多个第二传送机构210共同形成第二输送通道302,第二输送通道302与上述第一输送通道301连通以形成前述的总输送通道300(如图8所示)。第二侧壁250的设置可以防止并行分离装置200输送的物品滑落并行分离装置200,从而提高物品输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并行分离装置200还包括第二检测组件251和第三检测组件252,沿输送方向a,第二检测组件251邻近第二侧壁250的起始端设置,第三检测组件252邻近第二侧壁250的末端设置,第二检测组件251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进入第二输送通道302,第三检测组件252用于检测是否有物品输出第二输送通道30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检测组件251和第三检测组件252与前述第一检测组件131的结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物品传送机010还包括罩设于并行分离装置200上方的第二框架310以及设置于第二框架310的多个相机311,多个相机311呈M行N列排布,且多个相机311设置于并行分离装置200的上方,多个相机311用于采集并行分离装置200输送的物品的图像信息,以便对并行分离装置200输送的物品进行分拣工作;详细地,本实施例的相机311为3D相机,且3D相机的数量为九个,九个3D相机呈三行三列设置于第二框架310上,用于采集并行分离装置200输送的物品的3D图像信息。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框架310还可以设置4行3列、2行4列相机311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上述第二框架310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件313以及与第二支撑件313固定连接的多个第二横梁314,第二横梁314的长度沿预设方向延伸,多个第二横梁314沿输送方向a间隔分布,第二横梁314均位于并行分离装置200的上方,每个第二横梁314设置有三个3D相机,共三个第二横梁314设置有九个3D相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物品传送机010在输送物品时,可以利用疏散分离装置100的多个第一传送机构110将相邻的物品朝向不同的方向输送,以便使相邻的物品之间沿预设方向被分开,且被分开后的物品被输送至并行分离装置200继续输送时,相邻的物品之间沿输送方向a被分开,以便该物品传送机010用于物品的分拣时能够提高成功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物品传送机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品传送机具有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疏散分离装置和并行分离装置,被置于总输送通道中的待分拣物品能依次由疏散分离装置和并行分离装置输送,其中,疏散分离装置包括关于总输送通道的宽度中心线对称排布的多个第一传送机构,且相邻的两个第一传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呈夹角设置,这样一来,由疏散分离装置输送的物品能够在多个第一传送机构的作用下朝向不同的方向被输送,以使相邻的物品沿预设方向逐渐被分离,即可使得从疏散分离装置被输送至并行分离装置的物品之间沿预设方向具有一定的间距,且并行分离装置的多个第二传送机构呈矩形阵列分布,以使并行分离装置输送的物品沿输送方向逐渐被分离,即使得由并行分离装置输送的物品之间沿输送方向具有一定的间距,从而提高物品分拣的准确性、成功率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物品传送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6563.3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720913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65G47/88

专利分类号:B65G47/88;B65G47/31;B65G43/08

范畴分类:申请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4203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昆仑路126号

发明人:郑丽勤;车磊;顾晋恺;丛强滋;王春涛

第一发明人:郑丽勤

当前权利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物品传送机论文和设计-郑丽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