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郑金娥(阳信县阳信镇中学山东阳信251800)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塑造自己的新角色,做教学过程的决策者、创造者、指导者、探索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善于创设和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走进课堂,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激趣;探究;拓展;提高

新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走进课堂,我们对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究,总结出了一种适合新课程标准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该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

本环节要求教师在课前通过分析教材,了解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对问题有一个感性认识,对探究问题做好准备。开课不能机械单调,要根据教学内容刻意创新,要有刺激性,即做到以境启课,以疑入课,以趣开课,以激发学生对目标达成的渴求。以《杠杆的应用》教学为例:用多媒体展示阿基米德的设想:“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个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移动地球”及阿基米德的梦想“有一天他能飞到太阳上,以金星为支点将地球撬起”图片。提出问题:他的设想和梦想能实现吗?他的设想和梦想有科学依据吗?(通过科学家的设想和梦想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科学探究,获取新知本环节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结合问题情景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阅读课文或设计实验观察,亲自去探索问题,独立思考并发现问题。此时教师要特别留意学生的表情,对学生自主探究时的神态表情尽收眼底以便有针对性的巡视指导,使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共同得出所要掌握的知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获取新知。以《杠杆的应用》教学为例:

1、三种杠杆

小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收集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剪刀:出示挂有日常生活用的剪刀的木板并多媒体展示对应剪刀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其结构特征并利用杠杆知识给这些剪刀分类。(通过学生熟悉的实物使学生有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已有的物理知识采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理念。)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一位学生回答后,其他学生点评。对学生的回答和点评给予激励性表扬和总结。

2、三种杠杆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撬石头的撬棒、缝纫机踏板、托盘天平图片。观察图片,分别画出杠杆示意图并加以分析,你发现了什么?(引起思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画图能力、分析能力)

多媒体展示一位学生画出的杠杆示意图,对照自己的画法做出评价。

对学生的画法和评价给予激励性表扬和总结。

生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一发现很有意义,由此你猜想到了什么?

[学生猜想]……

要检验你的猜想,需要什么器材?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请选取你需要的器材并思考如何利用器材检验猜想?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总结,选出最佳方案。

[学生实验]巡视指导,对遇到困难的学生给以帮助

[分析论证]学生实验完毕抽查几组学生实验,并让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回答后给予点评。

(结合实验教学,让学生尝试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及观察实验、相互协作的能力。)

总结交流,巩固新知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对新知识的见解并尝试训练(或动手实验),适时给予一定方法的指导,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教师巡视时不要轻率评论。教师引导学生据训练(或实验)中的现象、场景、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并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巩固概念或规律。教师根据学生分析讨论时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再次学习和理解教材原话并给予精当点拨,效果上要使学生茅塞顿开,确有“拨云见日”之感。以《杠杆的应用》教学为例:

多媒体展示

1、“对比”

2、深入思考

辨别省力、费力、等臂杠杆,你的方法是▁▁▁▁▁▁▁▁▁▁▁

3、“练一练”

(1)、下列杠杆省力的是()

A、起子B、吃饭用的筷子

C、镊子D、理发用的剪刀

(2)、下列哪个杠杆是省距离的()

A、用羊角锤起钉子B、钳子

C、钓鱼竿D、切纸

(3)图中杠杆的OA=OB处于水平位置并静止,B端绳子的拉力F与A端重力G相比()A.F=G;B.F<G;C.F>G;D.无法比较。

拓展应用,整合提高在学生形成概念和规律并理解之后,教师要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尤其对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索探讨,逐步解疑,步步深入,使学生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及时布置课堂练习,化知为能,以求巩固,然后对本堂课进行系统化整合,将知识纳入学科知识体系,一是提炼本课所需掌握的重点和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二是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杠杆的应用》教学为例:

多媒体展示1、你能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吗?2、你还能说出天平测质量的原理吗?3、你能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说出案秤的使用方法吗?——大胆试一试

学生思考后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实例并上台边演示边回答天平测质量的原理和案秤的使用方法,一生答不完整他生可补充。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激励性表扬和总结。

课后回味,展现自我本环节要求学生自我总结,不仅让学生回顾学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本节研究问题的方法及思维程序提炼出来,初步学会这些方法并体会它们在解决问题中的巨大作用,让学生体会到一堂课收获的喜悦感,从而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以《杠杆的应用》教学为例:

多媒体展示: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2、这节课的学习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学习了哪些研究方法?3、这节课的学习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

总之,新课程是师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它真正实现了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学的多样性和多重性要求教师做教学过程的决策者、创造者、指导者、探索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我们要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塑造自己的新角色,善于创设和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标签:;  ;  ;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