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合成反应论文_张万里

导读:本文包含了酯合成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乙酸,棕榈,选择性,细胞,基团,区域,单质。

酯合成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万里[1](2018)在《2,3-联烯酸酯合成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联烯作为一类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最简单的累积烯烃,在许多天然产物和活性药物分子中都有着广泛的存在,而其独特的轴手性也使得含有联烯片段的手性化合物可以作为手性催化剂或配体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同时,联烯由于其多样的反应活性也被运用于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合成中。2,3-联烯酸酯作为一类重要的官能团化联烯,同样具有着优异的反应活性,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合成砌块,因而发展简单高效的方法来选择性地合成2,3-联烯酸酯,尤其是光学活性的2,3-联烯酸酯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本论文从炔丙醇出发,围绕着2,3-联烯酸酯的合成展开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叁个部分:第一部分:钯催化炔丙基碳酸酯出发2,3-联烯酸酯的不对称合成。我们从炔丙基碳酸酯出发,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富电子手性双膦配体的修饰与改造,发现当使用(R)-或(S)-3,4,5-(MeO)_3-MeOBIPHEP作为手性配体时,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以90-98%的ee值制备一系列叁取代2,3-联烯酸酯,与之前使用(R)-或(S)-ECNU-Phos的结果相比,反应的对映选择性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反应过程中酯基、氰基、甲氧基和卤素这样的官能团都可以被兼容。第二部分:钯催化炔丙醇出发的2,3-联烯酸酯合成。我们从炔丙醇出发,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量的Br?nsted酸来帮助切断炔丙醇中的C-O键,进而在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一氧化碳和醇反应以中等到优秀的产率合成了多取代的联烯酸酯产物。在对手性配体的筛选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R)-DTBM-Garphos作为配体可以经过动力学拆分以84%的对映选择性得到光学活性的四取代联烯酸酯,但其产率只有16%,同时还有82%的原料回收;而使用(R)-BTFM-Garphos作为配体时,联烯酸酯的产率可以提高至83%,但其ee值降至63%。第叁部分:基于炔丙醇拆分的2,3-联烯酸酯合成。在(R)-或(S)-DTBM-Segphos作为配体时,可以通过Pd催化剂和Br?nsted酸的共同作用实现叁级炔丙醇的动力学拆分,以90-99%的ee值制备一系列光学活性的叁级炔丙醇化合物,为这一类手性叁级炔丙醇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思路。同时,拆分得到的手性炔丙醇也可以在过渡金属与Br?nsted酸的催化下转化为光学活性的四取代联烯酸酯产物,反应过程中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手性丢失。(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付丽丽,蒋登高[2](2016)在《棕榈酸异丙酯合成反应的热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两步法"合成棕榈酸异丙酯反应体系,采用Joback基团贡献法、Yoneda基团贡献法及Tyagi方程估算了相关物质的热力学数据,并结合有关文献,计算得到了该反应体系的反应焓变Δ_rH_m~θ、反应熵变Δ_rS_m~θ、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Δ_rG_m~θ及反应平衡常数K~θ。通过分析该反应热力学性质,结合两步反应的Δ_rG_m~θ数值特点,得到一定条件下酰氯化为吸热反应,单独存在时较难进行,醇解为放热反应,且反应可进行完全。由于两步反应是耦合的,依据近似原则和勒夏特列平衡移动原理,酰氯化反应在适当条件下可正常进行,且反应过程中可促使平衡向正向移动,有助于反应进行完全。(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付丽丽,白银鸽,吕高志,蒋登高[3](2015)在《棕榈酸异丙酯合成反应动力学(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In this study, the kinetics of isopropyl palmitate synthesis including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studied based on the two-step noncatalytic method. The liquid-phase diffusion effect on the reaction process was eliminated by adjusting the stirring r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wo-step reaction followed a tetrahedral mechanism and conformed to second-order reaction kinetics. Nucleophilic attack on the carbonyl carbon afforded an intermediate, containing a tetrahedral carbon center. The intermediate ultimately decomposed by elimination of the leaving group, affording isopropyl palmitate. 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analyz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by the integral method. The kinetic equations of the each step were deduced,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and frequency factor were obtained.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kinetic equations, an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kinetic equations were reliable. This study could be very signi ficant to both industrial application and determining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isopropyl palmitate.(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期刊2015年08期)

冯广莉[4](2014)在《全细胞促葡萄糖区域选择性酯合成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糖酯是一种生物可降解性表面活性剂,具有广泛的临界胶团浓度和亲水-亲油平衡值,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制药业、洗涤业等。最近报道表明,糖酯还具有抗菌、抗肿瘤和杀虫活性,这将进一度扩大其在农业和医药业的应用。目前工业上制备糖酯一般采用化学法,存在环境不友好、选择性差、副产物多等缺点。自上个世纪末人们开始研究利用酶法合成糖酯至今,酶法显示了区域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然而,其工业应用却遭遇成本高、催化剂稳定性差等诸多瓶颈问题。微生物全细胞是生物催化剂的一种,微生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种类繁多,且其作为酶的天然载体,可以省去酶分离纯化及固定化等步骤,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全细胞可为酶提供良好的环境,有效保护酶活性。但迄今为止,采用天然微生物全细胞催化糖酯合成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此,本论文以葡萄糖酯合成反应为模型,探讨了不同来源微生物细胞在非水介质中催化糖酯合成反应的可行性;初步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对细胞催化活性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微生物细胞在有机介质中催化葡萄糖与不同链长烯醇酯反应的活性及区域选择性;探讨了有机溶剂及离子液体中反应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高区域选择性葡萄糖单酯合成的最佳反应体系。研究表明,多种来源于细菌和真菌的微生物细胞能够催化葡糖单酯合成反应,且假单胞菌属和真菌全细胞的反应活性与培养基中碳源种类显着相关,这可能是由于细胞中具有催化葡萄糖酯合成反应的胞连接酶主要是诱导型脂肪酶。在含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的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具有催化葡萄糖丙酯合成反应的最高催化活性,其催化底物转化率达96.6%。不同来源的全细胞催化剂对于底物酰化试剂链长具有不同的选择性。例如,当酰化试剂为月桂酸乙烯酯时,在含有大豆油培养基中培养的曲霉Aspergillus oryzae2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所催化底物转化率为50.5%。在有机溶剂中,冻干施氏假单胞菌全细胞促葡萄糖丙酯合成反应表现出一定的溶剂依赖性。在所研究的纯溶剂和混合有机溶剂中,除乙腈-吡啶和四氢呋喃-吡啶外,随着反应介质疏水性的增强,底物转化率和反应初速度增大;该细胞在异辛烷-吡啶中达到最高的催化活性。异辛烷-吡啶体系中,施氏假单胞菌促葡萄糖丙酯合成反应的最适异辛烷含量、水含量、底物摩尔比(丙酸乙烯酯/葡萄糖)、全细胞用量和反应温度分别为30%(v/v),2%(v/v),10:1,80mg mL-1和35℃;在此最优条件下,该反应初速度和转化率达到29.7mmol/L h和97.2%(反应24h后)。扩大试验表明,施氏假单胞菌全细胞促葡萄糖酯合成反应体系具有工业化应用的潜能。在新型离子液体反应介质中,施氏假单胞菌促葡萄糖酯合成反应亦能顺利进行。在所研究的纯离子液体中,施氏假单胞菌全细胞仅在C4MIm TfO中表现中较低的催化活性。向离子液体中添加少量的四氢呋喃或吡啶能显着地提高产物的生成率。且产物的生成率随着离子液体-吡啶混合体系中离子液体疏水性的增强而增大,在C4MIm TfO-吡啶(3:2, v/v)体系中具有最大产物生成率59.6%,此外为C8MIm BF4-吡啶(3:2, v/v)体系(产物生成率54.4%)。离子液体浓度对该反应有着明显影响,在C4MIm TfO-吡啶和C8MIm BF4-吡啶体系中最适的离子液体浓度为60%,而在C4MIm TfO-四氢呋喃体系中最适的离子液体浓度为20%。在C4MIm TfO-吡啶(3:2,v/v)中,除葡萄糖与硬脂酸乙烯酯之间的反应外,全细胞促葡萄糖酯合成反应随着酰基供体碳链长度的增大,产物生成率降低,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也延长。在0-168h内,葡萄糖与月桂酸乙烯酯、肉豆蔻酸乙烯酯、棕榈酸乙烯酯或硬脂酸乙烯酯的最大产物生成率分别为90.9%、79.5%、41.0%和60.7%。此外,含离子液体体系中微生物细胞的操作稳定性研究表明,离子液体的加入能大大地提高施氏假单胞菌细胞的稳定性;在C4MIm TfO-吡啶和C8MIm BF4-吡啶体系中全细胞使用一次后的相对活性分别为51.6%和38.2%,远高于在纯吡啶中的相应值。HPLC、UHR-TOF-MS、13C-NMR等分析表明,在本研究范围内,可催化葡萄糖转酯反应的全细胞在有机溶剂或离子液体中,均对葡萄糖具有较高的区域选择性;在以丙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肉豆蔻酸乙烯酯、棕榈酸乙烯酯或硬脂酸乙烯酯为酰基供体的合成反应中以催化葡萄糖的6′-羟基为主,选择性大于99%。(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4-05-23)

卢志洪[5](2012)在《全细胞促阿糖胞苷区域选择性酯合成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阿糖胞苷是治疗白血病的常用化疗药物之一。但临床研究发现,阿糖胞苷在血浆中易被脱氨酶降解失活而导致半衰期短,且其亲水性强不易穿膜运输故对实体肿瘤疗效欠佳。而通过酯合成反应,选择性酰化阿糖胞苷糖环上的某个羟基可提高核苷的脂溶性,所制备的阿糖胞苷单酯衍生物已被证明具有较之母药更高的抗癌活性。为克服化学制备方法环境不友好、选择性差、副产物多等缺点,自上个世纪末人们开始研究利用酶法进行核苷单酯的合成。然而,尽管酶法合成具有区域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其在工业应用上却遭遇成本高、催化剂稳定性差等诸多瓶颈问题。全细胞是生物催化剂的一种,作为酶的天然载体,可以省去酶分离纯化及固定化等步骤,从而大大地降低生产成本。此外,整细胞可为酶提供良好的环境,使酶不至于在非水介质中快速失活。然而,迄今为止,利用高区域选择性微生物全细胞催化阿糖胞苷5'-单酯的合成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上述研究现状,本论文探讨了不同来源微生物细胞在有机介质中催化阿糖胞苷酯合成反应的可行性;以阿糖胞苷酯合成反应为模型,研究了培养条件对微生物细胞生长及其酶合成活性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种类微生物细胞在有机介质中催化该反应的活性及区域选择性,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不同种类微生物细胞在该反应中的催化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建立起适合微生物细胞酯合成活性酶生产的最佳培养条件及适合阿糖胞苷单酯合成的最佳反应体系。在对5种不同假单胞菌属菌株促核苷酯合成活性的研究中发现,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催化活性最强,其催化反应的优势产物为阿糖胞苷5′-单酯;与假单胞菌等细菌细胞相比较,所研究的真菌类细胞中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但其区域选择性较低且以3′-单酯为优势产物。在培养条件对荧光假单胞菌合成活性影响的研究中发现,采用混合碳源,即往含有酵母膏的基础培养基中额外补充脂类物质,尤其是大豆油,能明显提高荧光假单胞菌全细胞催化阿糖胞苷酰化反应的活性。然而,当往基础培养基中补充葡萄糖时,获得的生物量和催化活性都很低。综合考虑反应产率和5'-区域选择性,在所考察的各种有机氮源中,酵母膏为最适氮源。由于碳氮源浓度、金属离子浓度和培养时间都是影响培养所得全细胞催化行为的重要因素,我们研究了这些因素对荧光假单胞菌生物量及其全细胞催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大豆油浓度、酵母膏浓度、Mg2+离子浓度,培养时间分别为0.5%(w/v),0.1%(w/v),0.05%(w/v)和48小时。在此条件下,荧光假单胞菌全细胞促阿糖胞苷与乙酸乙烯酯酰化在反应120小时后的产率和5'-区域选择性分别为75.4%和96.8%。在对反应条件中的优化中发现:与纯吡啶相比,荧光假单胞菌全细胞在含部分疏水性有机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中有更高的催化效率。荧光假单胞菌细胞促阿糖胞苷与乙酸乙烯酯区域选择性酰化反应的最适混合介质、催化剂用量、酰基供体与阿糖胞苷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振荡速度分别为30%正己烷-吡啶、50mg/mL、30:1、30℃和140rpm;在上述最优条件下,反应初速度和产率分别为1.6mmol/L·h和83.1%。当酰基供体为丙酸乙烯酯时,各反应条件对荧光假单胞菌细胞促反应的影响规律与乙酸乙烯酯为供体时相似,只是在最适反应介质、酰基供体与阿糖胞苷的摩尔比上略有不同,在最适条件下,阿糖胞苷丙酰化反应的初速度和产率分别为2.8mmol/L·h和77.9%。各因素对荧光假单胞菌细胞促阿糖胞苷酰化反应区域选择性的影响甚微,5'-区域选择性始终在>92%。通过研究米曲霉细胞催化阿糖胞苷与丙酸乙烯酯的酰化反应发现,与荧光假单胞菌全细胞相比,米曲霉全细胞更倾向于合成阿糖胞苷3'-酯。该反应的初速度和产率与混合溶剂的极性密切相关。该反应的最适混合介质、丙酸乙烯酯和阿糖胞苷摩尔比、全细胞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振荡速度分别为30%(v/v)异丙醚-吡啶、90:1、60mg/mL、30℃、180rpm。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反应初速度和产率分别是10.7mmol/L·h和88.3%。水分含量和反应温度对米曲霉细胞促阿糖胞苷丙酰化的区域选择性存在较大影响,其他因素的改变对区域选择性影响不大。本研究不仅拓宽了生物催化核苷区域选择性酰化的范围,丰富了全细胞在非水介质中催化核苷酯合成的理论知识,还为阿糖胞苷单酯的工业化制备提供了新路径。(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2-06-01)

周华锋,刘玉萍,张丽清[6](2012)在《硅钨杂多酸对乙酸异戊酯合成反应的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乙醚萃取法合成具有Keggin型结构的硅钨杂多酸(H4SiW12O40),并采用浸渍法将硅钨杂多酸负载在二氧化硅载体上制备H4SiW12O40/SiO2,用IR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负载型催化剂中硅钨酸仍保留原有结构.将制备的H4SiW12O40和H4SiW12O40/SiO2用于乙酸异戊酯的合成反应,探讨合成乙酸异戊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以及所制备的催化剂对乙酸异戊酯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合成乙酸异戊酯的最佳酸醇摩尔比为1∶1.6,催化剂用量为1.500 g(约占反应物总质量的2.37%).在该条件下,以H4SiW12O40为催化剂时乙酸的转化率在120 min可达到97.70%,以H4SiW12O40/SiO2为催化剂时乙酸的转化率在120 min可达到87.14%.负载型硅钨杂多酸H4SiW12O40/SiO2在使用后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分离,并重复使用,是合成乙酸异戊酯的一种新型环境友好型催化剂.(本文来源于《沈阳化工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刘丽娟,周峰岩[7](2008)在《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在酯合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溶剂,由于其优良性质,在分离、有机合成及催化反应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和催化剂在酯合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枣庄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景璐,李学杰,褚莹[8](2008)在《DBSA反相微乳体系中的酯合成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醇与有机酸的酯化反应广泛应用于生物有机、制药工业、香料生产和相关的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研究各种新型有效、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是当前酯合成技术领域的热点。本文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8-07-01)

吴礼定,曾波[9](2008)在《水滑石的制备和在烷氧基化酯合成反应中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滑石是一类双金属层柱状化合物,因其具有特殊的层间离子交换性能和结构记忆效应,近年来以水滑石结构为前驱物制备复合氧化物的途径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综述了水滑石的制备以及在烷氧基化酯合成反应中的应用,指出水滑石由于特殊的结构在催化方面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来源于《化工时刊》期刊2008年02期)

李静,刘双[10](2007)在《单质碘对酯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单质碘为催化剂,通过乙酸酐、环己醇及乙酸、环己醇为原料合成乙酸环己酯,对碘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优化条件下收率可分别达98.9%、58.1%。将实验结果与文献数据综合分析,得出了碘作为催化剂在酸醇直接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不高。(本文来源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酯合成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两步法"合成棕榈酸异丙酯反应体系,采用Joback基团贡献法、Yoneda基团贡献法及Tyagi方程估算了相关物质的热力学数据,并结合有关文献,计算得到了该反应体系的反应焓变Δ_rH_m~θ、反应熵变Δ_rS_m~θ、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Δ_rG_m~θ及反应平衡常数K~θ。通过分析该反应热力学性质,结合两步反应的Δ_rG_m~θ数值特点,得到一定条件下酰氯化为吸热反应,单独存在时较难进行,醇解为放热反应,且反应可进行完全。由于两步反应是耦合的,依据近似原则和勒夏特列平衡移动原理,酰氯化反应在适当条件下可正常进行,且反应过程中可促使平衡向正向移动,有助于反应进行完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酯合成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万里.2,3-联烯酸酯合成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2].付丽丽,蒋登高.棕榈酸异丙酯合成反应的热力学分析[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6

[3].付丽丽,白银鸽,吕高志,蒋登高.棕榈酸异丙酯合成反应动力学(英文)[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Engineering.2015

[4].冯广莉.全细胞促葡萄糖区域选择性酯合成反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5].卢志洪.全细胞促阿糖胞苷区域选择性酯合成反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6].周华锋,刘玉萍,张丽清.硅钨杂多酸对乙酸异戊酯合成反应的催化性能[J].沈阳化工大学学报.2012

[7].刘丽娟,周峰岩.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在酯合成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枣庄学院学报.2008

[8].景璐,李学杰,褚莹.DBSA反相微乳体系中的酯合成反应[C].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分会场论文集.2008

[9].吴礼定,曾波.水滑石的制备和在烷氧基化酯合成反应中应用[J].化工时刊.2008

[10].李静,刘双.单质碘对酯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

论文知识图

实验装置丙二酸酯法合成-氨基酸苯乙烯的主要用途脂肪酶催化的常见反应类型Fig.1-4Rea...二聚体开环聚合法合成聚乳酸脱氢氨基酸的不对称氢化合成α-氨基酸

标签:;  ;  ;  ;  ;  ;  ;  

酯合成反应论文_张万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