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加热炉高低温同时供热的循环系统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台加热炉高低温同时供热的循环系统,包括总系统供油总管、总系统回油总管、高温和低温用热设备;在总系统供油总管与总系统回油总管之间设有一个向低温用热设备供热的二次循环系统,二次循环系统包括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和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通过连接管路与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相连,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通过总系统供油支管与总系统供油总管相连,在连接管路上安装有循环泵,在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上安装有止回阀,在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或者低温用热设备的进油管上安装有测温装置,在总系统供油支管上安装有调节阀。本实用新型能满足向高温和低温用热设备同时供热,且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一台加热炉高低温同时供热的循环系统,包括总系统供油总管(1)、总系统回油总管(2)、高温用热设备(3)和低温用热设备(4);所述高温用热设备(3)的进油管与所述总系统供油总管(1)相连,高温用热设备(3)的出油管与所述总系统回油总管(2)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总系统供油总管(1)与总系统回油总管(2)之间设有一个用于向所述低温用热设备(4)供热的二次循环系统,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包括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5)和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所述低温用热设备(4)的进油管(4a)与所述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5)相连,低温用热设备(4)的出油管(4b)与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相连,所述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5)通过连接管路(7)与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相连,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通过总系统供油支管(8)与所述总系统供油总管(1)相连,在所述连接管路(7)上安装有循环泵(9),在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上安装有止回阀(10),在所述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5)或者低温用热设备(4)的进油管(4a)上安装有测温装置(11),在所述总系统供油支管(8)上安装有调节阀(12),所述测温装置(11)、调节阀(12)分别与加热炉的电控制器电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一台加热炉高低温同时供热的循环系统,包括总系统供油总管(1)、总系统回油总管(2)、高温用热设备(3)和低温用热设备(4);所述高温用热设备(3)的进油管与所述总系统供油总管(1)相连,高温用热设备(3)的出油管与所述总系统回油总管(2)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总系统供油总管(1)与总系统回油总管(2)之间设有一个用于向所述低温用热设备(4)供热的二次循环系统,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包括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5)和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所述低温用热设备(4)的进油管(4a)与所述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5)相连,低温用热设备(4)的出油管(4b)与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相连,所述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5)通过连接管路(7)与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相连,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通过总系统供油支管(8)与所述总系统供油总管(1)相连,在所述连接管路(7)上安装有循环泵(9),在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上安装有止回阀(10),在所述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5)或者低温用热设备(4)的进油管(4a)上安装有测温装置(11),在所述总系统供油支管(8)上安装有调节阀(12),所述测温装置(11)、调节阀(12)分别与加热炉的电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台加热炉高低温同时供热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循环系统还包括溢流管(13),所述溢流管(13)的一端与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或者低温用热设备(4)的出油管(4b)相连,所述溢流管(13)的另一端与所述总系统回油总管(2)相连,在所述溢流管(13)上安装有截止阀(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台加热炉高低温同时供热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7)有两条,且并联在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5)与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之间,在每条连接管路(7)上均安装有循环泵(9)。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的供热循环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热载体加热炉、电加热导热油加热炉等加热炉的供热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一些用热单位,通常有几条生产线,而每条生产线的用热温度又各不相同,有的相差有几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用热单位都是采用以下两种供热方案:一种是另外增设加热炉,即使用多个加热炉;另一种是在一个供热循环系统上增设换热设备,这两种供热方案都能满足工艺要求,但这两种方案都既增加了用热单位的投资成本,又增加了用热单位的运行成本,还大量占用了用热单位的土地面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不增加加热炉和换热设备的基础上,能满足向高温和低温用热设备同时供热,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的一台加热炉高低温同时供热的循环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一台加热炉高低温同时供热的循环系统,包括总系统供油总管、总系统回油总管、高温用热设备和低温用热设备;所述高温用热设备的进油管与所述总系统供油总管相连,高温用热设备的出油管与所述总系统回油总管相连,在所述总系统供油总管与总系统回油总管之间设有一个用于向所述低温用热设备供热的二次循环系统,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包括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和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所述低温用热设备的进油管与所述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相连,低温用热设备的出油管与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相连,所述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通过连接管路与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相连,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通过总系统供油支管与所述总系统供油总管相连,在所述连接管路上安装有循环泵,在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上安装有止回阀,在所述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或者低温用热设备的进油管上安装有测温装置,在所述总系统供油支管上安装有调节阀,所述测温装置、调节阀分别与加热炉的电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二次循环系统还包括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或者低温用热设备的出油管相连,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总系统回油总管相连,在所述溢流管上安装有截止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管路有两条,且并联在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与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之间,在每条连接管路上均安装有循环泵。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加热炉和换热设备的基础上,在生产线中低温用热设备区域设置一个单独的自身循环系统来满足向高温和低温用热设备同时供热要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又大大降低了用热单位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循环系统只通过管路来形成,没有增加大型的设备,能实现自动化操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台加热炉高低温同时供热的循环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一台加热炉高低温同时供热的循环系统,包括总系统供油总管1、总系统回油总管2、高温用热设备3和低温用热设备4;所述高温用热设备3的进油管3a与所述总系统供油总管1相连,高温用热设备3的出油管3b与所述总系统回油总管2相连,在所述总系统供油总管1与总系统回油总管2之间设有一个用于向所述低温用热设备4供热的二次循环系统,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包括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5和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所述低温用热设备4的进油管4a与所述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5相连,低温用热设备4的出油管4b与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相连,所述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5通过连接管路7与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相连,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通过总系统供油支管8与所述总系统供油总管1相连,在所述连接管路7上安装有循环泵9,在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上安装有止回阀10,在所述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5或者低温用热设备4的进油管4a上安装有测温装置11,所述测温装置11可采用铂热电阻或者温度传感器等,在所述总系统供油支管8上安装有调节阀12,所述测温装置11、调节阀12分别与加热炉的电控制器电连接,图中未示电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二次循环系统还包括溢流管13,所述溢流管13的一端与所述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或者低温用热设备4的出油管4b相连,所述溢流管13的另一端与所述总系统回油总管2相连,在所述溢流管13上安装有截止阀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管路7有两条,且并联在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5与二次循环系统回油总管6之间,在每条连接管路7上均安装有循环泵9。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循环系统通过循环泵9打内循环来满足自己需要的流量;当测温装置11测出二次循环系统供油总管5或者低温用热设备4的进油管4a中的导热油温度不符合工艺要求例如较低时,通过加热炉的电控制器控制所述调节阀12的开度来调节从总系统供油总管1中的高温油的补给,从而使导热油温度符合工艺要求,本系统多余的流量通过截止阀14及溢流管13进入到总系统回油总管2中,从而形成了一个温度、流量均满足要求的一个平衡系统。这种二次循环系统只通过管路来形成,没有增加大型的设备,能实现自动化操作。

经试用,本实用新型能满足向高温和低温用热设备同时供热,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设计图

一台加热炉高低温同时供热的循环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4905.2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06179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F24D3/10

专利分类号:F24D3/10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常州综研加热炉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常州综研加热炉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经济开发区长扬路8号

发明人:邵文蔚;符永和

第一发明人:邵文蔚

当前权利人:常州综研加热炉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磊

代理机构:32206

代理机构编号: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台加热炉高低温同时供热的循环系统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