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杨树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谈杨树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浓河林场李英华

摘要:指出了随着杨树资源量的增加,导致杨树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发生的面积、爆发的次数、危害的程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杨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探讨了当地杨树病虫害发生原因并进行分析,就防治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病虫害;原因;对策随着全局杨树产业年的活动不断深入开展,杨树资源得到快速的增长。由于杨树资源量的扩涨,导致杨树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发生的面积、爆发的次数、危害的程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杨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对此,近年来笔者根据本地杨树病虫害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就治理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

1杨树主要病虫害杨树主要病害为溃疡病、黑斑病、红心病、冠瘿病;主要虫害包括食叶性害虫,即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白潜叶蛾、杨黄卷叶螟、杨尺蠖、黄刺蛾、柳蓝叶甲等;枝梢害虫,即草履蚧、白杨透翅蛾;钻蛀害虫,即光肩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地下害虫,即蝼蛄、地老虎、金龟子。

2杨树病虫害发生原因2.1林相不齐、树种单一杨树资源已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杨树病虫害的发生主要表现在林相参差不齐,因杨树基地林为人工造林,由于管理不善,其次树种单一,加之经营管理措施不当,给森林病虫害创造了有利繁育和繁生的环境条件,导致重大病虫害相继发生,给林业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

2.2防治工作不被重视杨树生产周期较长,经济效益来得慢,致使杨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处于被轻视的地位。再者由于森防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病虫害发生前期一般比较隐蔽,不明显,危害轻,不能及时发现,也不引起人们足够重视。一定程度导致病虫害发生的蔓延,造成局部地区大爆发,才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此时已错过防治最佳时期,防治起来相当困难,甚至难以控制密度。

2.3经营管理措施不到位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不健全,人员少,测报、防治、检疫基础十分薄弱。绝大部分没有专门办公室、实验室以及开展病情虫情预测预报必须的仪器设备、交通工具;缺乏森防检疫专职技术人员,预测预报预见性差,无法准确掌握病虫发生的情况及规律;检疫技术措施不当,从事木材运输检疫工作上,实际是重收费轻检疫,致使病虫从一个地区携带到另一个地区,引发病虫害大爆发的原因;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采取综合防治办法,才能达到强化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多数采取化学防治,存在与森防所面临的防治工作极不相适应,严重影响杨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4防治经费无法落实宿迁市每年需要防治的杨树病虫害发生面积约5.3万hm2,因资金缺乏,无法购置足量防治机械和农药,导致病虫害发生逐年上升趋势。各县区均没有成立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无法实施统防统治,防治难度较大,营造林经营管理不统一,无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各县区大部采取分散防治,防治时间不统一,治一片留一片效果甚微;杨树属高大乔木用低程喷雾机,射程无法达到树高,防治效果差,用药量多,对环境污染大;对蛀干类害虫以及交通不便的地方防治病虫害,采用打孔注药法防治,因功效低,劳动量大,药液腐蚀木质部,伤口不易愈合,影响材质,且药效短而低,防治效果不明显。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远远不适应林业资源的发展。

3杨树病虫害防治对策3.1推进杨树综合性营造林措施营造林要结合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把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林业生产全过程。从种苗抓起,加快推进无检疫对象苗圃建设,科学合理选择地点建设隔离苗圃,统一引种管理,降低引种风险,以有效降低国内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同时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地实行多树种、多林种、多种形式的混交林,要结合低产林改造,有计划地将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加快林相改造力度。

3.2加强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加强防治体系建设既是当前病虫害防治的迫切需要,也是抓好防治工作的长久之计,在现有薄弱的基础上,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标准站和中心测报点建设力度,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建立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高效病虫害防治体系,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网络建设,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发布情报,为领导和林农提供病虫发生趋势信息,适时防治,做好服务。

3.3做好防治宣传工作宣传病虫害对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危害,提高全民对病虫害的危害性、防治的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宣传病虫要治早治小,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明确各级领导和林场经营者在病虫害防治担当的责任,及时传授科学防治的技术方法要点。

3.4增强病虫害防治科技含量病虫害防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不断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防治效果。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做好病虫的监测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对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展研究,选一块实验林作为病虫害防治示范基地。加大各级林业人员和林农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防治技术。及时发布病虫害简报,作为防治指导信息。实施综合防治,一方面采用仿生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以保护人畜安全和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采用刮除清理病枝、扫除虫卵、深翻冻死越冬虫卵、捕杀成虫、胶带阻隔、灯光诱杀等人工方法清除病虫害。再者加强鸟类和天敌保护,释放赤眼蜂、黑卵蜂、肿腿蜂、寄生蝇等昆虫进行生物防治。

3.5强化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坚持和完善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危害的程度、成灾率的面积作为相关人员的一项考核指标,把病虫害防治作为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真正把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1]吴瑞云,郑红波.不同杨树品种系的生长特征[J].中国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3~37.[2]徐晓鸥,陈亚文,吴中虹.杨树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绿色科技,2010(10).作者简介:李英华(1965年4月21日―),女,林学工程师,单位: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浓河林场,主要从事林业种苗引进、繁育、推广、林业生产管理、抚育、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等技术性指导工作。

标签:;  ;  ;  

谈杨树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