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分辨率表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辨率,球面,菱形,裂缝,半边,道格拉斯,尺度。
多分辨率表达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侯绍洋,赵学胜,官亚勤[1](2018)在《利用多分辨率半边进行全球多分辨率DEM无缝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传统四叉树结构进行全球多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表达时,不同层次相邻格网间会产生裂缝问题,尽管目前有许多裂缝消除的方法,但大都是属于"后期处理",且存在诸多限制。为此,引入多分辨率组合映射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半边结构的全球多分辨率DEM无缝表达方法。首先给出了基于多分辨率组合映射的多种全球离散格网统一表达方法和裂缝消除原理,并以球面菱形格网为例,提出多分辨率半边编码方法和坐标转换方法;然后,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全球多分辨率DEM无缝表达算法;最后,应用C++语言和DirectX工具,开发了相应的可视化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多分辨率半边结构,通过边界结点细分方法的特殊处理,球面菱形格网的四分体内部、边界和极点处均不会产生裂缝。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从前期的格网剖分结构上解决了多分辨率DEM格网的裂缝问题。(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侯绍洋,赵学胜,官亚勤[2](2015)在《基于多分辨率半边的分块LOD模型无缝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从格网剖分结构上解决分块LOD(Level Of Details)模型中复杂的块内、块间裂缝问题,避免目前裂缝消除方法的缺陷,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半边结构的分块LOD模型无缝表达方法。首先,引入多分辨率组合映射理论,给出基于多分辨率半边的菱形块多尺度表达的基本方法,包括菱形块剖分方法和编码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块内、块间格网无缝表达机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菱形块的全球地形动态LOD管理机制;最后,应用C语言和DirectX工具,开发了相应的可视化实验系统。实验表明:该方法从格网剖分结构上解决了全球地形分块LOD模型中的块内、块间裂缝问题;与传统方法相比,其不需要限制相邻格网的剖分层差,简化效率更高,且无地形失真。(本文来源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2015年04期)
吴杭彬,刘春,许正文,陆旻丰[3](2015)在《地面点云分层等值线表面重建和多分辨率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分层等值线的地面激光扫描(TLS)数据表面重建及多分辨率表达方法.依据迭代的凸包算法,在具有垂直分布特点的点云中提取分层等值线.采用同步前进的最小外接圆方法完成分层等值线之间的叁角剖分,得到地物局部叁角形带.连接分层的局部叁角形带并统一法线向量,得到地物整体叁角网模型.采用等值线的高程间距和水平采样间隔作为控制参数,探讨了参数优化配置方法,实现地物整体模型的多分辨率表达.最后通过两个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蔡志明,陈崇成,周旭光[4](2014)在《基于二叉树的矢量线状要素多分辨率表达与传输》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空间数据网络传输存在用户等待时间长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道格拉斯-普克(D-P)算法来进行线状要素的化简方法。为了支持数据的快速导出,使用二叉树存储D-P算法的中间结果,并对二叉树进行线性化,以保证空间数据在服务器端得到有效的多分辨率组织;在此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矢量数据多分辨率渐进传输模型和策略;最后通过真实的线状道路数据,分别开展了PC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与数据服务器之间的渐进式传输实验,并引进信息熵度量开展了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地图信息量的保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改善用户的体验效果和传输效率。(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4年10期)
蒋泽军,徐伟,尤涛[5](2015)在《多分辨率表达在分布式视景仿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分布式视景仿真中,系统均采用单一的模型,从而导致了系统中几何资源分配不均匀,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将多分辨率表达的方法和原理应用于视景仿真系统中,对计算节点运行不同分辨率模型的负载匹配进行研究,考虑网络带宽对网络传输的影响,同时对显示节点运行多分辨率模型进行研究,给出了一种针对多分辨率模型的动态协商策略,对多分辨率表达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实验证明了运用多分辨率表达原理,能够应对系统在计算节点、网络传输以及显示节点上的不均衡情况,在保证系统实时性的前提下使系统运行更有效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5年04期)
孙轩[6](2013)在《基于结构的叁维建筑物模型多分辨率表达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建筑物模型的精细程度和复杂程度能够直接影响叁维城市模型应用的质量和效率。随着“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叁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与日俱增,然而叁维建筑物模型日益庞大的数据量却成了严重阻碍叁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大范围应用和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为解决庞大数据量在应用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类问题,提高模型的存储、传输和可视化效率,对叁维建筑物模型的多分辨率表达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叁维建筑物模型多分辨率表达过程中形状认知一致性和构造认知一致性的实际应用需求,本文对叁维建筑物模型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结构识别的尺度不同将叁维建筑物模型的结构分为主体结构和细节结构,并分别针对两类结构各自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叁维建筑物模型结构识别算法;基于叁维建筑物模型的主体结构和细节结构识别结果,从主体结构保持和细节结构删除两个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叁维建筑物模型多分辨率简化算法;结合基于结构的叁维建筑物模型多分辨率简化结果,对其多分辨率表达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综述。对于叁维模型的结构识别,现有主体结构识别方法可以分为基于模型分割的方法、基于形状分析的方法和基于结构类比的方法,而现有的细节结构识别方法则可以分为独立结构识别和关联结构识别。现有的叁维模型的多分辨率简化算法可以分为自然物体模型的简化、人造物体模型的简化和建筑物模型的简化。而对于叁维模型的多分辨率表达,当前的研究包括复杂物体的多分辨率表达和复杂场景的多分辨率表达。通过分析和比较,指出了已有方法在叁维建筑物模型结构识别、多分辨率简化和多分辨率表达方面存在的不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和理论参考。2) 叁维建筑物模型结构识别。针对叁维建筑物模型的主体结构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体元分析的模型结构化分割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叁维模型体元化、空间距离场计算、体元聚类、结构提取与表面分割。而针对叁维建筑物模型的细节结构识别,则提出了基于图搜索的分类提取算法,其主要步骤包括:平面分割、邻接图构建、细节结构搜索。3) 基于结构的叁维建筑物模型多分辨率简化。对于主体结构保持的模型多分辨率简化,采用基于体技术的模型多分辨率重构算法,提出了一套叁维建筑物模型多分辨率简化框架,其主要步骤包括:体元八叉树结构构建、体元表达多分辨率简化、模型表面重建。而对于细节结构删除的模型多分辨率简化,则针对叁类细节结构分别给出了相应的简化规则,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渐进简化策略的叁维建筑物模型多分辨率简化算法。4) 叁维建筑物模型的多分辨率数据组织与表达。针对叁维导航和基于位置的服务等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形体认知的叁维建筑物模型多分辨率数据组织与表达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根据体元空间的八叉树结构对主体结构保持的叁维建筑物模型多分辨率简化结果进行统一组织,并在体元空间对模型数据进行调度实现叁维建筑物模型的多分辨率表达,最后通过体元编码和全局表面重构实现叁维建筑物模型多分辨率表达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而针对虚拟城市和数字城市等应用需求,则提出了一种面向构造认知的叁维建筑物模型多分辨率数据组织与表达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叁维建筑物模型表面的每个细节结构看作为独立的对象,通过对象化的管理方式对其进行统一组织和增量存储,并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对模型数据进行调度实现叁维建筑物模型的多分辨率表达,最后通过结构编码和局部表面重构实现叁维建筑物模型多分辨率表达在网络环境下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3-04-01)
蒋秉川,游雄,夏青,宋庆斌[7](2013)在《基于体素模型的多分辨率地形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基于"面模型"的叁维地形可视化,难以逼真地模拟现实世界的复杂地形,本文在充分了解体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几种常见的体素模型,主要讨论了体素在多分辨率叁维地形可视化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为建立基于"体模型"的虚拟地理环境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3年05期)
赵学胜,范德芹,王娇娇,王磊[8](2012)在《退化四叉树格网的全球多分辨率DEM无缝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全球多分辨率地形快速、高效模拟与可视化表达,探讨基于球面退化四叉树的全球多分辨率DEM无缝建模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球面退化四叉树的全球DEM分块建模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四叉树块内(相邻节点间相差任意剖分层次)、四叉树块间、四叉树与非四叉树块间的自适应无缝拼接算法;应用VC++语言和OpenGL工具,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可视化试验系统。结果表明:该模型方法可实现全球多分辨率DEM的无缝表达,并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有效简化了全球DEM格网的数目,简化效率为66.8%(剖分层次为12)。(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王海江[9](2012)在《多分辨率分析方法在DEM多尺度表达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现象和规律只有在一定的尺度下才会出现,经过合理的尺度抽象的空间信息更加具有利用价值。多尺度地理信息系统与单一尺度的地理信息系统相比更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作为地貌形态的重要表达方式,是进行其它学科研究的重要支撑数据。基于DEM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常规的地表形态表达,己经上升到基于多种地形指标的地表过程动态模拟、地学多尺度建模等更高层次,需要尺度或分辨率能够连续变化的、空间定位一致性较好的DEM数据作为支撑①。多分辨率分析(Multi-scale Resolution Analysis, MRA)方法为表达不同分辨率的DEM提供了有效途径。多分辨率分析方法可自适应的调节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在空间域采样的疏密度,能够合理的对空间信息的低频宏观特征与高频微观细节进行分析处理,在刻画多源、多尺度、海量空间数据集的基本特征方面具有强大优势。借助多分辨率分析思想建立尺度依赖的空间数据表达模型,实现对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自动处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国内外针对基于MRA的DEM多尺度②表达已有若干方面研究,但仍有一些关键问题尚未解决。首先,现有研究对基于MRA的DEM多尺度表达的基本原理、对该方法生成的DEM的分辨率未有实质性探讨。其次,现有的基于MRA的DEM连续尺度表达方法缺乏严密系统的理论依据。此外,现有的基于MRA的DEM多尺度表达方法采用的MRA方法(单小波变换)在结构性能上存在缺陷;一些新的MRA方法(如多小波变换、轮廓波变换)已在许多图像处理领域显现出优势,但尚未引入到空间信息尺度变换领域。本研究围绕以上问题对MRA方法在DEM多尺度表达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索。(1)探讨了基于MRA的DEM多尺度与连续尺度表达的基本原理。以地学理论与信号处理原理为理论依据,阐述了DEM尺度、分辨率、采样间隔之间的联系,分析了DEM频域最高频率与空间域分辨率之间的制约关系;探讨了基于MRA的DEM多尺度(或连续尺度)表达方法通过逐级(或逐量)降低DEM频域最高频率生成分辨率逐级变化(或连续变化)的DEM的基本原理。(2)阐述了现有的小波变换DEM多尺度表达(即基于小波变换的DEM多尺度表达,其它类同)方法的基本原理;对现有小波变换多尺度表达方法采用的小波的结构进行了拓展,构建了叁族性能更为优越的高平衡阶多进制(即M进制,M>2,且M)多小波系统;对所构建的多小波系统与改进后的DEM多尺度表达方法的优越性进行了实验论证。首先探讨了常用的小波变换(包括二进制与M进制小波变换)的频域实现过程;阐述了小波变换通过对逐层低通滤波生成分辨率逐级降低的综合DEM的实质;解释了由常见的小波变换DEM多尺度表达方法生成的DEM的分辨率及其与分解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该方法生成的综合DEM的分辨率。然后借鉴已有的高阶平衡二进制多小波的构建原理,依据通过构造、求解方程组来构建小波滤波器组的思路,借助Gr bner基技术成功构造了叁族多小波系统:叁进制正交对称二重小波,叁进制正交翻转对称二重小波与四进制正交对称二重小波。各族多小波系统均涵盖叁级平衡阶,即包含一阶、二阶、叁阶平衡多小波,且支集长度相对于各平衡阶最短。最后将所构建的M进制多小波系统应用于DEM多尺度综合应用中,通过实验论证了所构建的M进制多小波系统与M进制单小波系统、二进制多小波系统以及二进制单小波系统相比在获得相同目标分辨率或综合程度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综合误差。(3)构建以信号处理原理为理论依据的、有效的DEM连续尺度变换方法。探讨以采样定理为依据的、通过合理划分频带与处理频带定量限制DEM频域最高频率生成指定分辨率DEM的DEM连续尺度变换原理;改进频带划分需要借助的分数进制小波变换,使其各分解层带通滤波器的品质因子(Q-factor)均可按需调控,实现频域自由分割,同时通过张量积变换将一维分数进制小波变换拓展,获得其二维形式,为DEM连续尺度表达提供方法支持;验证所构建的基于采样定理与分数进制小波变换的DEM连续尺度表达方法的有效性(包括分辨率的有效性,空间定位的一致性以及综合效果的合理性等方面)。(4)构建分数进制轮廓波变换,改进分数进制小波变换DEM连续尺度表达方法,提高方法对DEM局部地形、轮廓边缘保持能力。将分数进制小波变换中的尺度变换与轮廓波变换中的多方向变换整合,同时通过合理设置尺度变换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消除原轮廓波变换中存在的频域混迭成分,最终获得具备抗混迭性质的、频域分割更为自由精细的、多方向性的分数进制轮廓波变换。通过图像处理实验验证该方法在图像处理领域的优势。借鉴分数进制小波变换DEM连续尺度变换原理,将该变换方法应用于DEM综合领域,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适用性。(5)通过实验对本文所构建的叁种基于MRA的DEM尺度变换方法(M进制多小波变换DEM多尺度表达、分数进制小波变换DEM连续尺度表达、分数进制轮廓波变换DEM连续尺度表达)以及常规插值变换方法(双线性、双叁次插值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探讨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环境。实验数据选用了具有不同地形起伏特征的DEM与具有可对比真值的由数学连续曲面生成的DEM。结果表明,M进制多小波变换DEM多尺度综合与常规插值方法相比,能够有效降低综合误差;同时算法简捷高效,执行耗时少,硬件配置要求较低,可深入推广到DEM多尺度表达领域。然而由该方法生成的DEM序列的分辨率为间断序列,无法实现连续尺度变换。分数进制小波变换DEM综合可以实现DEM的连续尺度变换;目标分辨率相同时,综合误差与M进制多小波变换DEM综合方法相比相近;与后者相比,虽算法稍复杂,执行耗时稍长,但仍能被大多数运行环境所接受。所有方法中,分数进制轮廓波变换DEM综合算法生成的综合误差最小;能够更有效的保持DEM轮廓边缘的完整性与连贯性,同时更好的抑制由综合过程产生的“虚假”地形现象。然而,与其它方法相比,其算法最复杂,运行耗时较长,因此较适用于硬件配置较好的应用场景。(6)依据基于采样定理与分数进制小波变换的DEM连续尺度表达方法的基本原理,基于MATLAB软件提供的图形用户接口与编译平台,设计构建高精度、高效率的DEM连续尺度变换应用程序。(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期刊2012-11-01)
张晓博,赵迪,赵学胜,刘芳[10](2012)在《基于QTM格网的球面对称正交小波构建与多分辨率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离散格网可以实现全球空间数据的无缝管理,却不易进行球面局部数据的多分辨率自适应表达与描述。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在基于球内接正八面体的全球离散格网框架基础上,引入球面流形概念,将平面小波在球面上重新定义,构建了具有多分辨分析、局部紧支撑特性的球面离散对称正交小波,可以兼顾数据压缩和球面局部数据的多分辨率自适应表达。最后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了相关实验分析,验证了相关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2012年05期)
多分辨率表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从格网剖分结构上解决分块LOD(Level Of Details)模型中复杂的块内、块间裂缝问题,避免目前裂缝消除方法的缺陷,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半边结构的分块LOD模型无缝表达方法。首先,引入多分辨率组合映射理论,给出基于多分辨率半边的菱形块多尺度表达的基本方法,包括菱形块剖分方法和编码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块内、块间格网无缝表达机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菱形块的全球地形动态LOD管理机制;最后,应用C语言和DirectX工具,开发了相应的可视化实验系统。实验表明:该方法从格网剖分结构上解决了全球地形分块LOD模型中的块内、块间裂缝问题;与传统方法相比,其不需要限制相邻格网的剖分层差,简化效率更高,且无地形失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分辨率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1].侯绍洋,赵学胜,官亚勤.利用多分辨率半边进行全球多分辨率DEM无缝表达[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8
[2].侯绍洋,赵学胜,官亚勤.基于多分辨率半边的分块LOD模型无缝表达[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
[3].吴杭彬,刘春,许正文,陆旻丰.地面点云分层等值线表面重建和多分辨率表达[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蔡志明,陈崇成,周旭光.基于二叉树的矢量线状要素多分辨率表达与传输[J].测绘科学.2014
[5].蒋泽军,徐伟,尤涛.多分辨率表达在分布式视景仿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5
[6].孙轩.基于结构的叁维建筑物模型多分辨率表达方法[D].武汉大学.2013
[7].蒋秉川,游雄,夏青,宋庆斌.基于体素模型的多分辨率地形表达分析[J].测绘科学.2013
[8].赵学胜,范德芹,王娇娇,王磊.退化四叉树格网的全球多分辨率DEM无缝表达[J].测绘学报.2012
[9].王海江.多分辨率分析方法在DEM多尺度表达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2
[10].张晓博,赵迪,赵学胜,刘芳.基于QTM格网的球面对称正交小波构建与多分辨率表达[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