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李笑阳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李笑阳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710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后,水利水电工程的优化更为重要。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价值。基本建设部分是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内容,基本建设部分存在的问题将严重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处理,本文对我国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及处理方式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整改措施,以期为相关施工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特点分析

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复杂。水利水电工程通常建在水库和湖泊等水域,而且

大多数位于水流湍急的地方。施工质量与当地地质水文条件和周围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容易受到地理和地质环境因素的制约。例如,地基需要特殊处理,以确保良好的承载力、足够的完整性和均匀性,以及足够的不渗透性和耐久性。施工范围广。这个项目是一个重要的救济项目,需要满足当地对水灌溉和发电的需求。因此,它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涉及大量的地基处理和施工。例如大坝、水电站、进水建筑、泄水建筑等设施的基础施工;施工技术更新速度快。随着研究力度的加大,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日新月异,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应及时掌握新技术与新材料才能紧跟时代发展脚步,从而显著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率。

2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虽然是一项基础工程,但由于其上述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地质条件、地理因素、气候因素、人为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效果不佳。综合分析过去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设的主要因素是工程基础的稳定性。工程基础是否稳定直接取决于地质条件和地形因素。工程基础沉降控制。由于沉积物对太湖流域碟形边缘的影响,杂质自然沉积到土地上,以及长江的厚沉积物,上海水利水电建设的实际基础很难避免沉降。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处理和施工过程中,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一影响因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以降低地基沉降的可能性,为良好的竣工工程创造条件;工程基础地基渗漏。某些石壁、陡坡水利水电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工程接洽部空隙较大,如若不能对其予以有效的处理,那么工程基础施工的过程后容易出现渗漏的现象,造成施工面积水,那么工程基础施工势必会遭到破坏,严重时还有产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可能。

3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要点

3.1锚固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本处理和施工技术中,锚固技术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可以获得良好的效益,因此目前在水利水电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人口稀少,靠近水域,因此不会对周围居民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它应该尽可能靠近农田,以便更靠近灌溉。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锚固技术应运而生,它可以确保在恶劣环境条件下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于这项技术在具体具体使用过程中需要将一根拉杆件固定在地上建筑物上面,所以人们将其称之为锚固段,锚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程的抗风和抗震能力,更好地保证了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该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础工程的承载力,减轻了操作人员的负担,有效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应该注意的是,锚固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必须对输电塔、大坝和公路边坡给予足够的重视。

3.2预应力管桩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因此,施工企业需要重点加强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以更好地保证整体质量。首先,施工企业需要重点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根据工程施工要求,掌握预应力管桩技术的相应技能,降低现有风险,不断优化整体管理机制。其次,企业需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控制。最后企业需要科学的应用锤击施工技术,进行预应力管桩技术的优化使用,对于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基础工程的质量,更好地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3.3水泥土的应用

水泥土的有效应用可以给水利水电建设带来极大的便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水和水泥需要按一定比例配制和混合,才能完成水泥土的生产。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地基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同时保证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水泥土搅拌之前,需要对水泥土的灌浆深度和剂量比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水泥土的质量,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和效果。

3.4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覆盖了各种常见的高含水量土壤,如烂泥和淤泥,这些土壤流动性强,坚固性差,强度低,但可塑性强,在高强度压力下容易变形或位移,从而影响整个建设项目的稳定性。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用水泥土、粗砂和良性土等代替地基土中的软土。,从而减少软土在地基土中的比例,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抗压能力;将水泥及黏土浆等进行液化,搅拌均匀后灌入到建筑缝隙当中,增强工程基础的坚固性;利用荷载平摊原理做好水利工程的设计,将地基所承受的压力平均到每个区域,一旦工程基础受到强外力伤害出现剪力破坏时能够对破坏膜进行一定限制,控制地基的受力情况;通过排水固结法是解决软土沉降最常用的措施,通过加压及排水的方式达到加固软土的目的。

3.5坝体填筑施工技术

大坝填筑施工技术的关键在于坝面流水作业。最重要的是确保坝面上的水流方向和工作段的尺寸与坝面面积一致。同时,还必须使其符合施工机械的相应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很难保证坝面面积的宽度大于碾压机械和压实的最小宽度。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宽度将被控制在10m-20m,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坝面符合碾压机械的要求。在另一方面,该技术还需要考虑到填筑土的时间,巧妙运用施工技术,从本质上尽最大的可能减少作业的循环时间,尽量避免在冬天以及夏天施工之中所造成热量的流失。除此之外,有必要制作出流水作业的具体时间与该程序工程的具体数目,以保证在流水作业完成工作之后卸料与平料可以一同进行。在此项施工技术过程当中,还需要注意对裂缝的补救及时,这一措施在平常的施工技术当中是比较容易被忽略的,我们绝不可忽视裂缝所存在的潜在危险,避免裂缝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扩张、温度的降低而收缩,避免整个工程出现崩塌的危险。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作为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总体建设质量,为有效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加以重视,采取积极措施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对基础处理的核心环节进行细致把控,从根本上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更好地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实现经济、安全、高效运行的目标。

[1]王向坤.试论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14):287.

[2]董世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6):248.

[3]李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191.

[4]罗菊香.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7(19):141.

[5]井翔翔.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3):3341.

标签:;  ;  ;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李笑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