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控制计算论文_张建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施工控制计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斜拉桥,吊杆,拱桥,骨架,拉力,摩擦系数,刚度。

施工控制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斌[1](2019)在《PC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计算的精细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PC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的主要结构参数为桥墩内力、主梁内力和线形。大多数PC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考虑影响因素主要为:混凝土重量(容重和方量)、弹性模量、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变化、预应力损失等。以南港特大桥为例,基于施工过程仿真,分析了基础刚度、箱梁钢筋骨架、合龙工艺、合龙口劲性骨架等因素对结构内力和线形的影响,实现了施工控制计算的精细化分析。结果表明:基础刚度对墩底弯矩影响很大;钢筋骨架对箱梁刚度增大约10%;钢筋骨架对挂篮变形减小约10%;需结合施工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按实际合龙工序进行施工控制计算。(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9年10期)

李炎,陈常松,董道福[2](2019)在《斜拉桥施工控制张拉力的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简化斜拉桥施工控制张拉力的计算过程,基于无应力构形控制法的思想,以设计构形为成桥目标,采用无应力索长值作为张拉控制参数进行无应力构形迭代求解,并得到一组满足设计成桥状态的施工控制张拉力,求解过程均由程序自动计算完成,该过程为反复正装迭代过程,且计算过程中充分计入了结构非线性效应和徐变、收缩效应,因此计算结果精度较高。在嘉鱼长江公路大桥施工全过程计算分析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极大方便斜拉桥施工过程中控制张拉力的求解,求解结果与设计结果吻合良好,避免了反复试算的求解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9年02期)

张科乾[3](2019)在《独塔PC斜拉桥合龙计算分析与施工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湖州市创业大桥独塔PC主梁斜拉为背景,首先结合现场悬浇侧高程-温度关系测试和有限元分析得到温度影响表征方式,从而简化温度效应的分析,然后分析合龙劲性骨架轴向刚度对合龙段变形及已浇梁段温度次应力的影响,综合考虑劲性骨架的抗弯、抗剪性能对其进行设计;最后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合龙方案,保证了合龙段施工顺利有序地进行,为同类桥梁的合龙提供建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9年04期)

古川[4](2018)在《飞燕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控制计算与控制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径飞燕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形成过程复杂,工序繁多,作为一种自架设体系结构,其结构体系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变化。施工监控的研究对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运行期间行车的舒适度以及结构使用的耐久性都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正在建设中的主跨507m合江长江公路大桥为依托工程,对大跨径飞燕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控制计算、控制措施以及施工方案的优化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论述了桥梁施工控制的发展历程,对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明确了500m级飞燕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控制思路,并指出对其开展施工监控工作的内容和难点所在。(2)采用空钢管一次落架再进行后续加载的正装分析方法,对拱肋的无应力线形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预拱度的设置规律和分配方式,对温差效应、管内混凝土收缩徐变和几何非线性效应等挠度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指出各因素对其成桥线形影响权重,然后探讨了制造线形偏差对成桥内力分布的影响规律。以弯曲应变能作为评判指标,比较几种不同预拱度设置方法的特点和规律。(3)以无应力状态法为理论基础,对拱肋吊装过程的索力控制计算展开研究。以一个简单的斜拉扣挂结构为算例,说明了无应力状态法在拱肋吊装过程中的计算方法。指出在多节段拱肋吊装施工中,对于同一拆索后的成拱目标线形,其吊装过程控制线形不唯一的原因。并采用优化算法对吊装过程扣背索索力进行计算,提出了扣索一次张拉和体系转换阶段调索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案。对比了不同索力历程下其成拱线形差异,指出扣索作为临时结构,不会影响永久结构合龙拆索后的线形。并通过调整无应力状态量参数的方法,分析拱肋吊装过程中其有限元计算误差产生的成因。(4)飞燕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中存在系杆分次张拉和边跨混凝土分环分段浇筑的过程。为了对施工过程进行方案优化,讨论了边跨和主跨的加载过程受力性能。提出了系杆张拉力和张拉顺序的优化方案,其原理是以系杆张拉力作为施调向量,通过合理简化施工过程中系杆张拉力对控制目标的影响矩阵,将系杆张拉力控制在约束条件下的可行域内。优化后的系杆张拉方案,解决了飞燕式拱桥施工过程中受力不平衡的问题,采用优化后的方案,施工过程中拱座的水平推力、承台底部弯矩和边跨混凝土拉应力都控制在了更有利于结构受力的范围内。(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8-06-11)

金山[5](2018)在《大跨度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梁斜拉桥主梁由钢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组成,其主跨采用钢梁,具有更大的跨越能力,边跨采用混凝土梁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锚固作用而且可降低建桥的材料成本。独塔混合梁斜拉桥以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合理的造价及多变的造型而被广泛采用。为了确保分阶段成形的斜拉桥最终达到理想的设计状态,对斜拉桥进行施工控制研究极为必要。本文以某在建大跨度独塔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桥梁主跨为带有变曲率竖曲线制作预拱度的钢箱梁,采用步履式多点顶推法进行施工,边跨混凝土箱梁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Midas/civil建立全桥整体模型,采用成桥恒载平衡法初拟成桥索力,根据理想成桥状态与合理成桥状态原则进行索力优化,确定了合理成桥状态索力。(2)主跨钢箱梁顶推施工线形控制采用传递矩阵法,保证梁段间的拼接线形以及顶推到位后的无应力线形逼近制作预拱度曲线,且各临时墩和永久墩支撑处主梁标高准确达到对应截面位置的无应力制作线形标高。利用Midas/civil对钢箱梁顶推施工开展仿真分析,确定出合理的墩顶标高调整方案,并分析了钢箱梁及导梁的力学行为,确保了钢箱梁顶推施工安全顺利进行。(3)利用Midas/civil建立全桥施工仿真分析模型,采用荷载平衡法和正装迭代法,确定出了合理的斜拉索初张力和二轮调索索力,使施工成桥状态到达了合理成桥状态要求。(4)对全桥施工过程开展仿真计算,分析了各构件在施工过程中的内力和变形情况,根据分析结果显示各构件的受力与变形均处于合理范围内,均满足安全施工条件。(5)针对本桥做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梁段自重、结构刚度、斜拉索索力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参数对斜拉桥成桥状态影响较大,且钢梁比混凝土梁受影响更明显。(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6-01)

唐茂林,曾前程,吴玉刚[6](2018)在《猫道施工控制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保猫道线形满足施工要求,需对猫道线形加以控制。基于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叁跨连续式猫道设计计算方法做了总结,重点阐述了猫道施工的空索阶段标高现场控制方法,考虑了现场温度、桥塔偏位及无应力长度对各跨标高的影响,能很方便地进行现场空索标高调整并保证足够精度,使猫道线形满足施工要求。(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8年05期)

粟立彬[7](2018)在《大跨度钢箱提篮拱桥施工控制计算及力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度钢箱提篮拱桥施工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并使得成桥线形和受力状态最大程度上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本文以蔡家坡东四路跨渭河特大桥(以下简称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正装分析法对钢箱箱提篮拱桥进行关键施工阶段以及成桥的仿真计算分析、参数的敏感性分析、预拱度的设置、吊杆成桥索力及施工张拉力的计算、以及拱桥稳定性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介绍了大跨度钢箱提篮拱桥的结构特点以及发展历程,阐述了大跨度钢箱提篮拱桥常用的施工方法与施工计算方法。总结分析了大跨度钢箱提篮拱桥的结构特点及施工控制理论;(2)介绍了大桥的工程概况及施工方案,依据已经制定好的施工方案,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起结构的仿真模型,对大桥各关键施工阶段及成桥阶段进行仿真分析。采用正装计算方法计算出了在关键施工阶段结构的应力和变形,为施工监控提供依据和理论指导;(3)在介绍了大桥的施工监控方案的基础上,对大跨度钢箱提篮拱桥的设计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主要分析对象为拱肋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容重,分析结果表明钢材的容重是本桥的主要设计参数。同时,总结分析了工程中常用的预拱度设置方法,并以大桥为工程背景验证各种方法的实用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采用按拱脚推力影响线比例分配的方法与仿真分析结果最为接近,原因是相对于其他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考虑了拱肋各截面的相对位置,同时还考虑了拱圈的几何特性。(4)对于吊杆拱桥来说,合理的成桥索力与施工张拉力的确定是其设计与施工中的重要一环。主要的程序是先通过弹性支撑连续梁法和最小应变能法确定合理成桥状态下的成桥索力,并以此索力作为目标内力,通过影响矩阵法和迭代法等实用方法来确定合适的施工张拉力。计算结果表明,将运用上述方法所计算出的吊杆张拉施加于吊杆之上,得到的最终状态与设计状态吻合较好,对同类拱桥吊杆施工张拉力的确定具有借鉴作用。(5)介绍了拱桥稳定性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类型、拱桥非线性理论问题的基本概念以及分析方法、非线性问题的求解方法以及阐述了稳定性问题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在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增量荷载的选取以及越过极值点的问题。以这些理论作为基础,对蔡家坡东四路跨渭河特大桥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不利荷载工况下,其一阶稳定性系数为49.1,远大于规范规定的4-5,结构整体满足稳定性要求。(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邓宜峰,吕鹏飞[8](2018)在《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中的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现行规范对大跨连续刚构桥徐变计算的适用性,以鲍家洲汉江特大桥作为工程背景,选用四个现行规范规定的收缩徐变模型对背景桥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了收缩徐变对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中的挠度、应力的影响,研究成果对同类桥梁收缩徐变长期性能设计和计算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赵国庆[9](2018)在《转体连续梁施工控制与静摩擦系数计算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2×70m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体系为工程背景,通过计算转体桥配重试验中的一系列设计参数,计算并比较2种不同的静摩擦系数计算公式,说明了转体施工前称重试验的试验原理和步骤,分析了2种不同静摩擦系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为同类型转体工程项目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8年02期)

罗家林[10](2017)在《谈施工控制测量的内业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对施工控制测量中的业内计算做了简要的介绍,通过研究合理进行坐标计算、附和导线计算和闭合导线计算等的方法,分析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找到测量错误,最大程度提高测量的效率,使得测量结果更加精确。(本文来源于《地球》期刊2017年07期)

施工控制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简化斜拉桥施工控制张拉力的计算过程,基于无应力构形控制法的思想,以设计构形为成桥目标,采用无应力索长值作为张拉控制参数进行无应力构形迭代求解,并得到一组满足设计成桥状态的施工控制张拉力,求解过程均由程序自动计算完成,该过程为反复正装迭代过程,且计算过程中充分计入了结构非线性效应和徐变、收缩效应,因此计算结果精度较高。在嘉鱼长江公路大桥施工全过程计算分析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极大方便斜拉桥施工过程中控制张拉力的求解,求解结果与设计结果吻合良好,避免了反复试算的求解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施工控制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1].张建斌.PC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计算的精细化分析[J].公路.2019

[2].李炎,陈常松,董道福.斜拉桥施工控制张拉力的计算方法研究[J].中外公路.2019

[3].张科乾.独塔PC斜拉桥合龙计算分析与施工控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

[4].古川.飞燕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施工控制计算与控制措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

[5].金山.大跨度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计算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8

[6].唐茂林,曾前程,吴玉刚.猫道施工控制计算方法[J].公路.2018

[7].粟立彬.大跨度钢箱提篮拱桥施工控制计算及力学特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8

[8].邓宜峰,吕鹏飞.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中的混凝土收缩徐变计算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8

[9].赵国庆.转体连续梁施工控制与静摩擦系数计算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

[10].罗家林.谈施工控制测量的内业计算[J].地球.2017

论文知识图

一2有限元施工控制计算模型图一1五河口施工控制计算模型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施工控制计算斜拉管桥施工控制计算过程混凝土施工控制计算收缩应变设...1号块施工控制计算简图

标签:;  ;  ;  ;  ;  ;  ;  

施工控制计算论文_张建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