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853农场中学教师张丽

点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853农场中学教师叶成飞

课标要求及分析:

《种子植物》与生物课程标准中第八个主题——生物的多样性这一主题有关。生物学课程标准对《种子植物》这一节的要求是概述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是概述,学习水平为理解。学习内容是“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材分析:

《种子植物》是人教版《生物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也可以说这节课是第三部分被子植物的一生的第一课,一般地说,被子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总是先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再依次长出其它各种器官,因此,种子的结构特点是它将来发育的基础,对植物体来说是它生命的起点,所以,学好本节课非常重要。它既是以后几节课的基础,也是本章的重点。

学情分析:

优势: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的年龄段,凡事都想知道为什么?因此,讲课前安排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劣势:六年级学生生物学知识积累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教学在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更应该教会他们初步的实验方法及步骤。本课内容较多,学生年龄小,大脑兴奋中心容易疲劳,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给予刺激。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能概述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材分析中指出:“学生生物学知识积累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功能及它们的区别;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难点是种子观察实验的组织、实施。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解剖种子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

(2)通过图片观察,能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通过观察种子结构,形成热爱种子、热爱植物体、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真情实感,从小确立报效祖国的伟大志向。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情引趣,让学生“心”动(5min)

老师来描述,同学猜猜描写的是什么?

若不是贪婪的嘴啃干净瓜瓤果肉,你怎能摆脱甜蜜的困扰;

若不是用污泥把你埋没,怎能从腐朽中吸取养料;

若不是常向你劈头盖脑地泼洒脏水,你怎能出落得如此芬芳、俊俏;

若不是把你逼进岩缝之中,你怎能磨炼得如此挺拔,咬定青山不动摇。

【点评:古希腊学者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通过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实践经历和经验出发,使学生有话可说,能说,想说,激发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一开始就处于活跃状态。】

二、自主探究,互动交流,深入了解,让学生“行”动(20min)

对于这个环节,我采用“问题——讨论——认知”的教学模式。

首先,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种子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呢?种子究竟有哪些结构?这些种子的结构又有何异同呢?”以大家最熟悉的菜豆和玉米为例,亲自动手来看看种子有哪些结构。

(一)菜豆种子:

1、观察浸软的菜豆种子的外形,对照书85页图Ⅲ-8进行观察和操作;

2、试着拨去外面的一层薄皮——种皮,分开合拢的两片

子叶;

3、对照书85页图Ⅲ-8,用放大镜观察子叶、胚根、胚轴和胚芽。

(二)玉米种子

1、观察浸软的玉米种子的外形,按照85页图Ⅲ-8中虚线的位置,用刀片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切开;

2、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被碘液染成蓝色的胚乳以及未被染成蓝色的种皮和果皮、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

3、比较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有什么不同;

为了让学生整体理解,观看了老师自录的《观察种子结构》实验录像,学生四个人为一个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并填写实验报告;

风采展示:

一组利用实物投影仪介绍菜豆种子的结构名称

一组利用玉米模型讲解玉米籽粒的各结构名称

小结:对学生的实验进行知识梳理,总结出种子的结构。

屏幕显示:比较两种种子的结构。

拓展:一类是像玉米、水稻这样的种子只含有一片子叶的称之为单子叶植物;另一类是像大豆、花生种子是由两片子叶组成的称之为双子叶植物

【点评:能过学生动手和自主探究,体现出动中学,学中悟。不但动手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合理的思维逻辑也得到培养。】

三、图片剖析,扩展引申,理解内涵,让学生“会”动(7min)

植物界除了种子植物外,还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它们统称孢子植物,这两大类植物有何区别呢?哪类更适应环境呢?通过“唱反调”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

【点评:寓教于乐的形式,能提高学生辩析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逐步“会学习”。学生结合已知的生物知识,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真实写照,情感旅程,人生实践,让学生“爱”动(8min)

首先,给出六幅种子图片,找出哪些种子是直接裸露在外的,引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这两类植物有何区别?哪类更高等?为什么?这些问题通过学生看书86—87页的内容找出来。

1、区别

2、被子植物更高等: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果实能保护种子,而且能防止外界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危害。

追加问题:你都知道哪些种子植物?哪些裸子植物?学生看书回答

无论裸子植物还是被子植物,它们的种子都有很多传播方式,你知道种子都由哪些方式传播吗?

其实种子植物在传播种子方面有着它们独特而又巧妙的本领。我们来欣赏一段植物奇特的传种方式。

学生齐读赞美种子顽强与坚忍不拔精神的语句。

【点评:学生是一个个生动的个体,有着鲜亮的个性和智慧,独特性是个性本质的特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就要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由设想触发情感认知,引导学生自身在生活和未来工作中努力的方向,意识提升。】

总体点评:

课程标准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张老师的这结课能从课标入手,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思路符合课标要求,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在现有的基础水平上建构新的知识。首先通过谜语调动起学生的探究积极性;然后通过“问题——讨论——认知”的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行动起来——解剖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先用录像演示实验的正确方法,将学生分成实验小组,分工合作。自己动手过程中涌现出的感性材料往往更具说服力,记忆也更深刻。最后,理论联系实际,也追加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也让他们懂得深刻的道理

标签:;  ;  ;  

种子植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