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世界历史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世界历史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德意志,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命运。

世界历史思想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周康林[1](2019)在《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伟大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170多年前,马克思曾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作出科学的理论阐释,实现了人类“世界史观”上的一次伟大变革。科学的世界史观一经形成就被马克思运用到其后的理论创作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历史穿透力。今天,重温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逻辑进路,无疑(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8-27)

彭玉峰[2](2019)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历史意义——马克思民族复兴思想再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在现代性进程中超越其同质性弊端,以每个人的自由和个性为目标的解放学说。民族国家的建构是现代性的必由之路,而民族国家所弘扬的民族文化是抗衡现代性的同质化因素的有效力量。马克思在人类解放视域下来审视民族复兴问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意义上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它既提供了现代性的全新选择,它所带来的中华文化的勃兴也将为全人类超越现代性的弊病提供中国智慧。伴随这一过程的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民族复兴理论的构建。(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刘冠婵,牛先锋[3](2019)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是应对全球化问题的明智之举,是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现实所需。唯物史观、整体性视野、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切、反对欧洲中心主义、倡导民族平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世界历史理论的契合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得以彰显,为真正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田鹏颖[4](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历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党中央发出《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认真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感到这一思想不仅以其思想光芒映(本文来源于《天津日报》期刊2019-07-29)

程现昆[5](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历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于当前世界治理和未来世界格局的构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这一新的伟大思想,体现了习近平关于"世界历史转变"的深邃洞见,为破解"全球问题"提供了伟大的创新理论;体现了习近平关于"中国道路"的世界胸怀,为重构当今世界新秩序提供了中国方案;体现了习近平关于"未来世界历史"的远见卓识,为我们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态势下共创人类美好未来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因此,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整体世界史观为指导,正确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走向,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的创新理论内涵和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本文来源于《长白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刘志月[6](2019)在《基于人的解放视角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的解放既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最终落脚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最早可追溯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后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至《德意志意识形态》最终形成,后来又有一系列发展完善的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问题的考量始终贯穿于他的世界历史思想的整个过程之中,从人的依赖性阶段,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再到人的自由个性阶段的发展,是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过程相伴而生的。从整体而言,世界还处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之中,但是随着中国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话语权的增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我们离马克思毕生所追求的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目标又近了一步。(本文来源于《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冯雪[7](2019)在《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和沃勒斯坦虽然是不同时代的人,但他们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研究所分别形成的世界历史思想和世界体系论,都对当今世界产生广泛的影响。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观察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世界性视野,它从整体上描述了人类历史如何从民族历史走向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最终走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沃勒斯坦则着重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整体的结构分析,他从结构主义出发,结合马克思世界历史视野去阐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构成及其发展,使世界体系理论逐渐成为具有独特思维品质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主要从世界历史和世界体系的内涵、发展动力、发展周期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马克思和沃勒斯坦都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十分注重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整体把握,但他们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历史的表述以及构成方面的认识有区别。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形成的角度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时把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起来去分析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内涵。沃勒斯坦主要把世界体系作为一个基本单位分析,从经济和政治两个层面去构建他的世界体系概念,着重从国家间相互联系的整体性去分析考察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和沃勒斯坦都认为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但马克思着重分析的是生产力和交往的作用,沃勒斯坦则更注重分析劳动分工和资本积累的作用。马克思和沃勒斯坦都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周期性,马克思是从经济危机去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沃勒斯坦则借鉴了年鉴学派的观点,主要从经济层面去解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周期性。马克思和沃勒斯坦都预言资本主义社会的最终灭亡,但马克思坚信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会走向共产主义的社会,而沃勒斯坦则认为未来世界发展的走向是难以预测的。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无疑受到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影响,但同时又发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这种影响和深化,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认识,也有利于我们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实质和趋势的认识,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当然,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并不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直接继承,他们在出发点和立场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别。而且世界体系论本身所存在的经济决定论、欧洲中心论、悲观主义的局限性,也值得我们反思。(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郭云泽[8](2019)在《世界历史视野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逻辑及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导论梳理了学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先厘清此命题理论构建的历史背景、主体内蕴及价值意义等内容,进而第一章对世界历史理论、共同体思想、“文明冲突论”等相关理论进行了阐释与解读。第二章以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场的宏观幕景,透过马克思世界历史的视野,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何以生成进行庖丁解牛式的全景探究。依循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现实逻辑叁个维度上涉及和集中回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场何以可能、在场何以可为与何以建设的多重问题,以此揭橥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应势而谋、顺势而为、趁势而行的重大外交举措和正确战略选择,进而指明人类命运的前途方向。第叁章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宏大叙事切入,梳爬出人类发展道路的两种价值选择:一维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践载体的和平发展之路,一维是以“文明冲突论”为价值取向的冲突对抗之路。本文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文明冲突论”作为比较研究对象,一方面,探究和聚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如何对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进行超越的。另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解构和超越“文明冲突论”的基本论点、理论预设、实存条件的过程中如何阐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外交命题的核心原则、价值目标与阶段性建构路径等基本内容和内涵的。第四章主要阐发了在马克思世界历史视野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理论张力和实践效应日益释放的过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人类物质利益、国际政治、多元文明、国际社会与生态治理产生了正面效应与积极影响。其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它能够有助于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推动世界经济的新发展,提升应对全球经济问题和增强各国协同发展的能力。在政治层面,它在批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行径、摒弃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的旧逻辑,在践行正确义利观的基础上有助于形成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与秩序,进而推进国际政治关系的协调发展。在文明层面,它在批判和超越西方文明中心论过程中推崇不同文明发展的多样态,从而有助于多元文明之间交流互鉴与发展共存。在社会层面,它营造了效率和公平的国际社会新常态,进一步引领和树立了安全稳定的国际社会理念。在生态层面,它有效地凝聚了全球绿色发展的公众意识与合力,并且推动公平有效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的实现。第五章通过对文明发展与人类命途进行现实境遇的盘点、未来境况的考量,从整体和局部的视角探究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重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由中国首倡、多国共建和全球共享的。其一,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施用良策:创建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筹划“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与搭建“中国主场外交”等举措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物质支撑、关键抓手与运行平台。其二,各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践中各显其能和共探“秘境”:谋求国家间发展共同体、塑造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与聚合全人类行动联合体,这叁重路径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容与发展路向。其叁,中外组织机制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执行媒介和重要渠道:一是完善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政治经济规则;二是施展非政府国际组织的人道主义行动;叁是凸显非政府国内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进而利用国际与国内组织机制的先在优势以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实效与臻于至善。(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8)

黄山[9](2019)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城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发展正逢历史性格局之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探寻人类发展前路时,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一思想自首度公开亮相以来不断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视角,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及在当代的创新发展。追溯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理论的建构过程,逐渐完善对其科学含义、核心要旨的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自首次提出至今,基本上实现了叁次重大的理论跃升,在内涵、路径、愿景等方面的内容已日臻完善。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基本内容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在致思逻辑、价值旨归上呈现出高度的契合性。因此深度剖析二者关系,从理论根基、理论视野角度出发,分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之源。作为破解全球性危机和现代性困境的新型文明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历史与时代的呼应,是走向通往真正共同体的必由之路,实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这种创新体现在对世界历史理论多维度的理论飞跃,是源于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主体自觉。这一中国方案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在于,不仅找到了通向真正共同体的现实方案,还为全球治理注入新鲜血液,必将成为世界和平与长久发展的思想引领。世界历史正在回归马克思的正确判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与践行无疑将在促进世界历史回归正道、迈入发展新阶段上发挥重要作用。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将在激活马克思经典着作的当代价值、加快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全面发展上,展现出强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22)

李倩[10](2019)在《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对全球化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以人的物质生产实践为前提,通过分析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过程,得出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共产主义。世界历史反映在当下现实中便是全球化。可以说,今天的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特殊表现形式。我们要高度重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充分发挥其在全球化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帮助人们解开思想的枷锁,促进具体实践活动的进行,最终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19年09期)

世界历史思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在现代性进程中超越其同质性弊端,以每个人的自由和个性为目标的解放学说。民族国家的建构是现代性的必由之路,而民族国家所弘扬的民族文化是抗衡现代性的同质化因素的有效力量。马克思在人类解放视域下来审视民族复兴问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意义上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它既提供了现代性的全新选择,它所带来的中华文化的勃兴也将为全人类超越现代性的弊病提供中国智慧。伴随这一过程的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民族复兴理论的构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世界历史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周康林.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伟大变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彭玉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历史意义——马克思民族复兴思想再审视[J].广西民族研究.2019

[3].刘冠婵,牛先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9

[4].田鹏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历史意义[N].天津日报.2019

[5].程现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历史意义[J].长白学刊.2019

[6].刘志月.基于人的解放视角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探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9

[7].冯雪.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沃勒斯坦世界体系论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9

[8].郭云泽.世界历史视野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逻辑及构建研究[D].山东大学.2019

[9].黄山.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城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10].李倩.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对全球化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9

标签:;  ;  ;  ;  ;  ;  ;  

世界历史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