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动力系统论文_戴睿

导读:本文包含了不确定动力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不确定,动力,系统,不确定性,蒸汽,微分方程,微分。

不确定动力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戴睿[1](2019)在《不确定动力系统若干定解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糊微分方程是研究带有不确定性或主观信息数学模型的重要工具。通过求解模糊微分方程,可以解决来自物理、控制理论和神经网络等领域的具有不确定因素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许多物理现象都与模糊微分方程的周期解或倍周期解密切相关。由于模糊数上减法运算的特殊性,求解模糊微分方程有别于求解在实数域上的常微分方程。求解模糊微分方程的常用方法有:基于Zadeh扩张原理的方法,即通过将含有不确定参数或初值的微分方程的解,运用Zadeh扩张原理而得到模糊微分方程的解;基于H导数和由其推广的Bede广义导数的方法,即通过相应的导数求解模糊数空间中的常微分方程;基于微分包含理论的方法,即通过对模糊微分方程取水平集,转化为求解相应的微分包含问题,再将该微分包含问题的解集构成原模糊微分方程解的水平集。近年来,微分包含方法逐渐成为求解模糊微分方程的重要方法。运用Zadeh扩张原理求解模糊微分方程时,计算相对复杂。基于H导数求解模糊微分方程时,得到的解的支撑集会不断增大,导致模糊微分方程的两点边值问题常常没有解。特别是模糊微分方程的周期问题在H导数意义下没有解。基于Bede广义导数求解模糊微分方程时,得到的解往往成对出现,一个解的支撑集会不断增大,另一个解的支撑集逐渐减少。对于模糊微分方程的周期问题,运用Bede广义导数求解则需要用到转换点,得到的周期解在转换点两侧有不同微分性质的导数。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对于模糊微分方程的两点边值问题,特别是周期问题,运用微分包含方法研究非常有效。基于微分包含不仅可以讨论周期问题解的存在性,还可以讨论其解的稳定性等性质。本文研究了微分包含意义的模糊微分方程(DI型模糊微分方程,称为不确定动力系统)的若干问题:半线性不确定动力系统的周期问题和倍周期问题,以及一般振子不确定动力系统的相关问题。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部分研究了一维一阶半线性不确定动力系统的周期问题和倍周期问题。模糊微分方程在H导数意义下的解的支撑集会不断增大,导致周期问题无解。而在Bede广义导数下,成对出现的解也存在局限性。本文针对该问题,利用微分包含方法来研究不确定动力系统的周期问题和倍周期问题。本文基于微分包含方法,利用Green函数并引入大解的概念,研究了一阶半线性不确定动力系统的周期问题和倍周期问题解的相关性质。第二部分研究了一维一阶半线性不确定动力系统的结构稳定性问题。在H导数意义下无法研究周期问题解的存在性,进而无法继续讨论其结构稳定性。本文基于微分包含理论方法,研究了半线性不确定动力系统的结构稳定性。在该半线性不确定动力系统解与大解存在唯一的基础上,运用支撑函数定义的度量、Dini定理和微分包含理论中的收敛定理等,分情形讨论了当系数扰动、强制函数扰动以及系数和强制函数均扰动时,该问题解与大解的结构稳定性。第叁部分研究了n维一阶半线性不确定动力系统的周期问题。半线性不确定动力系统周期问题在物理等领域有很多应用。n维模糊数无法用新参数法表示,因此无法利用大解来讨论解集有界性的问题。本文运用微分包含、泛函分析、Sobolev空间理论和集值分析等理论研究解集的有界性等问题,并讨论了半线性不确定动力系统周期解的存在唯一性。在强制函数存在特定扰动时,利用支撑函数、Dini定理和微分包含理论中的收敛定理等讨论了该周期解的结构稳定性问题。第四部分研究了一般振子不确定动力系统两点边值等问题。一般振子不确定动力系统广泛存在于含有不确定性的物理实际问题中,但运用H导数方法求解其两点边值问题常常没有解,本文利用微分包含方法来研究两点边值等问题。对于一般振子不确定动力系统,根据方程中系数的大小关系不同分为叁类阻尼系统:欠阻尼不确定动力系统,临界阻尼不确定动力系统和过阻尼不确定动力系统。本文利用微分包含方法、Green函数以及边值限制条件,分别讨论了上述叁种阻尼系统解的存在唯一性问题。在该系统强制函数不含阻尼项时,通过引入大解的概念,研究了该问题解的相关性质。总的来说,本文利用微分包含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几类不确定动力系统,讨论了几类半线性不确定动力系统的周期问题和倍周期问题,并分情形研究了一般振子不确定动力系统两点边值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3-01)

张运真,张瑜,陈洪月,毛君[2](2018)在《不确定因素下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可靠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的工作可靠性低的问题,综合考虑齿轮副的物理参数、几何参数及外激励等因素的随机性,建立了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运用变步长Runge-Kutta方法求解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通过概率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建立了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可靠度模型,并计算得出了各随机参数的变异性对系统及齿轮传动件的动力可靠度的影响,将计算结果与Monte-Carlo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为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8年09期)

郝耀东[3](2018)在《不确定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低频NVH性能分析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力传动系统是整车最重要的振动、噪声源之一,其NVH(振动、噪声和声振粗糙度)性能主要包括扭振、颤振、轰鸣噪声、敲击、啸叫等内容。其中,扭振、颤振、轰鸣噪声主要作用在低频范围内,这些低频性能指标对整车起步、全油门加速等工况下的NVH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分析和控制动力传动系统低频NVH性能,对于提高整车NVH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动力传动系统低频NVH性能的开发主要基于确定性系统参数,并借助CAE(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进行求解。然而,在工程实际问题中,由于制造、装配和测量误差的影响,激励和边界条件的变化,外部环境的不可预测等因素的影响,动力传动系统的不确定性无法避免。这些不确定性互相影响和耦合,导致动力传动系统的实际性能相对于设计性能出现较大偏差,可能造成产品性能一致性差、仿真模型与测试结果对标困难、优化方案实际效果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针对目前动力传动系统低频NVH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这一过程中引入了不确定理论和算法,对不确定条件下动力传动系统扭振、颤振、轰鸣噪声性能的开发和扭转动力吸振器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各项性能的仿真分析模型,提出了各项性能的评价指标;针对各项性能指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不确定性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以预测由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动力传动系统低频NVH性能波动;建立了动力传动系统的不确定优化模型,以实现其低频NVH性能的优化设计。论文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1)建立了新的动力传动系统-后桥耦合扭转振动模型(DRCTVM),该模型将主减速器输入轴和差速器搭载在后桥桥壳上,考虑了扭转振动中动力传动系统与后桥之间的耦合关系,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于没有考虑后桥耦合关系的传统模型,该模型可以更准确的模拟动力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性能。提出了不确定动力传动系统的扭振分析和优化方法,该方法以扭转模态频率和扭振响应峰值的期望和标准差作为输出响应,采用截断概率模型描述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同时考虑了参数的概率分布特性和边界特性,数值算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动力传动系统扭振响应的均值和标准差,收窄扭振响应的上、下界范围,有效的提升动力传动系统扭振性能的稳健性。(2)建立了新的动力传动系统颤振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颤振模态特征值实部(稳定性指标)、离合器进入黏着状态的时间(响应速度指标)和离合器被动侧转速波动水平(波动指标)叁项评价指标,从机理、表现形式和响应速度的角度全面的描述了动力传动系统颤振性能。提出了基于混合不确定模型的动力传动系统颤振分析和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概率模型描述扭转刚度与转动惯量参数,采用区间模型描述阻尼与摩擦参数,以颤振评价指标期望和标准差的上界作为约束和目标,数值计算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可以使颤振性能指标期望上界和标准差的上界明显下降,动力传动系统颤振性能得到有效提升。(3)提出了考虑公差的扭转动力吸振器(TVD)设计优化方法。现有条件下TVD的制造误差较大,其实际参数往往偏离设计值,造成吸振性能的下降。本文建立了带TVD的动力传动系统模型,分析了TVD对动力传动系统振动的影响;将设计公差等效为区间不确定模型的区间半径,以动力传动系统振动峰值及公差评价系数为目标函数,对TVD参数数值及其设计公差进行优化。数值计算结果和实车测试结果均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在TVD参数公差大幅度上升的同时仍保证了系统振动水平的下降。(4)提出了动力传动系统激励下车内噪声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首次实现了车内噪声分布区间的计算。建立了整车刚-柔耦合模型,通过悬架KC测试和整车动态力测试进行了仿真模型的对标,以发动机缸压曲线为输入计算了整车关键硬点的动态激励力,并对激励力信号进行了傅里叶变换处理;建立了车身声-固耦合模型,通过模态频响法计算了车身声学传递函数;将激励力和传递函数输入自编软件中,基于传递路径理论进行了车内轰鸣噪声的分析,实车测试结果显示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精度;根据工程实际经验,选择底盘关键衬套刚度和车身密封胶刚度参数作为不确定变量,采用区间模型和区间摄动蒙特卡洛法作为描述、分析车内噪声不确定性的方法,实现了车内噪声的上、下界的计算。(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3-26)

张国庆,黄晨峰,吴晓雪,张显库[4](2018)在《考虑伺服系统增益不确定的船舶动力定位自适应有限时间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全驱动水面船舶动力定位控制问题,假设船舶模型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的上界已知,通过构造误差信号的非奇异终端滑模面(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NTSM)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终端滑模的控制方法.同时考虑伺服系统增益不确定问题,对未知的推力系数矩阵的倒数进行参数自适应,确保设计的控制器能使得船舶的位置及艏向角在有限时间内收敛于期望值,且能保证闭环系统实际有限时间稳定(Practical finite-time stable, PFS).利用一艘供给船进行数值仿真研究,说明了设计的船舶动力定位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傅超,任兴民,杨永锋,邓旺群[5](2017)在《基于区间分析的不确定转子系统动力特性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中的不确定性,运用一种基于切比雪夫正交多项式的非概率-区间分析方法对转子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克服了传统概率方法需要参数先验概率分布的苛刻要求。用传递矩阵法推导了悬臂转子的确定性运动方程,利用切比雪夫逼近和区间运算将在不确定性影响下的动力系统转换为一系列确定性方程,进而获取不确定动力响应范围。分析了不同不确定参数在不同不确定水平下,系统的响应边界。结果表明,不确定性对该转子系统动力特性影响很大,非概率动力响应与确定性响应特性和规律有很大差异,多源不确定性传播可引起转子系统大幅振动。(本文来源于《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期刊2017-08-13)

盖丽梅[6](2015)在《基于随机规划的不确定蒸汽动力系统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石化企业的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其中蒸汽动力系统是过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消耗大量的一次能源为过程系统提供蒸汽、电力等。在实际蒸汽动力系统优化设计中不可避免包含蒸汽电力需求变化、能源价格波动等不确定因素。不确定因素会使系统操作偏离最优设计状态,造成设计策略保守或过程不合理,甚至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在蒸汽动力系统设计中进行不确定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因此,本论文提出应用随机规划策略对不确定蒸汽动力系统设计优化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蒸汽动力系统设计包含的不确定因素的特性及其对系统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的影响。将不确定因素的表达分成两类:基于时间变化表达和基于发生概率表达。对基于时间变化表达的因素,转化为多周期问题进行处理;对外部工艺过程变化引起的汽电需求不确定波动等基于发生概率表达的因素,应用随机规划策略补偿不确定参数的实现可能引起的约束背离。建立多周期带补偿的随机规划MILP模型对蒸汽动力系统进行设计优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蒸汽过热度来优化蒸汽参数的选择、设备选择和各设备的操作负荷。并通过案例来分析过热度对蒸汽动力系统结构配置和性能的影响。此外,将污染物排放纳入蒸汽动力系统的设计优化中,从而在系统设计中选择最优燃料,实现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的最佳权衡。案例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多周期带补偿的随机规划(MP-SPR)方法是一种确定设备尺寸、操作负荷和系统运行工况的有效工具。对不确定因素采取随机规划策略,通过调节决策和惩罚不足协调运行的补偿方式来指导操作,使调度调节更加合理,实现了结构和操作的同时优化,将年操作费用降低了9.51%,年投资费用降低了4.57%。与传统确定性方法相比,MP-SPR方法不仅能应对各种汽电需求的不确定变化,同时保证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最优,提出的设计方案使年总费用降低了8.72%。蒸汽过热度会影响蒸汽动力系统的性能,如蒸汽分配以及产电量等。在系统设计中,它还会影响设备选择以及各设备尺寸等。在适当的过热度范围内,当改变高压蒸汽过热度时,随着过热度的增大,呈现投资费先减小后增加,总费用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本研究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能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3)

池晓,徐可培,马学荣,尹洪超[7](2015)在《基于LINGO对参数不确定蒸汽动力系统的优化运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将蒸汽动力系统的不确定性参数在其可行域内进行离散化,把不确定性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然后建立参数不确定条件下的蒸汽动力系统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MILP),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设备的启停费用,并将锅炉和汽轮机的模型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合理的线性化,这样既保证了系统运行优化求解精度,又避免了非线性模型求解困难。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提出的问题处理策略,利用优化软件LINGO求解,得到了经济性和可操作性都较好的运行方案,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企业运行计划人员提供了计划调度指导。(本文来源于《节能》期刊2015年01期)

项盼,赵岩,林家浩,田爱琴[8](2013)在《轨道不平顺激励下不确定车轨耦合系统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具有不确定参数车轨耦合系统,论文建立了随机轨道不平顺激励下耦合系统动力响应预测的虚拟激励摄动算法.车辆采用多刚体系统模型,其参数的不确定性以随机变量形式描述.弹性轨道视为无限长周期结构,建立哈密顿对偶坐标体系下轨道典型子结构状态运动方程.采用线性赫兹理论建立轮轨关系,得到混合坐标下车轨耦合系统运动方程.轨道不平顺视为平稳随机过程,根据虚拟激励法原理,可将其转化为虚拟简谐激励.基于虚拟激励法推导了随机响应的高阶敏度,提出了不确定车轨耦合系统在轨道不平顺激励下结构响应预测的高阶虚拟激励摄动方法,数值结果同蒙特卡洛方法进行了对比,结论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度.(本文来源于《固体力学学报》期刊2013年S1期)

盖丽梅,孙力,贺高红,刘畅[9](2013)在《基于带补偿的随机规划的不确定蒸汽动力系统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蒸汽动力系统优化中,不确定因素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真实的反映不确定变量对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不确定因素的特性及其对蒸汽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的影响。对由于季节气候、加工方案等变化引起的蒸汽和电力需求确定性变化,转化为多周期问题;对由于外部工艺过程、燃料价格等波动引起的参数不确定性变化,将不确定参数表示为概率函数。应用随机规划策略进行蒸汽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目标函数包含第一阶段的费用即设备费和第二阶段的费用即操作费,对不确定参数的某些实现可能会引起的约束背离需要进行补偿,建立带补偿的二阶段随机规划模型。minTC=COP(x)+EθEΩ[Q(θ,y)]s.th(x,θ)=0g(x,y,θ)≤0式中,n1xR为第一阶段的决策变量(结构设计变量),主要是指各个设备的个数、尺寸、型号等,一旦选择在以后的生产操作中一般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应要求满足所有可能的操作条件。n2yR为第二阶段的决策变量(操作设计变量),主要是指设备的进出口物料量、温度、压力等可能被调节的量,在不同的不确定参数状态下可以通过调节操作变量使得过程处于最优。为不确定参数。C(x)op为第一阶段的费用,即设备费。EQ(θ,Y)为第二阶段的费用,即操作费。Q(θ,y)为补偿函数,为调整措施或由于不确定参数的实现而导致的不可行的补偿。针对建立模型,通过改进的蒙特卡罗(Monte Carlo)积分和Benders分解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实例研究表明:与传统策略设计结果相比,带补偿的随机规划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不确定变量对蒸汽动力系统优化设计的影响,对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实现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的综合最优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201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9-23)

李道华[10](2013)在《几类不确定动力系统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模糊微分方程主要是基于以下叁种方法研究:一种是基于H-导数和由其推广的Bede广义导数;另一种是基于Zadeh扩张原理;最后一种是基于微分包含理论,而且这叁种意义的模糊微分方程理论是互不相同的.2001年,国际着名数学家Lakshmikantham等人证明了基于H-导数的模糊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即模糊两点边值问题)与某一个模糊积分方程之间的等价性定理,而且其后所有关于H-导数意义的模糊两点边值问题的研究文献都是以此等价性定理为基础的.然而,Bede于2006年用反例证明了这个等价性定理是错误的,并提出了几个公开问题,即“基于H-导数意义的模糊两点边值问题何时才能有解?”和“其它意义的模糊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又如何?”等问题.2008年,陈明浩等建立了模糊数的新参数表示法和模糊数值函数的微积分学新框架,运用相对导数概念及类似于数学分析中的微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成功地解决了Bede的前一个公开问题,同时阐明了只有在少数情形下基于H-导数的模糊两点边值问题才有解,而在很多情况下却无解.另一方面,任何非实(即至少取一个纯模糊数值的)模糊微分方程在H-导数意义下没有周期解.因此基于H-导数的模糊微分方程不能表现诸如解的周期性、吸收性和稳定性等通常的常微分方程解的各种丰富的性质,而且在很多情形下它也不能反映客观物理学背景和实际问题.这是基于H-导数的模糊微分方程的重大缺陷.为了克服上面的缺陷,本文吸取Hüllermeier等人用微分包含处理模糊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思想,将一些模糊微分方程视作基于微分包含的模糊微分方程即不确定动力系统,运用微分包含、泛函分析、集值分析及Sobolev空间等有关理论研究了不确定动力系统的两点边值问题,半线性不确定动力系统的周期问题,以及一阶不确定动力系统的周期问题等.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给出了基于微分包含理论的二阶无阻尼模糊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即二阶无阻尼不确定动力系统两点边值问题的解和较大解的定义,在模糊数的新参数表示法和模糊数值函数的微积分学新框架下,运用微分包含、泛函分析、集值分析等理论完整地解决了上面所述的Bede于2006年提出的后一个公开问题,即证明了二阶无阻尼不确定动力系统两点边值问题解的存在及唯一性定理,并且给出了其解与较大解之间的包含关系,指出了较大解充分地描述了二阶无阻尼不确定动力系统两点边值问题解的轨道范围;对一般的二阶不确定动力系统两点边值问题证明了解的存在及唯一性定理.2.给出了基于微分包含理论的半线性一阶模糊微分方程周期问题即半线性一阶不确定动力系统周期问题解的定义,在模糊数的新参数表示法和模糊数值函数的微积分学新框架下,运用微分包含、泛函分析、集值分析等有关理论和Kakutani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半线性一阶不确定动力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定理.3.给出了基于微分包含理论的一阶非线性模糊微分方程周期问题即一阶非线性不确定动力系统周期问题解的定义,在模糊数的新参数表示法和模糊数值函数的微积分学新框架下,综合运用微分包含、泛函分析、集值分析等有关理论和Dugundji-Granas不动点定理证明了一阶非线性不确定动力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定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没有适当的Green函数,很多国内外数学家认为一阶不确定动力系统的周期问题要难于二阶不确定动力系统的相应问题.(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06-01)

不确定动力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的工作可靠性低的问题,综合考虑齿轮副的物理参数、几何参数及外激励等因素的随机性,建立了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运用变步长Runge-Kutta方法求解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通过概率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建立了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可靠度模型,并计算得出了各随机参数的变异性对系统及齿轮传动件的动力可靠度的影响,将计算结果与Monte-Carlo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为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确定动力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戴睿.不确定动力系统若干定解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2].张运真,张瑜,陈洪月,毛君.不确定因素下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可靠性分析[J].煤矿机械.2018

[3].郝耀东.不确定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低频NVH性能分析与优化[D].湖南大学.2018

[4].张国庆,黄晨峰,吴晓雪,张显库.考虑伺服系统增益不确定的船舶动力定位自适应有限时间控制[J].自动化学报.2018

[5].傅超,任兴民,杨永锋,邓旺群.基于区间分析的不确定转子系统动力特性计算[C].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2017

[6].盖丽梅.基于随机规划的不确定蒸汽动力系统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

[7].池晓,徐可培,马学荣,尹洪超.基于LINGO对参数不确定蒸汽动力系统的优化运行研究[J].节能.2015

[8].项盼,赵岩,林家浩,田爱琴.轨道不平顺激励下不确定车轨耦合系统动力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2013

[9].盖丽梅,孙力,贺高红,刘畅.基于带补偿的随机规划的不确定蒸汽动力系统优化设计[C].201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

[10].李道华.几类不确定动力系统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1拟设计蒸汽动力系统超结构流程图Fig...2总压偏离极限对流场参数不确定度和气动...水生态系统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展示输入...减温减压器运行方案4不确定性对标称系统的影响2.3引入评...不同控制策略下静液传动混合动力系统...

标签:;  ;  ;  ;  ;  ;  ;  

不确定动力系统论文_戴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