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论文和设计-李永亮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包括基础底板、混凝土后浇带和设置在基础底板下方的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上端包覆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上端设有防水保护层,所述防水保护层的上端两侧与基础底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水保护层的上端中部固定设有第一止水板,所述第一止水板、防水保护层、防水层和混凝土垫层的中部共同贯穿设有排水管,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水板,且所述挡水板上对称开设有与预埋螺栓相适配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施工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基础底板后浇带的防渗漏功能,保证施工质量,更加安全可靠。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包括基础底板(1)、混凝土后浇带(16)和设置在基础底板(1)下方的混凝土垫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2)的上端包覆有防水层(3),所述防水层(3)的上端设有防水保护层(4),所述防水保护层(4)的上端两侧与基础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水保护层(4)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预埋螺栓(10),所述防水保护层(4)的上端中部固定设有第一止水板(5),所述第一止水板(5)、防水保护层(4)、防水层(3)和混凝土垫层(2)的中部共同贯穿设有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的内部设有安装条(7),所述安装条(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水板(9),且所述挡水板(9)上对称开设有与预埋螺栓(10)相适配的通孔(14)。

设计方案

1.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包括基础底板(1)、混凝土后浇带(16)和设置在基础底板(1)下方的混凝土垫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2)的上端包覆有防水层(3),所述防水层(3)的上端设有防水保护层(4),所述防水保护层(4)的上端两侧与基础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水保护层(4)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预埋螺栓(10),所述防水保护层(4)的上端中部固定设有第一止水板(5),所述第一止水板(5)、防水保护层(4)、防水层(3)和混凝土垫层(2)的中部共同贯穿设有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的内部设有安装条(7),所述安装条(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8),所述弹簧(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水板(9),且所述挡水板(9)上对称开设有与预埋螺栓(10)相适配的通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为卷材防水层,所述防水保护层(4)为防水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板(1)的外壁上部纵向设有第二止水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螺栓(10)的上部外侧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挡水板(9)的螺母(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9)的下端中部对称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设有橡胶膨胀止水带(1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基础底板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沉降、温度、收缩等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规定时间及工序完成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及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

目前的后浇带混凝土在浇筑前,容易存积大量雨水,不易清理,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此外,后浇带部位混凝土刚浇筑时,地下水压力大、混凝土强度小,容易引发后浇带渗漏水现象。这些缺陷容易给基础底板后浇带渗漏水带来重大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来解决此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使其施工方便,质量稳定,而且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包括基础底板、混凝土后浇带和设置在基础底板下方的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的上端包覆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上端设有防水保护层,所述防水保护层的上端两侧与基础底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水保护层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预埋螺栓,所述防水保护层的上端中部固定设有第一止水板,所述第一止水板、防水保护层、防水层和混凝土垫层的中部共同贯穿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内部设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水板,且所述挡水板上对称开设有与预埋螺栓相适配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为卷材防水层,所述防水保护层为防水板。

优选的,所述基础底板的外壁上部纵向设有第二止水板。

优选的,所述预埋螺栓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挡水板的螺母。

优选的,所述挡水板的下端中部对称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橡胶膨胀止水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有益效果在于:在混凝土后浇带浇筑前,通过设置的排水管可以方便排出基础底板之间的雨水,避免雨水蓄积,有利于后续的施工;在混凝土后浇带浇筑时,通过向下按压挡水板,可以将排水管封住,且通过旋转螺母向下移动,可以将挡水板固定,一方面,可以保证挡水板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地下的水流冲击混凝土后浇带,保证混凝土后浇带的浇筑质量,再配合上混凝土垫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和第一止水板的挡水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基础底板后浇带出现渗漏现象,保证工程的质量,提高施工合格率。对比现有的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施工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基础底板后浇带的防渗漏功能,保证施工质量,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浇筑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中图1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浇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础底板1、混凝土垫层2、防水层3、防水保护层4、第一止水板5、排水管6、安装条7、弹簧8、挡水板9、预埋螺栓10、螺母11、凹槽12、橡胶膨胀止水带13、通孔14、第二止水板15、混凝土后浇带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包括基础底板1、混凝土后浇带16和设置在基础底板1下方的混凝土垫层2,混凝土后浇带16浇筑在两个基础底板1之间,基础底板1的外壁上部纵向设有第二止水板15,一方面,可以增强混凝土后浇带16与基础底板1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雨水从上方渗入。

混凝土垫层2的上端包覆有防水层3,防水层3的上端设有防水保护层4,防水层3为卷材防水层,防水保护层4为防水板,卷材防水层可以方便包覆在混凝土垫层2的外侧,方便施工,防水保护层4则可以保护防水层3免受损坏,提高其使用寿命。

防水保护层4的上端两侧与基础底板1下端固定连接,防水保护层4的上端两侧对称设有预埋螺栓10,预埋螺栓10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挡水板9的螺母11,通过旋转螺母11向下移动,可以将挡水板9固定,一方面,可以保证挡水板9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地下的水流冲击混凝土后浇带16,保证混凝土后浇带16的浇筑质量,

防水保护层4的上端中部固定设有第一止水板5,第一止水板5、防水保护层4、防水层3和混凝土垫层2的中部共同贯穿设有排水管6,排水管6的内部设有安装条7,安装条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8,弹簧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水板9,且挡水板9上对称开设有与预埋螺栓10相适配的通孔14,挡水板9的下端中部对称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内部设有橡胶膨胀止水带13,橡胶膨胀止水带13遇水后会发生膨胀,可以在混凝土后浇带16浇筑后,保证挡水板9完全将排水管6封住,不会出现渗水现象。

工作原理:混凝土后浇带16浇筑前,通过设置的排水管6可以方便排出基础底板1之间的雨水,避免雨水蓄积,有利于后续的施工;在混凝土后浇带16浇筑时,通过向下按压挡水板9,可以将排水管6封住,且通过旋转螺母11向下移动,可以将挡水板9固定,一方面,可以保证挡水板9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地下的水流冲击混凝土后浇带16,保证混凝土后浇带16的浇筑质量,再配合上混凝土垫层2、防水层3、防水保护层4和第一止水板5的挡水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基础底板后浇带出现渗漏现象,保证工程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7579.1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493978U

授权时间:20191015

主分类号:E02D 31/02

专利分类号:E02D31/02;E02D29/16

范畴分类:36C;36E;

申请人:天津宇昊集团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天津宇昊集团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01617 天津市静海县杨成庄乡津文路18号

发明人:李永亮

第一发明人:李永亮

当前权利人:天津宇昊集团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区域二层防水结构论文和设计-李永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