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新福:谢六逸的神话研究及其学术史贡献论文

管新福:谢六逸的神话研究及其学术史贡献论文

摘 要:我国的“神话学”研究,萌于清末民初,源于西方和日本神话学,得力于留学归国人员的构建。在其学科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谢六逸是一位作出较大贡献的学者。他一方面积极介绍西方神话的基本概况,向国人普及西方文学知识;另一方面则利用留日之便利,进行有系统的神话学史撰写,为中国现代“神话学”学科的形成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值得肯定。

主题词:谢六逸 《神话学ABC》 神话研究 神话分类 神话学学科

谢六逸(1898—1945),贵州贵阳人,名光燊(sh ē n),字六逸、无堂,室名夹板斋,曾用笔名宏徒、路易、鲁愚等。他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博览群书,1918年随黄齐生东渡日本进入早稻田大学留学,1921年夏学成归国后供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接替郑振铎主持文学研究会会刊《文学旬刊》的编辑工作。1930年到复旦大学任中文系系主任,并开创新闻系亦担任系主任一职。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复旦大学、大夏大学等西迁,年底谢六逸辗转回到家乡贵阳,历任大夏大学、国立贵阳师范学院教授。期间应华问渠之邀主持《文讯月刊》,另主编《抗战文艺》半月刊,积极为抗战救亡服务,活跃在贵州文化界并影响全国,茅盾称其为“贵州督军”。1茅盾:《忆谢六逸兄》,《文讯月刊》1947年第3期,第22页。1945年8月病逝,年仅47岁,令文化界扼腕。谢六逸正义谦和,博学多才,是文学研究会骨干成员,涉猎甚广,著作等身2谢六逸在1933年《读书杂志》(1933年第3卷第1期)中撰有一个简单的自传,罗列了自己出版书籍的清单。著书:《茶话集》(新中国书店);《水沫集》(世界书局);《日本文学史》(北新书局);《日本文学》(开明书局);《日本文学论》(商务印书馆);《神话学》(世界书局);《农民文学》(世界书局);《彗星》(现代书局);《鹦鹉》(世界书局);《儿童文艺》(北新书局);《文艺思潮讲话》(北新书局);《小说创作论》(光华书局);《新闻学概论》(商务印书馆)。译书:《海外传说集》(世界书局);《志贺直哉短篇小说集》(中华书局);《日本近代小品文选》(大江书铺);《吻接》(日本近代名家小说,大江书铺);《范某的犯罪》(日本近代名家小说,现代书局);《奥德赛冒险记》(商务印书馆);《伊利亚特的故事》(开明书店)。谢六逸1921年从日本回国,短短十余年间就取得这样的成就,实在是让人惊叹。需要指出的是,谢六逸主要的文学成就是在1937年前做出来的,回到贵阳后,就很少有专著问世了。这一方面由于谢六逸被家庭所累,没有时间从事系统的创作和研究;另一方面是他回到家乡贵阳后主要精力用在编辑出版等活动上,故文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就大为减少。我们从1945年《贵州民意》根据大夏大学资料统计看,谢六逸的著作有四十种之多,但还有一些未统计进来。。他与“沈德鸿、叶绍钧、夏丏尊诸先生发起文学研究会,标举写实主义,以介绍外国文学为职志”3贵州民意编辑部编:《谢六逸先生事略》,《贵州民意》1945年第4期,第28页。,致力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现代转型。在引进外来文学新观念、介绍外国作家作品时,谢六逸充分认识到文学史视野对外来文学普及的重要性,于是他利用报刊编辑之便,不断发表外国文学类型介绍、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文章,积极介绍欧美文学发展概况,向国人普及外来文学常识,对国人世界视野的形成做出了较大贡献。但目前学术界对谢六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学领域,而对其文学方面的成就关注较少,这和他的文学史贡献是极端不匹配的。本文从谢六逸神话研究的角度切入,客观梳理并还原他在我国现代神话学研究领域的开拓之功。

一、“五四”前后我国“神话”概念及“神话学”的形成

为了说明谢六逸在中国现代“神话学”学科方面的贡献,我们首先对五四前后“神话”与“神话学”的生成过程加以回顾。现代神话学发端于18世纪的欧洲,进而扩展并影响到世界其他地区的神话研究。中国神话学的萌生正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结果,尤其是清末民初外国文学的译介对神话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时翻译进来的外国文学就包含了大量的神话类型,比如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古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北欧文学等等。就学术渊源而言,和很多近现代学术名词一样,“神话”这一概念也是转道日本被引入国内的。据学者们梳读,中国学界首次使用“神话”这一概念的是1902年梁启超《历史与人种之关系》一文中“希腊古代之神话,其神名及其祭礼,无一不自亚西里亚、腓尼西亚而来”1梁启超:《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255页。的论述;与之呼应,留日学生蒋观云1903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一文,他说:“一国之神话与一国之历史,皆于人心上有莫大之影响”2 蒋观云:《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载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年版,第18 页。,将神话提升到一定理论高度;之后王国维、夏曾佑等人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使神话这一西来概念在清末民初开始进入学者视野,并逐渐为学界所重。但就学理层次而言,中国“神话学”的形成还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因为神话这一人类早期的文化和文学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学研究中由于受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观念的影响,历来不受研究者重视,再加上记载神话的史料比较杂乱,故其系统性和谱系性难以和西方相提并论,故直到上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才开始系统的研究神话。但当时从事神话研究的学者较少,成果也比较零星,这和西方文学研究从神话开始不可同日而语。而且“五四”前后我国很多学者研究神话都是业余的,他们中有的是小说家,诗人;有的是翻译家,文学史家,历史学家;单纯的神话学家是很罕见的。“五四”前后研究神话的学者以鲁迅、郭沫若、周作人、茅盾、闻一多、郑振铎、黄石、谢六逸、钟敬文、胡寄尘等为代表,他们都是在广泛借鉴了西方神话学理论之后才开始着手中外神话研究的。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载《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的论述,是为现代学者关于神话的最早定义;之后茅盾、周作人、黄石、谢六逸、林惠祥等在他们的神话研究著述中才对神话的起源、产生、发展等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述的。

和中国现代以来的很多学科一样,中国神话学的形成和留学生有着密切关系。他们留学欧陆或东瀛,直接或间接认知外国神话,将其介绍到国内来,并以之和母国的神话进行对比,引发学者对神话研究的兴趣。留日学生“接触到西方神话学的各种理论,然后将一些理论与中国神话相结合,加以介绍和分析。到20世纪20 年代,神话学从小到大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体系”。4 王增永:《神话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年版,第 352 页。特别是“五四”前后,随着报刊的大量兴起,成为各类成果发表和展示的平台,很多学者都将自己关于神话的研究成果发表于报刊,之后才结集成专著出版。“五四”前后,见刊的重要神话研究文献有:(未署名)《星座与希腊神话》5《星座与希腊神话》,《中华童子界》1916年第29期,第19~25页。、屠孝寔的《宗教及神话之起源》1屠孝寔:《宗教及神话之起源》,《北京大学月刊》1919年第1卷第2期,第39~45页。、中孚的《什么叫神话》2 中孚:《什么叫神话》,《出版界(上海)》1920 年第58期,第2~5页。、ICK的《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的比较观》3ICK:《希腊神话和北欧神话的比较观》,《俭德储蓄会月刊》1921年第3卷第3期,第21~24页。、赵光宇的《我国神话时代之历史》4赵光宇:《我国神话时代之历史》,《期刊(浙江)》1921年第1期,第42~49页。、仲密的《神话与传说说》5 仲密:《神话与传说说》,《妇女杂志(上海)》1922 年第8卷第8期,第71页。、胡寄尘的《东方神话之一》6 胡寄尘:《东方神话之一》,《红杂志》1922 年第44期,第30~33页。《隐语与神话》7胡寄尘:《隐语与神话》,《民众文学》1926年第13卷第6期,第1~4页。《琉球神话》8 胡寄尘:《琉球神话》,《民众文学》1923 年第3卷第10期,第1~5页。、董秀石的《古代东方诸国之神话史与中国神话之考较》9 董秀石:《古代东方诸国之神话史与中国神话之考较》,《史地丛刊(北京)》1922 年第2卷第1期,第1~7页。、忆秋生的《中国的神话》10忆秋生:《中国的神话》,《民众文学》1923年第2卷第13期,第1~5页。、汪馥泉的《印度神话中的洪水》11 汪馥泉:《印度神话中的洪水》,《艺术评论》1923 年第35期,第3页。、郭沫若的《神话的世界》12郭沫若:《神话的世界》,《创造周刊》1924年第27期,第7~10页。、姚民哀的《神话》13 姚民哀:《神话》,《游戏世界》1923 年第20期,第9~11页。、作人的《神话的辩护》14 作人:《杂感:神话的辩护》,《晨报副刊》1924 年1月29日,第4页。、周作人,姜华,伍剑禅等的《神话的趣味》15周作人、姜华、伍剑禅:《神话的趣味》,《晨报副刊:文学旬刊》1924年第55期,第1~2页。、周作人的《希腊神话一》16 周作人:《希腊神话一》,《青年界》1934年第5卷 第3期,第79~84页 。、沈雁冰的《中国神话研究 》17 沈雁冰:《中国神话研究 》,《小说月报》1925年第16卷 第1期,第14~39页。、光堃的《泰西神话》18光堃:《泰西神话》,《家声》1925年第36期,第1页。、泽人的《北欧神话》19 泽人:《北欧神话》,《民国日报·觉悟》1925 年第12卷第5期,第1~3页。、胡虚生的《神话与科学》20胡虚生:《神话与科学》,《联益之友》1926年第23期,第1页。、沈雁冰的《各民族的开辟神话》21沈雁冰:《各民族的开辟神话》,《民铎杂志》1926年第7卷第1期,第1~12页。、士元的《中日神话之比较》22士元:《中日神话之比较》,《民众文学》1927年第16卷第14期,第1~2页。、西谛(郑振铎)的《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恋爱故事》23西谛:《希腊罗马神话传说中的恋爱故事》,《小说月报》1928年第19卷第10期,第110~118页。、钟敬文的《西南民族起源的神话:“盘瓠”书后》24钟敬文:《西南民族起源的神话:“盘瓠”书后》,《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第3卷第35/36期,第18~20页。、(英)(Hartland)的《神话与民间故事》(赵景深译)25(英)Hartland:《神话与民间故事》,赵景深译,《小说月报》1926年第17卷第8期,第62~79页。、玄珠(茅盾)的《各民族的神话何以多相似》26玄珠:《各民族的神话何以多相似》,《文学周报》1928年第276~300期,第420~432页。《中国神话的保存》27玄珠:《中国神话的保存》,《文学周报》1928年第301~325期,第458~463页。《埃及印度神话的保存》28 玄珠:《埃及印度神话的保存 》,《文学周报》1929 年第326~350期,第402~405页。《楚辞与中国神话》29 玄珠:《楚辞与中国神话》,《文学周报》1928年第301~325期 ,第234~244页。、赵景深的《太阳神话研究》30赵景深:《太阳神话研究》,《文学周报》1928年第276~300期,第710~719页。、冯承钧的《中国古代神话之研究》31 冯承钧:《中国古代神话之研究》,《国闻周报》1929 年第6卷第16期,第1~2页。、朱湘的《中国神话的美丽想象》32朱湘:《中国神话的美丽想象》,《文学周报》1928年第301~325期,第400~403页。、黄石的《月的神话与传说》33 黄石:《月的神话与传说》,《北新》1930 年第4卷第16期,第1957~1971页。、钟敬文的《种族起源神话》34 钟敬文:《种族起源神话》,《民众教育季刊》1931年第1卷 第3期,第1~19页。、鲁迅的《论中国神话书》35鲁迅:《论中国神话书》,《再建旬刊》1940年第1卷第2~3期,第10~13页。等。这些文献研究的路数和视角都比较全面,既有中国神话的研究和梳理,也有外国神话的介绍和引进,更有学者将中外神话进行类型学的对比,并归导出了一些比较有见地的结论。但是当时除了茅盾、郑振铎、周作人、钟敬文等人的研究成果为后世所重外,上述的很多神话研究文献还未受到神话研究者的梳读和整理。其实,正是“五四”前后的这些先驱者对神话研究的重视和研讨,才使神话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学术史上为世人所知,并引起学术界重视,可以说,后世的神话研究都是在这些“五四”先贤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推进的。

而与报刊中的神话研究成果相比,专著的出版则较晚,数量也更少。黄石于 1923 年至 1927 年在《晓风周报》上连载《神话研究》,后于 1927 年出单行本,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该书是中国神话研究领域的第一部专著;谢六逸《神话学ABC》由商务印书馆于1928年出版,是为第二部;而玄珠(茅盾)的《中国神话研究ABC》比谢著还晚了一年时间,由世界书局出版于1929年。此外,茅盾还有《神话杂论》《北欧神话ABC》等著作传世,由于茅盾在新文学领域、特别是文学研究会的广泛影响,他的神话研究在当时和后世的知名度也是最大的。除去上述三人,林惠祥的《神话论》则更晚一些,到了1933年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同时,汪倜然《希腊神话ABC》、孙作云《中国古代神话研究》、糜春漳译《神之由来》、杨荫深《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等著述也是1933年出版的;而闻一多《神话与诗》、黄芝岗的《中国的水神》则是1934年才出版的。这几部中国上世纪30年代研究神话的论著,不仅在当年就已风行一时,而且在今天的神话研究界仍为入门之书,它们奠定了中国神话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和理论路向,在学术上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二、谢六逸对我国“神话学”的学术史贡献

谢六逸一生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和日本文学的研究,后期将研究视角转向新闻学,但在中国现代神话学研究领域,如果说茅盾的影响最大,周作人贡献次之,则谢六逸的成就也不小。和茅盾等人一样,谢六逸的神话研究也是业余爱好,甚至是其文学翻译之后的偶然所得,但是他翻译的古希腊文学、早期的日本文学、还有世界各国童话故事等,都和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为他研究神话提供了较好的思考视角,也使他从事神话研究由偶然变成必然。当然,他从事神话研究的出发点,“都是为一个目的——创建新的文学形式,为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添砖加瓦”1管新福:《谢六逸外国文学译介的成就与贡献》,《当代文坛》2016年第1期,第138页。,这也是他从事所有文学活动的初衷。

谢六逸对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学科建构,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他首先根据自己翻译和研究外国文学的心得撰写西方和日本神话方面的概述文章,让读者在茶余饭后了解神话这种文学类型及其特点;其次是编辑出版了现代文学史上系统论述神话学的专著,理清了神话学的学科特点及历史脉络,对中国现代神话学学科的形成作出了积极贡献。

就第一方面而言,谢六逸一个重要身份是新闻学家、报刊主编,因此有很多机会将自己的成果第一时间通过报刊刊发。当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这些概述性、宏观性的介绍文章,希望能引起国人和研究者的重视。”2管新福:《谢六逸与我国“外国文学史”学科的构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第118页。如1926年在《文学周报》上发表的《猥谈:日本的开辟神话里的“拟人”》3 谢六逸:《猥谈:日本的开辟神话里的“拟人”》,《文学周报》 1926年第224期,第10~11页。一文,详实介绍了日本《古事记》里的造人神话,并将之与中国和西方的造人神话进行比较研究;1927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日本传说十种(附解说)》4 谢六逸:《日本传说十种(附解说)》,《小说月报》1927 年第18卷第4期 ,第8~24页。,对日本比较著名的十种上古神话传说进行分类阐释;1931年发表的《古希腊文学概观》5谢六逸:《古希腊文学概观》,《文学杂志》1931年第1卷第1期,第9~42页。一文,对古希腊神话进行了较为详细介绍,尤其对希腊神话产生的原因、后世的影响等进行精到分析,是当时认知古希腊文学比较全面的文献之一;1933年在《民众教育季刊》发表和范小石合译的《奥定的神话》一文,全文长28页,系统介绍了北欧神话中主神“奥定”的形成原因及其传播流变情况;同年3月1日,在《文艺月刊》发表译作《北欧神话研究》一文,这是一篇系统评价北欧神话的重头文章,文章在介绍了冰岛、挪威、瑞典、丹麦等国的神话后,指出北欧神话之所以能保持原来的面目,是因为受宗教影响相对较弱之故,同时还将其与希腊神话进行比较研究。该文是转道日本翻译过来的,通过对北欧神话产生背景和民族性情的分析,进一步说明神话产生的原因,并对当时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几种北欧神话的起源进行介绍和述评。文中介绍了当时世界上影响较大的研究北欧神话起源的四种学说:第一,宗教学派。以玛丽·荷威女士为代表,她认为北欧神话是“一个真正宗教的堕废了或迷离了的形相,人来自文化的太古期,因着天启,而习知了真正的宗教,又用纯真无垢的形态传下来的,是希伯来民族的圣书,把那扭歪、用那不纯而颓废的形态传下来的,便是北欧神话”;第二,历史学派。以斯诺勒·斯多勒逊等为代表,他们认为“北欧神话是历史事实的变态,出现在北欧神话上的种种神们,是生活在太古时代的北欧人中的伟大的王者和僧侣,因着时间的距离给予的魔力,这些人物,便高贵化,尊严化而至于为神了”;第三,伦理学派。他们认为,“神话不过是人类为满足那精神的道德的欲求而创造的‘虚构的故事’,跟着出现在这里的神们,也不外是人间的道德和罪恶,心性和体力的人格化。”第四,自然学派。这一派认为,“出现在神话里的超人间的灵格,都是自然力和自然现象的人格化,所谓神话,不过是把这些自然力和自然现象常常的显现,作为人格的灵格之行动,用故事的体裁,叙述下来的东西。”1谢六逸译:《北欧神话研究》,《文艺月刊》1933年第3卷第9期,第1129~1154页。而在四种学说中,谢六逸认为自然学说最为在理,更符合神话的本质,其他几种学说都经不起推敲。可以说,谢氏独具慧眼,将这一研究北欧神话的文章翻译进来,让神话研究刚刚起步的中国学术界,多了一些新的理论视域和研究切入参照,既有西方的学术视野和理论观念,又有日本的研究借鉴,对当时中国的神话研究还是大有助益的。

第二方面是编纂神话集和神话研究专著出版,这是真正使得谢六逸在神话研究领域大放异彩的成就。他编纂了《神话学ABC》《海外传说集》《伊利亚特的故事》等与神话相关的著述出版。后两书是文学作品翻译,虽是传说性质,但也有诸多神话交叉其中,是国人学习外国神话传说的有益补充。而《神话学ABC》是谢六逸神话研究的代表作,力图对神话学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理论建构。他在《序》中对神话研究的意义、神话学学科建构的必要性进行了合理阐释:

4.多神源神话时段

通过对神话发生阶段的梳理,谢六逸的结论是,神话发展诸阶段是神话从简单到复杂,由野蛮到文明的进化发展过程,“从泛灵教至多神教,由多神教变为一神教,神话也与此相同,原始的神话已发达为文明的了,”1谢六逸:《神话学ABC》,世界书局1928年版,第53页。体现了人类认知的不断进步,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知识的逐渐累积;最终,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神话就成为人类历史的化石,也就逐渐消失了。由此观之,和其他文艺观念一样,谢六逸的神话观明显受到清末民初流行的进化论的影响。

当然,谢六逸的《神话学ABC》主要还是借鉴和参考了外国学者的成果,而“五四”时期很多理论著述都具有这一共性。谢六逸在序言中言明,该书是受日本神话研究影响的产物,是参考了日本西村真次的《神话学概论》和高木敏雄的《比较神话学》编译而成,此外还参照了克莱格的《神话学入门》一书的观点和体例。前面论及,神话学是由外国引进的学术概念,作为文学研究的种类之一,在“五四”前后才进入中国,中国学人不可能凭空产生出原创性的理论,吸收已有研究成果是学术研究的必然进路,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亦是在日本学者影响下写出来的,在吸收前人的基础上才会出新。因此,谢六逸《神话学ABC》即便是参考吸收了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这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启蒙作用、对于我国文艺理论和神话学研究的贡献,其价值还是十分明显的。

(3)社会服务机构财产权。李法兵(2005)、王文源(2005)指出,民办学校资源来源于举办者或国家投入的资产、社会捐赠、收取学费或者经营所得形成的资产,应赋予学校法人财产权,并对资产使用进行监督。王文源(2005)认为,国家和出资人投入的资产分别属于国家和出资人所有,社会捐赠和学生学费归学校所有,学校对财产的支配权并不改变财产的所有权,民办学校终止办学返还国家和出资人投资、社会捐助资产后剩余资产为社会公共教育资产。

“泛灵论”亦称“泛神论”或“万物有灵论”,对西方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有深刻影响。谢六逸认为“泛灵论”时段是神话发展的最初阶段。在原始社会,泛灵是一种人格化了的神,它以人格的存在为重要条件。人格的存在是由泛灵观念而来的,所以原始神话可以视为泛灵的神话。

(一)神话学学科范式的建构

因此,在尺度代表性上,遥感手段和传统点测方法还不够全面,还缺少一个中间尺度的方法,有必要在中间尺度上探讨一套客观、快速、实时、准确的土壤水分监测方法。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则为小尺度和大尺度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该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探测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和穿透能力强、可重复、适合大面积测量等特点,在几米至几公里的尺度上测定土壤水分分布和地下结构等方面的潜力已被多次证明。利用GPR对土壤水分进行测量,是目前国际上开展土壤水分探测的最先进技术之一。

(二)神话分类的研究实践

对神话进行系统的分类和研究,是神话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谢六逸《神话学ABC》吸收了西方和日本神话学的研究成果和分类方法,将神话归纳为“泛灵论”“物神崇拜”“图腾崇拜”“多神源神话”和“一神源神话”等五种发展阶段,以及宏观划为“地理”“历史”“本质”“题目”等四种神话类型。

谢六逸神话学学科范式的建构,主要体现在《神话学ABC》一著中。一般而言,以“学”命名的研究,一般都是某一类属的基础研究,必须解决本体论和方法论的问题,神话学无疑将神话研究上升到了学科的高度,就要求论著具有体系性和基础性,并具备学理性和引导性。谢六逸说,“一切的学问是由研究而成立的。学问的研究,又需要一定的对象。对象的研究,有一定的方法,对象与方法足以规定学问的职能。神话学一科,也不能离开这个范围。”1谢六逸:《神话学ABC》,世界书局1928年版,第60页。《神话学ABC》的写作目的就是建立一种体系性的神话学学科理论,而这本著述确实具备了这样的功能,它是中国现代神话研究的开山之作,是一部重要的入门书籍,有体系、方法,且全面。相对于同期的其他几部神话研究专著而言,谢六逸的《神话学ABC》“是一部更加全面、更具学科意义的神话学教程性质的概论性读物。它综合了当时日本神话学的最新成就,并吸收西方的神话学观念,体系性很强。”2田兆元:《神话学概论读本与神话学学科发展》,《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第3页。该书由四章组成:包括《绪论》《本论》《方法论》《神话之比较研究》。《绪论》论述了神话学的学科历史、学科意义,并从宏观上介绍了神话的基本概况;《本论》部分则对神话的起源、神话的特质、神话的作者、神话的内容等进行介绍;《方法论》部分则介绍了现代欧美和日本研究神话的常见方法;《神话之比较研究》比较了世界性的“自然神话”“人文神话”“洪水神话”“英雄神话”等常见主题类型。该书虽然篇幅不大,但对神话研究入门是非常及时的,特别是对于当时中国学术界的神话研究而言,其开拓之功和学术史地位毋庸置疑。可以说,当时国内的很多文学研究者,很少有人认识到神话研究在世界文学研究领域的“显学”地位和重要价值,即便有人想要研究神话,也没有具体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因此,谢六逸的这本书,对我国研究神话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甚至可以说,标志着我国神话学学科的确立。“无论就内容的丰厚或论述的系统,都具有更广泛的世界性和学术性。因而对于草创中的国人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神秘的艺术之窗,将人们的视野引向了更古老的深藏久远的学术矿层。因为在他看来,神话不仅对于文学探源,而且对于哲学和科学探察宇宙人生的奥秘,都是很有意义的。这就是本书的价值所在。”3秋阳:《谢六逸传》,《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2期,第182页。神话学作为西方的泊来品,在西方文学研究中是显学,早早就确立了学科地位,而“五四”前后开始进入中国学者视野的神话学,其系统的学科构建还未引起人们重视,从章节之本论、方法论等可知,他想将神话研究上升到哲理和学科高度,从本体、方法、认识等层面系统介绍神话学这一学科,希望神话学研究能在中国学术界推广开来。

对于神话的发展进程,谢六逸将之概述为五个阶段:

1.泛灵论时代

谢六逸对中国神话学的学科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而电子图书的需求则更具有个性化特点,如土木工程、机械与动力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等虽然提出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参考图书类文献,但图书的需求相对分散,且图书出版社来源比较广泛,包括ELSEVIER SCIENCE,John Wiley&Sons,AICHE等出版社。

2.物神崇拜时代

谢六逸认为,物神的崇拜是早期人类未开化状态时普遍存在的信仰,原始人认为,精灵或超自然现象的存在是寄托在某物上面的。如树木、流水、石块等自然物质在原始人眼里,都是精灵所赖以存在的根本。物神是从神衍生出来的,但二者之间区别明显。神是保护者角色,能听取原始人的祈祷;而物神是属于某个部落或部族所特有的精灵。在世界神话中,表现物神崇拜的物神神话不是很常见。

互联网所引领的信息化潮流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涉及领导意识、组织文化和行为取向的思维革命,地方政府要将治理观念转变到 “互联网+”新思路上来,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治理理念。

3.图腾崇拜时代

谢六逸认为,图腾崇拜是原初神话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原始宗教性质的崇拜现象。图腾是一种与某个社会群体关系密切的动物、植物或无生物。这种社会群体从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等特定图腾中得到群名,于是就以其中一种图腾作为族名的徽章和标志。属于哪一群的人,都以为自己是某图腾动物或某图腾植物的后代,用以区别其他群体。特定图腾群的人,除了祭仪与特殊时刻,禁止食用他们所崇拜的图腾动物和破坏图腾植物。神话学界把反映这种现象的神话,命名为图腾神话。图腾神话在世界上存在非常广泛,是反映古代社会宗教生活的神话。

对于原始民族的神话、传说与习俗的了解,是后代人的一种义务。现代有许多哲学家与科学家,他们不断的发现宇宙的秘密,获了很大的成功,是不必说的;可是能有今日的成功,实间接的有赖于先民对于自然现象与人间生活的惊异与怀疑。那些说明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先民的传说或神话,是宇宙之谜的一管钥匙;也是各种知识的泉源。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应该负担研究各民族的神话或传说之义务。我国的神话本来是片断的,很少有人去研究,所以没有“神话学”(Mythology)的这种人文科学出现。在近代欧洲,神话学者与民俗学者辈出,从文化人类学,从言语学,或从社会学去探讨先民的遗物,在学术界上有了莫大的贡献;东方的日本也有一般学者注意这一类的研究,颇有成绩。我国则一切均在草创,关于神话学的著作尚不多见。本书之作成,在应入手研究神话的人的需要,将神话一般的知识,近代神话学的大略,以及研究神话的方法,简明的叙述在这一册里。2谢六逸:《神话学ABC·序》,世界书局1928年版。1989年11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将玄珠《中国神话研究ABC》(世界书局1929年版)、谢六逸《神话学ABC》(世界书局1928年版)、林惠祥《神话论》(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合为一册,取名《神话三家论》,影印出版。1990年上海书店也曾影印出版过谢六逸的《神话学ABC》,作为民国丛书书目收入书系。

谢六逸认为,多神教是一种宗教相,在原始社会早期广泛存在,原始人的信仰带有各种属性,有强大的一群神祇的存在,如古埃及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便是多神源、多神祇的神话,并具有神话与原始宗教合一的特点。

对采集的62组水样的主要离子检测数据进行汇总,通过统计分析了解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表1)。

5.一神源神话时段

谢六逸认为,一神教是原始社会晚期存在的崇拜独一神的宗教的阶段,也是神话和宗教成熟的标志,它是从多神的信仰进化而来的。一神教的信仰通常由一国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影响,如基督教关于上帝的神话,便是表现这种形成和传播过程的一神源的神话。

1.1.3 仪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eckman-Coulter MAXM血球分析仪;电子称(常熟市双杰测试仪器厂产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产品);Thermo BIOFUGE PRIMO R型离心机。

对于给神话划分类属,谢六逸认为是十分不容易的事:“神话的分类是极困难的问题,有时失之繁琐,有时失之概括”2谢六逸:《神话学ABC》,世界书局1928年版,第67页。,但对于神话研究而言,分类又是必须的。在借鉴前人研究和分类观点的基础上,他将神话分为四种类属:

2.历史的分类。这种分类法不注重神话的分布与题目,而是根据神话发展的历史过程,以研究文化进步的阶段。历史的分类,又包含原始的神话和文明的神话两种:原始神话虽未长成,但它是一切神话的基础;文明的神话已经长成,是进化了的神话,它是社会发展变迁的反映。

管网运行:GIS地理信息系统、GPA巡线系统、管网监测系统、水力模型系统、DMA分区管理系统、产销差系统等;

1.地理的分类。这种类型不拘泥于神话的内容如何,悉从地理的分布而分类的方法,包括一般的(即世界性的),也包括特殊的(即国别性、民族性的)两种情形。谢六逸认为,世界性和特殊性的分类,只有地域上的差异,而无本质上的区别,分类的宗旨都是为了更好研究神话,目的在于总结各种神话的差异性。

3.本质的分类。这一分类是地理的分类(横向)和历史的分类(纵向)相交叉,即纵横相交叉的十字路口的分类。以神话的本质为准则,可分为自然的神话和文化的神话两端。前者也称为天然的神话,是为说明自然现象而作的故事;后者亦称为人文神话,目的在于说明人的精神发展情形而创作的神话。对这些神话产生的原因,谢六逸认为是先民们“没有抽象的观念,一切的说明,都非具体的表现不可”1谢六逸:《神话学ABC》,世界书局1928年版,第73页。的结果,它是人类早期形象思维的真实反映。

4.题目的分类。这是以主题为主的分类法,包括有机的神话和无机的神话两种。无机的神话是以一切无机物为主题的神话,存在于宇宙间的物质,如岩石、金属、风雨雷电神话;前一种是一切有机物神话的总称,包括有成长、生殖、运动及感觉机能的一切生物的神话,动植物和人类社会都包括在其中。

除了这四个大类,谢六逸还以具体的神话为例子,介绍了另外三种神话的分类方法:一是以神为主体的分类法,Bianchi的《希腊与罗马的神话组织》是为代表;二是以情节为主体的分类法,它是英国学者Hartland用来给童话和故事分类的方法,其移用到神话上来也是比较适用的;三是综合的分类法,以Spence的分类为代表,Spence将神话分为21种亚类,基本能涵盖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民族的神话,在西方影响比较大。但在谢六逸看来,这样的分类虽然较为全面,但也失之琐碎,且有重复交叉部分,容易引起混淆。

援疆干部一六七团党委常委、副团长韩任章在一六七团工作期间,结下的第一个亲戚是赛力克,虽然民族不同,语言不同,但是通过“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谢六逸的神话研究分类,全面详实,既有近代以来西方神话研究各种学说和分类的成果汇集,又加进了自己的思考,这在神话研究刚刚兴起的民国中期来说,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国内很多研究神话的人,都是在阅读谢六逸的介绍之后,才了解世界神话研究的新理论和新进展,从而展开我国的神话研究的。可以说,在当时研究神话的几个著名学者中,谢六逸比茅盾、周作人等人更早意识到建立神话学学科的价值和意义,并为之努力,故他在神话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并不输于当时的任何人。遗憾的是,他后来转向了新闻学领域,特别是日本全面侵华后回到家乡贵阳,中断了神话研究乃至文学研究,甚而在贫病交困中英年早逝,造成我国神话学研究方面的重大损失,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三)神话研究的比较意识

谢六逸在《北欧神话研究》《海外传说集》《神话学ABC》等著述中,无不体现出神话研究的比较意识。他在《神话学ABC》序言中就该书的编写体例作说明时就已经体现出了这种意识:“第一章说明神话学的一般的概念;第二章说明神话的起源及特质;第三章说明神话的研究方法;第四章就原始神话内,列举四种,以作比较研究”。2谢六逸:《神话学ABC》,世界书局1928年版,第1页。当然,比较意识是研究文学的一个潜意识行为,当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译介时,很容易对不同文化中同一文学类型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思考,如他编写《海外传说集》的目的,“意在对于研究比较传说和亚洲传说分布的人,略有贡献而已”3谢六逸:《海外传说集·解说》,世界书局1929年版,第97页。;他还特别比较了日本传说和亚欧大陆传说之不同:“日本的传说和亚欧大陆的比较起来,多为轻快的,朴素的,单纯的,没有像亚拉伯、波斯、土耳其、德国那样的怪幻味……欧西传说的主人翁多为皇帝、皇后、皇子、公主,这是贵族的、都会的;日本则多用老翁老妇,这乃是家族的,田园的。”4谢六逸:《海外传说集·解说》,世界书局1929年版,第95~96页。而在《神话学ABC》中,谢六逸将比较研究的方法归为几种:统计的研究法、人类学的研究法、心理学的研究法、社会学的研究法、宗教学的研究法。他以跨学科的视野来研究神话,这应该是对文学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较早提出者和实践者。在具体的研究案例中,谢六逸善于细微阐发,比如在分析世界性的太阳神话时,他将中国的黄帝、希腊的雅典娜、日本的天照大神等进行比较,并从中找出类似之处:这些神话里的伟大神灵都携带有动物性符号,如黄帝的夔首,雅典娜的猫头鹰等,体现无往而不胜的超人神力;在研究人类大洪水神话时,谢六逸比较了中国的大禹治水、犹太人的诺亚方舟神话、印度、希腊、北欧等国神话中的大洪水传说,得出的结论是,除中国外,世界大洪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皆“起因于人类的堕落”。1谢六逸:《神话学ABC》,世界书局1928年版,第112页。这就是谢六逸一以贯之的神话研究的比较意识。具体而言,通过文本的分析解读,进行类比和对比,其中,类比可以从分析对象中找出相似性;对比可从研究对象中分析差异性,这是后世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学的常用方法。

当然,谢六逸的神话研究,由于处于中国神话学研究刚起步的阶段,总体上还属于粗线条的译介,远未形成详细而精到的研究范式,所谓前修未密,后出转精,中国的神话研究正是在他的基础上不断得以开掘推进,西方的神话学理论也大量进入中国,使中国的神话学研究迈上新的台阶,并逐渐和西方的神话研究接轨。

三、结语

综上所述,谢六逸充分利用留学日本的便利条件,积极吸收西方和日本文学的研究思路和成果,用之指导自己的文学翻译与创作,并积极从事神话的译介与研究。遗憾的是,谢六逸英年早逝,文学事业未竟,给中国文学界和学术界造成巨大损失,但他对早期中国现代“神话学”学科的建构之功有目共睹,其学术史贡献是值得我们铭记的。更值得强调的是,谢六逸对西方神话学理论和流派的掌握、分析、述评在当时的神话学研究学者中是最为全面的,特别是他以时代为标准的神话分类法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可谓是中国学者中最早尝试按神话产生时代进行分类的人,这一神话分类虽然基本上是以西方和日本神话分类为基础,但对中国神话研究是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的,具有开创性的作用;在他之后,以时代分类的标准的方法逐渐成为神话分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并启发划分标准的不断细化。正如有论者指出,谢六逸“把神话学看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把人类学派神话学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神话学史、神话基本理论、方法论),系统介绍给我国,对人类学派的传播,特别是对中国神话学的建立,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2刘锡诚:《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上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年版,第338~339页。,可谓是其神话学研究领域学术贡献的盖棺之论。

再次,要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农村振兴范畴。农村文明就是要全面理解农村文化的价值,在发展中保护和弘扬好农村的传统文化,把农村文明和农村文化体系整合到整体农村建设中来,防止出现简单粗暴的工作模式,不能单纯地把农村改革理解为就是发展经济,导致在改革进程中破坏了农村建设的完整性[1]。

Xie Liuyi's Mythological Research and His Contribution to Academic History

Guan Xinfu

Abstract: The discipline of " Mythology " in China ,which began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originated from the influence of the West and Japan , and was setting up the returnees of the foreign countries. In the course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Xie Liuyi was a scholars wh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On the one hand, he has actively introduced western myths to popularize literature of knowledge for the Chinese people; on the other hand, he had used the help of Japan to write a systematic mythological history and formed a discipline for the modern Chinese Mythology to do a lot of basic work. We should recognize his position.

Key words: Xie Liuyi; Mythology ABC; myths study; class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I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9)01-84-92

作者简介:管新福, 1980年生,贵州威宁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近现代中外文学关系。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现代报刊翻译理论资料整理与研究”(18BZW112)阶段性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黄万机

标签:;  ;  ;  ;  ;  ;  ;  ;  ;  ;  ;  

管新福:谢六逸的神话研究及其学术史贡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