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县银屏村小田社崩塌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鲁甸县银屏村小田社崩塌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论文摘要

崩塌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在我国西部地区分布十分广泛,它作为山区一种自然现象,是陡峻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于坡脚或沟谷的现象,每年在我国山区经常发生,其发灾时具有突发性,且由于其具有高势能,崩落体瞬时速度大,动能大,对处于滚落路径上的村庄和道路等基础设施能形成了很大的破坏力,其危害性和危险性都非常高,因此崩塌灾害研究意义较为深远。本文以地处鲁甸县地震区的龙头山镇银屏村小田社崩塌灾害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测绘、井探、室内试验、综合分析等手段,开展高势能崩塌地质灾害研究。查明了该崩塌的分布范围、形态及形成机制;分析了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环境条件、地震对崩塌的影响。对崩塌危岩体的稳定性、运动落距、速度、螣越及撞击能量等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小田社崩塌类型为高势能岩质崩塌,其处于发展期阶段,地震对其影响较大,易发程度高,危害性大。在此基础上,根据崩塌发育特征和区内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以防为主,排危和拦挡结合、部分锚固的工程治理措施,实践表明,防治效果明显。由此总结地震区崩塌发育特征和防治对策为其它同类崩塌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崩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1.4 植被土壤
  •   2.2 地质环境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2.5 工程地质条件
  •     2.2.6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第3章 小田社崩塌发育特征
  •   3.1 崩塌基本特征
  •   3.2 危岩体的分布、类型及形态特征
  •     3.2.1 WY1危岩体特征
  •     3.2.2 WY2危岩体特征
  •     3.2.3 WY3危岩体特征
  •     3.2.4 WY4危岩体特征
  •   3.3 崩塌形成及诱发因素分析
  •     3.3.1 崩塌形成因素
  •     3.3.2 崩塌诱发因素
  •   3.4 崩塌稳定性分析
  •   3.5 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     3.5.1 危岩体失稳破坏模式分析
  •     3.5.2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
  •   3.6 危岩体失稳运动特征计算
  •     3.6.1 运动形式
  •     3.6.2 运动计算方法
  •     3.6.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7 崩塌发展趋势分析
  • 第4章 小田社崩塌防治对策
  •   4.1 防治总体思路
  •   4.2 防治方案拟定
  •   4.3 防治工程
  •     4.3.1 坡面危石清理
  •     4.3.2 锚固工程
  •     4.3.3 被动防护网
  •     4.3.4 拦石墙
  •     4.3.5 塌陷区回填
  •   4.4 监测工程方案
  •   4.5 防治效益评价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李学能

    导师: 慎乃齐,徐月松

    关键词: 地震区,岩质崩塌,发育特征,形成机制,防治对策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分类号: P694

    DOI: 10.27493/d.cnki.gzdzy.2019.000723

    总页数: 84

    文件大小: 7742K

    下载量: 59

    相关论文文献

    • [1].存在不确定性分离面危岩体的锚固工程优化设计[J]. 地质科技情报 2019(06)
    • [2].清除高陡边坡危岩体施工中锚拉预应力钢丝绳应力特征研究[J]. 路基工程 2020(02)
    • [3].城市高位危岩体形成因子及防治对策[J]. 土工基础 2020(03)
    • [4].基于颗粒流模型的深裂隙危岩体在不同工况下破坏模式研究[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0(02)
    • [5].复杂环境露天矿残留危岩体的隐患治理[J]. 中国建材 2020(10)
    • [6].早谷田危岩体发育特征及成因分析[J]. 水电能源科学 2020(09)
    • [7].崩塌危岩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J]. 企业技术开发 2019(05)
    • [8].危岩破坏后的运动计算浅析[J]. 内江科技 2017(12)
    • [9].贵州省镇远三中崩塌危岩体成因及防治浅析[J].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7(02)
    • [10].危岩两种新模型稳定性分析[J]. 西部探矿工程 2017(12)
    • [11].危岩研究新进展[J]. 西部探矿工程 2017(12)
    • [12].廖家岩危岩体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J]. 四川地质学报 2015(04)
    • [13].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的稳定性与防治措施研究[J]. 有色金属设计 2020(03)
    • [14].汶马高速克枯大桥危岩发育特征及破坏模式[J]. 四川地质学报 2019(01)
    • [15].库水位变动条件下柱状危岩体变形破坏机理[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02)
    • [16].海龙屯龙虎大道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加固工程研究[J]. 路基工程 2019(03)
    • [17].贵州纳雍骔岭镇危岩带稳定性及危害范围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04)
    • [18].广西危岩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J]. 南方国土资源 2018(02)
    • [19].望霞危岩破坏模式及其力学解译[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20].裂缝冰胀力作用下高寒危岩体失稳破坏机理[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5(06)
    • [21].三峡库区望霞危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的综合监测与险情预报[J]. 现代地质 2014(05)
    • [22].桂林市喀斯特危岩体发育特征及稳定性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013(01)
    • [23].碎裂化柱状危岩体崩塌-堆积特征概化模型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 2020(02)
    • [24].柱状危岩体崩塌产生涌浪的物理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J]. 地质力学学报 2020(04)
    • [25].西藏紫金山危岩特征及稳定性和运动特性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 2019(01)
    • [26].平推滑坡式危岩崩塌诱因机制及防治措施[J]. 中国金属通报 2019(05)
    • [27].危岩防治技术在保神高速的应用[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9(05)
    • [28].硐室片状危岩体病害机理分析与评价方法[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8(03)
    • [29].“4·25”地震西藏灾区某危岩体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J]. 山西建筑 2018(21)
    • [30].危岩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及趋势[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0)

    标签:;  ;  ;  ;  ;  

    鲁甸县银屏村小田社崩塌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