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论文_邹平,肖林刚,王瑞,姜鲁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乙烯,低密度,线性,薄膜,性能,金属,光敏剂。

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论文文献综述

邹平,肖林刚,王瑞,姜鲁艳[1](2019)在《农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降解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每年有各种各样的塑料薄膜材料在农业设施中应用,其中相当一部分被用作保护地栽培,如温室和拱棚。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广泛应用于设施农业中,由于使用过程中受太阳辐射、昼夜空气温湿度变化、农药化肥等的交叉作用,这些膜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发生降解,造成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影响温室塑料薄膜降解的关键因素,以监测各种老化因素对薄膜降解的影响,为后期根据上述影响因素采取措施来延长温室栽培中覆盖薄膜的使用寿命,减少塑料污染及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新疆农机化》期刊2019年05期)

王旖旎,林勤保,钟怀宁,刘星东,李丹[2](2018)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中芥酸酰胺的检测及其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3种低密度聚乙烯薄膜中的芥酸酰胺进行检测,研究了芥酸酰胺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用毒理学关注阈值(TTC)法对芥酸酰胺的风险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芥酸酰胺在质量浓度为100~5 000μ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3,加标回收率为78.3%~115.6%,相对标准偏差为2.9%~11.6%,芥酸酰胺的检出限为30μg/L;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时间、温度及芥酸酰胺添加浓度的增加,芥酸酰胺的迁移量不断增加;芥酸酰胺在低密度聚乙烯和食品模拟物之间的分配系数随着芥酸酰胺的添加浓度增加而有所增加,但变化不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18年04期)

冯姝姝,林红军,李建喜,申利国[3](2017)在《TiO_2-(线性低密度聚乙烯-g-马来酸酐)/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g-马来酸酐(MA)作为相容剂制备了可光催化降解的TiO_2-(LLDPE-gMA)/LDPE薄膜。采用SEM、XRD、FT-IR对制备的TiO_2-(LLDPE-g-MA)/LDPE薄膜样品进行了表征。由于引入的LLDPE-g-MA改善了纳米TiO_2与LDPE之间的相容性,TiO_2-(LLDPE-g-MA)/LDPE薄膜具有更高的伸长率。SEM结果显示,LLDPE-g-MA显着削弱了纳米TiO_2在LDPE中的团聚,使高分散度的纳米TiO_2具备更高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增加了降解过程中的膜质量的损失。(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杜文杰,任毅,唐毓婧,姚雪容,郭梅芳[4](2016)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撕裂性能和结构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了2种密度和分子量相近但共聚单体分别为1-丁烯和1-辛烯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原料制膜,通过Elmendorf撕裂、直角撕裂、广角X光衍射(WAXS)及小角X光散射(SAXS)研究了薄膜的撕裂性能和结构的关系.实验表明我国现行通用的直角撕裂法表征撕裂的结果与国际通用的Elmendorf撕裂发现得到的结果相差很大。Elmendrof撕裂的形变速度接近薄膜的实际破裂速度,比直角撕裂的形变速度快很多。实验结果表明薄膜在低速和高速形变下(如500 min~(-1))的结构响应显着不同,这一差别应该是导致此二撕裂方法表征差异的原因。LLDPE薄膜的撕裂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但并非完全由其聚集态的结构来决定,反映晶体间连接强度的系带分子(tie chain)密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共聚单体为辛烯的薄膜和共聚单体为丁烯的薄膜相比不仅撕裂强度要大很多,在相同取向的情况下,其撕裂强度的降低也小很多.(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蔡传伦,张晓红,赖金梅,高建明,王亚[5](2014)在《抗穿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γ射线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辐照得到辐照LLDPE(xPE)。用xPE和茂金属LLDPE(mPE)分别与LLDPE共混改性制得抗穿刺LLDPE/xPE和LLDPE/mPE薄膜。利用DSC,GPC,SEM等方法分析了上述3种薄膜的抗穿刺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对于LLDPE/xPE薄膜,随xPE用量的增大,抗穿刺性能增强,当m(LLDPE)∶m(xPE)=80∶20时,抗穿刺力为14.4 N,较LLDPE薄膜提高了15.2%;抗穿刺能为268.0 mJ,较LLDPE薄膜提高了24.9%。对于LLDPE/mPE薄膜,当m(LLDPE)∶m(mPE)=90∶10时,抗穿刺力为14.5 N,较LLDPE薄膜提高约16.0%;抗穿刺能为288.7 mJ,较LLDPE薄膜提高了34.5%。xPE和mPE中含有的少量长支链有利于增强分子链间的缠结,提高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力,从而改善LLDPE薄膜的抗穿刺性能,延长薄膜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4年05期)

徐亮[6](2014)在《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氧化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乙烯是广泛应用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之一,已有几十年的工业化应用历史,为适应不断扩展的加工及应用的需求,氧化降解反应一直是较活跃的研究领域。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才出现的采用新型茂金属催化剂催化合成的树脂,与传统Ziegler-Natta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相比,其具有分子量分布窄,共聚单体在主链中分布均匀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比传统LLDPE更加优异的使用性能,因而在生产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本论文选择m-LLDPE和两种传统LLDPE进行对比,研究了m-LLDPE的结构及性能,同时研究了叁种不同光敏化剂对m-LLDPE薄膜的力学性能,光氧化和热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力学性能测量,熔体流动速率,热失重(TGA)分析,GPC, MCR300旋转型流变仪等手段表征了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和传统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稀(LLDPE)的结构及性能,表明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能,拉伸和断裂性能和熔融指数性能,热封性和纯度极高等性能都很优越。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叁种不同光敏化剂对m-LLDPE薄膜热力学降解反应的影响,同时考察不同光敏化剂对m-LLDPE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力学性能的变化和热氧化观察脆化时间的方法研究了热力学降解对它们的热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羰基指数的变化规律来研究m-LLDPE薄膜的光氧化降解,结论是,在m-LLDPE内部加入少量的光敏剂之后,光敏剂的光、热降解效果是CoSt> FeSt> FeDEC。(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4-04-01)

王云英,陈玉如,孟江燕,孙旭[7](2013)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表面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经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表面性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不同的处理条件,对LDPE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并对比LDPE薄膜处理前后的表面形貌、表面接触角及剥离强度。结果采用空气为处理气氛时,在功率44 W、真空度60 Pa的条件下处理30 s,LDPE薄膜的静态接触角从处理前的101°降到13.5°;等离子体处理后的LDPE薄膜在1 h内,接触角会迅速上升到74°,失去等离子体处理的效果。结论对于处理气氛,空气比N2和CO2的处理效果更好;等离子体处理后的LDPE薄膜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应立即进入下道工序。(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张宇,张鹏,韦少义,李朋朋,王海[8](2012)在《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料的中试生产及产品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制的LHQ-11催化剂,在Unipol气相法聚乙烯中试装置(50 kg/h)上,制备了牌号为PC 1827 H的茂金属聚乙烯中试产品,并在3层共挤流延机中用其生产出性能较好的流延膜。结果表明,PC 1827 H与进口茂金属聚乙烯(牌号为3518 CB)相比,熔体流动速率较低,二者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相近,前者数均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高于后者。与3518 CB相比,PC 1827 H用于制备流延膜时,薄膜的落镖冲击强度和横向性能好,纵向性能较差。用PC 1827 H生产的流延膜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均可满足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2年06期)

王卓妮,樊洁,刘敏,许惠芳,竺栋荣[9](2011)在《加工温度对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热收缩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熔体温度及热收缩温度对低密度聚乙烯(牌号为1810 D)薄膜热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熔体温度对薄膜横向热收缩率的影响较纵向大;在吹膜过程中,适宜的熔体温度为200~230℃;适当提高熔体温度或热收缩温度,有利于提高薄膜的热收缩性能,减小薄膜纵横向热收缩差异。(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1年06期)

李海龙[10](2011)在《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氧化降解及辐照交联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塑料这种材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大量的使用塑料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如何在发展塑料产品的同时保证环境的健康成为了科研工作者们广泛关注的课题。本论文主要研究塑料的降解问题,旨在有效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并力争在新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可降解塑料的降解途径主要分为生物降解、光降解和化学降解,这叁种主要降解途径相互间具有增效、协同和连贯作用。本论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光降解方面,主要方法是以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为母料,分别在其中加入叁种不同种类(CoSt, FeSt, FeDEC)和不同比例的光敏化剂,并对得到的不同样品进行检测,以此了解m-LLDPE薄膜的光降解特性。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m-LLDPE薄膜的羰基指数在光照逐步加强的作用下,随着光敏化剂的增加,呈现了逐步上升的态势。可见光敏化剂在m-LLDPE薄膜的光氧化降解的反应中起到了加强降解效率的作用。与此同时,本论文还讨论了在辐照条件下,光敏剂的用量、60Co-γ辐照源照射的时间、距离辐照源心的距离等因素对高聚物交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60Co-γ射线源照射下,m-LLDPE的凝胶含量升高,从而m-LLDPE的交联度增加,m-LLDPE交联化程度变大。交联能使1n-LLDPE的机械性能及其使用的上限温度得到提高,这样就提高了m-LLDPE的应用范围,并且能够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市场潜力巨大,在生产方面也更简单易行,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1-04-01)

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3种低密度聚乙烯薄膜中的芥酸酰胺进行检测,研究了芥酸酰胺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用毒理学关注阈值(TTC)法对芥酸酰胺的风险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芥酸酰胺在质量浓度为100~5 000μ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3,加标回收率为78.3%~115.6%,相对标准偏差为2.9%~11.6%,芥酸酰胺的检出限为30μg/L;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时间、温度及芥酸酰胺添加浓度的增加,芥酸酰胺的迁移量不断增加;芥酸酰胺在低密度聚乙烯和食品模拟物之间的分配系数随着芥酸酰胺的添加浓度增加而有所增加,但变化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论文参考文献

[1].邹平,肖林刚,王瑞,姜鲁艳.农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降解特性研究[J].新疆农机化.2019

[2].王旖旎,林勤保,钟怀宁,刘星东,李丹.低密度聚乙烯薄膜中芥酸酰胺的检测及其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J].中国塑料.2018

[3].冯姝姝,林红军,李建喜,申利国.TiO_2-(线性低密度聚乙烯-g-马来酸酐)/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17

[4].杜文杰,任毅,唐毓婧,姚雪容,郭梅芳.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撕裂性能和结构的关系[J].高分子学报.2016

[5].蔡传伦,张晓红,赖金梅,高建明,王亚.抗穿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制备[J].石油化工.2014

[6].徐亮.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氧化降解[D].长春工业大学.2014

[7].王云英,陈玉如,孟江燕,孙旭.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表面性能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3

[8].张宇,张鹏,韦少义,李朋朋,王海.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料的中试生产及产品性能[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2

[9].王卓妮,樊洁,刘敏,许惠芳,竺栋荣.加工温度对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热收缩性能的影响[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1

[10].李海龙.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氧化降解及辐照交联性能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1

论文知识图

13217.7—91)-图10-10 圆盘剥离试验机附着牢度检验-图8-3-1 圆盘剥离试验机13217.7—91)-×100%二苯甲酮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13217.1—91)-图10-8 颜色刮样示意图1—~...

标签:;  ;  ;  ;  ;  ;  ;  

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论文_邹平,肖林刚,王瑞,姜鲁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