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预报性障碍论文_齐倩倩,段晚锁,郑飞,唐佑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预报性障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误差,性障碍,不稳定性,春季,模式,事件,论文。

可预报性障碍论文文献综述

齐倩倩,段晚锁,郑飞,唐佑民[1](2017)在《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春季可预报性障碍”及其误差增长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一个中等复杂程度模式(ICM)集合预报系统(EPS)产生的海表温度距平(SSTA)预报产品,从误差增长的角度探讨了2015/16超强El Nio事件的"春季可预报性障碍"(SPB)问题.通过分析集合预报成员预报误差的增长倾向,发现了2015/16 El Nio事件的预报误差增长呈现显着的季节依赖性,且在春/夏季具有最大增长率,表明ICM-EPS对2015/16 El Nio事件的预报发生了明显的SPB现象.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SPB现象不是由ICM初始场的不确定性引起,而是由其模式误差导致,而ICM-EPS集合预报成员的平均滤掉了部分模式误差的影响,减弱了SPB现象,从而使得2015/16 El Nio事件的预报产生较小的预报误差.通过探讨由海温方程的倾向误差表征的模式误差,该研究揭示了导致SPB现象发生的倾向误差的主要空间特征,并阐明了ICM-EPS低估2015/16El Nio事件强度的原因.此外,本文也揭示了导致显着SPB现象,尤其是导致最大预报误差的SSTA倾向误差的结构特征.该倾向误差的SSTA分量具有赤道中东太平洋负异常,西太平洋正异常的纬向偶极子结构,与Duan等提出的最敏感非线性强迫奇异向量(NFSV)-倾向误差高度相似,从而表明NFSV-型倾向误差也存在于实际的El Nio预报中.该研究也探讨了其他超强El Nio事件,如1982/83和1997/98事件,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因此,如果利用NFSV-型倾向误差校正ICM模式误差,ICM-EPS可大大提高超强El Nio事件的预报技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7年09期)

穆穆,段晚锁[2](2003)在《ENSO事件的“春季可预报性障碍”问题研究(摘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作者提出的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方法研究了WF96模式(Wang and Fang,1996)ENSO事件的春季可预报性障碍问题,探讨了该模式发生ENSO事件春季可预报性障碍的原因。首先,给出了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的概念,并从扰动的初始模态和非线性发展两方面揭示了非线性在ENSO可预报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其次,用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方法研究了WF96模式ENSO事件的春季可预报性障碍问题。结果表明:该模式发生ENSO事件春季可预报性障碍与下列叁个因素有关:①季节循环在春季具有的强海气耦合不稳定性;②ElNino事件在春季的强不稳定性;③El Nino 事件的条件非线性最优初始误差与其本身在春季具有的相同增长机制。进一步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上述叁个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了WF96模式发生ENSO事件春季可预报性障碍的充分条件,若其中任一条件被破坏,则WF96模式不出现ENSO事件春季可预报性障碍现象。(本文来源于《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期刊2003-12-01)

可预报性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使用作者提出的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方法研究了WF96模式(Wang and Fang,1996)ENSO事件的春季可预报性障碍问题,探讨了该模式发生ENSO事件春季可预报性障碍的原因。首先,给出了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的概念,并从扰动的初始模态和非线性发展两方面揭示了非线性在ENSO可预报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其次,用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方法研究了WF96模式ENSO事件的春季可预报性障碍问题。结果表明:该模式发生ENSO事件春季可预报性障碍与下列叁个因素有关:①季节循环在春季具有的强海气耦合不稳定性;②ElNino事件在春季的强不稳定性;③El Nino 事件的条件非线性最优初始误差与其本身在春季具有的相同增长机制。进一步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上述叁个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了WF96模式发生ENSO事件春季可预报性障碍的充分条件,若其中任一条件被破坏,则WF96模式不出现ENSO事件春季可预报性障碍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预报性障碍论文参考文献

[1].齐倩倩,段晚锁,郑飞,唐佑民.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春季可预报性障碍”及其误差增长动力学分析[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

[2].穆穆,段晚锁.ENSO事件的“春季可预报性障碍”问题研究(摘要)[C].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2003

论文知识图

约束值(a)较大(0.8)和(b)较小(...观测和预报的Nino3.4指数的时间序列沿赤道模式预报SSTA的系统误差(多年平...—2011年Nino3.4指数季节预报相关系...但为2011年Fig.14SameasFig.13,buti...同

标签:;  ;  ;  ;  ;  ;  ;  

可预报性障碍论文_齐倩倩,段晚锁,郑飞,唐佑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