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潘多辉

〔摘要〕新课程改革就是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还学生以自主。改革面临许多的问题,大家都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提高。关键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努力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就是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还学生以自主。改革面临许多的问题,大家都努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提高。下面我就语文学科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工作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1语文课的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这个语文的新性质给语文学科以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方向。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也就是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

2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觉得,探究性学习可以理解为学生在特定学习情景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3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要使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做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3.3培养学生思维方法。首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其次,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高效课堂实施

解放思想,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很多老师在实践中发挥才智,在实践中做出了不小的成绩,总结来说,表现为两个方面:

4.1把课堂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设计本课导入语。在学生激情的引导下,同学们已把目光聚焦到这篇课文上来,接着,教师乘势上课。布置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教学新课时,让一两个学生教学字词,着重理解多音字和形近字,再组织字词竞赛。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是开启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4.2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锻炼他们驾驭一节课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能力较强的有特长的学生主讲他们喜欢的课文。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备课,查找资料,学生还可以向教师询问与上课有关的问题。最后,学生还要把自己所讲的内容,以提纲的形式整理下来,也就相当于教师写教案。无比的热情、极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使上课的学生全力以赴,因而,走上讲台时,俨然一位“小老师”,教学气氛活跃,大家都认真倾听,也乐于表达,教学效果令人欣喜。

5教学改革中的反思

新课改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改革第一步带来的是思想的变革,思维的转变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些见解偏差,下面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5.1语文课程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而且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

5.2语文课堂上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表现。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5.3语文堂上不要过分重视讨论探索而忽视背诵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过去有一阶段将背诵阅读,视为死读书,读死书,被课堂所抛出。学生根本就没有读背之实,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没用大胆的读背,就没有语文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只有多读,多背才能培养语感。

新课程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盲点。关键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改进不足,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作者单位:新疆农六师奇台总场中学__

标签:;  ;  ;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