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艺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探究论文

郭艺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探究论文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完成教学目标,同时能促进学生各种能力发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对小学计算机知识有全方位的了解,并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对此,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应用

一、 前言

新课改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可以主动地通过合作学习来动手、实践、思考,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信息收集、处理、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这对于学生综合发展有极大帮助。

二、 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目标,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具体来说,在小组合作中,需要明确每一个成员的职责,以此保证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得学生可以借助小组的力量解决问题。在信息时代下,小学生必须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操作方式,并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来学习、生活。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认知,能促进学生合作精神提升,这对于学生良好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 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现状

从当前小学信息技术合作学习教学现状看,还存在一定问题,从而影响到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提升,其主要体现在:(1)不均衡状况引起学生差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充分考虑,在小组划分时,经常会采取就近原则或者是分离原则,也就是小组划分是让相邻座位的学生成一个小组,这样的小组划分会造成学生之间相互嬉戏,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提升。还有的教师在划分小组时,担心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会影响到学习好的学生,就会将成绩相近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这很容易引起两极分化情况,让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越拉越大,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2)不真实合作降低学生兴趣,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天生活泼好动,喜欢闲聊,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往往会先给学生出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而学生在合作中,则是聊天,这就造成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也会在这种学习状态下越发懒散,降低了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难以得到提升。(3)学生合作意识不强,从当前小学信息技术合作教学实际看,学生之所以喜欢小组合作学习,是觉得可以在借助小组合作来放松,学生并不是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来探究问题。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是学生本身的合作意识并不是很强,有的学生在小组中不愿意发言,还有的学生习惯于依赖其他学生,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合作学习效果。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享受它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关注到了它带来的诸多问题:信息迷航、网络沉迷、虚假信息、网络犯罪等。这些问题让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两面性,为了减少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这个新的研究领域被提了出来。同时,网络媒介的出现使得人们真切体会到了信息时代的特点,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人们使用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无法应对,必须寻求一种能够快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的新途径。知识可视化以其可视化的直观形式得到了信息时代人们的关注。

四、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 科学分组及分工

小学信息技术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要指引学生深入理解到合作学习的内涵,把握合作学习原则,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提升。例如学生在完成“制作Word电子报卡”的活动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并对各组学生进行职责划分,如A负责版面设计;B负责图片整理;C负责文字整理;D负责检验;E负责总结汇报。学生在合作期间,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并不是只有完成自己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团队任务,还需要兼顾整个团队、小组,要结合团队情况对自身任务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配合完成小组任务。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引,让学生能真正地借助小组合作来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教师的跟踪指引还能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能确保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高效率地学会知识。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7](P535)

最后,教师还要确保学习任务的整合性设计,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展深层次的探究活动,如在“文字输入”任务中,教师能将语文输入与语文课程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将语文课文段落,或者是一首古诗词输入电脑中,小组中,有的学生进行文字输入,有的进行文字修饰,或者是行间距设计、插入图片等,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制作出优秀的作品。

(三) 强化学生团队精神

首先,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适用于学生个体无法解决的学习活动中,同时教学内容比较多,且难度相对比较大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按照“目标细化、任务分解”的原则,将每一个小目标都设计成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以“制作电子板报”为例,课程教学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可以借助搜索引擎来学会搜索、保存图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细化成分目标:学会搜索引擎搜索图片的方式;插入艺术字体;设置文本框;保存网页图片等,并根据这几个小目标,设置针对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促使学生的合作探究方向更明确。

选用抗病品种;与非瓜类作物轮作5年以上;避免偏施氮肥,施用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增加抗病力;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集中销毁。

(二) 科学设计学习任务

其次,教师要注意设计的任务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不管是个体任务,还是小组任务,都是需要学生亲自完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具体能力进行全面考虑,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水平等进行综合分析,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同时学生又可以通过合作努力来完成的任务。如在“申请电子邮箱”的任务中,学生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有的学生负责引导步骤,有的负责电脑操作,还有的学生负责汇报问题,在合作中完成任务。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兴趣进行充分考虑,以此为基础进行科学分组。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具有相同兴趣的学生成为一个小组,促使学生可以对自身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讨;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让各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知识点进行探索。教师要注意在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时,做到优势互补,如让每组都安排一个动手能力强、学习水平好的学生,作为组内的小老师,为其他学生学习提供指引,促使小组成员都可以得到提升。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圣诞贺卡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分组,为学生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并要求各种学生根据自己组的兴趣,制定相应的圣诞贺卡制作方案,并在方案中详细描述每一个成员的任务。如小组共有5人,A负责设计圣诞贺卡的图案、布局;B负责用绘图软件制作圣诞树;C负责设计圣诞老人;D负责雪景及调色等;E负责整理汇报。在小组活动中,组内成员需要相互检查活动中不协调的位置,并相互讨论,最终达成意见一致。各组学生在上交给教师任务后,需要由汇报者为老师及其他同学讲解自己组的设计意图、内容,并由其他小组与教师共同打分。通过这样的合作活动开展,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绘图软件应用,并且学生会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分享、交流,促进学生各项能力提升。

(四) 强化小组合作评价

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竞赛的活动,借助学生的好胜心理,来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中,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如“在网上获取信息的方法”中,教师可以在讲完重点知识后,为学生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自己组的方法来寻找答案,并参与竞赛活动中,每个小组抢答成功得一分,失败则扣一分,累计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通过竞赛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能强化合作效果。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此保证小组合作的质量。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活动,在小组合作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开展自我评价活动,回顾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总结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收获等,便于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为学生综合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相互评价,教师要指引各组成员相互评价,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评价对方的学习情感、态度、学习行为等,也可以评价成员的交流情况,或者是指出同伴在学习中的不足、优点等,小组成员相互鼓励,实现共同发展。最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在小组合作活动结束后,教师以整个小组为评价对象,对合作学习成果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小组之间相互评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让学生简单说明原因。通过系统、全面的评价,能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具有目的性,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优势,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

针对防凌形势,陈雷部长要求国家防总和有关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门要强化气象、水情发展趋势研判,密切监测凌情变化,及时作出预测预报。要根据凌情发展变化,科学调度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和小浪底等沿黄骨干水利枢纽,为平稳封河创造条件。沿黄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应急值守,落实各项防凌责任和预案,组织好防凌抢险队伍,备足抢险物料,加强巡堤查险,确保防凌安全。

五、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增强课堂活力,能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而学生也会在合作交流下共同完成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合理地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实现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绍兵.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7(1):54-55.

[2]戎丽娜.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快乐阅读,2013(12):47.

[3]雷辉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J].读与写,2017,14(16):157-159.

[4]胡盛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19):26.

[5]许军.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参考,2017(19):47-48.

[6]周红波.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25):121-122.

[7]丁宏.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8):119-120.

[8]何振泰.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J].新课程:小学,2015(4):13-14.

作者简介:

郭艺君,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台商投资区恒苍小学。

从以上计算得出,当瞬间风力为20.6m/s、主拖轮选用航速5节时,满载最大拖力31.75t。以满载拖力的最大值作为配置拖轮及钢丝的参考数据。

标签:;  ;  ;  ;  ;  ;  

郭艺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