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油论文_李军芳,毛学锋,钟金龙,刘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液化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馏分,精馏,能源安全,战略,生物,分子筛,烷基。

液化油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芳,毛学锋,钟金龙,刘敏[1](2019)在《碳纳米管负载NiMoP催化剂在煤直接液化油加氢中的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碳纳米管(CNTs)载体在煤直接液化油加氢中的应用,将经功能化处理后碳纳米管负载活性组分NiMoP,对其进行SEM、TEM、BET、FT-IR、XRD、TG-DSC等表征,并采用高压釜对碳纳米管负载NiMoP催化剂与常规的γ-Al_2O_3负载NiMoP催化剂进行煤直接液化油催化加氢活性的比较。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经浓硝酸纯化后,表面嫁接上更多的亲水性官能团,杂质含量降低,活性组分均匀分布在碳纳米管外壁。在液化油催化加氢活性对比中,以碳纳米管作为载体制备的NiMoP/CHCNTs催化剂,反应的相对加氢脱氮率为1.26(设定以γ-Al_2O_3为载体NiMoP催化剂的加氢脱氮率为1.00),其加氢性能优于NiMoP/γ-Al_2O_3催化剂。(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9年06期)

薛怡凡,李梦瑶,冯杰,樊文俊,李文英[2](2019)在《煤直接液化油中混合酚的分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分子筛择形特点,对煤直接液化油中的混合酚实施高效分离。本研究选取间甲酚和对甲酚作为分离煤直接液化油馏分段混合酚的模型化合物,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HZSM-5吸附剂的孔口结构进行改变,分析分子筛硅铝比及颗粒粒径对模型化合物间甲酚和对甲酚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以获得高性能固相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180-190℃馏分段混合酚分离。结果表明,当分子筛硅铝比为25、粒径为3-5μm时,分子筛的孔口结构调节效果最优;当正硅酸乙酯的最小用量为0.2 m L/g时,固相吸附剂的吸附量为0.03 g/g,对甲酚选择性高于95%。由于外表面沉积物对吸附剂的孔口结构变化,导致对甲酚选择性的提高。进一步采用HZSM-5(1)吸附剂对真实煤直接液化油混合酚的分离中发现,苯酚和对甲酚的选择性均达到100%。(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泓皓[3](2019)在《煤液化油中氯含量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煤液化油中所含的氯离子可能会给设备带来腐蚀的问题,结合当前的分析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燃烧炉与离子色谱图的煤液化油氯离子分析方法。对此,选取A、B实验油样,在调整燃烧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离子色谱仪对氯离子含量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加标油样A、B中的氯离子含量。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方法具有准确性高,偏差小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工业加热》期刊2019年03期)

吴昊,韩来喜,梁家林,康开通,张璠玢[4](2019)在《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RCHU技术的工业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RCHU技术在全球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装置的工业应用及标定情况。结果表明:装置石脑油产品硫质量分数低于0.5μg/g,芳烃潜含量达68%左右;柴油产品密度(20℃)为0.842~0.855 g/cm~3,硫质量分数低于0.5μg/g,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催化剂经过两次再生,累计运行近9年后仍保持较好的反应性能,稳定性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高平[5](2019)在《传统能源清洁化利用的有益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上湾镇,有一个占地3000多亩的大型化工厂。比面粉还细的煤粉进入管道和反应器,高温、高压和加氢,20多个小时后,煤就变成像矿泉水般清澈的柴油、石脑油等高端油品。这里就是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油生产线。(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9-06-06)

王洪学[6](2019)在《煤直接液化油制备环烷基油工艺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煤直接液化加氢稳定油为原料,在300 mL煤直接液化加氢装置上,采用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示范装置油品加氢工艺条件,实施了煤直接液化油制备环烷基油工艺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油品加氢改质工艺,>165℃馏分油总芳烃由57.6%降至4.2%,总环烷烃由36.2%升至89.6%,但与深度加氢精制工艺相比,生产油品整体馏程偏低,密度小。(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宋瑞娟,张强[7](2018)在《不同溶剂对水不溶性秸秆液化油组成成分的萃取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秸秆液化油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利用石油醚、二硫化碳、四氯化碳、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及甲醇等溶剂采用超声萃取与GC/MS分析法分析水不溶性秸秆液化油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水不溶性秸秆液化油组成成分的萃取率为甲醇>氯仿>二硫化碳>乙酸乙酯>苯>乙醚>四氯化碳>石油醚,以甲醇最高,为23.8%;石油醚最低,仅1.06%;水不溶性秸秆液化油以大极性组分为主。秸秆液化油具有巨大潜在的非燃料利用价值,可将其开发成生物油树脂、高分子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毛学锋,朱肖曼,史士东,赵渊,李伟林[8](2018)在《基于ANN-GBC模型的煤液化油临界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基团贡献法和半经验关联式未考虑煤液化油分子中基团键相互作用和缺乏适合其重质馏分油临界性质的计算方法,构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基团键贡献耦合模型(ANN-GBC),采用3层网络结构,输入层神经元数由煤液化油包含的45个基团键和常压沸点共46个,隐含层最佳神经元数通过试差法优化确定为40,临界性质作为输出层,研究了煤液化油15个窄馏分的临界性质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对20种模型化合物进行了ANN-GBC模型的校核与验证,其计算值与理论值偏离相对误差在2.5%以下,相关系数0.999 69,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推算和精准辨识同分异构体的功能。结果表明:煤液化油的临界温度、临界体积均随蒸馏切割温度升高而升高,临界压力随馏分蒸馏切割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模型预测值与半经验关联式对比结果基本一致,各馏分段不同组成物质的含量差异导致了个别结果的跳跃。该模型不仅揭示了煤液化油临界性质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而且为其他复杂体系临界性质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樊文俊,陈鹏举,冯杰,李文英[9](2018)在《低阶煤直接液化油中酚-芳烃-环烷烃的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煤直接液化油品中典型组分的分离方法并实现工艺过程的优化,选用含酚、芳烃、环烷烃化合物典型组分的褐煤直接液化油180~200℃馏分为研究对象,利用筛选后的叁甘醇、环丁砜2种萃取剂进行液化油组分的萃取精馏。根据所得试验数据在Aspen Plus中构建了萃取精馏-萃取两步分离工艺。结果表明,利用本方法可以分离得到纯度(质量分数)为79.94%芳烃、81.15%烷烃、95.75%粗酚,油品的收率为99.23%。能耗分析表明:脱酚工艺耗能最多,占总能耗的68.66%;预精馏工艺通过选择分离54.82%的原料可节能70.53%,产品单位能耗降低了46.67%。通过简化工艺可大幅减少萃取剂吸热能耗,进而降低分离过程的能耗。(本文来源于《洁净煤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冷立健[10](2017)在《污泥液化、液化油微乳提质及液化渣吸附处理染料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全、可靠、廉价的污泥处置技术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难题。一般污泥处理/处置的思路是将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本文考虑其有机物含量较高,可以将其作为生物质能源原材料,经液化等热化学转化技术制备生物油(液化油),这不仅可以处置污泥,且可以回收能源。但液化制备的污泥液化油存在粘度高、含重金属污染物等缺点,需经过提质后方可能被用作燃油。本文采用浸出金属的方式对污泥进行了预处理,从而生产出重金属浓度、风险均低的生物油和副产物液化残渣生物炭(液化渣)。研究应用微乳提质技术将生物油与柴油微乳形成稳定的可供发动机使用的微乳燃油;最后还将液化渣生物炭用作染料废水处理吸附剂,实现了液化污泥产品的提质与应用,为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方案。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几方面得到研究:污泥在不同液化条件(温度280-360 ℃,溶剂为丙酮或乙醇)反应的结果显示,生物油、生物炭的产率因液化温度、液化溶剂差异而各不相同。液化温度升高,生物油的产率渐渐升高,而生物炭的产率逐渐降低。溶剂对生物油产率影响较大,丙酮系列的生物油产率普遍高于乙醇系列。当液化温度为360 ℃,以丙酮为液化溶剂时,其液化生物油产率可达到44.12%。液化溶剂和温度对金属在生物炭和生物油间的分配也产生了不一样的影响。液化溶剂和液化温度对污泥液化过程中重金属的分配、迁移、转化具有调控作用。污泥液化反应后,重金属主要富集于生物炭中。但是液化温度升高促进了重金属分配至生物油,其中Cu、Cr、Hg、Cd、V、Co和Sn等金属更易于在生物油中富集。生物炭中F1(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F2(Fe-Mn氧化物结合态)形态的重金属(F1和F2形态都属于活性较高的重金属形态)含量占比与污泥相比,大大减小。但生物油中F1形态的重金属含量较高,如乙醇溶剂、360 ℃条件下生产的生物油中Zn的F1态含量高达60.5%,说明其环境风险水平高。另外,乙醇系列生物炭、生物油中重金属风险普遍高于丙酮系列。采用溶液浸出法去除原污泥中的重金属有利于生产低重金属含量的生物炭、生物油。重金属浸出后的污泥有机物损失并不大,因此其液化后的相对生物油产率(即利用原始污泥消耗量计算得到的生物油产率)变化较小。但去重金属后制备的生物油中重组分生物油含量及F1形态重金属含量均有较大程度的降低,生物油的可用性提高,相应的环境风险也大大降低。考虑到生物油产率及去重金属过程中的溶剂、能量、资源消耗,去除原污泥中的F1、F2形态重金属有利于生产高产率、低重金属毒性的生物炭、生物油。微乳体系相较于乳液体系具有更好的保存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更低的激发能(利于燃烧),因此微乳化可作为一种有前途的燃油提质技术。基于司班80构建的水/柴油微乳体系对生物油进行增溶时,水/柴油/甲醇溶剂制备的生物油混合微乳体系是消耗表面活性剂最少的体系。水/柴油/生物油微乳体系的稳定机理可采用“相似相溶”理论和球壳增溶理论进行解释。污泥液化产生的副产物生物炭颗粒具有表面积小、体积小等特点,但其表面具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如羧基、酚羟基、内酯基、羰基等。这些生物炭对阳离子型染料亚甲基蓝和孔雀石绿的去除效果明显,其吸附能力可分别达到40 mg/g、45 mg/g,很有潜力应用为阳离子染料或金属离子吸附剂。生物炭吸附孔雀石绿的吸附机理可能是离子交换和官能团作用。考虑到液化生产生物炭的产率和生物炭对染料的吸附效果,丙酮为液化溶剂、低温液化条件下所生产的生物炭吸附效果比较突出。本文进行了污泥液化生产生物油、生物油微乳提质、生物炭吸附应用的系列研究,为污泥处理及资源化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有望在实际应用中实施。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研究同步生产高品质生物油及高效生物炭,并不断优化微乳提质技术,推动该技术体系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7-03-01)

液化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分子筛择形特点,对煤直接液化油中的混合酚实施高效分离。本研究选取间甲酚和对甲酚作为分离煤直接液化油馏分段混合酚的模型化合物,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HZSM-5吸附剂的孔口结构进行改变,分析分子筛硅铝比及颗粒粒径对模型化合物间甲酚和对甲酚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以获得高性能固相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180-190℃馏分段混合酚分离。结果表明,当分子筛硅铝比为25、粒径为3-5μm时,分子筛的孔口结构调节效果最优;当正硅酸乙酯的最小用量为0.2 m L/g时,固相吸附剂的吸附量为0.03 g/g,对甲酚选择性高于95%。由于外表面沉积物对吸附剂的孔口结构变化,导致对甲酚选择性的提高。进一步采用HZSM-5(1)吸附剂对真实煤直接液化油混合酚的分离中发现,苯酚和对甲酚的选择性均达到10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化油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军芳,毛学锋,钟金龙,刘敏.碳纳米管负载NiMoP催化剂在煤直接液化油加氢中的催化性能[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9

[2].薛怡凡,李梦瑶,冯杰,樊文俊,李文英.煤直接液化油中混合酚的分离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9

[3].王泓皓.煤液化油中氯含量分析方法[J].工业加热.2019

[4].吴昊,韩来喜,梁家林,康开通,张璠玢.煤直接液化油加氢提质RCHU技术的工业应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9

[5].高平.传统能源清洁化利用的有益探索[N].光明日报.2019

[6].王洪学.煤直接液化油制备环烷基油工艺技术研究[J].煤炭技术.2019

[7].宋瑞娟,张强.不同溶剂对水不溶性秸秆液化油组成成分的萃取率[J].贵州农业科学.2018

[8].毛学锋,朱肖曼,史士东,赵渊,李伟林.基于ANN-GBC模型的煤液化油临界性质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8

[9].樊文俊,陈鹏举,冯杰,李文英.低阶煤直接液化油中酚-芳烃-环烷烃的分离[J].洁净煤技术.2018

[10].冷立健.污泥液化、液化油微乳提质及液化渣吸附处理染料废水[D].湖南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煤液化油的沸点分布叁种无机盐/乙醇双水相体系对水溶性稻...典型煤液化油样的叁维谱图煤液化油中沸点与密度的关系煤液化油中馏分的密度与温度的...有机物与液化油密度-温度关系曲...

标签:;  ;  ;  ;  ;  ;  ;  

液化油论文_李军芳,毛学锋,钟金龙,刘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