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归来话高考——从主观题错因谈高考复习

阅卷归来话高考——从主观题错因谈高考复习

关键词:阅卷数据;典型错误;复习建议

一、阅卷数据

由于今年新增使用课标I卷的省(市)份较多,2016年课标I卷理综化学部分在题型结构、设问方式、考查重点等方面保持稳定,学生在备考过程训练充分,试题难度方面有所降低。2016年山西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共有答卷183853份,平均得分48.45,主观题部分的平均得分为23.45(37题结构题计算),19.69(38题有机题计算),主观题难度系数为0.40(37题计算),0.34(38题计算)。第26、27、28、37、38题的平均得分和难度系数详见表1。(36题化学与技术题选考人数很少,未做详细统计)

26题实验探究题、27题化学反应原理题、28题工艺流程题,难度系数偏低且非常接近。师生普遍反映试题题型稳定、难度明显下降,试卷难度系数却如此偏低,出乎很多阅卷教师意料。具体原因,下文会结合考生典型错误做详细的说明并提出复习备考的建议。37题选修3物质结构题,难度系数在主观题中最高,达到0.53,区分度很好,达到了命题教师的预期。38题学修5有机化学题,难度系数最低,是山西省考生做得最差的大题,其中第(6)题零分率非常高。除了试题本身的原因,更多的是选考学生本身的差异和备考过程中学校选择选考内容的差别所致。

二、典型错误分析

28题(1)将“+3”写成3、3+。(2)化学反应方程式2NaClO3+SO2+H2SO4=2NaHSO4+2ClO2;典型错误:写成离子反应方程式,配平错误如:2NaClO3+SO2+H2SO4=2NaHSO4+ClO2、2NaClO3+SO2+H2SO4=NaHSO4+2ClO2,将反应物、生产物化学式写错,如:ClO2写成CO2,NaClO3写成NaClO2、NaClO。大量考生产物判断错误,将NaHSO4写成Na2SO4,2NaClO3+SO2=Na2SO4+2ClO2。在解工艺流程题时,要有长远的眼光,不仅要紧盯此生产步骤,还要关注下一步骤,这样有助于我们形成“全局意识”,明确有效元素转化成产品的过程和分离提纯过程中如何除去杂质。此题目,在反应的下一个步骤是回收NaHSO4,显然反应物NaClO3、SO2、H2SO4在“反应”这一步骤就生成了NaHSO4而非Na2SO4。(3)答案:NaOH(Ca(OH)2),Na2CO3;典型错误:考生将NaOH,Na2CO3的先后顺序颠倒,将NaOH写成Ba(OH)2、Na(OH)、Na(OH)2,将Na2CO3写成NaCO3、H2CO3。此处设问的内容是教材必修1第7页思考与交流粗盐提纯的内容,难度较小但考生得分率不高。究其原因,在复习过程中,直接以复习资料为本,无视教材的存在和意义。这种做法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违背了新课程的理念。此题具有很好的导向性,回答情况提醒我们高考复习要以教材为纲。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应为:NaClO2(ClO2-)。有些考生产物中多写了H2或Cl2,写成:H2、NaClO2,Cl2、NaClO2,错写成:H2,Cl2,H2、NaOH。(4)将2:1写成2或1:2,考生混淆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将氧化产物O2写成还原产物NaClO2。(5)计算结果为:1.57(3分),考生计算能力差,错答成1.56、1.58,不注意审题未保留两位小数,写成1.6。因计算失误丢掉3分,真令人扼腕痛惜。

选考:37(1)正解:3d104s24p2;2。典型错误:3d104s24p2,3d104s14p3,4s23d104p2,4s24p2。将2个写成2对。(2)正解:锗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σ单键较长(1分)难以通过“肩并肩”方式形成π键(1分)考生不会明确表述双键或叁键难以形成的本质,如错答成:锗原子半径大,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锗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双键或叁键不稳定。(3)正解:GeCl4、GeBr4、GeI4熔沸点依次增高。(1分)原因是分子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1分)典型错误:考生漏答变化规律:GeCl4、GeBr4、GeI4熔沸点依次增高。第二个答题要点漏答关键词:分子结构相似。考生将GeCl4、GeBr4、GeI4认为是离子晶体,从晶格能来解释熔沸点的变化。从卤族元素还原性增强或锗卤化物非金属性减弱来解释熔沸点的变化。将分子量或相对分子量写成原子量、相对原子量。熔点写成溶点,GeCl4写成GeCl2、CeCl4(4)正解:O>Ge>Zn;典型错误:O>Zn>Ge,C>Zn>Ge(5)正解:sp3;共价键(σ键或非极性键);典型错误:考生将共价键答成: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化学键、金属键、共键价,将键写成健、建。

(6)①(,,);典型错误:坐标参数某一坐标判断错误如:(,,),考生模仿能力差或粗心大意所致,漏写逗号,如:(),漏写小括号,如:,,

②此处具体分析见下文:4.重视计算能力,避免计算失误

选考:38(1)正解:cd;考生将cd写成CD,麦芽糖水解产物判断错误,错选b,漏选c或d。(2)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此题得分率较高,考生对取代反应这一基本反应类型掌握较好。(3)碳碳双键、酯基;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考生漏写碳碳双键,将酯写成脂。将消去写成硝去,部分考生对消去反应概念不了解写成了取代反应。(4)己二酸(1,6-己二酸);典型错误:二己酸、1-6-己二酸。有机方程式的书写典型错误:高聚物漏写n,己二酸、1,4-丁二醇前漏写n,生成物H2O的系数错写成2n。(5)同分异构体的数量考生漏数较多,9种是较为普遍的错答,反映出考生思考同分异构体的有序思维及思维全面性的欠缺。结构简式的书写错误不胜枚举,在此不一一列举。(6)合成路线题,考生分析、应用题目中已知信息能力有限,此题80%的考生是0分或1分。首先,顺反异构考生掌握的不好导致(反反)-2,4-己二烯的结构简式书写错误,起始反应物的错误导致满盘皆输。反应条件的漏写、错写也是学生普遍的错误。

三、复习建议

1.加强方程式书写的精确记忆和推写练习

化学方程式作为最具化学学科特征的一种“语言”,今年高考进行了重点考察。必考题26、27、28每道大题都至少考查一个方程式的书写,共考查5个,分值10分。其中教材中出现的方程式两个:26题(1)氨气的实验制取(必修一99页),27题(2)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换反应(选修四26页)。复习建议:对教材中出现的方程式要深刻理解、精确记忆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准确书写化学式、离子符号。“陌生”化学方程式推写题共5个,其中必考题26、27、28各1个,选考题36、38各考查一个。这类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区分度大,深受命题者的青睐。所以,学生必须要重视这类试题,提高解答这类试题的能力。复习建议:除在一轮复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物、实验探究等专题进行复习及训练外,建议在二轮复习开设推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在教学设计时,重点让学生掌握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基本方法,总结出有序、易操作的基本思路。在二轮复习专题中,可将这类题目按“定性判断”“定量判断”,分类精选例题进行练习。在教学中,在重视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答题细节。帮助学生克服粗心大意、不注意书写细节等毛病。

2.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基础,审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解题的成败。部分学生常常把在审题中出现的错误归结为自己粗心大意,其实粗心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质上还是因为审题能力不强。例如学生在作答27题(1)时,需要提取、分析的有效信息是“Cr3+(蓝紫色)、Cr(OH)4?(绿色)在溶液中存在,Cr(OH)3是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仿照Al3+的化学性质可得出:第一步Cr3++3OH-=Cr(OH)3↓(灰蓝色)随着反应的发生和进行,Cr3+浓度降低,有Cr(OH)3沉淀生成,对应已知条件的“颜色”信息,实验现象明显是:蓝紫色溶液变浅(1分),同时有灰蓝色沉淀生成(1分)。考生没有分析出蓝紫色Cr3+浓度降低对应的实验现象——蓝紫色溶液变浅,部分考生对“灰蓝色”视而不见,要么漏掉对沉淀颜色的描述,要么将沉淀颜色描写的五颜六色,常见的有:蓝紫色沉淀、灰绿色沉淀、蓝绿色沉淀。第二步Cr(OH)3+OH-=Cr(OH)4?(绿色),对应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元素铬(Cr)在溶液中以Cr(OH)4?(绿色)形式存在”,显然,Cr(OH)4?是溶解在水中的,所以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沉淀逐渐形成绿色溶液。人教版教材中用AlO2-的简写形式来代替Al(OH)4?,导致部分考生对Al(OH)4?、Cr(OH)4?相对陌生,认为是沉淀转化为绿色沉淀,造成最后一个得分点的失分。部分考生只答出沉淀溶解未指明溶液的颜色或对“绿色”视而不见将溶液颜色描述成灰绿色、黄色。再如,28(3)题目设问“盐水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应先写NaOH,再写Na2CO3,相当多的考生没有注意“分别”两字,答题顺序错误,答成Na2CO3、NaOH。总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不能靠突击,也不是临考前的叮嘱就能解决,教与学应该把审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放到平时学习和模拟考试中,让学生每做一道题,都要弄清题目的全部已知信息,鉴别有效信息和干扰信息,理解有效信息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并准确界定研究的问题,进行严密的思考和推理。

3.减少思维束缚,真正理解知识

在电化学复习中,有些教师会总结出放电规律:阳离子在阴极放电,阴离子在阳极放电,并给出放电顺序,让学生进行记忆、落实。这样总结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造成部分学生认为只有阳离子才能在阴极放电。28题(3)点解中阴极反应的主要产物是____。不少考生尽管有工艺流程的提示,填写的依然是H2,其认为H2O中H+得电子生成H2,造成失分。由电解池的构造可知,电解池的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而电源的正极是最强大的氧化剂,电路闭合后,电源正极源源不断地将阳极上的电子抽走,使得在阳极上放电的粒子强烈地失电子;电解池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负极不断向阴极供给电子,因而在阴极上放电的粒子获得电子,被还原。所有,阴、阳离子,分子都可以分别在阴极和阳极放电。如:2013年重庆理综化学11题“电化学降解水中硝酸盐的污染”,2NO-3在阴极放电,阴极反应式为:2NO-3+6H2O+10e-=N2+12OH-。2014年北京理综化学28题(3)Fe2+在阳极放电,阳极反应可写为:Fe2+-e-=Fe3+。今年新课标理综I卷28题(3)为中性分子ClO2在阴极放电,阴极反应式可写为:ClO2+e-=ClO2-。同样在电解池中总结的放电顺序,不能机械理解和记忆。2014年北京理综化学28题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Fe2+、Cl-在溶液中的放电顺序和电压有关。当电压较大时,Fe2+优先放电;当电压较小时,Cl-优先放电。在实际的科研、生产中,电解过程中离子放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溶液中离子得失电子的能力、离子浓度的大小、电压的高低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在总结规律时要指明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否则会束缚学生的思维。

4.重视计算能力,避免计算失误

部分考生计算能力低下,眼高手低,常用心算口算,没有养成良好运算习惯,计算结果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28题(5)NaClO2的有效氯含量为____。(3分)(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手算结果为1.569,保留两位小数后正确答案为1.57。大量考生填写1.56或1.58,造成严重失分。也有可能是考场上心理过分紧张导致此类计算失误。37题(6)②计算晶胞密度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对题目提供的信息提取不够仔细,部分有效信息被遗漏,如考生答成:未将a的数据代入到表达式中。粗心大意,在誊抄数据时造成错误,如:。数学表达不规范,数字间相乘应使用“×”,而非“”如:。pm、cm单位间换算错误,如、。记忆模糊,将NA的数值错写成6.02×10-23。学生在解答计算题时,须做到规范作答,一定要在稿纸上仔细演算,注意每个步骤的要求和数学运算,过程中单位的换算与书写,结果有效数字的保留,必要的文字说明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对计算过程和结果的精确性对学生严格要求。考生在答错需要修改数据时,切忌在答题卡上原数字处进行“只改不涂”,让阅卷教师来猜测。

5.注重规范,减少失分

山西省高考阅卷早已实现电脑化,想要减少不必要的丢分,必须训练考生规范答题。首先,考生要确保在答题卡指定位置进行答题。在阅卷过程中,有不少试卷出现把a小题的正确答案写到b小题的答题位置的情况,导致丢分。其次,语言表达要规范,要有很好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在平时的学习和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把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相结合,要让学生的思维准确地表现在纸面上。具体做法可以多进行“纸上谈兵”而非“口若悬河”。第三,在解答主观题中具有选择性的题目时,一定要使用题目中的原话选填,不能改变原题目的文字、字母。如:27题(2)②题目要求(填“增大”“减小”“不变”)部分考生填写“增加”,一字之差,使考生的努力付诸东流。再如:③题目要求(填“大于”“小于”“等于”)部分考生填写“<”。第四,要用好化学专业术语,避免书面表达口语化,关键词和化学专有名词必须杜绝错别字的出现。此次阅卷一些考生把化学键写成化学建,把卤素写成囱素,红棕色写成红综色等错误层出不穷。最后,考生需要对试卷进行涂改时,不要在原处改数字或汉字,这样会给阅卷教师辨认带来困难。考生可以把待修改处划掉或涂掉后在空格的上方或下方书写,都可以使阅卷教师很好的辨识。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附属中学030006)

标签:;  ;  ;  

阅卷归来话高考——从主观题错因谈高考复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