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卟啉论文_张晶花,祁连山,田恒水

导读:本文包含了锰卟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卟啉,苯基,金属,环己烷,羧基,聚合物,石墨。

锰卟啉论文文献综述

张晶花,祁连山,田恒水[1](2019)在《锰卟啉仿生催化制备1,2-环氧丁烷》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四苯基卟啉、四(4-甲基苯基)卟啉、四(4-甲氧基苯基)卟啉、四(4-氟苯基)卟啉、四(4-氯苯基)卟啉及其对应的锰卟啉,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前述卟啉为催化剂,催化1-丁烯环氧化制备1,2-环氧丁烷。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浓度、丁烯用量、共还原剂用量、溶剂用量、转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四(4-氟苯基)锰卟啉为催化剂,在催化剂浓度为8×10~(-6)mol/L、丁烯用量为1. 9 L、丙烯醛用量为3 mL、溶剂用量为200 mL、转速为500 r/min、反应压力为1. 6 MPa、反应温度为103℃、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1-丁烯转化率为96. 39%,1,2-环氧丁烷收率为95. 04%,选择性为98. 61%。(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12期)

何金莲,吴润东,邝梓华,蔡逸冰,刘苑芸[2](2019)在《四羟基苯基锰卟啉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了优化路径分别合成出了四羟基苯基卟啉(THPP)和及其衍生物四羟基苯基锰卟啉(THPP-Mn)两种化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THPP和THPP-Mn在丙酮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光谱表明,相对于THPP,THPP-Mn的紫外可见光谱中的Soret带发生红移,吸收峰从419 nm移到476 nm,THPP-Mn的Q带吸收峰的个数减小,这是因为卟啉生成配合物后对称性增强而使吸收峰数目减少的缘故。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四羟基苯基锰卟啉有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具有较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并且随着扫描速率从10 mV/s增加到200 mV/s,其氧化峰从1.32 V逐渐增加到1.53 V,还原峰从0.94 V减少到0.74 V。因此,四羟基苯基锰卟啉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储能材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21期)

戴宇萍,王浩,于艳敏,宋旭锋[3](2019)在《锰卟啉高价金属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对甲苯α-C—H键的活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锰卟啉作为仿生催化剂催化活化烃类饱和C—H键的反应中,锰卟啉高价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有活化C—H键的能力。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锰卟啉高价金属氧化物及氢氧化物活化甲苯α-C—H键进行研究,考察影响其活性的本质因素。结果发现,锰卟啉高价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单重态由于没有氧自由基特征而不具备活化甲苯α-C—H键的能力。高自旋锰卟啉金属氧化物活化甲苯α-C—H键能力较强,金属氢氧化物的活化能力较弱。过渡态结构的形变能和结合能共同决定了活化能的大小,且形变能是影响其活性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9年08期)

徐余静[4](2019)在《基于锰卟啉的几种多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合成的金属卟啉可以仿生模拟细胞色素P450,在温和的条件下对多种底物分子进行高效的催化氧化。但是金属卟啉在均相催化体系中容易自氧化或者二聚而失活,所以为了提高金属卟啉的催化活性以及稳定性,人们发展了基于金属卟啉的多相催化剂材料。将金属卟啉负载在不溶性载体上或者将其固定在框架结构上是制备金属卟啉多相催化剂的有效方法。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两种自由酯基卟啉及其相应的锰酯基卟啉:5,10,15,20-四-(3-乙酯基亚甲氧基苯基)卟啉(H_2Pp1)、5-(4-咪唑-1-基苯基)-10,15,20-叁-(3-乙酯基亚甲氧基苯基)卟啉(H_2Pp2)、5,10,15,20-四-(3-乙酯基亚甲氧基苯基)锰卟啉(MnPp1)及5-(4-咪唑-1-基苯基)-10,15,20-叁-(3-乙酯基亚甲氧基苯基)锰卟啉(MnPp2)。水解后得到相应的羧基卟啉:H_2Cp1、H_2Cp2、MnCp1及MnCp2。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ESI-MS)、~1H核磁谱(~1HNMR)对合成的卟啉进行了表征,以确保其结构的正确性。在溶剂热条件下,MnCp与SiO_2溶胶反应得到了MnCp-SiO_2凝胶,超临界CO_2干燥后得到了两种多孔材料:MnCp1-SiO_2和MnCp2-SiO_2。通过固体紫外紫外-可见光谱(UV-vis-DR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透射电镜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及比表面积(BET)测试等对MnCp-SiO_2多孔材料分别进行了形貌及结构分析。最后,研究了这两种材料对乙苯(EB)氧化的催化性能,通过改变溶剂、氧化剂的量、温度及反应时间探究了乙苯催化氧化的最佳条件,在优化条件下对EB进行催化性能表征。结果表明MnCp-SiO_2能够将乙苯高选择性地氧化成苯乙酮,理论TON数达到了185。但是由于MnCp在SiO_2上的负载量非常少且催化过程中部分锰卟啉发生脱落或聚集,造成MnCp-SiO_2的催化循环能力较差。将MnCp分别与Cr(NO_3)_3·9H_2O及Al(NO_3)_3·9H_2O在溶剂热条件下反应得到了四种金属卟啉凝胶,通过超临界CO_2干燥得到四种多孔材料:MnCp1-Cr、MnCp2-Cr、MnCp1-Al和MnCp2-Al。通过UV-vis-DRS、FT-IR、XRD、TG、SEM、EDS、TEM及BET测试等对这四种多孔材料进行了表征。最后,研究了这四种材料对乙苯(EB)氧化的催化性能,探究了溶剂、氧化剂的量、温度、催化剂的量及反应时间对乙苯催化氧化的影响,然后在最优条件下对乙苯进行催化性能及循环性能测试。EB的催化氧化实验表明:凝胶法制备的四种多孔材料MnCp-Cr及MnCp-Al在乙苯的催化氧化实验中都展现出了催化活性。但是由于外围配位离子、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影响,MnCp-Al对乙苯的催化活性较低,只能达到32.9%。而MnCp1-Cr对乙苯的转化率高达94.5%,理论TON数能达到1723,而且经过四次催化循环测试后仍展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3-01)

李营营[5](2018)在《氧化石墨烯与锰卟啉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卟啉化合物因为其功能接近生物酶,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而受到研究者极大的关注。但是金属卟啉单体在均相反应中存在易发生自氧化,自身结构被破坏导致催化活性降低,并且难以回收、不能重复使用的缺点。因此将金属卟啉固载到有机或无机材料上成为研究的热点。石墨烯是一种良好的载体碳材料,我们通过共价键连接的方式将金属卟啉固载到氧化石墨烯上可以结合二者优良的性质。通过紫外、红外光谱和电镜检测分析表明氧化石墨烯与卟啉之间是通过酰胺键结合在一起的,与非共价键结合的方式相比,共价键结合得到的氧化石墨烯-卟啉复合物具有更加稳定的化学性质。将得到的复合材料修饰到玻碳电极上,应用于电催化氧气还原的研究上,可以发现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并且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灵敏性。为了提高氧化石墨烯-金属卟啉复合物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我们进一步制备了金属卟啉共轭聚合物与氧化石墨烯的复合物。以CuI/N,N-dimethyglycine为催化体系,将氧化石墨烯表面固载的锰金属卟啉用对二溴苯桥联成聚合物(GMPP-AMP)。对氧化石墨烯-金属卟啉聚合物的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以GMPP-AMP为催化剂,考察了在温和条件下催化硫醚氧化制备亚砜的反应。将合成的GMPP-AMP应用于硫醚化合物的催化氧化的研究。通过对催化氧化过程中反应时间、异丁醛、催化剂投入量等实验条件的探究,结果表明,在50 ~oC下,以苯甲硫醚为反应底物,甲苯为溶剂,异丁醛为辅助剂的条件下,反应1 h,苯甲硫醚的转化率高达98%,选择性99%。并将此催化剂应用于其他硫醚类化合物的催化氧化中,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效果。同时,对催化剂循环利用的研究表明,该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易于回收重复利用,并提出了可能的催化机理。最后,我们将复合物GMPP-AMP修饰到玻碳电极上,进一步考察了GMPP-AMP对硝基苯的电催化还原检测。并通过循环伏安曲线证明了GMPP-AMP复合材料对硝基苯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通过差示脉冲伏安法对低浓度的硝基苯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0.04 mM-0.24 mM范围内,硝基苯的浓度与还原电流的强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这表明聚合物修饰的电极对硝基苯的检测具有良好潜力,并且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灵敏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01)

高勇[6](2018)在《铜/锰卟啉共价聚合物合成及其催化氧化和卤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卟啉及其衍生物作为重要的仿生催化剂之一,可以有效模拟细胞色素酶P450,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效果,使得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卟啉化合物在均相反应中存在化学稳定性差,自身易被氧化及不易分离回收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解决单金属卟啉均相催化的不足,将其通过特定的桥联剂聚合成具有催化功能的多孔共价高分子聚合物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趋势。聚合后的金属卟啉催化剂具有特别的结构,既保留了原来优异的催化特性,又能增加其化学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卟啉的可加工性能。在这一基础上,本论文合成一种以偶氮键连接的共轭多孔金属卟啉聚合物。并将其运用于苯甲醇和乙腈的催化氧化偶联反应和环己烷的卤化反应研究,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本论文在大量调研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四苯基金属卟啉之间以偶氮键连接的共轭金属卟啉多孔聚合物Cu~Ⅱ-POP/Mn~Ⅲ-POP,并使用了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比表面分析仪、扫面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其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Cu~Ⅱ-POP是由直径约50 nm的颗粒堆积而成的纳米催化剂。表面具有发达的微介孔结构,比表面积为226m2/g,主要孔径分布于1.9nm和2nm之间。Cu~Ⅱ-POP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在3500 C以内能够稳定存在。其次,我们使用Cu~Ⅱ-POP为催化剂催化氧化偶联苯甲醇与乙腈制备相应的β-酮腈。以苯甲醇和乙腈为模型反应,对比了卟啉聚合物与铜卟啉单体之间催化活性的差异,考察了溶剂、碱添加剂、氧化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循环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β-酮腈的收率达到84%,Cu~Ⅱ-POP在温和条件下表现出了很好的催化效果。聚合物的稳定性强,不溶于常见有机溶剂,循环性能好,重复利用5次,催化效果基本没有下降。同时我们对此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以合成的Mn~Ⅲ-POP聚合物作为催化剂对环己烷进行C-H键的卤化反应的研究。首先对两种卤化实验方案进行了对比,发现采用NaOCl作为卤源和氧化剂时,反应简单、高效且便于分离产物,氯代环己烷收率高达89%。通过控制实验变量得到了 C-H键卤化反应适宜的催化条件。催化剂化学性质稳定,回收方便,经过5次循环后仍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基于实验结果以及文献报道,我们提出了 Mn~Ⅲ-POP催化C-H键的卤化反应可能的自由基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01)

原汝迅,黄冠,晏超,高钰贵,覃欢[7](2018)在《氧化石墨烯固载四(对-羧基苯基)锰卟啉催化氧化甲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模拟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活性空腔,提高昂贵金属卟啉的催化使用效率,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通过π-π非共价键以及配位作用制得氧化石墨烯固载四(对-羧基苯基)锰卟啉的仿生催化材料。采用红外可见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试(BET)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技术对此催化材料进行表征,并运用于催化氧化甲苯的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较优条件(170℃,0.8 MPa)下,用含0.5 mg四(对-羧基苯基)锰卟啉的催化材料催化氧气氧化甲苯可以重复使用4次,其催化氧化甲苯的平均转化率为12%,醇酮产率为5%,基本保持四(对-羧基苯基)锰卟啉对甲苯的催化活性。这表明氧化石墨烯对四(对-羧基苯基)锰卟啉的固载作用能提高金属卟啉的催化使用效率,降低金属卟啉核心催化剂的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刘垚,黄冠,国文馨,郭勇安,赵树凯[8](2017)在《硫化镉固载四(4-羧基苯基)锰卟啉催化氧化环己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模拟细胞色素P-450酶中巯基的轴向配位作用功能,将四(4-羧基苯基)锰卟啉(Mn TCPPCl)固载到载体硫化镉上,得到硫化镉固载四(4-羧基苯基)锰卟啉(Mn TCPP/Cd S)催化材料。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试法(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材料的形态和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其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155℃,0.8 MPa,1 mg Mn TCPPCl)下,固载催化材料(Mn TCPP/Cd S)可以循环催化氧化环己烷9次,环己烷转化率22.04%,醇酮产率13.94%。与未固载的Mn TCPPCl相比,环己烷的转化率和酮醇产率分别提高9.16%和8.31%,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和重复使用性,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王丽萍,刘颖,房媛媛,欧忠平[9](2017)在《铁锰卟啉的轴向配位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卟啉是一类具有四吡咯通过次甲基桥相连的共轭大环化合物。取代卟啉有着较为特殊的电化学、光化学、光生物、光物理的性质,它们在医学、材料和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含有铁或锰为中心金属离子的卟啉配合物具有独特的催化性质[1],而且可以通过轴向配体的引入对它们的性质进行调控,从而获得具有预期性能的新型配合物,因此,对金属卟啉配合物的轴向配位反应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课题组主要采用微量光谱滴定法,对几种新型的铁、锰卟啉配合物与吡啶等小分子的轴向配位反应进行了研究[2]。并利用Hill方程计算了反应的平衡常数,探讨了卟啉配合物的取代基对轴向配位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二氯甲烷溶剂中,用Py,DMF和Im作为配体滴定了几种含有不同大环或取代基的铁卟啉和锰卟啉配合物,比较了化合物大环结构和配体等因素对其配位反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卟啉与酞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7-06)

朱军辉[10](2017)在《锰卟啉聚合物合成及催化氧化环酮和催化降解对苯二酚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金属卟啉因其各种各样的催化活性而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环酮类、醇类和烃类的催化氧化,但是由于单金属卟啉在催化过程容易降解和自氧化而导致催化活性降低或消失,且不易进行回收循环利用。通过桥链的方法使单金属卟啉聚合成稳定性更好、催化性能更优异的共轭多孔金属卟琳聚合物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趋势。共轭多孔金属卟啉聚合物的种类较多。本文使用CuI/N,N-dimethyglycine为催化体系,合成了一种以对二溴苯桥联的四苯基氨基金属锰卟啉聚合物(MPP-AMnP),并将其用于环酮类的催化氧化和对苯二酚催化降解研究,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首先,本论文通过Alder方法合成了金属锰卟啉的前体四(4-硝基苯基)卟啉(TNPP),然后通过氯化亚锡在盐酸存在的条件下使TNPP还原为四(4-氨基苯基)卟啉(TAPP),TAPP与MnCl_2·4H_2O在DMF溶液中发生反应得到四(4-氨基苯基)锰卟啉(T(p-NH_2)PPMnCl)。以 CuI/N,N-dimethyglycine 为催化体系催化T(p-NH_2)PPMnCl和对二溴苯发生Suzuki偶联,合成出了多孔网状的共轭四氨基苯基金属锰卟啉聚合物。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碱、底物配比等因素的探究,总结出在110℃、氮气保护下,在二氧六环溶剂中加入K_2CO_3,T(p-NH_2)PPMnCl与对二溴苯的配比为1:2.5,反应24h时,可以高效高产率得到共轭四氨基苯基金属锰卟啉聚合物,产率高达97%。孔径分布数据表明,聚合物孔径主要集中在1.29 nm,总体积为0.214 cm~3g~(-1),其中微孔体积为0.093 cm~3g~(-1),占总体积的43.6%,电镜分析表明聚合物具有很好的微介孔网状结构。其次,将最佳条件下合成的金属卟啉聚合物应用于环酮类的催化氧化的研究。通过对催化氧化过程中反应温度、环酮类和辅助剂比例、反应时间、催化剂投入量等实验条件的探究,结果表明,在60℃温和条件下,以环已酮为反应底物,1,2-二氯乙烷为溶剂,苯甲醛为催化氧化辅助剂的条件下,反应5 h,已内酯的产率高达97%以上,GC-MS和GC检测表明几乎没有副产物产生。将此催化剂应用于其他环酮类的催化氧化,均表现出一定的催化效果。同时,对催化剂循环利用的研究表明,该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易于回收重复利用。最后,基于前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考察了将金属卟啉聚合物应用于水中有机污染物对苯二酚的氧化降解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太阳光的灯光照射、鼓入氧气和酸性环境(pH=6)的条件下,催化降解5小时,溶液中对苯二酚降解率高达97.13%.并在反催化降解体系中加入各种活性物质的捕获剂,对催化降解机理进行了探索。(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7-05-01)

锰卟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了优化路径分别合成出了四羟基苯基卟啉(THPP)和及其衍生物四羟基苯基锰卟啉(THPP-Mn)两种化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THPP和THPP-Mn在丙酮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光谱表明,相对于THPP,THPP-Mn的紫外可见光谱中的Soret带发生红移,吸收峰从419 nm移到476 nm,THPP-Mn的Q带吸收峰的个数减小,这是因为卟啉生成配合物后对称性增强而使吸收峰数目减少的缘故。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四羟基苯基锰卟啉有一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具有较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并且随着扫描速率从10 mV/s增加到200 mV/s,其氧化峰从1.32 V逐渐增加到1.53 V,还原峰从0.94 V减少到0.74 V。因此,四羟基苯基锰卟啉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储能材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锰卟啉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晶花,祁连山,田恒水.锰卟啉仿生催化制备1,2-环氧丁烷[J].现代化工.2019

[2].何金莲,吴润东,邝梓华,蔡逸冰,刘苑芸.四羟基苯基锰卟啉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研究[J].广东化工.2019

[3].戴宇萍,王浩,于艳敏,宋旭锋.锰卟啉高价金属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对甲苯α-C—H键的活化[J].化学试剂.2019

[4].徐余静.基于锰卟啉的几种多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9

[5].李营营.氧化石墨烯与锰卟啉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8

[6].高勇.铜/锰卟啉共价聚合物合成及其催化氧化和卤化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8

[7].原汝迅,黄冠,晏超,高钰贵,覃欢.氧化石墨烯固载四(对-羧基苯基)锰卟啉催化氧化甲苯[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刘垚,黄冠,国文馨,郭勇安,赵树凯.硫化镉固载四(4-羧基苯基)锰卟啉催化氧化环己烷[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9].王丽萍,刘颖,房媛媛,欧忠平.铁锰卟啉的轴向配位反应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卟啉与酞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10].朱军辉.锰卟啉聚合物合成及催化氧化环酮和催化降解对苯二酚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自旋电子器件在零偏压下的PDOS图结构和反应锰卟啉自旋电子器件结构图PVP/锰卟啉复合纤维EDX图PVP/锰卟啉复合纤维荧光光谱图PVP/锰卟啉复合纤维FTIR图

标签:;  ;  ;  ;  ;  ;  ;  

锰卟啉论文_张晶花,祁连山,田恒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