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崔正德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能够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使师生的心灵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惬意;能够健全师生的人格,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创建和谐校园管理

以和谐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着力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摆脱困境,加快发展的自觉选择。作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更应该清醒认识建设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笔者从学校管理实践中思考到,要构建和谐校园,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景色优美、文化浓郁的校园,能促进师生规范言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校园的自然环境优美。学校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把学校建设成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绿色学校",建设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乐土",使师生在工作学习中,接受美的熏陶,感受美的气息,放飞美的心灵,

2.校园的人文环境精致,校园文化千姿百态。学校是学生心与心相互碰撞、交流、成长,获取知识,悟理成性的源头,学校的人文环境如何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到学生言行举止的养成。花草丛中学生一句温馨的提醒,楼道走廊、橱窗板报、校园刊物上学生一幅字画,一句名言,一篇佳作,一帧照片,……都显示出学校的人文品味,都浸透出师生的汗水,都闪耀出师生的智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二、搭建和谐的管理平台。

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建设稳定、法治、公平、有序的校园,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学校的有效管理离不开一支的思想好、业务强、威信高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成员凝聚力、战斗力强将是学校和谐有序管理的有力保证。

2.依法治校、加强制度建设。全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开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在制度建设中,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结合人性化的管理思想,最大限度的征集采纳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制定合理有效,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系统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并在执行中讲求原则性,减少随意性,促进师生和谐共处。

三、坚持和谐的管理思想。

"细节决定成败,学习引领未来,思想决定高度。"学校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管理要体现以学习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

1.以德管理教师。教师工作的热情、积极性、责任感和使命感,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效果。首先,学校要以发展的眼光,全面客观、公正评价教师,尊重包容教师个性,忽视教师不足,发扬教师优点,关心尊重教师,为教师的才能发挥创造和提供平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留足空间和机会,让教师在乐中学,学中教,教中悟,悟中思,思中进,促进和谐管理。其次,促进教师自我和谐统一。让教师从身边人事受到感染,反思自我思想和言行;开展业务培训和各种竞赛活动,使教师从中提高业务能力;开展交心、谈心活动,缓解教师过重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促进教师树立一颗平常心、进取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教师的爱心、信心、细心、耐心和恒心,使之成长为和谐的教育人。

2.用爱教育学生。"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爱去点燃学生激情,用爱去照亮学生灵魂,用爱给自卑的心灵送去自信,用爱给稚嫩的双手送去力量,用爱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

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纽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程是一个不断发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农村学校,涉及的矛盾和问题面更广,人更多,层次更深。和谐的人际关系将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从而形成优良的校风、班风、学风。

1.班子和谐、干群和谐。领导班子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选准选好校长、配备和谐的班子将关系到建设和谐校园的进程和成果。学校管理工作施行"阳光作业",校务公开、透明;刚性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把任务、要求与教师的态度、情感、利益、需求相结合;公平、公正与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谦让的大局意识相结合。

2.教师和谐。学校要倾力打造"安心工程",想方设法释放教师心理压力,使教师身心健康,心态平稳,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促进教职工抱着一颗平常心,自我内心和谐,与同事和睦相处,相互宽容。培育识大体,顾大局的和谐心理,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合作意识。

3.师生和谐。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能推动学校和谐建设。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育理念,赏识学生,尊重个性,以生为本。关爱学生,用微笑面对学生,以诚心待人,以真情感人,以道理服人。用多元化的观点评价学生,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使教育过程成为师生互动,和谐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

4.生生和谐。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帮助,富有爱心和同情心,遵守社会公德和学校纪律,热爱公益和文明谦让,创新思维和生存能力,"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协调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促进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

总之,学校要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对师生的生命发展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以科学的态度建设和谐校园,把学校建成师生的温馨家园,为建设和谐社会,为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武川中学

标签:;  ;  ;  

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