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九年级学生考场作文

怎样指导九年级学生考场作文

罗洪波贵州省余庆县花山民族中学564409

考场作文是考查学生语文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词语运用能力、书写水平等多种技能和素质的综合性测试。往往在各个层级的考试中,考生一片犯难:不知道写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写,呈现出一片茫然状态,茫然间写出来的文章也更多地表现出“四不像”状态。而九年级学生又没有更多的写作训练时间和机会,怎样应对考场作文?本文就基础得分层级从“七大禁忌”和“四大力求”谈谈怎样指导九年级学生考场作文。

一、考场作文的七大禁忌

1.半命题作文忌文题不通顺,犯语法逻辑或常识性错误。首先要考虑所补充的缀词或短语要与半命题自然连贯,意思要完整,不能犯语法错误或逻辑错误,更不能犯常识性错误。不能改动原有限定性字或词。如《我读懂了______》,补充的应该是“什么”。可以补充词语,如竞争、母爱、友谊、幸福、亲情、人生等等;可以补充短语,如幸福的真谛、友谊的伟大、竞争的内涵、人生的外延等等;还可以补充短句,如我读懂了那束眼光的份量、我读懂了“汉水+执着+自信=成功”、我读懂了等待就是慢性自杀等等。《留住______》,留住青春、成功、时光、真情、友谊、善良;可以补充短评,如留住那份纯真、那份真情、那丝笑容、那片掌握……

2.材料作文忌抄文本用作开头或结尾,犯抄袭错误。纵观近几年中考和模拟测试,很多学生都容易将话题作文的材料写进作文中的开头或结尾。不可否认,中考话题作文中的材料的确写得很好,句子也很优美,但作为提示性材料和文题要求,是不允许考生将文题材料写进作文的。不言而喻,这种行为就成了抄袭行为,任何评卷标准和评卷教师都是不会接受这种现象的。

3.作文行文忌语句不通和乱用标点,犯格式错误。在历年的中考作文和平时的作文观察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有个不好的习惯:一是容易出现语句不通顺;二是写完一句话,结尾处用一点来表示,通篇就是一点,段末才有一个句号。既然是一篇美文,就要考虑充分运用各种类型的标点符号,运用标点符号来帮助增加文章的表达效果。

4.作文行文忌随意引用,犯常识性错误。有很多考生为了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表达效果,引用了部分格言、警句和资料,但错把作者或名言的出处加在别人身上,犯了常识性错误。

5.作文行文忌无病呻吟,犯假抒情错误。中考考场作文最力求的是真情实感,“真情实感”看似四个字,实则包含了多个条件:第一需要情,第二需要自己的感,修饰条件是“真实的情”和“自己的实感”。相当一部分考生满篇都是假大空的抒情,殊不知如果有真实的实例,结合自己的实际发表感叹,肯定符合实情,但一味地注重抒情,无疑是无病呻吟。

6.作文行文忌龙飞凤舞,犯文面大忌。平时作文与考场作文不一样,平时作文老师很可能仔细阅读,研讨词语的科学性、得体程度、语境等,但考场作文第一印象就是文面美观,书写工整。中考作文规定书写分为5分,实则远远不止5分的书写印象。有的学生书写较为认真,但随意涂画黑点黑圈,严重影响了书面美观,从而影响了卷面得分。

7.作文行文忌文段三段论,犯结构错误。一般来说,考场作文(初中学生水平)一般把握四至六段较为适合,一篇文章只有三段,是叙述不完整的,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从行文叙事抒情上,典型的三段论不能说明问题,叙事也不完整。另外,字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中考考场作文字数规定是六百字以上,这就要求我们在行文的时候要注意字数控制,太长不行,太短更不行。

二、考场作文的四大力求

1.要力求有个精湛的题目和工整的文面。任何一份试卷,任何一个评卷人员,拿到一份试卷,首先第一印象就是看文面是否工整,然后再看题目,所以这两者应该是我们在作文行文时需要做到的第一个步骤。如果是命题作文,我们担心写跑题或者不好写,可以考虑在命题下一行加上一个副标题。另外,在书写上绝不能马虎,同一篇文章由书写不同的学生写(抄)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尽管有些学生书写不好,但毕竟不是书法,工整就会出效果。

2.要力求有个诗意化的开头和结构美。我们在行文的时候,要善于研究评卷者的心理或者说读者的心理。读作文就像我们读报纸一样,首先看的是哪则新闻题目吸引人、哪则新闻内容吸引人,而内容的门面又在于行文开头,因此,我们写好作文开头相当重要。在段落结构上也要注意,如果一篇文章只有三段,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单调,也会因此得不到高分,当然,要想成为经典美文就更不可能了。

3.要力求遣词造语通顺,要合乎逻辑。这一点很重要,基本的句子要通顺,遣词造句是在句子通顺基础之上的,讲求的是一种诗意美感,精美精湛。同一件事,同一个语境,写出不同感受的句子,得分自然就显而易见了。遣词造句可以考虑用上适当的新词语、成语或者名言警句,这个环节要注意上下衔接自然,合乎逻辑。其他遣词造句不能犯语法错误,不能犯逻辑错误和常识性错误。

4.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和结尾的精湛性构建。作文行文要注意标点符号的随意性,一是不能直接打小点,二是不能一逗到底,最后才有个句号。另一种情况是不能乱用省略号和破折号,用了省略号和破折号后,一般不再使用其他符号。结尾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往往很多经典美文,文末的点睛之笔是相当重要的,用得恰当,既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又能引起作者无限的遐思,还能提高作文的品位。

标签:;  ;  ;  

怎样指导九年级学生考场作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