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超声波论文_孔璐,唐萌,浦跃朴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剂量超声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超声波,脉冲,细胞,低剂量,超声,生物学,效应。

低剂量超声波论文文献综述

孔璐,唐萌,浦跃朴[1](2014)在《低剂量脉冲超声波的细胞生物学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低剂量脉冲超声波(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体外培养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LIPUS作用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0~40 min,采用MTT比色法、酶谱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细胞增殖效应。以LIPUS作用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和人胰腺癌细胞(Mia Pa Ca-2)0~100 min,用Annexin V法检测凋亡效应。结果在0~40 min LIPUS刺激下,细胞活性、细胞所分泌的活性介质等增加,细胞内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LIPUS刺激超过60 min后,凋亡细胞数增加,且LIPUS刺激达100 min时,凋亡细胞数增加更加明显。结论短时间LIPUS刺激能促进细胞增殖,超过一定时间则会抑制细胞生长,甚至引起细胞凋亡。(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健康杂志》期刊2014年08期)

孔璐,欧超燕,童智敏,杨红,赵进顺[2](2008)在《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对培养细胞增殖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刺激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方法采用5-溴脱氧尿苷(BrdU)掺入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在BrdU掺入法测定中,细胞培养液不含小牛血清(FCS)时,超声波刺激时间为8和14 min剂量组的BrdU阳性着色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增高(P<0.05,P<0.01);而细胞培养液含10%FCS时,超声波刺激时间为5,8,11和14 min剂量组的BrdU阳性着色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培养液的FCS含量分别为0%,5%和10%时,BrdU阳性着色细胞率的高峰值均在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刺激时间为8~11 min时。结论在一定刺激时间内,低剂量脉冲超声波能促进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其增殖情况与超声波的刺激时间以及细胞培养液中是否含有小牛血清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期刊2008年11期)

钟美娟,陈小江,徐蕊,符爱民[3](2006)在《小剂量超声波治疗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小剂量超声波治疗脑血管病的效果,了解其护理措施。方法将27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3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治疗组加用北京天行健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电脑控制SUT-500型超声波扫描脑血管治疗仪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6%,经统计学处理,2组疗效差异有显着性(P<0.01)。结论小剂量超声波治疗脑血管病,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注重康复训练指导,可使患者恢复快、减少残疾,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重返工作岗位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护理》期刊2006年17期)

孔璐,杨红,赵进顺[4](2005)在《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对培养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的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刺激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 ,AnnexinV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和肿瘤MiaPaCa -2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1)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中 ,细胞培养液不含FCS时 ,超声波刺激时间为 6min、 11min和 2 0min的剂量组 ,其吸光光度值较对照组都有显着性增高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 0 1) ,其细胞增殖峰值在 11min。细胞培养液含 5 %FCS时 ,超声波刺激不同时间的剂量组的吸光光度值较对照组亦有显着性增高 ,并具统计学意义 (P <0 .0 5 ,P <0 . 0 1)。 (2 )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刺激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及肿瘤细胞超过一定时间后 ,少量细胞开始出现凋亡 ,且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 ,凋亡细胞数增多 ,凋亡程度也逐渐加重。其中超声波刺激时间为 60min、 80min和 10 0min剂量组的细胞凋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短时间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刺激能促进细胞增殖 ,超过一定时间则会抑制细胞生长 ,甚至引起细胞凋亡。(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05年01期)

孔璐[5](2002)在《低剂量脉冲式超声波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医用超声波按其用途可分为诊断、治疗和仪器清洗用 3种。由于用途的不同 ,各自所使用的频率和剂量 (或能量强度 )也不同。以往治疗用超声波的使用频率为 1~ 3MHz,剂量一般可达 1~ 2 0W/cm2 ,且多为连续波。这种波具有很多负作用 ,如容易引(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期刊2002年12期)

鲁海鸥,张黎,郝冬梅,胡煜[6](2001)在《诊断剂量超声波对绒毛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诊断剂量超声波经腹部辐照宫内胚胎后 ,取绒毛进行生化、酶和遗传学研究 ,以探讨超声剂量对胚胎的安全性。结果表明 :诊断剂量的超声波对绒毛染色体无致畸作用 ,亦不改变绒毛组织的酶代谢变化 ,但可引起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01年01期)

于富军,卫亚利,丁庆华,齐书英,肖蕴陟[7](2000)在《治疗剂量超声波辐射对兔心肌及体表至心肌各层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治疗剂量超声波对机体组织尤其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有否辐射损伤。为临床开展超声溶解冠状动脉血栓的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安全治疗剂量范围内高、低两种强度脉冲式超声波 ,经体表对大白兔作急慢性损伤实验 ,取经超声辐射组织作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安全治疗剂量超声波对皮肤、骨骼肌、心肌和心脏小血管的超微结构未见急慢性辐射损伤现象。结论 :治疗剂量超声波可安全作用于心脏而不会造成心肌超微结构辐射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00年02期)

刘丽,焦彤,王芝芬[8](1999)在《诊断剂量超声波对早孕胚胎的生物学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经腹超声及经阴道超声辐照后的宫内胎囊进行生化和遗传学研究,探讨诊断剂量超声波对胚胎是否安全。方法:将拟行人工流产的6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成3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经腹超声10分组,Ⅲ组为经阴道超声10分组。Ⅱ、Ⅲ组分别于超声辐照后1小时行人工流产术。结果:Ⅲ组丙二醛(MDA)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降低,与Ⅰ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Ⅱ、Ⅲ组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与Ⅰ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对早孕妇女应避免阴道超声检查,采用经腹超声且不宜超过10分。(本文来源于《天津医药》期刊1999年11期)

张彩霞,马晓龄,孟爱英,寿文德,钱德初[9](1998)在《产科诊断剂量超声波对培养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模拟在人体中使用的实测超声剂量,对体外培养的L-929株细胞进行辐照,通过细胞回复能力试验,观察回复前后的细胞增殖与抑制。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肺纤维细胞经1次及5次辐照,观察了DNA及细胞核面积的影响。并通过电镜观察了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上述实验结果,均提示经辐照后细胞有增殖趋向(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1998年03期)

戴刚,刘春选,张祥生,王秉义,闵坤山[10](1997)在《医用灭菌剂量超声波对人骨肉瘤组织的灭活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医用灭菌剂量超声波在不同介质和作用时间内,对人骨肉瘤组织的杀伤和灭活作用。方法采用瘤组织碱性磷酸酶染色分级计数和瘤细胞存活度计数方法,观测1000W,180kHz超声波在生理盐水(实验组Ⅰ)或95%酒精溶液(实验组Ⅱ)中0~35min内对新鲜人骨肉瘤组织标本的杀伤和灭活作用,并与未用超声波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和95%酒精(参比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超声作用20min时,置于生理盐水中的瘤组织标本,其酶染色较淡,范围较小,平均瘤细胞存活数明显减少(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同时置于95%酒精溶液中的瘤组织标本,基本无酶染色可见,且几乎无存活瘤细胞(与阴性和参比对照组比较,P<0001~001)。瘤组织标本在不同溶液介质中超声作用和密闭静置20min时,其平均瘤细胞存活数依次为:阴性对照组>实验组(Ⅰ)>参比对照组>实验组(Ⅱ)(组间比较,P<0001~005)。结论医用灭菌剂量超声波在生理盐水中一定时限内对人骨肉瘤组织具有直接杀伤和灭活作用,并可促进95%酒精溶液对瘤组织的灭活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癌症杂志》期刊1997年04期)

低剂量超声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刺激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方法采用5-溴脱氧尿苷(BrdU)掺入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在BrdU掺入法测定中,细胞培养液不含小牛血清(FCS)时,超声波刺激时间为8和14 min剂量组的BrdU阳性着色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增高(P<0.05,P<0.01);而细胞培养液含10%FCS时,超声波刺激时间为5,8,11和14 min剂量组的BrdU阳性着色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培养液的FCS含量分别为0%,5%和10%时,BrdU阳性着色细胞率的高峰值均在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刺激时间为8~11 min时。结论在一定刺激时间内,低剂量脉冲超声波能促进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其增殖情况与超声波的刺激时间以及细胞培养液中是否含有小牛血清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剂量超声波论文参考文献

[1].孔璐,唐萌,浦跃朴.低剂量脉冲超声波的细胞生物学作用[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

[2].孔璐,欧超燕,童智敏,杨红,赵进顺.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对培养细胞增殖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8

[3].钟美娟,陈小江,徐蕊,符爱民.小剂量超声波治疗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6

[4].孔璐,杨红,赵进顺.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对培养细胞的生物学效应[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5

[5].孔璐.低剂量脉冲式超声波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概况[J].中国公共卫生.2002

[6].鲁海鸥,张黎,郝冬梅,胡煜.诊断剂量超声波对绒毛影响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1

[7].于富军,卫亚利,丁庆华,齐书英,肖蕴陟.治疗剂量超声波辐射对兔心肌及体表至心肌各层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0

[8].刘丽,焦彤,王芝芬.诊断剂量超声波对早孕胚胎的生物学效应[J].天津医药.1999

[9].张彩霞,马晓龄,孟爱英,寿文德,钱德初.产科诊断剂量超声波对培养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8

[10].戴刚,刘春选,张祥生,王秉义,闵坤山.医用灭菌剂量超声波对人骨肉瘤组织的灭活作用[J].中国癌症杂志.1997

论文知识图

低剂量脉冲超声波刺激人皮肤成纤维细...去污前后叶轮最大接触剂量率对比图各组溶栓率比较柱状图一2007年间FDA批准上市的经皮药物...–4皮肤阻抗等效结构图1“龙薯24号”叶提取物对肝损伤小鼠D...

标签:;  ;  ;  ;  ;  ;  ;  

低剂量超声波论文_孔璐,唐萌,浦跃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