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包括气密工装,气密工装的内部设有腔体,气密工装的顶部设有第一接口,第一接口与腔体内部相连通,第一接口处设有锁紧接头,气密工装的侧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远离气密工装的一端铰接有转动板,支撑板上远离气密工装一端的侧部设有角度盘,支撑板和转动板位于角度盘的同侧,气密工装上设有第二接口,第二接口与腔体内部相连通,第二接口处设有堵头工装。本实用新型既具有能直接检测出气密性是否良好、最小弯曲半径能够确定和操作方便的特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其特征是:包括气密工装(100),所述气密工装的内部设有腔体(101),所述气密工装的顶部设有第一接口(102),所述第一接口与腔体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接口处设有锁紧接头(200),所述气密工装的侧部设有支撑板(300),所述支撑板上远离气密工装的一端铰接有转动板(400),所述支撑板上远离气密工装一端的侧部设有角度盘(600),所述支撑板和转动板位于角度盘的同侧,所述气密工装上设有第二接口(103),所述第二接口与腔体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处设有堵头工装(700)。

设计方案

1.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其特征是:包括气密工装(100),所述气密工装的内部设有腔体(101),所述气密工装的顶部设有第一接口(102),所述第一接口与腔体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接口处设有锁紧接头(200),所述气密工装的侧部设有支撑板(300),所述支撑板上远离气密工装的一端铰接有转动板(400),所述支撑板上远离气密工装一端的侧部设有角度盘(600),所述支撑板和转动板位于角度盘的同侧,所述气密工装上设有第二接口(103),所述第二接口与腔体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处设有堵头工装(7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其特征是:所述转动板上设有限位部(5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其特征是:所述限位部为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限位孔(50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为Z字形结构,所述支撑板的一个板面通过螺丝(301)设置在气密工装的侧部,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个板面位于气密工装的顶部,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个板面所在的平面与气密工装的顶部平面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其特征是:所述气密工装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腔体为圆柱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堵头工装包括第一连接圆柱(701),所述第一连接圆柱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702),所述第一通孔的两端处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圆柱(703),所述第二连接圆柱的外径小于第一连接圆柱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圆柱的内部设有第二通孔(704),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圆柱远离第一连接圆柱一端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第二连接圆柱与第二接口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上远离气密工装一端的位置设有安装孔(302),所述转动板的一端通过转动件(303)铰接在安装孔内,所述角度盘通过转动件与螺母(304)的配合设置在气密工装一端的侧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其特征是:所述转动件为半牙螺钉,所述角度盘为半圆形结构,所述角度盘的直线边与气密工装的竖向中心线相平行,所述角度盘的中心通过半牙螺钉与螺母的配合设置在气密工装一端的侧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其特征是:所述锁紧接头的顶部平面与转动件之间的距离等于限位部与转动件之间的距离。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新能源汽车中的三相交流异步电机,采用金属锁紧接头将三相线紧固在壳体上的连接部位处,金属锁紧接头内置橡胶圈,在线束弯曲程度过大时,线束可能会与橡胶圈的内壁产生气隙,例如:电机在包装发货时,经常会将三相线进行不同程度的弯曲,因此需要针对不同规格的三相电缆线,来确定一个最小弯曲半径,使得当线束的弯曲半径大于该值时,也能保证锁紧接头与三相线接触部位处的气密性良好。然而目前的检测设备,并不能直接检测这一情况,也并无具体的最小弯曲半径标准来定量这一指标。

因此,目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的检测设备,存在无法直接检测出气密性是否良好和最小弯曲半径无法确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的检测设备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它既具有能直接检测出气密性是否良好、最小弯曲半径能够确定和操作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包括气密工装,所述气密工装的内部设有腔体,所述气密工装的顶部设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腔体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接口处设有锁紧接头,所述气密工装的侧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远离气密工装的一端铰接有转动板,所述支撑板上远离气密工装一端的侧部设有角度盘,所述支撑板和转动板位于角度盘的同侧,所述气密工装上设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与腔体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处设有堵头工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接口处设置堵头工装,堵头工装能够连接气密检测仪的气密堵头,通过观察气密检测仪上的气体泄露量数值,能够判断出锁紧接头与三相线连接的气密性是否良好,在转动板带动三相线相对于支撑板转动弯曲时,通过观察气密检测仪上的气体泄露量数值,也能判断出气体的泄漏量是否超过了气密性判断的标准值,也就能够确定三相线束弯曲的极限了,检测结果较为直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板的端部设置角度盘,在气密检测仪的数值显示配合作用下,可以确定三相线的最大弯曲角度,进而可以通过几何原理计算得出三相线的最小弯曲半径,整个检测操作较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板上设有限位部。限位部能够对三相线的一端进行限定,便于操作者拉动三相线的一端,带动转动板向支撑板转动,进而测定出三相线束弯曲极限时,转动板和支撑板之间的角度值。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部为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限位孔。限位孔既能够对三相线进行限定,又不会影响转动板和支撑板之间的角度变小时,三相线与限位板之间的相对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为Z字形结构,所述支撑板的一个板面通过螺丝设置在气密工装的侧部,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个板面位于气密工装的顶部,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个板面所在的平面与气密工装的顶部平面相垂直。Z字形结构的支撑板,在实现与气密工装小体积稳固配合的同时,也使得整个测试工装结构美观,变成整个测试过程的方便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气密工装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腔体为圆柱形结构。长方体结构的气密工装,便于加工,结构美观;圆柱形结构的腔体便于加工,当三相线的端部位于腔体内时,也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密闭空间,使得整个气密性测试的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堵头工装包括第一连接圆柱,所述第一连接圆柱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两端处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圆柱,所述第二连接圆柱的外径小于第一连接圆柱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圆柱的内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圆柱远离第一连接圆柱一端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所述第二连接圆柱与第二接口螺纹连接。整个堵头工装相对于气密工装为可拆卸连接,可更换的堵头工装,可以适配多种型号气密检测仪的气密堵头,灵活性较好,整个堵头工装的结构设计巧妙,便于加工制造,能够进行良好的连接,在连接好之后也能保证整个检测过程良好的气密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上远离气密工装一端的位置设有安装孔,所述转动板的一端通过转动件铰接在安装孔内,所述角度盘通过转动件与螺母的配合设置在气密工装一端的侧部。所述安装孔为矩形安装孔、圆形安装孔或椭圆形安装孔。安装孔与转动件之间的转动配合设置,能够对转动板进行一定的限定,使得转动板不至于向远离支撑板的方向,无限制的转动,使得转动板和支撑板之间有了一个小于180度的最大钝角,使得整个转动操作过程更方便,整个测试工装的结构也更为合理。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件为半牙螺钉,所述角度盘为半圆形结构,所述角度盘的直线边与气密工装的竖向中心线相平行,所述角度盘的中心通过半牙螺钉与螺母的配合设置在气密工装一端的侧部。半牙螺钉既能够实现转动板铰接后的转动,又便于通过半牙螺钉与螺母的配合,将角度盘的中心固定在气密工装一端的侧部,一个半牙螺钉就能够实现转动板的转动和角度盘的固定两种功能,使得整个测试工装的结构更为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接头的顶部平面与转动件之间的距离等于限位部与转动件之间的距离。相等距离的设定便于通过几何原理计算得出三相线的最小弯曲半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支撑板的端部设置角度盘,在气密检测仪的数值显示配合作用下,可以确定三相线的最大弯曲角度,进而可以通过几何原理计算得出三相线的最小弯曲半径,整个检测操作较为方便;

(2)通过在第二接口处设置堵头工装,堵头工装能够连接气密检测仪的气密堵头,通过观察气密检测仪上的气体泄露量数值,能够判断出锁紧接头与三相线连接的气密性是否良好,在转动板带动三相线相对于支撑板转动弯曲时,通过观察气密检测仪上的气体泄露量数值,也能判断出气体的泄漏量是否超过了气密性判断的标准值,也就能够确定三相线束弯曲的极限了,检测结果较为直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密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密工装的结构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堵头工装的结构透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锁紧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测试原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00-气密工装,101-腔体,102-第一接口,103-第二接口,200-锁紧接头,300-支撑板,301-螺丝,302-安装孔,303-转动件,304-螺母,400-转动板,500-限位部,501-限位孔,600-角度盘,700-堵头工装,701-第一连接圆柱,702-第一通孔,703-第二连接圆柱,704-第二通孔,800-三相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包括如图2和图3所示的气密工装100,气密工装的内部设有腔体101,气密工装的顶部设有第一接口102,第一接口与腔体内部相连通,第一接口处设有如图6所示的锁紧接头200,气密工装的侧部设有如图4所示的支撑板300,支撑板上远离气密工装的一端铰接有转动板400,支撑板上远离气密工装一端的侧部设有角度盘600,支撑板和转动板位于角度盘的同侧,气密工装上设有第二接口103,第二接口与腔体内部相连通,第二接口处设有如图5所示的堵头工装700。转动板上设有限位部500。限位部为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限位孔501。支撑板为Z字形结构,支撑板的一个板面通过螺丝301设置在气密工装的侧部,支撑板的另一个板面位于气密工装的顶部,支撑板的另一个板面所在的平面与气密工装的顶部平面相垂直。气密工装为长方体结构,腔体为圆柱形结构。堵头工装包括第一连接圆柱701,第一连接圆柱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702,第一通孔的两端处均设有螺纹,第一通孔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圆柱703,第二连接圆柱的外径小于第一连接圆柱的外径,第二连接圆柱的内部设有第二通孔704,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连通,第二连接圆柱远离第一连接圆柱一端的外壁上设有螺纹,第二连接圆柱与第二接口螺纹连接。支撑板上远离气密工装一端的位置设有安装孔302,转动板的一端通过转动件303铰接在安装孔内,角度盘通过转动件与螺母304的配合设置在气密工装一端的侧部。转动件为半牙螺钉,角度盘为半圆形结构,角度盘的直线边与气密工装的竖向中心线相平行,角度盘的中心通过半牙螺钉与螺母的配合设置在气密工装一端的侧部。锁紧接头的顶部与转动件之间的距离等于限位部与转动件之间的距离。安装孔为矩形安装孔、圆形安装孔或椭圆形安装孔。角度盘为类似于量角器的结构和功能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主要以锁紧接头200与三相线800接触部位的气密性为性能指标,确定三相线的最小弯曲半径。主体构件由气密工装100、支撑板300、转动板400、角度盘600和堵头工装700组成,1个M4×40半牙螺钉、一个M4螺母304和4个M4×10螺丝301可以采购标准件。支撑板和气密工装采用4个M4×10螺丝固定连接;堵头工装与气密工装采用M10螺纹连接;锁紧接头采用M25螺纹规格安装于气密工装的第一接口102处;转动板采用一颗M4×40半牙螺钉铰接在支撑板上的孔位内,角度盘采用M4×40半牙螺钉和一个M4螺母之间的配合,拧紧后固定在支撑板的侧部。气密工装内部留有直径20mm、深度145mm的腔体101,将三相电缆线的一头插入腔体内,另一头穿过锁紧接头后,再穿过限位板上的限位孔501,这样拉动三相电缆线的端头,同时打开气密检测仪,气密检测仪的气密堵头连接堵头工装后,就可以检测气密泄露值,拉动三相电缆线的端头,逐渐减小三相电缆线的弯曲半径,同时观察气密检测仪上的气体泄露量数值,直至泄露量数值超过标准值或线束弯曲至极限时为止。其中气密检测仪的型号为CH600D。

如图7所示的弯曲半径的测量原理:固定三相电缆线的两端到转动件303的转轴中心的距离相等均为L,即锁紧接头200的顶部平面与转动件之间的距离等于限位部500与转动件之间的距离,且均为L,通过观察角度盘600上转动板400和支撑板300之间的夹角A,根据几何计算公式:R=L*tan∠A,就可以得到线束弯曲半径R。

本专利采用气密性指标评定线束的最小弯曲半径,使得电机实际打包发货时避免因三相线800过度弯曲导致的灰尘和水汽进入电机内腐蚀电机零部件。并且采用几何原理定量测量了线束的弯曲半径,优化了测量方法,提高了测量精度,设计了可更换的堵头工装700,可以适配多种型号的气密堵头,带有刻度的角度盘600便于直接观测转动板和支撑板之间的夹角,由于旋转中心与三相电缆线锁紧部位的距离固定,通过记录角度即可推算出弯曲半径,方便记录,极大地简化了检测流程。

设计图

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7706.7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387213U

授权时间:20190913

主分类号:G01M 3/04

专利分类号:G01M3/04;G01N3/02;G01N3/20;G01B21/20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水阁工业区石牛路73号

发明人:张凯能

第一发明人:张凯能

当前权利人: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星海

代理机构:33214

代理机构编号: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新能源驱动电机三相线最小弯曲半径测试工装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