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低温论文_寇鸿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临界低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低温,临界,拉德,罗非鱼,丁烷,灭火剂,超临界。

临界低温论文文献综述

寇鸿飞[1](2018)在《基于临界低温释放民机发动机舱灭火剂浓度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上通常采用模拟低温环境灭火瓶压力方法开展民机发动机舱灭火剂浓度测试,该方法由于未考虑到低温环境对灭火剂扩散影响,目前不被FAA建议使用,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临界低温释放的测试方法。首先通过计算获取灭火瓶临界低温条件确定灭火瓶释放温度;然后建立以Statham高精度分析仪为核心测试设备,并通过理论计算结果和布置原则确定测试采样管安装位置;最后设计出适用于本试验的测试程序。测试结果表明,灭火瓶环境温度对灭火剂浓度有重要影响,通过所建立的测试流程和方法顺利获取临界低温条件下灭火剂浓度,所测12个测试采样点符合适航条款中浓度要求。(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吕斌杰[2](2017)在《亚临界低温萃取浓香型辣椒籽油及产香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广泛,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当前国内外对辣椒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辣椒食品加工、辣椒提取副产物(辣椒色素、辣椒精、辣椒碱)等产品上,而占辣椒干重40%以上的辣椒籽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大量研究表明,辣椒籽中成分复杂,其内含有丰富的油脂、粗纤维、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一种开发价值极高的营养物质。亚临界萃取技术(如丙烷和丁烷)是最流行的技术之一,由于其低萃取压力和高油脂产率,克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缺点。本研究利用亚临界丙烷萃取辣椒籽油,探究辣椒籽的价值和产香机理。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研究美拉德反应在炒制辣椒籽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产物、最终生成物和副反应的变化,以此判断美拉德反应的反应程度。结果表明:作为美拉德反应的反应物的还原糖和氨基酸的含量,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但同时,由于有多糖降解反应的存在,还原糖的含量在一定的区间范围内有小幅增加的趋势;羟甲基糠醛的含量随着美拉德反应的进行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炒籽温度为200°C时,代表烤香味物质的吡嗪类和吡咯类化合物逐渐增加。本实验通过美拉德反应筛选出在160°C条件下炒制20 min的辣椒籽,进行下一步的实验。其次,对亚临界丙烷萃取浓香型辣椒籽油进行了动态监控的研究,将过程按萃取时间划分成为5个阶段,分别测定各个时间段得到的辣椒籽油的萃取率、理化指标、脂肪酸、维生素E和热稳定性,比较各个时间段辣椒籽油的这些数据的异同,为亚临界萃取辣椒籽油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辣椒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亚油酸含量在70%以上,二位脂肪酸由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叁种组成;在动态监控的不同时间段,维生素E的含量变化规律明显,适当缩短提取时间到9 min对油脂中维生素E的含量影响较小;油脂中各有效成分在各时间段内发生不同的变化,可以缩短油脂的提取时间为9 min,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油脂的出油率,并且对油脂中各有效成分影响较小,可以得到品质优良的浓香辣椒籽油。最后,本实验将对辣椒籽油中的残留溶剂丙烷进行着重研究,并采用低温超声的方法进行脱溶,脱溶后的辣椒籽油和原辣椒籽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分析对比,查看脱溶效果并改进脱溶实验方案。结果表明:高温60°C、低功率50 W、长时30 min,是油脂超声脱溶效果最好的条件,在此条件下,通过向辣椒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炒制辣椒籽粉,然后经过超声处理,可以进一步达到脱除残留溶剂的目的,同时,可以较大程度弥补辣椒籽油因超声处理而损失的香气成分。(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7-04-01)

祁鲲[3](2016)在《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及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亚临界溶剂萃取技术是在溶剂的沸点至临界温度之间,在一定压力下进行的低温萃取技术。丁烷、丙烷作为亚临界流体具有沸点低、廉价、无色、残留溶剂少等优点,很适合作为天然产物的萃取介质。亚临界丁烷低温萃取工艺经过25年的发展,已日臻成熟,并已经建立了70多条生产线。此外,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都普遍认可了丁烷、丙烷在食品中应用的安全性,中国已于2008年将丙烷、丁烷列为食品加工用助剂。本文概述了以亚临界状态的溶剂萃取生物成份的原理和生产工艺,并简述了亚临界生物萃取技术的在天然产物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首届中国亚临界生物萃取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16-12-03)

王金顺[4](2016)在《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在提取水飞蓟有效成分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介绍了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提取分离水飞蓟油的工艺过程,与其他工艺生产的水飞蓟产品进行了质量对比,分析了该工艺生产水飞蓟油的经济效益。为亚临界萃取技术应用于水飞蓟萃取工业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本文来源于《首届中国亚临界生物萃取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16-12-03)

王金顺[5](2014)在《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在面粉行业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胚芽营养分为两部分,一是小麦胚芽油,它集中小麦的营养精华,富含维生素E、亚油酸、亚麻酸、甘八碳醇及多种生理活性组分,特别是维生素E含量为植物油之冠,已被公认为一种颇具营养保健作用的功能性油脂。二是小麦胚芽蛋白质含量30%以上,是面粉蛋白质的4倍,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丰富钙、铁、镁、锌、钾、磷、铜、镁等元素,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面粉加工厂在生产面粉时为延长货架期,都要(本文来源于《现代面粉工业》期刊2014年04期)

沈惬,王国平,张玙,陈环琴,孙大明[6](2014)在《散裂中子源超临界低温氢循环用氢氦换热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CSNS)采用氦制冷循环冷却超临界氢至20 K温区,进而用低温超临界氢慢化中子。根据冷却系统的运行工况和参数要求,使用MUSE软件对氢氦换热器进行设计计算,并分析了其压力、温度、传热系数的沿程分布。结果显示氦气侧的压降限制主导了换热器的主要结构尺寸。由于氦制冷机的氦气压力和质量流量较低,氦气侧的传热系数较低,研究表明这是该换热器性能提升的瓶颈。(本文来源于《低温工程》期刊2014年04期)

[7](2014)在《超临界低温热发电技术可创造千亿市场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电力、石化、冶金、水泥、玻璃等行业(按照热量折算)每年有7亿多吨标准煤热值被白白放空,长期从事太阳能低温热发电技术研究的博士孟宁说。这是因为工业能源不仅消耗巨大,而且浪费也惊人。在工业生产中,至少有50%以上的热量是以各种形式的余热被直(本文来源于《锅炉制造》期刊2014年03期)

张昌辉[8](2014)在《超临界低温热发电:“余热”收集利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电力、石化、冶金、水泥、玻璃等行业(按照热量折算)每年有7亿多吨标准煤热值被白白放空,长期从事太阳能低温热发电技术研究的博士孟宁说。2012年4月,他从加拿大回国创办南京微阳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京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这(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4-04-09)

李凌波,邱德全[9](2010)在《罗非鱼成鱼半封闭围隔池近临界低温越冬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4.9hm2养殖池的一角围成面积0.13hm2的小塘,形成半封闭围隔池,内设投饵台,灌注21~23℃的地下水,维持围隔中水温在13~16℃,研究吉富罗非鱼成鱼低温越冬技术。结果表明,罗非鱼越冬成活率98%,未出现罗非鱼的低温损伤,溶氧从5.8mg/L降为3.2mg/L、透明度从50cm降为35cm、总氨氮低于0.3mg/L、亚硝酸氮低于0.5mg/L,COD低于23.6mg/L,水质良好。在同样气温条件下,大棚越冬对照池保持水温15~16℃,罗非鱼存活率95%,溶氧从5.8mg/L降为1.2mg/L、透明度35cm降为25cm、总氨氮0.9mg/L升为2.3mg/L、亚硝酸氮0.6mg/L升为2.5mg/L,COD为43.6mg/L,水质变差。半封闭围隔池可保持水温在罗非鱼的近临界伤害温度13℃或13℃以上,罗非鱼成鱼在野外不搭棚能安全越冬。(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闫童[10](2006)在《根区临界低温下钙与抑制剂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试材,针对日光温室常出现的根区低温问题,用增加营养液Ca~(2+)浓度的方法,研究了根区临界低温(8~10℃)下钙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其主要结果如下:1根区临界低温下,根系活力上升,叶片和根中SOD、POD和CAT活性下降,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相对渗漏率升高,光合能力下降,黄瓜幼苗对NO_3~-、P、K、Ca、Mg、Fe、Mn、Cu、Zn吸收下降。临界低温下,随营养液中Ca~(2+)浓度的升高,根系活力、POD和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OD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相对渗漏率先降低后升高;光合速率小幅回升;K吸收逐渐增加,P、Ca、Fe、Mn、Cu、Zn的吸收先升高后下降,Mg吸收呈直线下降趋势。说明适当增加营养液中Ca~(2+)浓度后,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膜结构,促进矿质元素吸收。2根区低温下黄瓜幼苗叶片和根中质膜Ca~(2+)-ATP酶、H~+-ATP酶,液泡膜Ca~(2+)-ATP酶、H~+-ATP酶活性降低。低温下,随Ca~(2+)浓度的升高根中质膜和液泡膜Ca~(2+)-ATP酶和H~+-ATP酶活性及叶片中质膜和液泡膜Ca~(2+)-ATP酶活性先升高后下降,叶片中质膜和液泡膜H~+-ATP酶活性无显着变化,说明适当增加营养液中Ca~(2+)浓度后,可提高ATP酶的活性减轻低温伤害。3根区临界低温下,黄瓜叶片和根中ABA和CaM含量比对照显着增加。低温下增加Ca~(2+)浓度后,ABA含量降低,CaM含量升高。增加Ca~(2+)浓度基础上添加钙抑制剂EGTA和LaCl_3,ABA含量回升,CaM含量降低。说明低温下ABA含量的增加可能与CaM无关。4根区临界低温下,在增加Ca~(2+)浓度基础上添加钙抑制剂EGTA和LaCl_3,一定程度上,临界低温下钙对黄瓜幼苗的保护作用受到抑制,SOD活性有所回升、POD和CAT活性下降、电解质相对渗漏率增加。(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6-06-16)

临界低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广泛,年产量居世界第一,当前国内外对辣椒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辣椒食品加工、辣椒提取副产物(辣椒色素、辣椒精、辣椒碱)等产品上,而占辣椒干重40%以上的辣椒籽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大量研究表明,辣椒籽中成分复杂,其内含有丰富的油脂、粗纤维、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一种开发价值极高的营养物质。亚临界萃取技术(如丙烷和丁烷)是最流行的技术之一,由于其低萃取压力和高油脂产率,克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缺点。本研究利用亚临界丙烷萃取辣椒籽油,探究辣椒籽的价值和产香机理。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研究美拉德反应在炒制辣椒籽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产物、最终生成物和副反应的变化,以此判断美拉德反应的反应程度。结果表明:作为美拉德反应的反应物的还原糖和氨基酸的含量,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但同时,由于有多糖降解反应的存在,还原糖的含量在一定的区间范围内有小幅增加的趋势;羟甲基糠醛的含量随着美拉德反应的进行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炒籽温度为200°C时,代表烤香味物质的吡嗪类和吡咯类化合物逐渐增加。本实验通过美拉德反应筛选出在160°C条件下炒制20 min的辣椒籽,进行下一步的实验。其次,对亚临界丙烷萃取浓香型辣椒籽油进行了动态监控的研究,将过程按萃取时间划分成为5个阶段,分别测定各个时间段得到的辣椒籽油的萃取率、理化指标、脂肪酸、维生素E和热稳定性,比较各个时间段辣椒籽油的这些数据的异同,为亚临界萃取辣椒籽油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辣椒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亚油酸含量在70%以上,二位脂肪酸由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叁种组成;在动态监控的不同时间段,维生素E的含量变化规律明显,适当缩短提取时间到9 min对油脂中维生素E的含量影响较小;油脂中各有效成分在各时间段内发生不同的变化,可以缩短油脂的提取时间为9 min,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油脂的出油率,并且对油脂中各有效成分影响较小,可以得到品质优良的浓香辣椒籽油。最后,本实验将对辣椒籽油中的残留溶剂丙烷进行着重研究,并采用低温超声的方法进行脱溶,脱溶后的辣椒籽油和原辣椒籽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分析对比,查看脱溶效果并改进脱溶实验方案。结果表明:高温60°C、低功率50 W、长时30 min,是油脂超声脱溶效果最好的条件,在此条件下,通过向辣椒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炒制辣椒籽粉,然后经过超声处理,可以进一步达到脱除残留溶剂的目的,同时,可以较大程度弥补辣椒籽油因超声处理而损失的香气成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临界低温论文参考文献

[1].寇鸿飞.基于临界低温释放民机发动机舱灭火剂浓度测试[J].测控技术.2018

[2].吕斌杰.亚临界低温萃取浓香型辣椒籽油及产香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7

[3].祁鲲.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及前景[C].首届中国亚临界生物萃取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2016

[4].王金顺.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在提取水飞蓟有效成分上的应用[C].首届中国亚临界生物萃取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2016

[5].王金顺.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在面粉行业的应用[J].现代面粉工业.2014

[6].沈惬,王国平,张玙,陈环琴,孙大明.散裂中子源超临界低温氢循环用氢氦换热器设计[J].低温工程.2014

[7]..超临界低温热发电技术可创造千亿市场价值[J].锅炉制造.2014

[8].张昌辉.超临界低温热发电:“余热”收集利器[N].第一财经日报.2014

[9].李凌波,邱德全.罗非鱼成鱼半封闭围隔池近临界低温越冬技术[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0

[10].闫童.根区临界低温下钙与抑制剂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6

论文知识图

+xV2-xO4(0≤x≤0.4)体系的相图低温近临界水提取油页岩中原有沥青实...钙对根区临界低温胁迫下黄瓜幼...黑龙江省出现延迟型冷害临界低温...临界低温弱光下不同类型黄瓜品...钙对根区超临界低温胁迫下黄瓜...

标签:;  ;  ;  ;  ;  ;  ;  

临界低温论文_寇鸿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