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班级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园地蒋德厚

让班级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园地蒋德厚

——对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探讨

蒋德厚江苏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225002

随着新世纪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需要各方面人才。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共性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上,我们重视的是学生共性的教育,忽视甚至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一是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对立起来,只讲全面发展,不讲个性发展,将全面发展解释为平均发展,“门门高分”才是好学生。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能力、独特见解受到抑制、受到压制。作为新时期的实验学校班主任老师应该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正确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一、传统的班级管理观念,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人的一生中,中学阶段是最重要的,它决定着一个人未来发展的潜能。这个时期,如果学生遇到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者,可能会影响甚至改变其一生。因而,担负班级管理主要角色的班主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班级管理理论片面强调管理主体一元化,认为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忽略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这一客观事实。在实践中我们看到:有些好心的班主任,整天忙个不停,眼睛一睁,忙到熄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从不愿也不敢让学生去做,担心学生做不好。他们对学生总是苦口婆心,喋喋不休。结果,既苦了自己,又压抑了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实施学生的自主管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各尽其能,多给学生创造施展各种才能的机会和条件,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多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使学生成长为既符合时代共性要求,又具有鲜明个性、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新人。为社会培养出有个性、有特长、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级管理方式,主要取决于班主任的教育观。在不少班主任的眼里,好学生的标准仍然是成绩好的、听话的、无主见的学生。认为只要成绩好的,一切都好,一俊可以遮百丑,而对那些成绩平平,敢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或者反面意见的学生压制打击,严重摧残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充分发展。班主任与学生长期相处,对每个学生成长的脉络、个性特点以及不足之处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虽然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且可塑性很大,只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正确对待学生,加强学生个体行为的指导,就能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社会是个综合体,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尤其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能否实现。我们学校提出“对学生一生负责,对学生家庭负责,对整个社会负责,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口号,就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要求。班主任应树立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思想,去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必须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重考试科目,轻考查科目”的做法,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努力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班级管理的关键是学生的自主管理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帮助学生创造自信、谦爱和乐观向上的人生,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对素质教育最关键的要求。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学生自我管理,是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措施。管理和自我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其中,管理是自我管理的基础,管理要通过自我管理起作用。要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首先要解决好班主任角色定位的问题。班主任应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活动参谋,是心理医生,是学习的模范,是家庭的亲人形象,是维护少年儿童权利的代言人,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还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根情感纽带能增进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增强班主任的号召力,增强班主任自身的榜样效应,有效地减少和降低贯彻班主任管理意图的阻力和难度。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可以尝试推行“四制”。

1.学生干部轮换制。通过班长民主选举、常任和班委、小干部轮换上岗的形式,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次当干部、为同学服务的机会。

2.班务岗位责任制。集体中的事务,大到运动会这样的重大活动,小到每日的擦黑板、整理讲台、给植物浇水等“鸡毛蒜皮”的小事,要分工到人,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达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集体自己管”。

3.班级文化共建制。通过班风、班歌、班训、标语征集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体验集体文化共建,以产生认同共鸣。

4.常规纪律自检制。对照“班级公约”进行自查自纠,这是纪律教育的基本形式,是他律走向自律的必要手段。通过自主管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主体潜能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标签:;  ;  ;  

让班级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园地蒋德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