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溶出论文_任红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压溶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高压,铝土矿,水化,有机物,氧化铝,溶液,母液。

高压溶出论文文献综述

任红艳[1](2019)在《氧化铝高压溶出套管预热器的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压溶出"作为氧化铝拜耳法生产中重要工序之一,被称为氧化铝生产中的心脏工程。经过将近100年的发展,拜耳法溶出技术已逐步由最初的单罐间断溶出发展为现阶段国内普遍采用的管道化连续溶出。管道溶出设备管径小,比大直径溶出设备"压煮器"较容易实现高温、高压。管道化溶出因具有导热性能好、溶出时间短、产能高、溶出液苛性比值低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套管预热器作为管道化连续溶出技术中的核心设备,工作原理是利用双层管道,内管走矿浆,外管走热源,热量通过管壁传给矿浆,使矿浆得到溶出所需的高温。该文在分析了近10年来国内各大氧化铝厂套管预热器设计、变更、技改、改进等情况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对该设备的设计进行分析,为后续同行业该设备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设计》期刊2019年02期)

李涛,金会心,肖冲,刘虹伶[2](2018)在《高钛铝土矿高压水化条件下Al_2O_3溶出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压水化法处理高钛型铝土矿,从动力学角度来分析溶出过程。经过对试验结果计算、拟合作图,得出铝矿物溶出表观活化能为23.431kJ/mol,溶出过程控速环节为内扩散,表观速率常数k_g=0.6381exp(-23421/RT)。高压水化法溶出高钛铝土矿过程中铝矿物的溶出动力学方程为:1-2/3X-(1-X)~(2/3)=0.638 1 C_(NaOH)~(3.285 87)r~(0.585 31) e~(-23 421/RT)t(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8年10期)

肖冲,金会心,郑晓倩[3](2018)在《高压水化法下高钛铝土矿的溶出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高压水化条件下溶出温度、粒度、搅拌强度以及石灰添加量对高钛铝土矿中Al_2O_3及TiO_2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氧化铝溶出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温度、石灰添加量、搅拌强度、粒度。在下述最佳溶出条件下,Al_2O_3和TiO_2实际溶出率分别为86.52%和5.708%:粒度0.045~0.074 mm、石灰添加量8%、溶出温度290℃、搅拌速度8r/min、溶出时间45min。(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8年01期)

郑晓倩[4](2017)在《高压水化法溶出高钛铝土矿钛的反应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钛铝土矿的开发利用可以大大缓解我国铝土矿供矿危机和矿石品位急剧贫化的趋势,而常规拜耳法溶出高钛铝土矿,由于钛含量高易造成氧化铝溶出率下降等问题难以大规模利用,因此探索高钛型铝土矿的溶出新技术,对我国氧化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高压水化法是针对拜耳法处理高硅铝土矿容易造成大量Al_2O_3和Na_2O损失而提出来的新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在高温、高碱、高分子比的条件下溶出铝土矿。本论文采用高压水化法溶出高钛铝土矿,探索高压水化溶出条件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规律以及钛的反应行为,为高钛铝土矿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高钛铝土矿的矿物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属于一水硬铝石型高钛铝土矿,Al_2O_3含量为51.31%,铝硅比为8.21,TiO_2含量高达7.21%。含钛矿物在矿石中主要以锐钛矿形式在,其次还存在一定量的钛铁矿和少量的板钛矿,锐钛矿以规则或不规则团块形式或包裹形式嵌布在矿石基体中。高压水化法溶出高钛铝土矿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苛性碱浓度、母液分子比等条件的提高,氧化铝溶出效果显着增加,根据试验得到高压水化法的最佳溶出条件为:溶出温度为290℃,苛性碱浓度为360g/L,固含为275g/L,石灰添加量8%,溶出时间为60min,分子比(MR)为30,此时Al_2O_3的实际溶出率达到87.29%,Al_2O_3相对溶出率可达到99.34%,TiO_2残留率为2.74%;与溶出温度为270℃,苛性碱浓度为260g/L,分子比(MR)为3.4的拜耳法条件下仅为77.74%的氧化铝实际溶出率相比,说明高压水化溶出条件有利于缓解钛矿物对氧化铝溶出时的阻碍作用,可进一步提高Al_2O_3溶出率、降低TiO_2在溶液中的残留率。高压水化溶出条件下高钛铝土矿反应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高压水化条件有利于含钛矿物转变为钙钛矿,能缓解TiO_2对铝土矿溶出的阻碍作用,促进水化石榴石的水解,促进生成高铁高硅的水化石榴石,增加了水化石榴石的硅饱和系数,从而降低高压溶出过程的Na_2O和Al_2O_3的损失,有利于提高Al_2O_3溶出率。(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7-06-01)

冯雅丽,刘鹏伟,李浩然,郭成林,吴梦妮[5](2016)在《大洋多金属结核高压低质量分数碱浸过程中SiO_2溶出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综合利用率,对大洋多金属结核碱浸进行预处理研究,考察大洋多金属结核高压低质量分数碱浸过程中Na OH初始质量分数、反应温度、液固比、浸出时间等因素对SiO_2溶出影响,并对高压碱浸脱硅动力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为180℃、质量分数为10%Na OH溶液、液固比为3.0:1.0条件下反应70 min,可制得118.51 g/L的Na2Si O3溶液,其余Na2Si O3以方沸石(Na(Si2Al)O6?H2O)形式析出,SiO_2高压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0.08 k J/mol,遵循化学反应控制的收缩核模型。通过高压低质量分数碱浸可选择性浸出其中的SiO_2,并生成有良好吸附性能的方沸石,而不破坏有用金属元素晶格结构,所得浸渣锰质量分数为30.72%以上。(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7期)

李伟,赵成明,胡晓赟[6](2016)在《熔盐和蒸汽加热方式应用于氧化铝高压溶出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水硬铝石生产氧化铝的溶出工序采用高压溶出工艺,高压溶出的加热方式主要有熔盐加热和高压蒸汽加热两种。熔盐可以在250-550℃范围内作为热载体,溶出使用的高压蒸汽一般是280-310℃。熔盐加热需要建立一套加热系统,而高压蒸汽来自自备电厂的锅炉。通过各方面对比可以得出,高压蒸汽方式更加有优势。(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6年13期)

蔡灿[7](2016)在《拜耳法高压溶出过程中有机物的反应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具有流程短、能耗低、成本低、质量高等优点,但面临着有机物的累积和危害问题。当有机物累积到一定量后会危害氧化铝的正常生产,如降低种分分解率、减小产品粒度等,又由于拜耳循环铝酸钠溶液结构复杂,且其中累积的有机物种类及赋存状态繁杂,因此,去除拜耳法铝酸钠溶液中的有机物是十分复杂又不得不解决的难题。本课题着力于高压溶出过程中有机物的反应行为研究,以探索造成铝酸钠溶液中有机物累积的主要原因和机理,为有机物的去除提供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实际工业应用价值。1.研究了溶出温度、苛碱浓度、碳碱浓度等不同溶出条件下有机物进入铝酸钠溶液中的分布比例,结果表明:溶出温度、苛碱浓度是影响有机物进入铝酸钠溶液最主要的因素,且低温低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高压溶出过程中有机物进入到铝酸钠溶液,从而缓解有机物在循环溶出过程中的累积效率。2.研究了不同循环溶出次数下,有机物进入铝酸钠溶液中的分布比例,结果表明:腐殖酸是造成拜耳循环溶出过程中有机物累积的重要来源,在实验条件下,引进的有机碳百分含量最高能达到50%,约为絮凝剂引入量的5倍。3.研究了不同次数的高压循环溶出过程中有机物的形态转变,结果表明:有机物在铝酸钠溶液中的形态复杂,其中腐殖酸在铝酸钠溶液中累积的有机物能稳定存在且含量较高的有:丁酸、十八酸、十六酸、十四酸、丁二酸、草酸、二丁氧基硅烷、二丁氧丁烷;絮凝剂在铝酸钠溶液中累积的有机物能稳定存在且含量较高的有:吲哚-4-甲酸乙酯、2-乙基-4-苯基噻唑、丁酸、叁异丁基(2-苯基乙氧基)硅烷、1-甲氧基-2-(2-羟基-3,3-二甲基)丁基苯。4.研究了在赤泥沉降过程中添加两种不同有机物的交互实验,分析了赤泥沉降过程对有机物含碳分布比例的影响,以及沉降速率和压缩速率的变化等,结果表明:腐殖酸会恶化赤泥沉降性能,如降低赤泥沉降速率和压缩速率,延长沉降诱导时间等,絮凝剂的沉降效果会因腐殖酸的影响而变差,同时对赤泥沉降性能,如沉降速率、压缩速率等的改变会影响腐殖酸在赤泥浆液液态、固态中的分布比例T(L/S),且这种改变会因铝土矿种类不同而有差异。(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6-06-01)

蔡灿,李军旗,金会心,毛小浩,周伟[8](2016)在《腐殖酸中的有机物在铝酸钠溶液高压溶出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铝酸钠母液中的有机物的形态变化。将腐殖酸加入到铝酸钠母液中进行循环高压溶出,考察腐殖酸中的有机物在1次、5次、10次循环溶出过程中的存在形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腐殖酸中的有机物形态复杂,经过10次循环高压溶出后,最终稳定存在的有丁酸、丁酸丁酯、十六酸丁酯、十八酸丁酯、2-甲基丙酸丁酯、十八烯酸丙酯、二十一烷、二十四烷。研究结果可为铝土矿高压溶出过程中去除有机物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湿法冶金》期刊2016年03期)

张矿伟,雷金辉,罗增勇,颜红明,赵盛萍[9](2016)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高压溶出温度对象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Matlab平台下,利用系统辨识方法中输出误差模型进行辨识建模,确定了氧化铝高压溶出温度模型。通过代数稳定判据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辨识结果表明,辨识所得二阶模型的阶跃响应曲线与现场采集的氧化铝高压溶出器在线温度记录曲线相符合,拟合度为86.27%;辨识模型是合理有效的,能为参数整定、优化控制提供模型依据,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提高了氧化铝溶出率,降低了生产能耗。(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16年03期)

周伟,李军旗,金会心,毛小浩,蔡灿[10](2016)在《腐殖酸在纯碱溶液高压溶出过程中的存在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腐殖酸在纯碱溶液中经多次高压溶出后的溶出液制成萃取液和酯化液,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成分,研究有机物形态。试验结果表明:腐殖酸经高压溶出转变为多种有机物,主要为有机酸,且大多为高碳链形式有机酸,及少量的烷类和酮类有机物;腐殖酸大分子有机物通过高压循环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并逐渐向长链有机酸、烷烃和草酸盐转化,随循环次数增多,烷烃种类也在增加。(本文来源于《湿法冶金》期刊2016年02期)

高压溶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高压水化法处理高钛型铝土矿,从动力学角度来分析溶出过程。经过对试验结果计算、拟合作图,得出铝矿物溶出表观活化能为23.431kJ/mol,溶出过程控速环节为内扩散,表观速率常数k_g=0.6381exp(-23421/RT)。高压水化法溶出高钛铝土矿过程中铝矿物的溶出动力学方程为:1-2/3X-(1-X)~(2/3)=0.638 1 C_(NaOH)~(3.285 87)r~(0.585 31) e~(-23 421/RT)t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压溶出论文参考文献

[1].任红艳.氧化铝高压溶出套管预热器的设计分析[J].有色金属设计.2019

[2].李涛,金会心,肖冲,刘虹伶.高钛铝土矿高压水化条件下Al_2O_3溶出动力学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8

[3].肖冲,金会心,郑晓倩.高压水化法下高钛铝土矿的溶出性能[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8

[4].郑晓倩.高压水化法溶出高钛铝土矿钛的反应行为研究[D].贵州大学.2017

[5].冯雅丽,刘鹏伟,李浩然,郭成林,吴梦妮.大洋多金属结核高压低质量分数碱浸过程中SiO_2溶出行为[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6].李伟,赵成明,胡晓赟.熔盐和蒸汽加热方式应用于氧化铝高压溶出的比较[J].世界有色金属.2016

[7].蔡灿.拜耳法高压溶出过程中有机物的反应行为研究[D].贵州大学.2016

[8].蔡灿,李军旗,金会心,毛小浩,周伟.腐殖酸中的有机物在铝酸钠溶液高压溶出过程中的形态变化[J].湿法冶金.2016

[9].张矿伟,雷金辉,罗增勇,颜红明,赵盛萍.拜耳法生产氧化铝高压溶出温度对象模型的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6

[10].周伟,李军旗,金会心,毛小浩,蔡灿.腐殖酸在纯碱溶液高压溶出过程中的存在形态[J].湿法冶金.2016

论文知识图

群釜高压溶出设备2.3氧化钨浓度...高压溶出工艺流程图高压溶出温度对硫溶出率影响曲...高压溶出生产工艺流程图高压溶出工艺流程图钙钛矿的能谱图

标签:;  ;  ;  ;  ;  ;  ;  

高压溶出论文_任红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