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稻麦产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产量,氮肥,秸秆,小麦,可溶性,性状。
稻麦产量论文文献综述
赵蒙,曾科,姚元林,张敏,杜林岚[1](2019)在《聚脲甲醛缓释肥对太湖稻麦轮作体系氨挥发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尿素和聚脲甲醛缓释肥(MU)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体系氨挥发、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为新型缓释肥料的推广和降低农田氨挥发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小区试验在江苏苏州进行,种植制度为水稻小麦轮作,供试聚脲甲醛缓释氮肥有两个,MU70 (含氮量39%)和MU50 (含氮量40%),供试土壤为潜育型水稻土。除对照外,施氮量稻季为N 270 kg/hm~2,麦季为N 190 kg/hm~2。以施用普通尿素为对照,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100%MU50 (单施缓释肥)、100%MU70、50%MU50 (缓释肥配施尿素)、50%MU70、当地常规(U)和对照(CK)。各处理中缓释肥全部用于基施,尿素分叁次追施。施肥后的第二天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稀硫酸吸收法测定田间氨挥发通量。收获期测产,计算各处理的经济收益。【结果】氨挥发主要发生在稻季,稻季施用MU可降低稻田的氨挥发损失,表现为100%MU50≈100%MU70 <50%MU50≈50%MU70 <U。相比U处理,单施MU可导致水稻减产,而MU配施尿素可保证产量,50%MU50和50%MU70的产量比U处理分别提高了5.7%和3.2%;麦季单施MU处理的氨挥发和产量均显着低于U处理,50%MU50和U处理的氨挥发和产量无明显差异,而50%MU70处理的氨挥发损失高于U处理。稻季和麦季的MU与尿素配施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均高于U处理的,而单施MU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均显着低于U处理的,其中不同的是,稻季50%MU50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比U处理显着提高了8.1%;麦季50%MU70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比U处理的显着提高3%。【结论】综合考虑农学和环境效益,稻麦轮作体系50%MU50的总净收入是30259元/hm~2,相比U处理(30168元/hm~2)差异不大,但前者显着降低了氨挥发损失,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因此,MU50和尿素1∶1配施模式值得在太湖地区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郑继成,张刚,王德建,王灿,曹志强[2](2019)在《稻麦轮作下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和稻田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稻麦轮作体系下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与稻田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影响,通过连续2年盆栽试验研究了两种典型土壤(壤土和黏土)在无秸秆还田、半量秸秆还田、全量秸秆还田3种处理下稻麦产量和稻季土壤溶液DOC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着增加了两种土壤大多数处理的水稻产量,增幅1.6%~11.9%,其中全量秸秆还田的增产效果大于半量秸秆还田(第1年不显着,第2年显着)。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因土壤类型而异,壤土中小麦产量显着增加7.2%~10.6%(第1年)或增产不显着(第2年),但全量秸秆还田和半量秸秆还田处理之间没有显着差异;黏土中小麦显着减产(5.0%~9.3%),其中第2年的全量秸秆还田减产效应显着大于半量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及土壤类型显着影响水稻前期(烤田之前)的土壤溶液DOC浓度,全量秸秆还田、半量秸秆还田分别比无秸秆还田处理平均增加141.7%、61.9%,壤土比黏土平均增加89.6%;间歇淹水之后,所有秸秆还田处理及土壤类型的DOC浓度均迅速降低。总体上,秸秆还田对两种土壤的水稻增产都有利,但对黏土小麦增产不利,秸秆还田显着增加了稻田前期的DOC浓度,间歇淹水可以迅速降低稻田DOC浓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3期)
浦汉春,陈留根,任立凯,秦裕营,梁长东[3](2018)在《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探索不同的基肥-追肥处理组合对稻麦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为高效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稻季基肥深施、追肥水施处理为G1,基肥深施、追肥湿施为G2,基肥面施、追肥水施为G3,基肥面施、追肥湿施为G4;麦季,基肥采用深施和面施两种方式,追肥全为面施,两种处理命名为G1、G2。以不施用氮肥作为对照处理。【结果】同等条件下,基肥深施的增产效果大于基肥面施,且达极显着水平,稻季作物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以G2处理时最高,表现为G2>G1>G4>G3>CK;麦季以G1处理更优。基肥深施能明显提高氮肥偏生产力,水稻对氮肥的偏生产力为35. 4%-37. 3%,小麦的氮肥偏生产力较低,基肥深施和基肥面施处理分别为22. 2%、21. 8%,【结论】基肥深施、追肥湿施对作物具有最佳增产效果,提高氮肥利用率。(本文来源于《广西农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杨和川,樊继伟,任立凯,秦裕营,梁长东[4](2018)在《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6~2017年在江苏连云港市研究了水稻-小麦轮作体系下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作物产量及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其产量构成因素;水稻的最适栽植规格为25 cm×13 cm,最适施氮量为300 kg/hm~2;小麦的最适播种量为375 kg/hm~2,最适施氮量为315 kg/hm~2;增加种植密度能够有效降低农田地表径流氮流失量和氮流失率,提高作物的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农田地表径流水体氮流失量显着上升,氮流失率出现减小的趋势,且作物的氮肥偏生产力逐渐下降。(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宋广鹏,孙新素,何瑞银,卞新民,陈长青[5](2018)在《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对稻麦轮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秸秆还田新模式,研究设计了机器开沟、秸秆集中沟埋还田模式。通过研究秸秆沟埋还田下土壤理化特性和作物生长特征,为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的推广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秸秆沟埋还田较常规还田方式降低了小麦季土壤容重,对水稻季土壤容重影响不明显;无论水稻季还是小麦季,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土壤性质的改变,对稻麦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显着提高了小麦茎蘖数和水稻株高,水稻株高随着沟埋还田深度的提升而提高。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秸秆机械沟埋还田能显着提高小麦和水稻产量,以开沟深度20 cm秸秆还田产量增加最为明显,小麦产量较常规秸秆还田方式增加23%,水稻产量增加11%,增产效果较为显着。综合来看,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较常规秸秆还田更具优势,开沟20 cm深度还田综合效益最高,具有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8年03期)
柴凯斌[6](2018)在《秸秆还田对稻麦系统作物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估秸秆还田对稻麦系统净生态系统经济效益(NEEB)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量水平对稻麦系统土壤还原性状态、功能微生物丰度、温室气体排放、作物产量试验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包括4个处理,分别为上季作物秸秆不还田、1/3秸秆还田、2/3秸秆还田和秸秆全还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秸秆还田量增加,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和活性还原性物质随之增加;全量还田处理还原性物质总量和活性还原性物质总量较秸秆不还田、1/3还田和2/3还田处理分别提高了43%、17%、23%和48%、49%、18%;秸秆还田显着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2)秸秆还田显着影响土壤甲烷和氧化亚氮相关微生物基因丰度。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中产甲烷菌基因(mcrA)丰度,较之秸秆不还田、1/3还田和2/3还田处理分别增加了27%、29%和15%,但对甲烷氧化菌(pmoA)丰度影响不显着。秸秆还田显着减少了氧化亚氮相关功能基因丰度,较之秸秆不还田、1/3还田和2/3还田处理,秸秆全量还田处理AOA丰度分别降低了8%、15%和5%;AOB丰度分别降低了18%、11%和4%;nirK丰度分别降低了13%、12%和7%;nirS丰度分别降低了20%、5%和6%。(3)甲烷(CH_4)排放主要发生在稻季,其峰值出现在返青期和幼穗分化期。秸秆还田显着提高了CH_4排放。与不还田处理相比,1/3秸秆还田、2/3秸秆还田和秸秆全还田处理CH_4排放量分别提高了26%、21%和60%;氧化亚氮(N_2O)排放主要发生在每次施肥后,秸秆还田量显着降低了氧化亚氮的排放。与不还田处理相比,1/3秸秆还田、2/3秸秆还田和秸秆全还田处理N_2O排放量分别降低了18%、39%和38%;(4)秸秆还田显着增加作物产量,不还田处理下作物产量较之其他叁个处理分别低了6.7%~9.4%,但还田量间的作物产量无显着性差异;(5)秸秆还田显着影响NEEB,表现为不还田处理<全量还田处理<1/3还田和2/3还田处理;1/3还田和2/3还田处理较全量还田处理分别提高了12.5%和3.5%;综上所述,1/3上季作物秸秆还田具有较高作物产量、较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和较高NEEB,是目前较好的一种秸秆还田方式。其不仅增加了农业经济收益、缓解了全球变暖趋势,还增加了土壤肥力、保护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有助于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刘威,熊又升,徐祥玉,黄修荣,贺文杰[7](2018)在《减量施肥模式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化肥高效施用和零增长目标,采用稻麦轮作两季作物大田试验,探讨不同减量施肥模式对轮作体系周年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置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以及等养分条件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LF1)、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基础上减20%化肥N增施氮肥增效剂(LF2)、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基础上减20%化肥P增施磷素活化剂(LF3)以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基础上减20%化肥N+减20%化肥P增施氮肥增效剂+磷素活化剂(LF4),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CF)相比,LF2处理的稻麦周年产量显着提高了7.6%,LF4处理的稻麦周年产量显着降低了6.2%,LF1和LF3处理对稻麦周年产量影响不显着;LF2处理能够显着增加周年氮、磷、钾素的偏生产力以及氮、磷素的吸收效率,LF4处理显着提高了周年氮、磷素的偏生产力和氮素的吸收效率同时也显着减低了钾素的偏生产力,LF1处理仅显着提高了周年氮素的利用效率,而LF3处理对周年氮、磷、钾素的养分利用效率各指标均无显着影响。综合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基础上减少20%化肥N增施氮肥增效剂(LF2)模式有利于协调作物养分吸收和提高产量,可作为长江中下游相似生态区域稻麦轮作种植减肥增效的优选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超[8](2018)在《不同CO_2浓度升高水平对稻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导致大气中的CO2浓度逐渐增加。大气中的CO2浓度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 μmol·mol-1上升到当前的409 μmol·mol-1。在温室气体排放中等稳定化情景下,2100年大气CO2浓度预计达到538~670 μmol·mol-1。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领域之一,粮食产量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稳定。为进一步探究不同CO2浓度升高水平主要粮食作物的影响,本论文以水稻(南粳9108)和冬小麦(扬麦22)为实验材料,利用由12个开顶式气室组成的不同CO2浓度调控系统开展田间试验。2016年水稻和2017年小麦生长季CO2浓度设置为:背景大气(CK),CO2浓度升高40μmol·mol-1(CK+40)和CO2浓度升高2001μmol·mol-1((CK+200)叁个水平;2017年水稻生长季,CO2浓度设定为:背景大气(CK),CO2浓度升高80μmol·mol-1(CK+80)和CO2浓度升高200μmol·mol-1(CK+200)叁个水平。每种处理各有四个重复。研究水稻和小麦光合特性、生长状况和产量对不同CO2浓度升高水平的响应,对于指导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以及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确保粮食安全具有一定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在2016水稻生长季和2017小麦生长季,CK、CK+40和CK+200处理水稻和小麦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均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即在较低光照强度(CO2浓度水平)下呈近似直线上升,随后缓慢升高,最后达到饱和状态下趋于稳定。2016年和2017年水稻生长季,CK+200处理净光合速率较CK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即长期处于高浓度CO2处理,水稻产生了光合下调现象。对于2017年小麦生长季,CK+200处理较CK处理没有出现光合下调现象。2016年水稻生长季的光响应参数,CK+200处理增加了的Pn-max;对于CO2响应参数,CK+200处理降低了 Psat和CE。2017年小麦生长季的光响应参数,CK+200处理增加了 Q、Pn-max、Ic和Rd;对于CO2响应参数,CK+200处理的Psat、CE、CCP和Rp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16年水稻和2017年小麦生长季,与CK处理相比,CK+40和CK+200处理增加了水稻和小麦的株高和茎蘖数。2017年水稻生长趋势发生了变化,茎蘖数表现为CK+80>CK+200>CK。不同CO2浓度升高水平使水稻和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叶片氮含量降低,且CO2浓度越高,叶片氮含量下降就越多。2016年水稻,CK、CK+40和CK+200处理下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氮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高浓度CO2浓度处理增加了水稻叶片的光合氮素利用效率。2017年小麦,CK、CK+40和CK+200处理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氮含量无相关性。不同CO2浓度升高水平增加了水稻和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生物量。对于2016年水稻和2017年小麦,CO2浓度处理越高,各个器官生物量增加就越大。2017年水稻,CK+80处理生物量较CK+200处理增大。对于2016年水稻和2017年小麦生长季,CK+40和CK+200处理均增加了稻麦千粒重、穗粒数,提高了稻麦的产量;此外,CO2浓度升高也导致水稻空瘪粒增多,且CO2浓度越高,空瘪粒也越多。2017年水稻,CK+200处理较CK产量降低。2016和2017年水稻生长季,不同CO2浓度升高水平均降低了水稻的收获指数;2017年小麦生长季,CK+40和CK+200增加了小麦的收获指数。(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5-01)
朱萍,顾艾节,王华,顾建芹[9](2018)在《稻麦秸秆连续还田配施腐熟剂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秸秆还田的利用效率,从2010年起,分别在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柘林镇和庄行镇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秸秆连续还田配施腐熟剂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麦秸秆连续还田5年后,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处理和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4.1 g∕kg和2.2 g∕kg,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45 mg∕kg和34 mg∕kg;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处理和秸秆还田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717 kg∕hm~2和814 kg∕hm~2,增产7.79%和8.84%。可见,秸秆连续还田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增加水稻产量,秸秆连续还田配施腐熟剂具有促进秸秆分解的作用,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和水稻产量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叶为发[10](2018)在《沿江麦区稻麦连作条件下不同播期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稻(机插)—麦连作种植条件下不同播期对水稻生育进程、个体/群体发展形态生理关键指标、光温资源匹配利用等的影响及其变化特点进行研究,构成稻麦周年高产及其资源高效利用同步模式,为稻麦两熟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白湖稻区武运粳24高产栽培,最佳播期在5月15—20日,机插秧行株距30 cm×14 cm,基本苗70.5万~94.5万株/hm~2,一般栽后20 d要根据群体动态调查结果及时进行搁田,高峰苗控制在450万株/hm~2左右。(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稻麦产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阐明稻麦轮作体系下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与稻田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影响,通过连续2年盆栽试验研究了两种典型土壤(壤土和黏土)在无秸秆还田、半量秸秆还田、全量秸秆还田3种处理下稻麦产量和稻季土壤溶液DOC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着增加了两种土壤大多数处理的水稻产量,增幅1.6%~11.9%,其中全量秸秆还田的增产效果大于半量秸秆还田(第1年不显着,第2年显着)。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因土壤类型而异,壤土中小麦产量显着增加7.2%~10.6%(第1年)或增产不显着(第2年),但全量秸秆还田和半量秸秆还田处理之间没有显着差异;黏土中小麦显着减产(5.0%~9.3%),其中第2年的全量秸秆还田减产效应显着大于半量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及土壤类型显着影响水稻前期(烤田之前)的土壤溶液DOC浓度,全量秸秆还田、半量秸秆还田分别比无秸秆还田处理平均增加141.7%、61.9%,壤土比黏土平均增加89.6%;间歇淹水之后,所有秸秆还田处理及土壤类型的DOC浓度均迅速降低。总体上,秸秆还田对两种土壤的水稻增产都有利,但对黏土小麦增产不利,秸秆还田显着增加了稻田前期的DOC浓度,间歇淹水可以迅速降低稻田DOC浓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稻麦产量论文参考文献
[1].赵蒙,曾科,姚元林,张敏,杜林岚.聚脲甲醛缓释肥对太湖稻麦轮作体系氨挥发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2].郑继成,张刚,王德建,王灿,曹志强.稻麦轮作下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和稻田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3].浦汉春,陈留根,任立凯,秦裕营,梁长东.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J].广西农学报.2018
[4].杨和川,樊继伟,任立凯,秦裕营,梁长东.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8
[5].宋广鹏,孙新素,何瑞银,卞新民,陈长青.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对稻麦轮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8
[6].柴凯斌.秸秆还田对稻麦系统作物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8
[7].刘威,熊又升,徐祥玉,黄修荣,贺文杰.减量施肥模式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8
[8].刘超.不同CO_2浓度升高水平对稻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9].朱萍,顾艾节,王华,顾建芹.稻麦秸秆连续还田配施腐熟剂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18
[10].叶为发.沿江麦区稻麦连作条件下不同播期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