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知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个人知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人知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知识,个人知识管理,案例,教师,馆员,指导性,共同体。

个人知识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学峰[1](2019)在《做好个人知识管理储备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作为知识工作者的青年教师,只有主动了解个人知识管理的理念,逐步提高个人知识管理的意识,熟练使用个人知识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提高个人知识管理的能力,才能真正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促进新思维、新融合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9年31期)

赵政廷[2](2019)在《译者个人知识管理(PKM)在专利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大数据信息搜索与管理的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知识一直是各类译者能力模型中重要的组成模块。译者在大数据时代并不缺乏信息查证工具,但面对专业要求较高的专利文献翻译,查证得来的碎片化信息难以形成体系,无法帮助译者克服翻译难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基于现有专利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聚焦个人知识管理理论,并结合信息时代的翻译技术,提出PKM教学法,以期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高效、合理地获取和内化背景知识。(本文来源于《外语电化教学》期刊2019年05期)

王一军[3](2019)在《大学个人知识:超越“高深学问”的学习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对大学的社会认知把"高深学问"看成是大学的天然属性。随着知识的演化与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加快,大学"高深学问"课程体系面临质量危机,寻求基于"高深学问"的"个人知识"建构是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在一般知识论中,个人知识被理解为主体在认识实践中将个人观念、价值取向以及实际需要投射于知识之中,并寻求自身的解放;在意会认知理论中,个人知识只是对科学知识性质的一种表达,强调知识的个人性、意会性和信念性;在社会行动理论中,个人知识是个人所掌握的分散的、在行动中生成于特殊情势下的知识。学生个人知识建构,包括主体解放的旨趣、意会认知的方法和行动学习的过程。旨在建构"大学个人知识"的学习向度,需推动学生成为自我探险者、建构学习共同体、服务学生的行动学习。(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葛天博[4](2018)在《法官个人知识对指导性案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导性案例从其发生的根源上讲,是法官个人知识的实践之果,适用案例的裁判规则是法官个人司法经验理论化的产出过程,而以指导性案例作为依据的判决理由,则是法官与案件参与人经过司法信息博弈后得出的共识。法官个人知识的地方性决定了指导性案例的有限适用半径。当个性化的已决案件被转化为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参照案例时,既简约了原本案例内涵,又扩大了适用外延。虽然指导性案例有利于实现同案同判,然而参照案例实现的形式正义并不能确保实质正义也得到实现。为了从根本上破解法律适用难以统一的症结,最高人民法院正有序推进的指导性案例、参照性案例与司法解释型案例的多层次案例体系建设,倒不失为经得起历史叩问的司法能动性改革。(本文来源于《人大法律评论》期刊2018年03期)

陈小玲[5](2019)在《基于文化建设的图书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提高馆员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阐述个人知识管理的概念,结合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馆员在书库文化建设背景下的个人知识管理现状,提出馆员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践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科技》期刊2019年17期)

陈战宾[6](2019)在《面向个人知识结构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概述了个人知识结构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现状,包括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参考咨询服务模式、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模式等;阐述了面向个人知识结构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包括用户个人知识价值的实现、图书馆员知识信息的应用、以数字共享平台为载体的知识服务等。最后,提出了面向个人知识结构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实施途径,即面向个人读者构建个性化知识服务平台、培养"一对一"个人知识服务的图书馆馆员、建立个人知识成果共享机制、成立面向个人读者的学科专家服务中心。(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唐衍军,蒋煦涵[7](2019)在《审计师个人知识获取与审计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3—2016年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审计师个体隐性知识获取为视角探讨审计质量的提高路径。研究发现,审计师个体知识获取度越高,积累的审计隐性知识越多,审计项目的质量就越高;审计师学历水平越高,其隐性知识获取能力越强,随着执业"干中学"隐性知识的获取与积累,审计质量的提升效果更为显着;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中的利润分享机制,能够对合伙人的专用性投资与隐性知识获取产生有效激励,随着隐性知识获取度的提高审计质量的提升效果更为显着。因此,建议审计行业注重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会计师事务所应完善以利润分享为核心的治理机制,审计师个人则应投身审计执业实践、创新知识、磨砺技能,以提高审计质量。(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2019年15期)

郑小军,莫葵凤,杨上影,黎育松[8](2019)在《工具与技巧:职业院校教师如何提升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下篇)》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职业院校教师选用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过程中存在"贪多、滥用、误用、追新、跟不上形势、缺乏灵活性、不注重经济性"等误区,总结提出"扬长避短、互补配合、灵活组合,学得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减轻负担,提升创造性,促进发展,契合性,整合性,进阶性,适时更新"等原则,阐述了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分类、功能特点及适用范围,分享了个人知识管理常用工具的运用技巧。(本文来源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艳闽[9](2019)在《MOOC学习者特征与学习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它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和组织变革的根本动力。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大数据让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知识的迭代和更新达到了新的高度。人类面临着新的挑战: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教师作为教育传播的主体,自身要学会使用互联网迭代升级自己的知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互联网+时代”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开端,教师应拓展“互联网+”MOOC理念,根据互联网+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可以让教师突破时间、空间,资源等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而越来越多的MOOC应用于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验证《“互联网+”时代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课程的执行效果,对MOOC学习者特征与学习效果进行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质性分析法与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对学习者的行为数据、课程后台数据、课堂讨论区数据、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梳理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以《“互联网+”时代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慕课为例,提出研究问题:这门课程对学习者是否有帮助?课程对学习者的帮助程度如何?学习者对这门课程的需求是什么?第二,界定相关概念,阐述相关理论基础,为论文提供理论依据。第叁,对《“互联网+”时代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课程进行概述,包括课程简介、课程内容框架、基本数据总述。第四,对MOOC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包括学习者人口统计学数据统计、学习者学习行为数据、学习者特征聚类分析——以15个聚类指标,运用K-means聚类算法,聚类为叁种类型的学习者、由学习者行为数据分析得出一些相关的结论。第五,对学习效果的分析,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课堂讨论区中学习者的课程学习收获与课程设计建议的帖子内容进行分析,得到学习者收获分为浅层、中层、深层的收获;得到对该门课程的相关改进策略与建议,包括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资源的设置、考核机制的设置、以及互动机制的设置。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课程的结课问卷进行学习收获的分析,得到学习者的学习情况。第六,将学习者特征与学习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即学习者的性别、学习者的年龄、学习者是否参加期末考核、视频观看次数、重复观看视频次数、浏览文档次数、点击讨论次数、参加测验次数、在线时长、主题帖数、回复帖子数1、评论帖子数、参与总数、被顶次数、回复帖子数2、被赞数等与课程成绩的相关性分析。第七,提出研究结论,这门课程对学习者是有帮助的;课程对于学习者的帮助程度是不同的;了解到学习者对于课程的需求情况。同时也提出了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基于以上研究,最终的目的是促进课程的优化与迭代,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类MOOC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与借鉴。(本文来源于《南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李秋生[10](2019)在《中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微信小程序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身处知识的海洋,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信息爆炸与信息超载并存的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有效管理好个人知识,利用好知识的巨大价值,将会影响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对学习情感动机薄弱、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中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本文研究目的就是通过技术工具帮助中学生做好个人知识管理,加强个人知识管理意识,培养知识管理的习惯,构建个人知识生态体系,提升个人学习的效率。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发现针对中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有着较大的研究价值。首先从联通主义、知识转化理论、知识生态学等理论的精华思想出发,通过分析对比当前各个平台、各种形式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的优势与不足,再结合中学生个人知识管理需求问卷和访谈结果,利用当前热门的、方便快捷、互联互通的微信小程序设计和开发一款针对中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知识工具。通过可行性分析、案例分析、需求分析等前期分析,再搭建好开发环境,选定合适的开发技术,进行详细的功能设计和开发,所设计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系统登陆模块、学科知识模块、添加笔记模块、个人模块,其中每个模块里又有一些具体的功能。这样基本实现了中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小程序。接着,利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形式,主要对中学生使用微信小程序后的体验进行了调查,并基于此进行应用效果分析。基于知识转化、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等理论,以知识管理成熟度五阶段即知识无序、知识反应、知识意识、知识确认和知识共享为基础维度,结合学生使用、小程序功能等实际情况将调查问卷和访谈设计为五个方面:知识管理概念、知识管理体系、知识认识程度、知识利用效果、知识共享。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在中学生使用小程序前,大部分中学生处于知识反应阶段,部分学生对知识管理有一定的认识也有简单的知识管理行为,但基本不知道如何利用好技术工具管理相关知识,也不懂如何更好的分享知识。而使用中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微信小程序后,大部分学生能够进入知识确认阶段甚至知识共享阶段,而微信平台,也使得知识分享变得更加容易。这样,通过微信小程序的开发与应用基本达到了本文的帮助中学生做好个人知识管理,提升个人学习效率的研究目的。(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5-30)

个人知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知识一直是各类译者能力模型中重要的组成模块。译者在大数据时代并不缺乏信息查证工具,但面对专业要求较高的专利文献翻译,查证得来的碎片化信息难以形成体系,无法帮助译者克服翻译难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基于现有专利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聚焦个人知识管理理论,并结合信息时代的翻译技术,提出PKM教学法,以期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高效、合理地获取和内化背景知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人知识论文参考文献

[1].王学峰.做好个人知识管理储备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J].高考.2019

[2].赵政廷.译者个人知识管理(PKM)在专利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大数据信息搜索与管理的教学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2019

[3].王一军.大学个人知识:超越“高深学问”的学习向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

[4].葛天博.法官个人知识对指导性案例的影响[J].人大法律评论.2018

[5].陈小玲.基于文化建设的图书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策略[J].中国高新科技.2019

[6].陈战宾.面向个人知识结构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9

[7].唐衍军,蒋煦涵.审计师个人知识获取与审计质量[J].会计之友.2019

[8].郑小军,莫葵凤,杨上影,黎育松.工具与技巧:职业院校教师如何提升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下篇)[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9].刘艳闽.MOOC学习者特征与学习效果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

[10].李秋生.中学生个人知识管理微信小程序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标签:;  ;  ;  ;  ;  ;  ;  

个人知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