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论文_高新蕾,陈锦英,葛新,高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肠,肾盂肾炎,免疫,蛋白,链式反应,模型,大肠杆菌。

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论文文献综述

高新蕾,陈锦英,葛新,高鹏[1](2014)在《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毒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UPEC)毒力因子的致病性,为研究UPEC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方法扩增41株UPEC菌株和40株健康人粪便分离的大肠埃希菌6种毒力因子基因。取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A、B、C 3组,A、B组分别用UPEC J96和E.coli K-12p678-54(无菌毛株)菌液经尿道逆行感染,C组为空白对照,经尿道注入无菌PBS。感染5d后比较3组小鼠尿液和肾脏菌落计数(RCD)以及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PCR检测UPEC和健康人粪便分离大肠埃希菌6种毒力因子基因papC、fimH、hly、cnf1、aer和R049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2.50%,53.66%和5.00%,63.41%和10.00%,34.15%和5.00%,60.98%和35.00%,40.00%和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组(UPEC J96感染)小鼠尿液和肾组织培养均有细菌生长(细菌鉴定为papC阳性),菌落计数RCD值绝大多数>3+;B组(E.coli K-12p678-54感染)小鼠中有1只尿液和肾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细菌鉴定papC阴性),菌落计数为1+。C组(空白对照)小鼠尿道与肾脏均无细菌生长。A组与B组小鼠尿道和肾脏RCD均值(x±s)分别为4.25±0.707、5.75±1.669和0.125±0.354、0.125±0.3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病理检查A组有4只小鼠肾组织出现较为明显的炎症变化,B组肾组织未发现明显病变,C组肾组织结构清晰,无病理变化。结论 6种毒力因子与UPEC致病性相关,建立的UPEC感染小鼠模型对UPEC致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4年07期)

葛新,董杰,陈锦英,姚萍,谷超[2](2009)在《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对不同细胞感染能力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UPEC)与尿路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阐明泌尿道感染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UPEC132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人肾癌细胞(Ketr-3细胞)和膀胱癌细胞(EJ细胞),比较细菌对3种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结果表明,UPEC132对上述3种细胞均能黏附与侵袭,其黏附率分别为(49.20±7.55)%,(55.22±4.09)%和(73.20±5.26)%,侵袭指数分别为(2.61±0.32)×10-3,(3.00±0.34)×10-3和(3.25±0.20)×10-3.UPEC132对EJ细胞的黏附率高于另外2种细胞(P<0.05),对EJ细胞的侵袭指数与Ketr-3细胞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高于Vero细胞(P<0.05).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P血型抗原物质,表明3种细胞均存在P菌毛受体,以EJ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布最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直接观察到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UPEC132/pSELECT-GFP对EJ细胞的侵袭.由于UPEC132对EJ细胞的黏附能力最强,并直接证明具有侵袭性,因此选择EJ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为进一步研究UPEC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9年11期)

姚萍,陈锦英,葛新,田永琴,李力[3](2007)在《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对细胞的粘附及侵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UPEC)132对细胞的粘附和侵袭能力。方法:对比致病菌株UPEC132及无菌毛代表菌株E.coli K-12 p678-54对Vero、Ketr-3及EJ细胞的粘附率、粘附指数和侵袭指数。结果:E.coli K-12p678-54对此3种细胞无粘附无侵袭,而UPEC132对其有明显作用,可致细胞形态明显改变直至死亡。UPEC132对Vero、Ketr-3及EJ细胞的粘附率分别为(61.44±3.21)%、(55.22±4.09)%和(58.67±5.1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对3种细胞的粘附指数分别为1.44±0.06、1.74±0.09和2.27±0.18,有显着性差异(P<0.05)。UPEC132对EJ和Ketr-3细胞的侵袭指数分别为(3.25±0.20)×10-3和(3.00±0.34)×10-3,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均高于对Vero细胞的侵袭指数[(2.61±0.32)×10-3,P<0.05]。结论:UPEC132对Vero、Ketr-3、EJ细胞均有粘附和侵袭能力,其中对EJ细胞的粘附能力最强,侵袭力也较Vero细胞强,可利用该细胞深入研究UPEC132的毒力及致病机制。(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宋立学,陈锦英[4](2006)在《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132基因组DNA消减文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132株(UPEC132)与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标准株MG1655的基因组DNA消减文库。方法:分别提取UPEC132与MG1655的基因组DNA,经RsaⅠ酶切成为大小200~800bp的片段,一部分与接头连接作为tester,和未与接头连接的酶切片段(driver)进行2次消减杂交及2次抑制性PCR后将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DNA消减文库,并转化给大肠埃希菌TOP10构建消减文库。结果:文库扩增后得到139个克隆,经PCR法快速测定,均得到200~800bp的插入片段。结论:所构建的基因组DNA消减文库为进一步筛选UPEC132中与致病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郑铃,洪新如,邵青松,陈锦英[5](2005)在《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黏附素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产物抗原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构建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 (UPEC) P菌毛黏附素 Pap G重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 ,检测该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 方法 设计并合成一对 P菌毛 Pap G黏附素结构基因的 PCR扩增引物 ;筛选、鉴定重组质粒。以 IPTG诱导 Pap G与 GST重组融合蛋白表达 ,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后用 Western blot分析。 结果 成功地构建 pap G结构基因重组表达载体 ,所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 6 3k D,可为 UPEC P菌毛多克隆抗体所识别。 结论 所获得的 Pap G- GST重组融合蛋白纯化产物保持了天然抗原性 ,可用于疫苗研制及其他免疫学研究。(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郑铃,洪新如,陈豪,郑秀芬,陈锦英[6](2004)在《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粘附素重组蛋白诱导小鼠免疫应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获得UPECP菌毛粘附素PapG重组蛋白纯化产物,研究其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的PapG疫苗及免疫学研究创造条件。方法GST-PapG重组蛋白经诱导表达和亲和层析纯化后接种于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免疫血清的抗体效价,以血凝抑制试验测定其免疫反应性。结果重组蛋白纯化产物可诱导小鼠产生针对PapG粘附素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显着升高,而且具有较强的血凝抑制作用。结论GST-PapG重组蛋白纯化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于UPEC抗粘附候选疫苗的筛选和进一步的免疫学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期刊2004年10期)

何立群,龚学忠,郑平东,杨践[7](2004)在《改良法大肠埃希菌制备的急性肾盂肾炎大鼠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肾脏或输尿管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辅以膀胱内注射细菌,一直是国内外制备急性逆行性肾盂肾炎模型的主要方式。按此种方法,在国内有专家首先报道了较低浓度(1 0 4 ml)大肠杆菌(E .coli)感染造成的急性肾盂肾炎(APN)大鼠模型,而国外的文献多在1(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医学杂志》期刊2004年03期)

郑铃,洪新如,陈豪,刘超斌,陈锦英[8](2004)在《P菌毛粘附素在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对小鼠尿道上行感染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比较2株具有不同P菌毛粘附素(PapG)的同血清型UPEC和1株无菌毛大肠埃希菌对小鼠泌尿道上行感染性的差异,探讨粘附素在UPEC尿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17PEC尿道内接种形成BALB/c小鼠尿道上行感染;观察尿液、肾脏剖面的菌落计数和肾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具有P菌毛的UPEC菌株感染之小鼠,在其尿液和肾剖面培养出大量原感染菌,肾组织呈现中、重度急性肾盂肾炎的病理改变;不同P菌毛粘附素的UPEC感染的菌落计数、肾脏病理改变严重度无显着性差异;无菌毛大肠埃希菌感染之小鼠,其尿液和肾剖面只有少量原感染茵生长,肾组织为轻至中度急性炎症改变。结论具有不同粘附素之P菌毛在介导UPEC致小鼠上行性急性肾盂肾炎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无菌毛大肠埃希菌亦可导致小鼠肾脏炎性改变。(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期刊2004年06期)

郑铃[9](2003)在《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粘附素基因papG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尿道是最常见的细菌感染部位之一,85%以上的泌尿道感染由大肠埃希菌所致。这类大肠杆菌(致肾孟肾炎大肠埃希菌,UPEC)具有很强的泌尿道粘膜上皮细胞粘附能力。位于其表面的P菌毛能与人体泌尿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细菌粘附定植于粘膜细胞上,是UPEC一个重要的毒力因子,而介导菌毛粘附作用的关键因子是位于菌毛尖端顶部的粘附素PapG。由于:1.不同粘附素虽然有很高的保守性,但仍存在叁种型别,各型有着不同的地区性分布、易感群体或部位,所导致的临床病症或表现也不尽相同;2.粘附素占菌毛全部蛋白的比例极少,很难直接从细菌获取能够激发宿主免疫反应的抗原量;在生物合成及转运过程中又极易被细菌周浆蛋白酶所降解,这些都给粘附素蛋白的抗感染免疫等研究造成了很大障碍。因此,本研究首先对天津地区分离的UPEC132株粘附素基因papG进行分型鉴定,然后通过基因克隆成功地构建GST-papa132稳定表达菌株并获得重组蛋白,在此基础上初步观察了融合蛋白诱导免疫应答及免疫保护的作用。 第一部分UPEC132粘附素基因papG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依据PapG受体结合特性的不同,目前已发现叁种类型PapG粘附素,其中Ⅱ型PapG的UPEC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迄今已报道Ⅱ型PapG可与F7-2、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F10和Fll等血清型的P叩A联合出现,但尚未见n型P叩G与其它类型P即A共同存在于同一菌毛的报道。 在这一部分工作中,先以不同引物的两种PCR扩增,证明了天津地区分离株UPEC 132的paPG为n型粘附素基因。全基因序列分析表明,UPEc 132paPG全基因核普酸序列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与Fll血清型的UPECI八2的同源性分别达98.6%和98.5%,而与F13血清型的uPEcJ%株I型p叩G同源性分别为57.1%和45.9%,这为UPEC132的p即G为n型粘附素等位基因提供了证据。结合先前工作已证实的UPEcl32的P菌毛为F13血清型,表明该株P菌毛的PaPG为11型而P即A为F13型。 另外,与uPEcIA21I型粘附素全基因序列比较,p叩G 132全基因存在11处点突变和1处连续叁个核昔酸的缺失突变。这些突变分别为:(1)7处同义突变;(2)在特异性受体结合域和P即D蛋白作用区内各存在2处错义突变;(3)由于连续叁个核昔酸的缺失突变,PaPG132蛋白较P即GIAZ少一个氨基酸残基。 总之,本工作首次报道了:1.本地区UPEC感染株的菌毛组合为n型PaPG与F13型P即A,与迄今所发现的所有uPEc菌毛组合均不相同;2.本工作表明,uPEcl犯paPG全基因与国外同型粘附素(p即Gl八2)之间存在4处点突变、7处同义突变和一个3联密码子缺失。这种菌毛亚单位蛋白的组合方式和基因型的生物学意义虽还不十分明了,但为进一步的基因表达和免疫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UPEC132 papG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与分析 菌毛介导细菌粘附、定植于宿主粘膜上皮表面,是细菌致病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尽管菌毛主要亚单位的抗原性是可变的,但与粘附作用相关的次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要亚单位却是高度保守的,后者为粘附素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可能。在粘附素蛋白中,PaPG是介导菌毛与P血型红细胞表面Gai(al一)Qai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关键成份,也是疫苗的最佳作用靶点。为了克服PaPG在菌毛中含量低不易诱导抗体以及合成过程中易被降解的问题,本部分工作采用融合蛋白的形式尝试uPEc132粘附素基因paPG的表达,即以pGEX.ZT为载体,使paPG结构基因与谷肤甘肤s一转移酶(GsT)基因共表达,构建GsT-PaPG稳定表达株以获得重组蛋白,为进一步PaPG粘附素的免疫学研究创造条件。 本工作中,首先设计符合pGEx一ZT阅读框和酶切位点要求的引物,PcR获得papG132结构基因扩增产物并克隆入pGEX-ZT质粒载体.重组质粒转化Ecoli JM109后在IPTG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SDS一PAGE电泳表明其分子量约为62.95kD:ELISA检测表明与UPECJ%P菌毛特异性抗血清存在交叉反应,提示虽然PaPG132与PaPGJ%之间的同源性仅45.9%,但这两型粘附素之间仍具有部分共同的抗原决定簇或表位。这一特点提示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或表位所形成的抗体更具特异性。 携带重组质粒的菌株保存半年并传代20次后,再如法以IPTG诱导仍可获得相同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表明该融合蛋白在E.coli JM109中的表达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组蛋白表达量约为240“岁每1 0ml细菌培养物,其中可溶性产物约为90“岁每loml细菌培养物,占38%左右。 总之,本阶段工作成功地以GsT融合蛋白方式建立了P菌毛P即G粘附素的稳定表达体系,并获得了纯化的GsT一P即G重组蛋白。这为进一步的抗原性分析等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菌毛粘附素的表达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第叁部分UPEC132粘附素蛋白免疫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本部分在成功地表达了GST二auG融合蛋白并获得纯化的GST,PanG重组蛋白的基础上,初步观察了融合蛋白激发兔疫反应及免疫保护的作用。主要结果有:1.应用该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2.经重组蛋白诱导兔疫应(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03-06-01)

吴庆刚[10](2003)在《国内分离的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papA和papG基因分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肠埃希菌为其主要致病菌,导致上行性尿路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大多具有P菌毛,称为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UPEC)。编码P菌毛的粘附基因群(pap)位于UPEC的染色体上,由11个基因组成,其中papA编码P菌毛的主要菌毛结构亚单位,papG编码P菌毛尖端与尿道上皮细胞表面受体Gal-Gal结合的真正粘附素。近年来,UPEC papA和papG因在P菌毛组成和粘附致病中的重要作用而成为研究的焦点,尤其对papA和papG的基因分型研究在UPEC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遗传变异和免疫防治研究中的作用在国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尚处于空白。 首先,本研究建立了UPEC papC PCR的方法,在其扩增片段内设计了PstⅠ内切酶位点,可用于PCR产物的鉴定,提高该方法的特异性。采用上述方法对国内分离的147株尿源性大肠埃希菌进行检测,UPEC菌株检出率为31.98%(47/147株)。与血凝试验相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继而采用多重PCR方法对45株UPEC菌株分别进行了papA和papG的基因分型,探讨国内UPEC菌株的papA和papG的基因组合形式。结果显示,45株UPEC papG的基因型均为Ⅱ型,与国外报道显着不同。其中44株(97.8%)papA基因分型结果阳性,1株(2.2%)papA结果阴性,预示为新的papA基因型。44株UPEC papA分型结果表天津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明,24株(54.55%)具有l个基因型,13株(29.55%)具有2个基因型,4株(9 .09%)和3株(6名2%)分别具有3个和4个基因型。单一基因型较常见的为F7一2(25.00%)、Fll(6.82%)和F16(9.09%)。受试菌株各种基因型出现的频次,优势基因型依次为:F10和F13各12株(2727%)、F7一2和Fll各11株(25.00%)、F14 10株(22.72%)和F169株(20.45%);具有2个以上基因型的组合形式与国外不同,并首次发现了4个基因型(FS+Fg+F13+F14)组合的UPEC菌株。表明国内UPEC菌株存在p即A的多态性。 同时,采用PCR克隆的方法对papA多重PCR不能分型的uPEc 4030株的papA和p即G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apA由720个核普酸组成,编码192个氨基酸的多肤。与国外报道的10个基因型的papA核普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分别为36.n一77.95%和21.11一78.34%;与p即A基因分型多重pCR引物比较,uPEC403o在各基因型下游引物相应位置序列同源性仅为10一“.67%,表明该菌株paPA确实为新基因型,并验证了p即A基因分型方法的可靠性。砷Ec4030与天津地区曾报道UPEC 132(F13型)paPA核普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比较,其同源性分别为49.70%和46.18%,变异部位主要出现在可变区和Cys一Cys区;但p即G均为n型,其核昔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89%和99.01%。 综上所述,国内分离UPEC菌株paPG高度保守;而p即A呈现高度多态性,并出现与国外不同的基因型,有关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03-06-01)

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UPEC)与尿路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阐明泌尿道感染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UPEC132感染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人肾癌细胞(Ketr-3细胞)和膀胱癌细胞(EJ细胞),比较细菌对3种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结果表明,UPEC132对上述3种细胞均能黏附与侵袭,其黏附率分别为(49.20±7.55)%,(55.22±4.09)%和(73.20±5.26)%,侵袭指数分别为(2.61±0.32)×10-3,(3.00±0.34)×10-3和(3.25±0.20)×10-3.UPEC132对EJ细胞的黏附率高于另外2种细胞(P<0.05),对EJ细胞的侵袭指数与Ketr-3细胞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高于Vero细胞(P<0.05).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P血型抗原物质,表明3种细胞均存在P菌毛受体,以EJ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布最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直接观察到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UPEC132/pSELECT-GFP对EJ细胞的侵袭.由于UPEC132对EJ细胞的黏附能力最强,并直接证明具有侵袭性,因此选择EJ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为进一步研究UPEC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论文参考文献

[1].高新蕾,陈锦英,葛新,高鹏.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毒力的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

[2].葛新,董杰,陈锦英,姚萍,谷超.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对不同细胞感染能力的比较[J].科学通报.2009

[3].姚萍,陈锦英,葛新,田永琴,李力.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对细胞的粘附及侵袭[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

[4].宋立学,陈锦英.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132基因组DNA消减文库的构建[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6

[5].郑铃,洪新如,邵青松,陈锦英.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黏附素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产物抗原性检测[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5

[6].郑铃,洪新如,陈豪,郑秀芬,陈锦英.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粘附素重组蛋白诱导小鼠免疫应答[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

[7].何立群,龚学忠,郑平东,杨践.改良法大肠埃希菌制备的急性肾盂肾炎大鼠模型[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4

[8].郑铃,洪新如,陈豪,刘超斌,陈锦英.P菌毛粘附素在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对小鼠尿道上行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

[9].郑铃.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粘附素基因papG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

[10].吴庆刚.国内分离的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papA和papG基因分型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重组质粒pCG39和pCG103的酶切鉴定重组质粒pcG39和pcG103的PcR扩增和扩...重组质粒的琼脂糖凝胶电泳与F7一1型UPECADllo(X02921...即Ee4o3o与Fll型U’PECC1976伍07420...与Fg型评ECClo18(M68059)Pa...

标签:;  ;  ;  ;  ;  ;  ;  

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论文_高新蕾,陈锦英,葛新,高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