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教育论文_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朱应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法学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法学,教学法,宪法,案例,目的,法律,判例。

法学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朱应平[1](2019)在《强化高校法学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教学教育工作既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融入课堂,尊重和体现教书育人与学生成长的规律,通过专业课的课程思政隐形教育与思政课程的显性思政教育合力,培养出更多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本文来源于《安徽日报》期刊2019-12-31)

张云山[2](2019)在《浅析法学教育中法律思维的培养困境与优化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思维是法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法学教育中学生学习的重点。所以在法学教育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提升学生法律思维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法学教育中法律思维的培养困境与优化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51期)

秦力[3](2019)在《应用型本科法学教育中判例教学法的应用——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民法实务》课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判例教学法是法学教育中特有的教学方法,它以法院生效裁判为基础,培养学生法律思维和解决纠纷的能力,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本文通过分析判例教学法的优势及可行性,以民法实务课堂为蓝本,探究实施判例教学的可行方式:将法律思维培养、判例教学评析、法庭见习、模拟法庭教学相结合。(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50期)

刘一非[4](2019)在《试论案例教学在法学教育中创新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能够借助于大量真实的案例,激发学生参与课题讨论的积极性,在营造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加深对法学知识的理解,实现个人专业技能水平的综合提升。案例教学法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应用较早,在国内高校的法学教育中,创新运用案例教学法,有较强的教学实践价值。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做好课前案例准备、课中引导讨论和课后及时总结,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对法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文来源于《国际公关》期刊2019年12期)

孙群[5](2019)在《法学本科教育改革对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适应性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最新制定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在以往重点考察考生法律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对考生的法律核心素养、法律实践能力等予以高度关注。由此也使得其与传统法学本科教育之间的不适应问题日益尖锐,推行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以适应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已经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将从简要说明法学本科教育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关系入手,针对二者目前存在的不适应问题,着重围绕如何有效解决法学本科教育改革对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适应性问题进行简要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红河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陈雄,牛盼盼[6](2019)在《论通识教育在法学专业教育中的定位、功能与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识教育在法学专业教育中的定位是基础性的,离开通识教育,法学专业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通识教育有助于培养认知完整的法律人,并促进法学学科尤其是交叉学科的发展,这对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学意义重大。应当将通识教育融合进法学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改变教学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8期)

高庆国[7](2019)在《新时代河南法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河南法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实践探索是在河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新时代背景下,针对法学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跨学科专业建设、综合性课程设置、实验实训课程开设、远程网络平台建设以及校企合作、思政进课堂等进行的改革发展与实践探索。它强调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继续教育的质和量;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可持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理念,大办"互联网+法学高等教育"。(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8期)

成桂平,肖华[8](2019)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高校通过对法学专业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增长活力、培养及输送法治人才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有利于解决就业难问题。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法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途径,为粤港澳大湾区切实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提高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9年35期)

王玉东[9](2019)在《司法改革背景下的高校法学教育思考——以校所合作模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司法改革自2014年试点推行至今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全国范围内的司法改革浪潮迭起,这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依法治国理念,也是为现代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法制保障。司法改革的进行必然会引起国家司法部门在人员聘任或者是在员额制度上的变化,而高校法学教育作为法学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必定会影响到现代法学人才的素质水平,为了顺应司法改革的浪潮、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江西省教育厅以及司法厅联合下达了《关于开展校所合作推进教育服务基层司法所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通过校所合作模式,能够有效地摒除传统教育理念带来的影响,不仅可以实现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能够推动基层司法所的建设发展。(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3期)

张瑞萍,邓建华[10](2019)在《司法文明背景下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司法文明背景下高等院校法学教育的大众化产生了诸如课程设置的闭塞与刻板、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体制的固化、法科人才缺乏法学技能的培训、法学职业伦理教育力度不够等问题。司法文明背景下高等院校需要正确定型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以法学核心课程为主的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学科新体系、开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教学课堂、实行"叁阶段"实践新型教学模式、法学院"联合"办学、国际化教育以及培养法科人才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等路径,解决当前法学教育面临的难题。(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法学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法律思维是法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法学教育中学生学习的重点。所以在法学教育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提升学生法律思维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法学教育中法律思维的培养困境与优化路径,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法学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朱应平.强化高校法学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N].安徽日报.2019

[2].张云山.浅析法学教育中法律思维的培养困境与优化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

[3].秦力.应用型本科法学教育中判例教学法的应用——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民法实务》课堂为例[J].智库时代.2019

[4].刘一非.试论案例教学在法学教育中创新运用[J].国际公关.2019

[5].孙群.法学本科教育改革对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适应性问题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9

[6].陈雄,牛盼盼.论通识教育在法学专业教育中的定位、功能与融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9

[7].高庆国.新时代河南法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与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9

[8].成桂平,肖华.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法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

[9].王玉东.司法改革背景下的高校法学教育思考——以校所合作模式为例[J].法制博览.2019

[10].张瑞萍,邓建华.司法文明背景下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中国法学教育网首页缩图第九部分 法学教育和法律图书目录20...一 影响应届毕业生应聘成败的因素一、~...博士、硕士学位教员在不同隶属法不同隶属法学教育人员学历层次柱...中国普通高等法学教育隶属关系...

标签:;  ;  ;  ;  ;  ;  ;  

法学教育论文_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朱应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